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刑事訴訟法46條

新刑事訴訟法46條

發布時間: 2021-12-26 15:27:14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是什麼來的

就是說你不懂法律的話,可以委託律師或親屬作為代理人參加訴訟,維護你專的權益

刑事訴訟法屬

第四十四條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6條之規定是: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版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權寫出提請批准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派人參加公安機關對於重大案件的討論。
司法實踐中就是: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時,發現對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的新的證據材料的,應當告知檢察人員、辯護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提取,並及時通知檢察人員、辯護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查閱、摘抄、復制。

『叄』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46條的規定 是不是被告人自己在法庭上承認自己有罪 但是沒有其他證據證明也不能定罪

法律的本意是擔心被告被案外人威脅、誘惑,以致做出不符合事實的自述。
如果像你補充的那樣,當事人自己承認後,法院一定會使他拿出證據的,並且也肯定拿得出。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六條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期限應當折抵刑期。被判處管制的,監視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的,監視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伍』 《刑事訴訟法》第46條的含義和根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法條解讀:
刑事訴訟法第46條中的「只有被告人供述」,僅指甲(或丙、丁等)承認自己犯罪或有被指控的事實存在,即「供述」;「沒有被告人的供述」,則指甲(或丙、丁等)說明自己罪輕或無罪的辯解,甚至對他人罪行的檢舉揭發。這里不能將「供述」擴大解釋為「口供」。因此,把這一點搞清楚,「被告人」的范圍有多大則不言自明了。現在反過來再看第5種情形,就可以發現甲、丙、丁三被告人所供認的罪行均關乎自身,亦未相互糾纏,是清一色的「被告人供述」,此時如無其他證據,他們的供述無法得到查證屬實,當然不能認定甲動手打人這一情節。可見,無論是被告人的供述,還是辯解和攀供,它們都處於同一的證據地位,具有相同的特性,盡管出自數個被告人之口,但對其互證力不應期望過高,即「不輕信口供」,一般情況下,一定要慎之又慎,尤其是在被害人死亡未留下任何陳述,即死無對證的情況下,更不能輕易用同案被告人的口供互證其罪。而要把著力點應放在口供外的其他證據補強上,放在調查研究上,要「淡化」口供。這既是口供自身特徵的內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權,杜絕刑訊逼供,促使司法人員提高辦案水平特別是偵察水平的大勢所趨。

『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六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專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屬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之規定

第一百四十六 【被不起訴人對不起訴決定的申訴】對於人民檢察院依照本法版第一百四十二條第權二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復查決定,通知被不起訴的人,同時抄送公安機關。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的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回院和公安機關答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8)新刑事訴訟法46條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熱點內容
離家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3 13:51:43 瀏覽:613
勞動法關於試崗的規定 發布:2025-09-13 13:27:23 瀏覽:781
勞動法可不可以辭快工 發布:2025-09-13 13:18:12 瀏覽:871
立法設刑 發布:2025-09-13 13:17:23 瀏覽:738
江夏區法律援助中心地址 發布:2025-09-13 12:58:11 瀏覽:596
刑法有漏洞嗎 發布:2025-09-13 12:53:52 瀏覽:512
法律顧問團參與投資談判 發布:2025-09-13 12:41:14 瀏覽:644
河北省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3 12:41:13 瀏覽:419
英國司法權掌握在 發布:2025-09-13 12:39:08 瀏覽:102
美國司法部高級官員 發布:2025-09-13 12:38:56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