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傳統勞動法

傳統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0-12-20 08:51:05

勞動法和傳統的公法.私法有什麼不同

與傳統公法相比,勞動法有很多意思自治的因素,比如合同的很多內容是雙方協商決定。
與傳統私法相比,勞動法有很多國家干預的因素,比如員工的工資再怎麼協商都不能低於最低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也是法定的

❷ 社會保險都包括哪幾項

一、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法強制實施、專門面向勞動者並通過向企業、個人徵收養老保險費形成養老基金,用以解決勞動者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問題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其基本待遇是養老保險金的支付,它既是各國社會保險制度中的主體項目,也是各國社會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保障項目。
二、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國家依法強制實施、專門面向勞動者,並通過籌集失業保險基金,用以解決符合規定條件的失業者的生活保障問題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其基本待遇是支付失業保險金及失業醫療救助等,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適應勞動力市場化發展需要,並緩和失業現象可能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的不可或缺的穩定和保障機制。
三、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是指國家依法強制實施、專門面向勞動者並通過向企業及個人徵收醫療保險費形成醫療保險基金,用以解決勞動者及其家屬醫療保障問題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其基本待遇是提供醫療保障及醫療補助。有關醫療保險的最全解析,點擊閱讀醫療保險哪種最好?這樣投保准沒錯!
四、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國家依法強制實施、面向企業或用人單位籌集工傷保險基金,用以補償職工因工傷事故而導致的收入喪失和醫療保障待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其實質是建立在民法基礎上的一種用工單位對本單位職工工傷事故進行賠償的制度。其基本待遇包括工傷期間的收入保障、工傷撫恤、工傷醫療保障等。
五、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國家依法強制實施、面向用工單位及個人籌集生育保險基金,用以解決生育婦女孕產哺乳期間的收入和生活保障問題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其基本待遇是提供生育醫療保障、產假及產假工資等。
如果對於社保或者保險還有疑問,可以咨詢奶爸保,奶爸保是一個第三方保險平台,奶爸保將會打破消費者對保險「避而遠之」的陳舊印象,讓消費者成為保險的主導者。

❸ 什麼是工程保險

工程保險是什麼?工程保險的具體分類-工保網

從保險屬性上,工程保險屬於財險范疇。但由於工程保險針對的是具有規模宏大、技術復雜、造價昂貴和風險期限較長特點的現代工程,其風險從根本上有別於普通財產保險標的的風險。所以,工程保險是在傳統財產保險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風險保障方案,並逐步發展形成自己獨立的體系。

▎本文系工保網原創作品,作者龔保兒。部分內容綜合自互聯網,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處理。若需轉載或引用請後台回復「轉載」!

❹ 為什麼說勞動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您好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是指權利和義務互相依存,互為前提,不可分離的辯證統一關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反映了國家與公民、公民與集體、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相互關系。現行《憲法》第
33
條規定: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充分體現出我國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是社會主義憲法的一條重要原則。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人們的權利和義務本來是一致的。「在氏族制度內部,權利和義務之間還沒有任何差別。」自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和階級對立的出現,在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存在著根本不同的意志和利益,從而導致了權利和義務的分離,即剝削階級享有權利,被剝削階級承擔繁重的義務。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1
.公民享有權利和應盡義務是統一的。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說明權利和義務的不可截然分割性。
2
.權利和義務互相依存。這主要是就具體的權利和義務而言的。憲法規定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對於子女而言是一種權利,對父母而言則是應盡的義務;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對父母而言是一種權利,對子女而言則是一項義務。義務的履行,就是權利的實現。一方不履行義務,另一方的權利就無法得到保障。
3
.權利和義務的彼此結合。這是指某些權利義務的相互關系。例如:憲法規定勞動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4
.權利和義務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在我國,國家、集體和公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只有當公民享有各方面的權利越廣泛越有保障,激發起公民的積極性時,公民自覺履行對國家和社會的各項義務才能徹底實現。同樣,公民只有認真履行了其對國家的義務,促進了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家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實現其各項權利,並進一步擴大公民享受權利的范圍。

❺ 入職前,應該對公司有怎樣的了解

我在外工作三年了,每到一個公司都會對此公司進行了解,不然很容易上當,導致自己的損失。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需要對公司了解的情況:

1.公司的基本情況和未來的發展空間;

2.試用期工資和正式工資傻傻分不清楚;

