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宗旨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宗旨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1-11 20:07:55

⑴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可詳細論述了;

⑵ 試述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刑事訴訟是實現國家刑罰權的活動。刑事訴訟的中心內容是解決被追訴者(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問題。因此,刑事訴訟法與刑法關系密切,學習刑事訴訟法必須對刑法有所了解。
2、刑事訴訟由國家專門機關負責進行。刑事訴訟活動主要由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負責進行。其中,享有偵查權的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軍隊的保衛部門、監獄和海關總署緝私局。在考試中,一般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偵查許可權為考察重點。人民檢察院是唯一享有檢察權的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檢察權貫穿始終,如對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監督;自偵案件的偵查;批准逮捕;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抗訴;執行監督;等等。人民法院是唯一享有審判權的機關。根據第12條規定,審判階段是確定公民有罪的必經階段。因此,審判程序一直是司法考試的重點。
3.刑事訴訟必須有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在刑事訴訟中,學理上的通說將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統稱為「訴訟主體」,而按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第82條第2項的規定,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稱為刑事訴訟的「當事人」,第82條第4項的規定里將前述的「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稱為「訴訟參與人」。上述三個概念各有其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不可混淆。最廣泛意義上的各訴訟參與人(尤其是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訴訟地位及其權利義務關系是刑事訴訟學習的重點。
4、刑事訴訟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這是刑事訴訟的一個重要特徵。與其它社會活動不同,刑事訴訟活動是刑事訴訟法的產物。只有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活動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刑事訴訟案件的流轉程序一直是國家統一司法考試關心的重點

⑶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由《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規范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版民法院進行刑權事訴訟活動以及訴訟參與人參加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行為准則。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

①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③依靠群眾。

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⑤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⑥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互相監督。

⑦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⑧各民族公民有權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⑩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追究在中國境內犯罪的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

刑事司法協助。

⑷ 刑事訴訟法的立案宗旨和任務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是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刑事訴訟法》第一章 任務和基本原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⑸ 刑事訴訟法的目的、立法依據和任務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的目的即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宗旨,是指制定和實施刑事訴訟法的出版發點和追求的目標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第1條規定,刑事訴訟法有以下立法目的:①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②懲罰犯罪;③保護人民;④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⑤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條規定,刑事訴訟法的立法依據是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憲法為其他法律的制定、實施確定了原則,對其他法律的主要內容作了規定。刑事訴訟法是憲法的具體化。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條規定,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有:①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②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③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罪犯斗爭;④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

⑹ 刑事訴訟有哪些基本理念

刑事訴訟的基本理念
(一)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
1、懲罰犯罪是對國家刑罰權的賦予,保障人權是對國家刑罰權的規制。
2、當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發生沖突時,犯罪控制模式往往選擇懲罰犯罪,正當程序模式則往往選擇保護人權
3、現代人權保障理念的核心是維護人的價值和尊嚴。國家權力存在的唯一合法性,在於為公民個人正當權利提供保護。由於權力具有擴張性,所以必須對權力加以限制。
4、現代法治國家將保障被追訴人權利的價值置於訴訟制度的首位,在沖突情況下,原則上保障人權優先於懲罰犯罪。在訴訟制度上體現為:審前程序司法審查的確立、辯護制度的完善和證據排除規則的確立。
(二)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
1、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實體公正是結果的公正,程序公正是過程的公正。
2、關於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關系有以下幾種觀點:(1)實體優先論。(2)並重論。(3)程序優先論。
3、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終極目的都在於公正解決糾紛。程序公正具有保障實體公正實現的作用。由於程序公正具有不同於實體公正的評判標准,程序公正相對於實體公正又具有獨立性。
4、由於發現事實和適用法律的不確定性,實體公正具有不確定性,而程序公正的特點有助於為這種不確定性提供正當性的基礎。
5、在追求實體正義的過程中應將程序正義放在優先地位。
(三)訴訟效率
訴訟效率要求:
1、嚴格控制審前行為的期間,要求被告人要不被拖延地帶到審判官面前;
2、對羈押期間進行嚴格限定;
3、庭審中奉行不間斷審理原則;
4、廣泛建立簡易程序加速刑事案件的處理。
相關閱讀:
刑事訴訟的五個階段
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
在刑事訴訟法中,刑事案件處理有兩種類型:對於需要偵查的案件,叫做公訴案件,需要經過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五個階段;對於不需要偵查的案件,被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的,叫做自訴案件,需要經過立案、審判和執行三個階段。
(1)立案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方面的材料,按照各自的職能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實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決定是否作為刑事案件交付偵查或審判的訴訟活動。立案是刑事訴訟活動開始的標志。社會生活中出現糾紛或者事件後,只有經過公安司法機關立案,才能進入刑事訴訟軌道,才能進行後面的偵查或者審判。
(2)偵查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為收集證據、查明及證實犯罪和緝獲犯罪人而依法採取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對公訴案件而言,立案之後就進入了偵查階段,通過偵查活動,收集確實、充分的證據,查明犯罪事實,查獲犯罪嫌疑人,為以後檢察機關的提起公訴打下基礎;通過偵查,如果發現不應當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應該撤銷案件,犯罪嫌疑人己經被逮捕的,應立即釋放。
「專門調查工作」具體包括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被害人,勘驗、檢查,偵查實驗,搜查,扣押物證、書證,查詢、凍結存款、匯款,鑒定,通緝,辨認等訴
訟活動。「有關的強制性措施」具體包括對犯罪嫌疑人適用的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等五種強制措施,還包括必要時採用的其他強制性方法,如強制檢查、強行搜查、強制扣押等。
(3)起訴有兩種,包括公訴和自訴。
(4)審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辯雙方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對於依法向其提出訴訟請求的刑事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訴訟活動。
(5)執行則指刑事執行機關為了實施己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確定的內容而進行的活動,在我國,刑事執行的主體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監獄等。

