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高利
❶ 福建理科畢業生,報中華女子學院好嗎
這就看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了,或者說你想報學校的哪個專業了,女子學院在北京還是可以的,雖然說是2本的學校,但是我們往屆的師姐們就業都還不錯~學校主推的是藝術系,女性學,金融系,法律系,幼師~下面給你粘貼點資料...愛看就看看 不愛看就算了...希望能幫到你!
學校坐落在北京亞運村東,毗鄰奧運村,是一所具有女性特色的現代化花園式高校。學校目前設有七個學院三系二部,即社會與法學院(下設女性學系、社會工作系、法律系)、管理學院(下設人力資源系、經濟管理系)、教育學院(下設學前教育系)、藝術學院(下設藝術系)、高等職業教育學院、中華高麗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外語系、計算機系、金融系,公共教學部、體育教學部。設有18個本科專業,即:女性學、社會工作、學前教育、法學、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金融學、財務管理、英語、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播音與主持藝術、旅遊管理、社會學、審計學、對外漢語、應用心理學和文化產業管理。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學校師資隊伍精良,教學設備先進,圖書資料豐富,校園文化獨特,辦學特色鮮明,婦女理論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中華女子學院學報是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學校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婦女事業發展服務,為婦女國際交流和政府外交服務;堅持「學科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環境美校」的治校方略;堅持培養具有「四自」特質和創新精神、具有實踐能力和公益意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女性人才。學校與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往來,與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
中華女子學院正以自己的優勢和特色,邁向集女性高等教育、女性理論研究、女性對外交流、女性圖書資料信息為一體的高水平女子大學。
院系介紹:
社會與法學院
社會與法學院由法律系、社會工作系、女性學系三個教學單位,以及中國婦女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婦女人權研究中心、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三個掛靠在學院下的研究單位組成。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
目前開設社會學、法學、社會工作、女性學四個本科專業,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兩個高職專業。2008年起,法學、社會工作、女性學三個專業開始與東北師范大學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
社會與法學院以所屬的社會學、法學、社會工作、女性學等專業為支撐,以中國婦女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婦女人權研究中心和社區發展研究中心為主要載體,一直致力於從社會學、法學、女性學等方面開展性別平等與發展問題研究,奠定了相對雄厚的研究基礎,研究成果產生了較大學術影響,目前正在申請北京市性別平等與發展研究基地。
社會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四自」精神和創新意識,具有較寬厚的學科知識基礎,掌握社會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對社會發展和社會問題有較強敏感性,有性別平等意識,並熟練掌握和運用調查研究技術,具有較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運用社會學視野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社會學概論、國外社會學理論、中國社會思想史、中國社會學史、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經濟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社區概論、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心理學。
就業方向
在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社會調查機構、專業社會工作機構、國際組織等部門從事社會調查與研究、市場調查、社會政策分析、需求與服務評估等方面工作。同時,隨著本專業與國際的接軌,部分學生會選擇考研深造或出國留學。
法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寬厚專業知識、較高人文素質、較強適應能力、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社會性別意識和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能力,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的應用型女性高級法律人才。
開設課程
旨在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邏輯、刑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婚姻家庭繼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診所式法律教育、婦女法、國際人權法、社會弱者權利保護等。
就業方向
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民間組織等機構從事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務等工作,部分學生會選擇考研或留學國外。
社會工作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適應我國社會發展需要,從事社會服務管理、社會福利傳遞與社區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人才。通過四年的學習,學生系統地掌握社會工作基本理論、價值觀與技能,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心理咨詢理論與方法理論等,具備從事專業社會工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主要課程
社會學理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工作導論、社會工作實務方法、社會工作行政、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行政管理學、心理學理論與心理咨詢、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女性社會工作、醫療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等。
就業方向
在黨政機關、群團組織、社區、學校、醫院、公司企業、非政府組織等部門從事社會行政管理、社會政策分析、社會服務、心理輔導、社區發展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時,隨著本專業與國際的接軌,部分學生選擇考研深造或出國留學。
女性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寬厚的跨學科知識基礎,具有較強的性別平等意識和熟悉性別分析方法,並具有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能夠在黨政機關和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大、中專院校、社區及國際組織,從事婦女發展、性別與政策分析、性別與傳媒、女性學教學與管理等相關工作的綜合型的專業人才。女性學專業是目前中國高校中唯一的本科層次的女性學專業,師資力量較為雄厚,與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日本女子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主要課程
