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加薪

勞動法加薪

發布時間: 2020-12-20 15:58:26

Ⅰ 勞動法規定 的公司對員工調崗,對調薪有沒有規定

有相關的規定,即是公司單方面對勞動合同變更要符合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

《中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中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1)勞動法加薪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變更應注意的問題:

1、必須在勞動合同依法訂立之後,在合同沒有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畢之前的有效時間內進行。即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已經存在勞動合同關系,如果勞動合同尚未訂立或者是已經履行完畢則不存在勞動合同的變更問題。

2、必須堅持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即勞動合同的變更必須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平等自願、協商一致是勞動合同訂立的原則,也是其變更應遵循的原則。勞動合同關系,是通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而形成的,其變更當然應當通過雙方協商一致才能進行。勞動合同允許變更,但不允許單方變更,任何單方變更勞動合同的行為都是無效的。

在實踐中,有此用人單位為達到變更勞動合同的目的,採取了許多變通的手段。如某用人單位根據工作的需要,決定採取公開考試的辦法,對考試不通過的職工,一律另行安排工作崗位或予以辭退。這種形式是否合法呢?我們認為,勞動合同的變更需要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否則不能變更。採取公開考試的辦法似乎公平,在未經勞動者同意的情況下,對勞動者不具有約定力。用人單位對原合同仍應履行。

3、必須合法,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勞動合同變更也並非是任意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的變更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4、變更勞動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經協商後對勞動合同中的約定內容的變更達成一致意見時,必須達成變更勞動合同的書面協議,任何口頭形式達成的變更協議都是無效的。勞動合同變更的書面協議應當指明對勞動合同的哪些條款作出變更,並應訂明勞動合同變更協議的生效日期,書面協議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後生效。本條的這一規定,是為避免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因勞動合同的變更問題而產生勞動爭議。

5、勞動合同的的變更也要及時進行。

(1)提出變更勞動合同的主體可以是用人單位,也可以是勞動者,無論是哪一方要求變更勞動合同的,都應當及時向對方提出變更勞動合同的要求,說明變更勞動合同的理由、內容和條件等。如果應該變更的勞動合同內容沒有及時變更,由於原訂條款繼續有效,往往使勞動合同不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2)當事人一方得知對方變更勞動合同的要求後,應在對方規定的合理期限內及時作出答復,不得對對方的提出的變更勞動合同的要求置之不理。因為根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和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如果用人單位經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則可能導致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四、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的執有:

根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Ⅱ 公司不給加薪違反勞動法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不違法,只要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就可以

Ⅲ 勞動法有規定每年加工資嗎

《勞動法》沒有規定每年加工資的事宜,用人單位是否給勞動者加工資取決於用人單位的加薪的制度及用人單位的效益等,只要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的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就是合法的。
《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Ⅳ 在職員工加薪要以面試是不是人違違反勞動法呢

不違反勞動法,職員加薪與升職都是需要企業考察和考核的,面試只是其中一項程序,你的主管領導只有提名權利沒有決定權,所以需要決定權的人認可就需要相應的程序包括面試。

Ⅳ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工作范圍擴大需加薪的規定

沒有,勞動法是法律框架,這樣的小規定你們單位自行規定就可以了。只要規定在這個框架內,就是合法。

Ⅵ 勞動法中有沒有公司不給加薪導致員工離職

《勞動法》並沒有用人單位不給勞動者加薪,勞動者就可以離職的規定。但勞動者想離職的,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Ⅶ 升職後不給轉正不漲工資違反勞動法嗎

沒有法律規定,職工轉正之後,用人單位必須調整工資。轉正之後,是否版調整工資,勞動合同權有約定的,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辦理;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集體合同的約定辦理;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均沒有約定的,按照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工資分配製度的規定辦理。
《勞動法》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1〕14號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Ⅷ 2015年五月一號加薪勞動法新規定

《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回常工答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Ⅸ 勞動法對職位加薪有什麼要求

勞動法對職位加薪沒有規定,現行法律只是規定按勞分配、同工同酬、工資隨經濟效益和物價水平增長、最低工資保護。

Ⅹ 一年只能提一次加薪,你們公司也是這樣嗎

勞動復法是沒有規定公司必制須每年加薪一次的。

「新勞動法」實際上是《勞動合同法》,該法主要是調整勞動合同關系,沒有關於工資的具體規定。
關於工資的具體規定依然適用原有的《勞動法》中的相關規定。但沒有你說的「第一年加基薪的10%,以次類推」之類的規定。

附《勞動法》第五章 工 資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熱點內容
限購政策屬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15 22:32:35 瀏覽:778
注會經濟法人民幣匯率 發布:2025-05-15 22:32:22 瀏覽:541
工商法人變更表 發布:2025-05-15 22:29:27 瀏覽:675
法律知識講座讀後感350 發布:2025-05-15 22:25:45 瀏覽:933
法官龍井 發布:2025-05-15 21:54:47 瀏覽:464
民法典企業培訓 發布:2025-05-15 21:37:16 瀏覽:142
婚前房產婚後公證給女方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5 21:35:56 瀏覽:533
文化和道德關系 發布:2025-05-15 21:24:04 瀏覽:207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施行細則 發布:2025-05-15 21:23:28 瀏覽:94
刑事訴訟法第7條 發布:2025-05-15 21:23:05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