⑺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刑事訴訟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刑事訴訟是行使國家刑罰權的活動。刑事訴訟的中心內容是解決被追訴者(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問題。因此,刑事訴訟法與刑法關系密切,學習刑事訴訟法必須對刑法有所了解。
2.刑事訴訟由國家專門機關負責進行。刑事訴訟活動主要由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負責進行。其中,享有偵查權的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軍隊的保衛部門、監獄和走私犯罪偵查局。在考試中,一般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偵查許可權為考察重點。人民檢察院是唯一享有檢察權的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檢察權貫穿始終,如對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監督;自偵案件的偵查;批准逮捕;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抗訴;執行監督;等等。人民法院是唯一享有審判權的機關。根據第12條規定,審判階段是確定公民有罪的必經階段。因此,審判程序一直是律考的重點。
3.刑事訴訟必須有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在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除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外,還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被告和證人、鑒定人、書記員、翻譯人員等訴訟參與人。各訴訟參與人(尤其是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訴訟地位及其權利義務關系是刑事訴訟學習的重點。
4.刑事訴訟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這是刑事訴訟的一個重要特徵。與其它社會活動不同,刑事訴訟活動是刑事訴訟法的產物。只有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活動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刑事訴訟案件的流轉程序一直是律考關心的重點。

⑻ 什麼是刑事訴訟的基本理念

你好。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念涵蓋叄個方面的內容:
1、既要懲罰犯罪,又要尊重和保障人權;
2、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程序公正的內容包括程序公開、程序中立、程序平等、程序安定、程序保障;
3、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

一、懲罰犯罪與尊重和保障人權

所謂懲罰犯罪,是指通過刑事訴訟活動,在准確及時地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基礎上,對構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適用刑法,以抑制犯罪,以及通過刑事訴訟程序本身的作用來抑制犯罪。所謂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指在通過刑事訴訟懲罰犯罪的過程中,保證公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具體包括:(1)無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有罪的人受到公正處罰;(3)訴訟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和行使。

懲罰犯罪與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關系是,既統一又對立。一方面,正確懲罰犯罪與尊重和保障無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統一的;另一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也不能脫離懲罰犯罪;一般認為懲罰犯罪與尊重和保障人權應當並重。

二、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

訴訟公正包括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即結果公正,指案件的結局處理所體現的公正。刑事案件的實體公正,具體要求是:(1)據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實的認定,應當做到證據確實、充分;(2)正確適用刑法,准確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及罪名;(3)按照罪刑相適應原則,依法適度判處刑罰;(4)對於錯誤處理的案件,採取救濟方法及時糾正、及時補償。刑事案件的程序公正,具體要求是:(1)嚴格遵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2)認真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特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權利;(3)嚴禁刑訊逼供和其它非法手段取證;(4)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5)保障訴訟程序的公開性和透明度;(6)按照法定期限辦案、結案。

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各有其獨立的內涵和標准,不能互相代替。

三、訴訟效率

追求訴訟效率,意味著應當降低訴訟成本,加速訴訟運作,減少案件拖延和積壓。公正與效率的關系是:公正第一,效率第二。公正優先,兼顧效率。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熱點內容
鄉鎮衛生院各科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7 15:07:58 瀏覽:481
2016中級經濟法第二章 發布:2025-09-07 14:57:09 瀏覽:15
2018勞動法試用期幾個月 發布:2025-09-07 14:56:15 瀏覽:697
合同法釋義電子版 發布:2025-09-07 14:56:14 瀏覽:131
我國網路信息立法的現狀和對策建議 發布:2025-09-07 14:51:28 瀏覽:551
杭州建築垃圾運輸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07 14:46:31 瀏覽:195
安徽抗旱條例 發布:2025-09-07 14:43:18 瀏覽:38
海南海口法律咨詢電話12348 發布:2025-09-07 14:42:38 瀏覽:370
法律責任與權利的關系 發布:2025-09-07 14:31:00 瀏覽:286
疫情法院還開庭嗎 發布:2025-09-07 14:12:07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