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博士

勞動法博士

發布時間: 2022-01-16 22:54:24

『壹』 請問博士生畢業工作後,帶薪休假所依據的累計工作時間算不算博士在讀的三年

根據《國家教委、勞動部、人事部關於博士生和在職人員考取碩士生學習期間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博士生和在職人員考取碩士生後的在校學習期間,計入工齡。具體規定如下:
一、國內博士生學習期間計算工齡。出國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工齡計算問題,仍按《國務院批轉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出國留學人員工作的若干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發〔1986〕107號)有關規定辦理。
二、在職人員考取國內碩士生,學習期間計算工齡。在職人員出國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回國工作後,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也計算工齡。
按照《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貳』 全日制博士在讀期間,繳納社保有影響嗎

全日制博士在讀期間,說明身份是學生,就不能簽訂勞動合同,不能上社會保險,不然上了也是白上。

社會保險具有強制性,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不同的地區根據其經濟發展水平,制定的社保繳費比例也不同,繳費基數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進行確定。

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的區別

繳費險種不同

以個人身份繳納的社會保險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按照規定,靈活就業的人員,以個人名義自願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不納入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參加人群范圍。

而且,單位為職工繳納社保是帶有強制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叄』 我是一名博士後被辭退,受不受勞動法

只要建立勞動關系的存在,並不屬於事業單位,那麼都應該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執行。

企業辭退員工,根據辭退的原因不同相應的補償也不同。
無故辭退員工,單位需要支付雙倍經濟補償的賠償金。合同到期辭退員工,單位需要支付經濟性補償。單位經濟性裁員,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濟性補償。員工嚴重違反公司紀律,單位不需要支付補償。試用期被以不符合錄用條件被辭退是無經濟補償的。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肆』 哪個學校勞動法博士點好考

1,中國人民大學,全國第一,有獨立的知識產權法和勞動法,但09年的錄取人數不知
2,北京大學,全國第二,有獨立的知識產權法,09年錄取人數是4人,但沒有勞動法專業,而且,同等學力考生須在法學核心期刊上發表兩篇以上論文
3,中國政法大學,全國第三,,有獨立的知識產權法,錄取人數是42人,但是勞動法不是獨立的
4,清華大學,不知有沒有知識產權法和勞動法,所有信息都不知
5,北京師范大學,所有信息不知道,(沒有知識產權)
6,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知識產權但是不獨立(民商法學一個研究方向招生人數: 7 報考人數: 38 最低錄取分數: 335 錄取比例: 18.4 % )
7,南開大學,有不獨立的知識產權,人數不知
8,吉林大學,有不獨立的知識產權和不獨立勞動法,人數不知
9,武漢大學,有不獨立的勞動法,人數不知,知識產權好像沒有,不確定。
1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有獨立的知識產權,人數不知,好像沒有勞動法,不太確定
11,華東政法大學,有獨立的知識產權,人數22人,有不獨立的勞動法,人數不知
12,復旦大學,有不獨立的知識產權,人數不知 13人
13,南京大學,有不獨立的知識產權和不獨立的勞動法,人數不知
14,蘇州大學,知識產權,不獨立
15,山東大學,沒有知識產權
16,中國海洋大學,沒有知識產權
17,社科院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不獨立
廈門大學,知識產權,不獨立 招生240,
上海交通大學,知識產權,不獨立
華中師范大學,知識產權,不獨立

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是北大,人大,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但是北大太難,競爭比較激烈,而且師資也不是很強,不建議報考,本人傾向於人大,法大,中南財經,華東政法相對來說要弱一點,但是應該比較好考!
同時有勞動法和知識產權的是人大,法大,華東政法,南京大學,從法學實力來說。還是人大和法大!如果你還沒決定考知識產權或者是勞動法,你可以同時關注人大和法大,華東政法待定!
從地位上來看,你個人應該比較傾向於北京或者上海,北京有北大,人大,法大,幾乎都是強勢學科。總體來說很好,上海有復旦,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大學,但是總體實力不如北京!武漢有中南財經和武大,中南財經的知識產權是個獨立學院,單從知識產權來說,全國應該是數一數二的,不過武漢你應該不會習慣,武大法學不怎麼樣,而且沒有知識產權,勞動法還不獨立!山東大學和中國海洋是你們山東的吧,不過兩個專業都沒有,呵呵!江蘇有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個人建議只考慮南京大學,不過專業也都不獨立!
總體來說,你這17所學校里,只建議考慮人大,北大,法大,南開,武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復旦,南京大學!其他的大學基本上沒有實力,還不如你自己考南開呢。

我給你排序吧:
第一等:人大,法大,中南財經
第二等:北大,華東政法,復旦
第三等:南開,武大,南京大學

『伍』 如果已經簽了工作,而後又考上了博士,是否算違約呢

考上了博士並部違約,但是你去讀博士而不去工作,算是違約。
碩士好像是像你說的那樣。
不過跟公司好好協調一下,有時候還是可以圓滿解決的!

『陸』 一篇勞動法的文章1500字,北大假博士事件

網路文庫搜索。

『柒』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內國勞動容學會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協會勞動關系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國家機關直屬事業單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僱主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深圳市企業家協會維權工委專家顧問。主要研究領域:勞動關系和人力資源管理。

『捌』 單位這樣對待攻讀博士學位的老師是否違反勞動法

如果你們是非事業單位編制的,屬於自收自支的,那才適用勞動法。這種前提下,單位的做法明顯違反勞動法

『玖』 全日制在讀博士生可以與企業建立合法的勞動關系嗎

勞動者,是指在法定就業年齡范圍內,具備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能夠獨立享受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接受用人單位管理,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從用人單位處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在校工作期間同時有在校學生身份,工作活動屬於脫產學業外的兼職性質。在校學生在外兼職、為完成學校安排的社會實習、自行從事的社會實踐活動等,一般無法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拾』 已簽訂勞動合同 但是又考上博士研究生 簽訂的協議能作廢嗎

勞動合同如果想要作廢(即雙方解除勞動關系),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 勞動者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勞動者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由此可以看出,勞動者考上博士研究生與解除勞動合同沒有關系,解除勞動合同必須要滿足法律規定的條件才可解除。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熱點內容
普法法律知識1到3年極 發布:2025-09-02 04:05:10 瀏覽:145
根據合同法94條通知 發布:2025-09-02 03:55:13 瀏覽:761
我要咨詢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02 03:48:40 瀏覽:480
開封律師咨詢 發布:2025-09-02 03:48:40 瀏覽:898
識法學法 發布:2025-09-02 03:44:19 瀏覽:308
民法通則第17條 發布:2025-09-02 03:24:27 瀏覽:822
民法通則一百四十條 發布:2025-09-02 03:24:26 瀏覽:675
法院院執行網 發布:2025-09-02 03:13:07 瀏覽:482
法治力量讀後感300字 發布:2025-09-02 03:12:32 瀏覽:937
毒狗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03:02:38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