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末位淘汰法是否符合勞動法

末位淘汰法是否符合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11-29 14:08:48

Ⅰ 公司採用末位淘汰制是否合法

這個是公司的一種管理方式,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合法的,相信在你入職前公司就會有說明了,如果不接受的話可以隨即表示拒絕。

任何公司,要想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都必須要有這種未位淘汰的制度存在,有些公司不太負責任,明明你不是很適合這個工作,他也不跟你說,也不淘汰你,就讓你在這公司裡面虛度青春,這種其實是最不負責任的做法。

所以,不要去考慮這種做法是不是合法,更多的是要考慮自己要如何勝出。

Ⅱ 以末位淘汰為由開除員工是合法的嗎

銀行員工因末位淘汰考核被解除勞動關系合法嗎?押運員在工作中致殘保安公司該如何賠償?近日,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全省法院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立案執行後,執行局為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多次與林某和保安公司聯系溝通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促使保安公司為林某一次性補繳長達14年的養老保險。執行人員還多次到假肢廠商討安裝假肢的規格、價格和相關事項,林某最終戴上新的假肢,保安公司也同意承擔林某日後更換新假肢的費用,案件順利執結。

黑龍江高院執行局法官孫勇介紹說,此案是一起典型的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執行案件。這類案件執行的效果與普通群眾的生計息息相關,關繫到職工、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切身感受。

有效保障弱勢群體權益

2014年至2016年,黑龍江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20931件,審結20102件,訴訟標的額7.16億元;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對46人判處有期徒刑,對3人判處拘役;集中執結了2514件追索勞動報酬案件,到位金額9238.93萬元,有效保障了勞動爭議執行案件中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據悉,黑龍江法院嚴格落實司法責任,堅持三個「持續推動」,即持續推動勞動爭議審判工作專業化建設,普遍成立專門合議庭,歸口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確保案件質量和裁判尺度的基本統一;積極選任具有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相關法律知識和能力經驗的人民陪審員,與法官一起組成合議庭共同審理案件。

持續推動全流程調解機制建設,積極推行以訴前調解、訴中調解和執行和解為范疇的全流程調解工作模式,引導勞資雙方自願選擇調解方式化解糾紛,近3年調撤勞動爭議案件8066件,減輕了勞動者維權壓力。

持續推動勞動關系矛盾調處機制建設,積極參與和推動建立了以黨委、政府為主導,法院、總工會、人社局為依託的勞動爭議調處機制,實行委派調解、委託調解、協助調解等舉措,形成化解矛盾糾紛合力,拓展了化解矛盾糾紛新途徑。

Ⅲ 公司搞末位淘汰符合勞動法

在有的銷售公司為了公司的業績,然後搞一些末位淘汰的制度出來,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業績最末的那一位員工需要被淘汰,那麼這樣做符合勞動法嗎?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公司搞末位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從法律角度講,「末位淘汰」僅作為內部規章制度,並以員工的工作業績或績效排名在末位為由,直接解除與員工間未到期勞動合同的行為,並不符合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公司的這個末位淘汰,僅僅是作為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已經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所以說這種肯定是不符合勞動法的,到時候用人單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企業實施末位淘汰制違法嗎
末位淘汰是否可獲經濟補償
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Ⅳ 企業實施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不合法的,只能是員工存在過失才可以辭退的,不然就是違規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4)末位淘汰法是否符合勞動法擴展閱讀

違規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雙倍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Ⅳ 實行末位淘汰制符不符勞動法規定

根據《勞動合來同法》的相關源條款,如果單位有這方面的規章制度,末位淘汰制符合法律規定。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熱點內容
行政責任體系是一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7:09:43 瀏覽:268
英國公司法2006中文 發布:2025-09-18 07:07:33 瀏覽:274
龍泉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9-18 07:07:33 瀏覽:56
劉繼峰經濟法錄音 發布:2025-09-18 07:07:26 瀏覽:825
宣傳民法典標語 發布:2025-09-18 07:06:58 瀏覽:39
半數以上經濟法 發布:2025-09-18 07:06:49 瀏覽:968
口頭作證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6:53:56 瀏覽:957
英國經濟法碩士 發布:2025-09-18 06:38:21 瀏覽:396
法律法規審查 發布:2025-09-18 06:38:14 瀏覽:140
壟斷犯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6:37:39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