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行政法
❶ 一般行政法和特殊行政法有哪些
一般行政法又稱為普通行政法是指適用於所有(或者大多數)行政機關行政活動專領域的行政法規范屬,主要包括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救濟法。而特別行政法是指規范某一特定行政領域的行政法,如稅務行政法、工商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海關行政法等,特別行政法只適用於特定領域,在其他領域不能適用。
❷ 海關行政處罰律師團隊哪個比較厲害
當 然是 徐寶 同律師團隊啊 , 本來就是 個在業內 很有 名的 一個 團隊 ,很 有經 驗的一個團隊 呢。
❸ 海關行政處罰的強制執行包括哪些方式
關於海關行政處罰的強制執行方式,《實施條例》第六十條作出相關規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海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履行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2.將扣留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變價抵繳,或者以當事人提供的擔保抵繳;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根據條例的上述規定,海關自行強制執行其處罰決定可分為「間接強制執行」和「直接強制執行」兩種方式。間接強制措施是指海關不直接採取措施使當事人履行處罰決定,而是通過其他間接手段和措施以達到強制執行的目的。《實施條例》第六十條第(一)項所規定的「按日加處罰款數額3%的罰款」就是間接強制措施的一種,本案中,某海關在鼎新公司逾期不履行處罰決定時首先採取了這種措施。間接強制措施在法律上也被稱為「執行罰」,是指海關為促使被處罰的當事人盡快履行繳納罰款義務,而採取科以新的金錢給付義務的強制執行方法。該措施使被處罰人所須繳納的罰款數額隨著其拖延履行義務期限的延長而增加,當事人因懼怕不斷增加的金錢給付義務給其帶來更大的財產損失,在通常情況下會自覺履行處罰決定。 海關行政處罰強制執行的另一種方式是直接強制,是指海關通過間接強制沒有達到目的或在緊急情況下來不及使用其他方法時,對被執行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施加強制,以促使其履行處罰決定的方法。根據《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海關直接強制可分為財產強制和人身強制兩種情形。其中財產強制是指在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處罰決定時,海關依法對當事人的特定財物實施強制措施,以替代其執行處罰決定所設定的財產給付義務。如《實施條例》所規定的將當事人提供的擔保抵繳,或將扣留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變價抵繳,本案中某海關將鼎新公司交納的保證金抵繳罰款即屬於一種財產強制執行措施。除財產強制外,海關也可以通過對當事人(自然人)或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負責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採取限制其行動自由的方式,促使其履行處罰決定。根據《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的規定,受海關處罰的當事人應當在出境前繳清罰款或向海關提供相當於罰款數額的擔保,未繳清罰款或提供相應擔保的,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海關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出境;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海關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出境。這就是行政處罰的人身強制措施,本案中,鼎新公司在逾期未繳納清罰款期間,若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要因公或因私出境,某海關如果認為有必要,可依據《實施條例》的上述規定通知有關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出境。 需要說明的是,海關財產強制執行的財物僅限於向當事人收取的擔保及扣留的貨物、物品和運輸工具,對當事人的其餘財產,海關無權自行強制執行。
❹ 一般行政法包括哪些
一般行政法又稱為普通行政法是指適用於所有(或者大多數)行政機關行政活動領域的行政法規范,主要包括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救濟法。而特別行政法是指規范某一特定行政領域的行政法,如稅務行政法、工商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海關行政法等,特別行政法只適用於特定領域,在其他領域不能適用。
❺ 海關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海關也是行政部門
❻ 海關什麼情況下移交緝私及緝私的處罰程度
一、每個口岸移交到緝私的標准不同。以南方走私案高發區來說,除非是涉及到敏感、大宗商品,一般是不交到緝私的;而北方,一些是以3萬或5萬為標准,貨值超過定額就會交到緝私局處理。但只是個違規案件,不會處理的特別嚴重。
如無主觀故意,按十五條(一)來處罰,可以警告,也可以處一千以上一萬以下罰款,如果之前沒有被行政處罰過,一般都是警告或一千處罰。再往重罰的話需要加上五十三條的某一項,否則應從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十五條第(二)項:影響海關監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這是處罰依據。
移交緝私局的貨物通常都是海關認定有問題的,光手續上齊全是不夠的,一旦貨物發現有問題就要對貨物所有人進行依法審核了,或者逮捕。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二條、第四條的規定,海關是行使行政執法職權的機關,海關緝私局是行使刑事執法職權的機關,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執法主體。
國家在海關總署設立的緝私局是專門偵查走私犯罪的公安機構,這一機構是海關總署內設機構;但是此公安機構在各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在法律上並不隸屬於各地海關(含直屬海關、隸屬海關)。
移交緝私局的貨物通常都是海關認定有問題的,光手續上齊全是不夠的,一旦貨物發現有問題就要對貨物所有人進行依法審核了,或者逮捕。
