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是什麼法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屬於什麼法
《中華抄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屬於社會法。
社會法旨在保障社會的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的權益的法律,是中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
中國現行的社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礦山安全法》、《紅十字會法》、《公益事業捐贈法》、《職業病防治法》。
(1)勞動法是什麼法擴展閱讀:
勞動法的社會法性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勞動法的立法宗旨是勞動者保護與勞動管理的統一。
2、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和內容涉及的社會主體和社會生活廣泛而復雜。
3、勞動合同是以國家意志為主導、以當事人意志為主體的特殊合同。
4、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與管轄具有特殊性。
5、勞動監察是以保護勞動者個人利益為主要目標的具體行政行為。
⑵ 勞動法合同法第36條是什麼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釋義內容:
【釋義】本條是關於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勞動合同制度中最關系雙方利益的行為,目前,勞動合同方面發生的大量爭議,大多是由於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業片面強調其用人「自主權」,隨意解除勞動合同,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有不少勞動者誤解「擇業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辭而別,影響了企業勞動力的正常流動。因此,我國將勞動者的保護重點放在合同的解除上。了解並切實執行有關勞動合同解除上的規定和制度,有助於理順勞動關系,規范勞動合同管理,維護勞動關系雙方的正當權益。
一、勞動合同解除的概念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在訂立以後,尚未履行完畢或者未全部履行以前,由於合同雙方或者單方的法律行為導致雙方當事人提前消滅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可分為協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三種情況。本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此為協商解除,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完全自願的情況下,互相協商,在達成一致意見的基礎上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效力。
二、勞動合同協商解除的條件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後,雙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諾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後悔或者難以履行而自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本法規定在特定條件和程序下,用人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後、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4.在雙方自願、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可以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限制。
應當注意的是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和勞動部頒發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⑶ 中國勞動法第3條是什麼
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道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⑷ 勞動法有什麼具體規定嗎
麻煩說出你的問題,幫你分析分析。
⑸ 新勞動法是什麼時候制定實施的
《中華人民共抄和國勞動法》於襲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百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1994年7月5日由中華人度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版文公布施行;後於2009年8月27日由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訂,並適權用至今。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屬於什麼法比如合同法屬於民法
合同法是民法的范疇。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版、權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在學術上有兩種觀點,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我國現行立法採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是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屬於大民法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