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扣押

行政法扣押

發布時間: 2020-12-20 03:29:06

A. 行政法中復議和訴訟中關於派出的機構的種類越權行為(如派出所進行拘留的決定)復議和訴訟有什麼區別

在訴訟中應以做出該行為的派出機構為被告(訴訟看名義,誰行為誰負責);在復議中應該找其設立部門或者該設立部門的同級政府(雙重領導)以及設立該機構的工作部門(中央垂直領導)
如有不對請大神更正

B. 行政法上的扣押與罰款是一個性質嗎

扣押與罰款不是一個性質。

扣押是行政強制措施的一種,具體規定在《行政強製法回》和某些特別行政法中答,而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具體規定在《行政處罰法》中和某些特別行政法中。

二者的具體區別在於:

第一,扣押作為行政強制措施具有臨時性、期限性,扣押終究要解除的,如城管執法中將違法佔道行為人的三輪車扣押,這個最長時間是30天,而罰款作為行政處罰具有終局性。

第二,扣押的目的具有預防性,是為防止違法行為人繼續違法行為或防止轉移財產或逃跑或避免最終的行政處罰難以執行等而臨時限制行為人的財產或證件,如上述扣押三輪車是為防止行為人繼續違法行為;交警發現酒駕後而扣押司機的駕駛證,是為最終行政處罰(吊銷或暫扣駕駛證)能夠順利執行,而罰款具有制裁性,是對違法行為人最終的一種處罰。

第三,扣押在很多時候會自然轉為罰款的執行,二者是有緊密聯系的。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扣押行為人財產,往往成為後期對行為人行政處罰(罰款)執行的來源。即將扣押的財產拍賣、變賣以抵繳罰款。

綜上所述,扣押和罰款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行政行為。但二者的共同點是都是具體行政行為,都是可訴的。

C. 行政法中罰款.拘留.停止營業等屬於法的哪種作用

答:你所說的罰款、拘留(是指行政拘留)、停業,我認為是屬於法的版強製作用和教育作用權。
先說強製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章第八條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違法財務;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法具有國家意志性和國家強制性特徵,因而具有強制的作用。這種強制性既體現了法本身所規定的內容含有國家權威性的命令,又體現了對違法行為予以處罰。
再說教育作用。行政法在調整人們行為的同時,也以其自身力量發揮著教育人們樹立守法觀念和意識。這種教育作用,主要是以具體內容和規定(如伸張正義、鼓勵守法、處罰違法行為)顯現出來,同時又通過法的實施過程體現出來。

D. 行政法上的行政拘留條件是什麼意思

行政法規沒有拘留權,《行政處罰法》第10條規定,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製版人身權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行政法規之外的法律賦予的。
行政拘留是一種重要的也是常見的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於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因此法律對它的設定及實施條件和程序均有嚴格的規定。行政拘留裁決權屬於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後,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於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E. 行政法上扣押扣留區別

扣押:形容對事物的封閉狀態,拘禁或扣留。如:被警察扣押的人。
扣留:用強制手段把人或財物留住不放。如:扣留一個有犯罪嫌疑的人。
也就是說扣押比扣留行為上更具法律強制性。
扣留(封存)與扣押(查封),都是行政執法機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違法行為嫌疑人的財物所採取的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F.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案例分析 在作出拘留決定前,孔某是否有權要求舉行聽證

這道題嗎?某區公安局派出所突擊檢查孔某經營的娛樂城,孔某向正在賭博的人員通風報信,派出所突擊檢查一無所獲。派出所工作人員將孔某帶回調查,孔某因受到逼供而說出實情。派出所據此決定對孔某拘留10日,孔某不服提起訴訟。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
A.在作出拘留決定前,孔某有權要求舉行聽證
B.對孔某的拘留決定違法
C.某區公安分局派出所是本案被告
D.因孔某起訴,公安機關應暫緩執行拘留決定 《行政處罰法》第42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根據上述規定可知,對於行政處罰的聽證不包括行政拘留,因此A項錯誤,不選。《治安管理處罰法》第91條規定,治安管理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由此可知,公安派出所僅對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有處罰決定權,對行政拘留沒有決定權,因此,該派出所作出拘留決定的做法是違法的,B項說法正確,應選。《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第2款規定,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者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因為該派出所沒有拘留的處罰權,屬於種類越權,因此,被告應該是區公安分局,而非是該派出所,因此C項錯誤。《行政處罰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除非有法律的特別規定,否則,孔某即使起訴,公安機關也不能停止行政處罰的執行,因此,D項錯誤。

G. 關於行政法的問題,行政法規到底有沒有拘留權

行政法規沒有拘留權,《行政處罰法》第10條規定,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內限制容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行政法規之外的法律賦予的。
行政拘留是一種重要的也是常見的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於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因此法律對它的設定及實施條件和程序均有嚴格的規定。行政拘留裁決權屬於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後,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於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H. 行政法中地域管轄得原告加被告情況有哪些 行政拘留有幾種 謝謝

行政法中管轄地一般由違法地行政機關管轄。
如果違法人常駐地行政機關管轄更為回合適的,可以由違法人常答駐地行政機關管轄。
行政拘留就只有一種。
另外有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法律鏈接:《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 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I. 行政法案例分析題在作出拘留前,孔某是否有權要求舉行聽證

《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專行政處罰決定之屬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2000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
以上兩部法律規定的聽證范圍均未包括行政拘留的處罰,所以對行政拘留的處罰不能要求聽證,但規定有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訴訟的救濟途徑。

熱點內容
東莞市厚街人民法庭 發布:2025-05-17 06:50:12 瀏覽:923
我國誰在立法 發布:2025-05-17 06:48:06 瀏覽:571
社會決定法還是法決定社會 發布:2025-05-17 06:39:41 瀏覽:301
法院代收租金 發布:2025-05-17 06:39:07 瀏覽:444
交通法規新規定2016 發布:2025-05-17 06:33:29 瀏覽:203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節 發布:2025-05-17 06:33:24 瀏覽:303
商法總論期末考試重點 發布:2025-05-17 06:33:19 瀏覽:635
道德觀老子 發布:2025-05-17 06:31:50 瀏覽:87
法學會章程 發布:2025-05-17 06:23:59 瀏覽:753
社會保障一法一條例貫徹落實情況 發布:2025-05-17 06:23:15 瀏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