(6)海關行政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是國家的進出關境(以下簡稱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海關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監管進出境的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以下簡稱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
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並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第三條國務院設立海關總署,統一管理全國海關。
國家在對外開放的口岸和海關監管業務集中的地點設立海關。海關的隸屬關系,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
海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向海關總署負責。
第四條國家在海關總署設立專門偵查走私犯罪的公安機構,配備專職緝私警察,負責對其管轄的走私犯罪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
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履行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職責,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辦理。
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以設立分支機構。各分支機構辦理其管轄的走私犯罪案件,應當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
地方各級公安機關應當配合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依法履行職責。
第五條國家實行聯合緝私、統一處理、綜合治理的緝私體制。海關負責組織、協調、管理查緝走私工作。有關規定由國務院另行制定。
各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查獲的走私案件,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移送海關依法處理;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地方公安機關依據案件管轄分工和法定程序辦理。
第六條海關可以行使下列權力:
(一)檢查進出境運輸工具,查驗進出境貨物、物品;對違反本法或者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可以扣留。
(二)查閱進出境人員的證件;查問違反本法或者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嫌疑人,調查其違法行為。
(三)查閱、復制與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有關的合同、發票、帳冊、單據、記錄、文件、業務函電、錄音錄像製品和其他資料;對其中與違反本法或者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有牽連的,可以扣留。
(四)在海關監管區和海關附近沿海沿邊規定地區,檢查有走私嫌疑的運輸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貨物、物品嫌疑的場所,檢查走私嫌疑人的身體;對有走私嫌疑的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
經直屬海關關長或者其授權的隸屬海關關長批准,可以扣留;對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四十八小時。
在海關監管區和海關附近沿海沿邊規定地區以外,海關在調查走私案件時,對有走私嫌疑的運輸工具和除公民住處以外的有藏匿走私貨物、物品嫌疑的場所,經直屬海關關長或者其授權的隸屬海關關長批准,
可以進行檢查,有關當事人應當到場;當事人未到場的,在有見證人在場的情況下,可以徑行檢查;對其中有證據證明有走私嫌疑的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可以扣留。
海關附近沿海沿邊規定地區的范圍,由海關總署和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有關省級人民政府確定。
(五)在調查走私案件時,經直屬海關關長或者其授權的隸屬海關關長批准,可以查詢案件涉嫌單位和涉嫌人員在金融機構、郵政企業的存款、匯款。
(六)進出境運輸工具或者個人違抗海關監管逃逸的,海關可以連續追至海關監管區和海關附近沿海沿邊規定地區以外,將其帶回處理。
(七)海關為履行職責,可以配備武器。海關工作人員佩帶和使用武器的規則,由海關總署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海關行使的其他權力。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是基本法,由全國人大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是由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效力不如前者,按照前者的規定
❽ 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有哪些內容有什麼區別
一般行政法又稱為普通行政法是指適用於所有(或者大多數)行政機關行政活專動領域的行政法屬規范,主要包括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救濟法。而特別行政法是指規范某一特定行政領域的行政法,如稅務行政法、工商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海關行政法等,特別行政法只適用於特定領域,在其他領域不能適用。
❾ 海關大概多久可以處理行政處罰
海關一般應在九十日內作出行政處罰;如果案件簡單,事實清楚的,也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並且海關應當在二年內發現違法行為並作出處罰決定,否則違法行為一般不能再被追責。
【法律依據】
2021年7月15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六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後果的,上述期限延長至五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十一條
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二百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三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十條
行政機關應當自行政處罰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