社會學概論、公共政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法學概論、公共事業管理、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基礎、社會心理學、女性學理論、女性史、女性心理學、女性與健康、女性領導力開發與建設、性別與發展、性別與公共政策、成才女性個案研究等。
就業方向
可從事婦女工作、性別與發展的研究與實際推動、性別與政策分析、性別與文化傳播等方面的工作。同時,隨著本專業與國際的接軌,部分學生會選擇考研深造和出國留學。
物業管理專業(高職)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道德感,掌握社會工作與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從事現代物業管理的高等職業技術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社工導論、社區工作、社會研究方法、行政管理、物業管理、小區物業管理、收益性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建築構造與識圖、房屋修繕管理、房屋設備管理、物業管理政策法規、房地產經濟學、行政管理學。
就業方向
面向物業管理企業,主要從事住宅小區、寫字樓、大廈的物業管理工作,在多家大型物業管理企業就職。每年有多家物業公司主動和我校聯系,引進該專業畢業生進入他們的公司工作。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高職)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道德感,掌握社會工作與工程技術、經濟、管理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有一定的專業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工作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強,從事現代房地產經營、估價與管理的高等職業技術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資產評估、房地產經紀理論與管理、房地產估價理論、房地產估價實務、房地產基本制度與法規、建築工程造價、財務管理、專業英語、城市規劃、西方經濟學、房地產統計、房屋建築學、物業管理、畫法幾何與建築制圖、工程測量、經濟法、會計學基礎、管理學原理等。
就業方向
房地產估價機構、房地產策劃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物業管理公司、房地產開發投資部門、房地產服務咨詢部門、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投資咨詢等行業及國土資源部門、房地產管理機構等從事房地產估價、房地產資產運營管理等業務工作。
管理學院
中華女子學院管理學院下轄人力資源管理系和經濟管理系。這兩個系都是我校最早招收普高本科專業的系。管理學院設有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5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女性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女性創業研究和個人投資理財研究三個研究中心。管理學院組建歷史雖然不長,但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並且正在女大學生創業教育等方面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比較扎實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基礎和從事具體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工作的能力,熟悉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專業的原理性知識,有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能夠熟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和行政辦公管理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組織行為學、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勞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人事檔案管理、統計學、社會保障概論、薪酬與福利管理、生產運營管理、行政管理與行政法、人員素質測評、績效管理、培訓管理、職業生涯管理、領導科學、財務管理、會計學、貨幣銀行學、保險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SPSS統計軟體、市場營銷、管理信息系統、企業文化、辦公自動化、管理溝通等。
專業特色
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成立起來的社會急需專業。目前有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勞動社會保障三個教研室,在師資力量、科研立項、實驗室建設、學生實習、學生就業等方面突顯實力。目前,該專業教師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水平,2005年我院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女性人力資源研討會,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就業方向
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及研究方面的工作
旅遊管理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適應我國建設新世紀現代化強國以及改革開放需要的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心理素質,氣質風度和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既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掌握現代旅遊管理理論和技術方法的應用型旅遊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
旅遊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管理溝通、旅遊會計學、旅遊財務管理、旅遊人力資源管理、旅遊市場營銷、經濟法、飯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法規、旅遊人力資源管理、飯店餐飲管理、飯店客房管理、旅遊心理學、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民俗學、旅遊業實用禮儀、商務溝通與客戶服務、旅遊景區管理與開發、旅遊英語口語、導游業務規程與技巧、旅遊文化學、旅遊企業戰略管理、飯店公共關系、酒水知識與酒吧經營、會展經營與管理、娛樂業經營管理、世界文化遺產等。
專業特色
將掌握旅遊管理以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聯系實和基本原理;了解與旅遊管理領域相關的政策、法規、制度、准則和國際慣例;具有熟練應用飯店信息管理系統的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組織協調、信息獲取能力,能夠熟練的使用旅遊飯店業常用英語會話的能力。
就業方向
賓館、飯店、旅行社、旅遊景區、會展企業、各種旅遊機構和會所、涉外飯店和機構、以及相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以及科研機構等單位的旅遊、飯店管理工作。
