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勞動法
A. 為什麼應屆生不受勞動法保護
勞動局的這種說法相當不負責任。
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說應屆生不受勞動法保護。
建議向其上級領導反映其不負責任的情況。
B. 應屆生關於勞動法
1.要注意試用期。 很多企業會規定很長的試用期,明明只簽一兩年,要試用5個月啊半年啊試用期內發試用工資(通常比較低)。按勞動合同法規定,三年以下的合同,試用期不能超過兩個月,簽三年以上的最多也只能試用半年。並且,試用期工資應該是原定工資的80%,有些單位只發一半。 2.五險一金 這個一定要落實,你的薪酬含不含五險一金(有些單位不買一金,有些只買三險或四險,都算合法的,但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定要有) 3.加班工資 企業加班是經常的事,要明確一下哦是不是要算加班工資,平常200% 法定節假日300%,否則小心被當作廉價勞動力哦。 4.休息日 員工有休息的權利,但很多企業不休雙休,每周休息一天,雖然也不算違法,但是簽合同時還是要問清楚。另外,國家法定節假日是一定要休的哦,休不了也必須索要300%的加班工資。 5.生育(女同學要特別注意) 企業通常是很不願意女職員生育的,懷孕了就直接開除或者降職降薪,如果女同學在合同期限內考慮要孩子的話就必須明確好了哦,有么有生育保險,公司要怎樣安排產假等等。 6.帶薪年休 新出台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所有企業的職工,凡工作一年以上均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帶薪休假,所以如果你簽的是一年以上合同的話,要看看有沒有這一項福利哦。
C. 新勞動法對應屆畢業生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是的,新的勞動法對畢業生找工作造成一定壓力。因為新勞動法對企業專解僱員工做了明確規定屬,使企業解僱員工的成本大增,所以企業現在在解僱員工前,會三思而後行,這也導致企業更新員工速度下降。
簡單舉一條,以前法律都沒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D. 新勞動法有關於應屆畢業生與非應屆生的區別對待之分嗎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怎麼看那個單位都已經違反了勞動法,你完全可以依照新勞動法的這些規定去索要你應得的報酬,也可以到工會或勞動仲裁部門去尋求幫助。
E. 應屆畢業生提前就業是否受勞動法保護
1、在校學生里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勤工儉學,這種情況下與用人單位建立專的關系一般不能認定屬為勞動關系。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這里實習生的身份是學生,而學生以完成學業為主要任務,不是以打工獲取勞動報酬為生,不以就業為主要目的,因而不具備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身份。
2、准畢業生到單位實習,這種情況是用人單位與准畢業生達成初步意向後,用人單位要求准畢業生到其單位實習,帶有試用和考察的性質。准畢業生實習是在於接觸社會,實踐自己在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以就業為根本目的。這時的實習生或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或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實習就業協議或三方協議,或者雖什麼都沒簽但是接受實習單位管理領取了單位發放的勞動報酬。《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如果實習生與用人單位具有實質勞動關系,則屬《勞動法》調整范圍。另外,實踐中如何界定實習生與用人單位是否具有勞動關系的確是個難題,而法律也很難再詳細規定,因此,不再過分區別是否具有勞動關系,而對實習生的權益作特殊規定很有必要。
F. 聽說現在新版勞動法規定應屆大學生找工作時毀約時不再交納毀約金,屬實嗎謝謝
這個理解抄並不是很全襲面的。勞動法一直堅持勞動者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只是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除了服務期和保守商業秘密、競業限制可以約定違約金以外,用人單位就不得和勞動者約定其他的違約金。也就是說用人單位不能再就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也即毀約)約定違約金,但是我們認為,單方毀約畢竟是屬於違反勞動合同的情形,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還是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
浙江東辰律師事務所04號咨詢員
G. 大學畢業生和勞動法
高校學生畢業分配工作中,學校與用人單位和大學生簽訂《三方協議》,是高等院校對畢業生分配的一種辦法。《三方協議》屬於一種就業介紹性質,與高校的報到證、分配介紹信及就業意向書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高校學生就業應當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另行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高校學生屬於《勞動法》調整的主體范圍,高校不具備勞動用工主體地位,也不是《勞動法》調整的當事人。《三方協議》中只能約定雙方用工意向,高校不得代為約定任何違約金和違約賠償。《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專項培訓的服務期)和第二十三條(保密協議)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因此,《三方協議》約定的違約責任無效。
大學畢業生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該注意哪些問題?
(1 )合同主體是否合格;企業作為一方當事人,是否具有簽訂該勞動合同的資格,這時需要勞動者考慮的。如是否具有法人資格或者法定用工資格;合同主體與用工主體是否一致; (2 )合同內容是否合法;規定的工作條件/工作范圍/等是否符合勞動法規定。工作環境是否符合勞動保護要求;
(3 )是否嚴格執行國家及本市有關勞動法律規定;比如試用期制度/工時制度/加班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工資發放制度/勞動保護制度等。
(4 )社會保險是否明確予以規定。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
(5 )對於勞動合同中的企業單獨約定的條款應予以特別注意。如違約金條款/保密條款/竟業禁止條款/培訓條款等。對於這些方面,除了考慮是否符合國家規定外,更需要考慮到自己的工資收入與違約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比較,從公平角度予以必要的關注。切記一條「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6 )企業現存的各種規章制度,在簽訂合同前必須予以足夠的關注。
(7 )充分注意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以及違約責任,以及權利享受的可能性。
(8 )不能存在任何的僥幸心理,你的簽字是有法律效力的,一定程度而言,你的簽字對於你和企業而言就是法律。
H. 應屆畢業生如何簽定勞動合同
(1)勞動合同的類型
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可以分為三類:①有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即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效力期間,期限可長可短,長到幾年、十幾年,短到一年或者幾個月。②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即勞動合同中只約定了起始日期,沒有約定具體終止日期。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終止勞動合同條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現約定的終止條件或法律規定的解除條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可以一直存續到勞動者退休為止。③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即以完成某項工作或者某項工程為有效期限,該項工作或者工程一經完成,勞動合同即終止。(2)勞動合同的內容
勞務合同內容具有任意性的特點。除法律有強制性規定以外,合同雙方當事人完全可以以其自由意志決定合同的內容及相應的條款。雙方簽訂合同時應依據《合同法》的自願原則進行。(3)勞動合同必須約定的事項
包括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證件號碼,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I. 勞動法有保護應屆畢業生的條例嗎
單位復鑽了法律的空子。你真的挑不制出他的毛病。合同簽訂三年,他就有最長試用6個月的權利。你之前是實習不是試用,這就是他的理由。
另外,工資多少錢合適要看人的心理價位和行業平均水平,勞動者和單位好像沒有多少談工資的籌碼,尤其是應屆畢業生 。
J. 應屆畢業生關於勞動法的了解
單位的做法不合法,勞動者提供勞動就有權利取得勞動報酬。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