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65條

民事訴訟法65條

發布時間: 2020-12-20 07:59:01

⑴ 民事訴訟法解釋2015第六十五條

第六十五條 當事抄人對襲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⑵ 如何理解憲法第四十條,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電信條例第六十六條

憲法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究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過書信、電話、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自主地與他人進行交往的自由。通信秘密是指公民與他人進行交往的信件、電話、電報、電子郵件等所涉及的內容,任何個人、任何組織或者單位都無權非法干預,無權偷看、隱匿、塗改、棄毀、扣押、沒收、泄露或者竊聽。也就是說不屬於義務性規則。屬於權利性保障條款,明確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權。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的證明文書,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

也就是說人民法院調取證據時,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協助。有關單位和個人保存或持有證據的,應當將證據提交人民法院,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提交。

電信條例第六十六條:電信用戶依法使用電信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電信內容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對電信內容進行檢查。

也就是說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該項權利的限制僅限於憲法明文規定的特殊情形,即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

(2)民事訴訟法65條擴展閱讀

1,在民事訴訟中,許多情況下,人民法院需要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取證據。調取證據可以說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所進行的重要職權活動。對於單位和個人來說,提供證據則是其應盡的義務。

2,人民法院調取證據時,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協助。有關單位和個人保存或持有證據的,應當將證據提交人民法院,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提交。如果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害調查取證的,那麼,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的規定,採取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⑶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中有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3、舉證期限:根據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

4、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5、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6、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7、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8、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3條規定,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4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的,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3)民事訴訟法65條擴展閱讀:

民訴法新解釋關於舉證期限

《解釋》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十五日,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若提供新證據,除不開庭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以外,其他應在開庭前或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舊規定。

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庭審前准備階段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同時,又給當事人提供了在之後提供反駁證據或補正證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簡單規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⑷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是啥子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4)民事訴訟法65條擴展閱讀

對民訴法第200條第1項規定的再審事由的理解與適用

民訴法第200條第1項規定:「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此即新證據的再審事由。

2012年修法時,民訴法第65條第2款還規定:「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該條文中涉及逾期舉證及其相應的責任承擔。因而在本次民訴法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需要解決再審新證據與舉證時限制度的關系、新證據的實質要件等問題。

再審新證據與逾期舉證的處罰相聯系

隨著經濟社會以及法制建設的發展和進步,2012年修改民訴法過程中,各界普遍認為應當規定逾期舉證的後果,包括引入證據失權制度。立法中也同時指出,證據失權應當是少用、慎用甚至備而不用的制度。畢竟,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公正作出裁判是訴訟法的基本價值追求。

⑸ 新修改的民訴法第六十五條與此前最高院司法解釋有哪些變化

  1. 2012年8月31日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該條規定與此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有如下較大變化:

  2. 對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為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和對方當事人提供程序上的保障,使當事人對於逾期提供證據的原因有陳述和質疑機會。

  3. 只要當事人在舉證時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人民法院必須適當延長舉證期限。最高院《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36條的規定與2012年8月31日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相抵觸,最高院《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36條自然廢止。

  4.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理由,在理解上應當以是否存在客觀原因作為理由是否正當的標淮。

  5. 關於逾期舉證的後果,應當根據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的主觀過錯程度,對應不同的後果確定。

⑹ 如何理解民事訴訟法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 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 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⑺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四百六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

一、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四百六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內強制執行的權容益的,裁定駁回其異議;
二,《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五條 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的異議,經審查,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權益的,裁定駁回其異議;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權益的,裁定中止執行。
駁回案外人執行異議裁定送達案外人之日起十五日內,人民法院不得對執行標的進行處分

熱點內容
學校道德要求 發布:2025-05-16 14:23:11 瀏覽:487
印度醫葯法規 發布:2025-05-16 14:20:10 瀏覽:916
廣州市勞動法規 發布:2025-05-16 14:16:55 瀏覽:125
國土法規定舊房翻建每人多大面積 發布:2025-05-16 14:15:18 瀏覽:120
電子商務立法的必要性 發布:2025-05-16 14:15:00 瀏覽:963
崑山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5-05-16 13:54:19 瀏覽:239
警輔巡邏執法規定 發布:2025-05-16 13:53:36 瀏覽:913
勞動法關於孕婦三期的規定 發布:2025-05-16 13:50:17 瀏覽:877
法律援助律師更換條件 發布:2025-05-16 13:38:55 瀏覽:110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發布:2025-05-16 13:34:29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