會計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寬厚的經濟管理理論功底和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從事會計實務工作的能力,熟悉有關會計法律法規,能夠熟練從事會計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經濟數學、經濟學、管理學、初級會計學、財務管理、統計學、市場營銷、貨幣銀行學、研究方法、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信息技術與管理、電算化會計、審計學、財務分析、非營利組織會計、會計實驗、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會計、資產評估、證券投資、金融企業會計、財政學、稅法、會計英語、會計理論、經濟法等
專業特色
在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在實踐教學方面,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研究,手工實驗與電算化實驗並重、課程實驗與綜合實驗並重、實驗與實習並重、校內教師與校外會計實務工作者相結合等,使學生不僅了解會計工作流程、掌握會計專業知識、領會會計的反映、監督職能,而且對會計內部控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較快地適應工作需要。
就業方向
企業、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相關工作。
財務管理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經濟、管理、法律、金融、會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知識,具有理財觀念和理財技能,富有創造性和適應性,能夠熟練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經濟數學、經濟學、管理學、初級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市場營銷、貨幣銀行學、資產評估、研究方法、高級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學、證券投資學、計算機財務管理、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跨國公司財務、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專業英語、金融工程、國際企業管理、稅務籌劃、財務專題、投資項目管理與評估、審計學、經濟法、社會心理學等
專業特色
以市場需求作為專業建設的參照坐標,立足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在強化應用型課程的同時,力求突出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實習環節,由教師主動聯系企業,為同學提供更好實踐機會,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就業方向
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工作
審計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較寬厚的經濟管理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審計、會計等專業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市場營銷、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經濟法、稅法、研究方法、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財務管理、資產評估、管理信息系統、財政學、審計學原理、財務審計、政府審計、內部審計、績效審計、信息系統審計、管理咨詢、審計理論等。
專業特色
目前比較新興的專業,立足培養應用型高級審計專業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力。
就業方向
企業、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審計與鑒證及相關服務工作
文秘專業(高職)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道德感,掌握現代企業工作與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從事現代企業管理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現代管理學、女子禮儀、社會調查與研究、微機原理與操作系統、商務信息與情報、歷代名著選讀、中國文化史、商務公關原理與實務、應用寫作、商務秘書學、基礎寫作、計算機速記、文書與檔案管理、辦公室應用技術、行政管理學、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商務秘書實用英語、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法律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商務經濟等。
專業特色
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先進。實踐性教學形成體系,專業的軟硬體建設均具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完成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向專業崗位能力遷移為目標,力求在兩年時間內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就業方向
大中城市的各種企業、公司、事業單位和各種機構的辦公室和行政管理部門。
旅遊管理專業(高職)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旅遊事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旅遊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較強的外語水平及信息管理操作技能,能勝任導游及旅行社管理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
旅遊學導論、旅遊法學、旅遊經濟學、管理學、旅遊資源學、旅遊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學、旅遊心理學、旅遊市場調查與預測、飯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管理、旅遊電子商務、導游概論、旅遊英語口語、旅遊文化等。
專業特色
以基礎型學科為支撐,應用型學科為牽引,學科交融,知識互通。強化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接軌,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結合,知識創新與技能操作並重,努力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寬知識、強能力、高素質、多層次的旅遊管理型人才。
就業方向
在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以及在各級旅遊景區、旅遊服務部門從事導游、旅遊管理、策劃、設計和組織運行等工作。
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的前身為學前教育系,成立於1985年,面向全國招收學前教育專業和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普高本科、普高高職兩種學歷層次。
教育學院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近三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均在95%以上,目前在校生近600人。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幼兒教師和從事學前教育相關領域工作的專業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學生將成為既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又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應用型學前教育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普通教育學、普通心理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學前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幼兒園教育研究方法、家庭教育學、聲樂、繪畫、鋼琴、舞蹈、幼兒園環境設計與製作等。