6.做人的陷阱。每個公司好像都有一些幫派,也就是這幾個人的領導是這個,那幾個人的領導是那個,你剛進來的時候難免會有些人和你拉幫結派。

所以,切記要擦亮眼睛來看,不要想著不切實際的一夜暴富,老闆的大餅你永遠都吃不到,請抓好自己應有的利益。

❻ 企業員工福利一般包括哪些方面

餐飲福利、服裝補貼、住房福利、交通福利、帶薪休假、節日福利、生日福利、員工大事福利、健康體檢。員工福利是企業人力資源薪酬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或其他組織以福利的形式提供給員工的報酬。

❼ 中央對下崗工人有何待遇

下崗職工應享有的權利: 「下崗職工」是當前我國經濟轉型時期出現的一個特定概念,主要指由於企業經營原因造成職工在本企業無崗位,在社會上沒有就業,而又有就業願望的人員。 根據勞動法和中央關於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政策規定,下崗職工的權利可以概括為兩類,一類是作為普通勞動者享有的一般權利,即獲得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權和對違法違反政策規定的行為的申訴權。另一類是作為下崗而暫時困難的勞動者享有政府規定的特殊權利,包括下崗知情權、基本生活保障權和再就業權利。

1.下崗知情權。是指擬被下崗的職工有權知道被下崗的原因和理由。勞社部發(98)08號文規定,企業安排職工下崗,應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要說明原因、講清政策,作出計劃,認真組織。強調職工下崗應依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對不依照程序進行的,職工可向企業上級主管部門的再就業指導中心申訴,也可以直接向勞動就業管理部門舉報。

2.基本生活保障權。指下崗職工在協議託管期間,基本生活應該得到保障。 這是黨和政府從下崗職工生活實際出發而賦予的一項最基本的權利。造成職工下崗有多方面因素,既有傳統的統包統配的就業制度因素,也有多年來盲目投資、重復建設以及企業經營機制深層次矛盾多年積累的因素。且多數下崗職工曾為國有經濟的發展作過貢獻。他們技能單一,年齡偏大,再就業困難,只有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來源,他們才能適時調整心態,為重新擇業做准備。

3.再就業權。是下崗職工最核心的權利,也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勞動權利和義務的題中應有之義。 為保障下崗職工勞動權利的充分實現,黨和政府實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程,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規定凡有下崗職工的企業必須成立再就業服務中心。通過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下崗職工發放基本生活費,繳納社會保險,提供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服務,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同時,各級政府制定一系列優惠措施,鼓勵用人單位招用下崗職工和下崗職工自謀職業或組織起來就業。如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的下崗職工,享有工商管理優先注冊和稅收3年減免的權利。這一切都說明了,黨和政府盡最大的努力為下崗職工再就業權利實現提供廣泛保障。

4.獲得社會保障權。這是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的一項法定權利。 勞動法第70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並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企業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下崗職工由於缺少正常的勞動收入,在再就業服務中心託管期間,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交納與在崗職工不一樣,由企業獨自(含個人部分)按規定比例繳納。對託管期滿的失業人員,由再就業中心及時將其檔案轉入勞動力市場或人才市場,辦理失業登記,享受失業救濟。失業人員和下崗職工家庭人均收入達不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可申請民政救濟。

5.申訴權。指對企業違反下崗政策和勞動法規定的行為,職工有向企業上級主管部門申訴和向勞動部門投訴的權利。如一邊下崗,一邊招用外來臨時工的行為,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總之,前述5項下崗職工的權利,都是黨和政府為切實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而設定的。隨著國企下崗職工再就業目標的實現,「下崗職工」概念將自然消亡,這些特定的權利也將隨之消亡。

❽ 跟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義務教育旨在提高我國人口素質,保障兒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來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保障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加強教師隊伍的規范化管理,確保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優化和提高。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中國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為教育體系的法制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是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據教育法和勞動法制定的法規。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是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民辦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民辦學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律。

熱點內容
法律顧問實施意見 發布:2025-05-16 14:35:56 瀏覽:800
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發布:2025-05-16 14:35:48 瀏覽:122
忠縣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5-16 14:34:27 瀏覽:81
民法典民間借貸自然人 發布:2025-05-16 14:34:14 瀏覽:389
韓國刑法總論 發布:2025-05-16 14:34:09 瀏覽:5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違約條款 發布:2025-05-16 14:28:39 瀏覽:169
雲南劉文華律師 發布:2025-05-16 14:23:46 瀏覽:270
學校道德要求 發布:2025-05-16 14:23:11 瀏覽:487
印度醫葯法規 發布:2025-05-16 14:20:10 瀏覽:916
廣州市勞動法規 發布:2025-05-16 14:16:55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