專業方向
為適應幼兒園雙語教育的需要,本專業下設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方向,主要培養具有較強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有較高英語水平的應用型學前教育人才。該方向學生需要指定選修視聽說、英語語音、英語口語、幼兒英語教學法、兒童語言發展、專業英語等課程。
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從事心理咨詢與指導、心理與教育產品開發及相關領域工作的專業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學生將成為掌握心理學基本理論與相關知識,並掌握較豐富的心理咨詢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夠勝任相關領域的實踐性和研究性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英語、計算機基礎和應用、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心理與教育統計學、spss軟體應用、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團體輔導等。
計 算 機 系
計算機系本科教育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合格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該專業設置兩個專業方向:「網路與電子商務」、「網路與多媒體」。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具有「四自」精神和創新意識、公益精神和團隊意識、較高的英語水平和實踐能力,適應高新技術發展和人才市場需求,掌握計算機技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計算機導論、程序設計基礎與C語言、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及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軟體工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計算機網路原理、網站設計與管理、區域網構建與管理、信息系統安全、電子商務概論、市場營銷與網路營銷、國際貿易與商務、供應鏈管理與ERP、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多媒體技術原理與應用、美術設計基礎、計算機圖形學、交互媒體程序設計、圖形圖像處理、計算機動畫製作、視頻信息處理、廣告創意與視覺藝術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專業方向
「網路與電子商務」專業方向側重於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熟悉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現代商務管理與策劃,能夠使用計算機技術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具備開發與管理電子商務系統能力。
「網路與多媒體」專業方向側重於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與網路技術、多媒體開發技術,同時具備美術設計基礎,具備從事媒體策劃、多媒體產品設計開發、網站設計開發與管理的能力。
計算機系的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與企業在共同培養學生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同時計算機系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公司Cisco Systems Inc.正式授牌的「思科網路技術學院」,通過學習網路建設和管理領域的最新技術,幫助學生獲得Cisco職業認證。為就業和擇業提供良好的條件。
金融系
金融學專業(本科)
成立於2004年1月,金融系現設有金融學本科專業,是中華女子學院轉制為普通本科院校後新成立的一個系。設立金融系體現了學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為婦女發展服務的辦學定位。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具有比較扎實的經濟、金融理論基礎和從事具體金融業務工作能力,熟悉相關專業原理性知識,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能在銀行、證券、保險、投資及其他經濟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女性人才。
專業特色
以培養學生扎實的金融經濟理論基礎,掌握銀行、保險和證券實務操作技能為辦學特色。為實現培養目標,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金融系規范教學管理,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完善課程設置,圍繞教材、教法改革創新,重視開展雙語教學。金融系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研究,重視教學條件的改善,先後建立了以設施齊備的金融模擬實驗室為中心的實驗教學基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以致用,及時了解金融政策和業務,金融系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銀河證券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建立了業務聯系,定期聘請專家開展專業講座。
主要課程
經濟學、金融學、中央銀行學、投資學、公司理財學、個人理財、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金融工程、財政學、會計學、保險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金融風險管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管理信息系統、證券投資分析、金融英語、金融法規等。
就業方向
適合在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及典當、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及相關企事業單位、非盈利組織、政府部門工作。
對外漢語系
對外漢語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文科類基礎應用型專業,立足於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學」和海外的「漢語國際推廣」等領域的發展要求,注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注重英漢雙語教學,培養具有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的了解,具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對外漢語專門人才;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機構、文化管理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實踐型語言學及語言教學領域的復合型對外漢語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國女性文學、中國文化概論、跨文化交際、西方文化與禮儀、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英語聽力與口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英漢互譯、第二外語、對外外語教學概論等。
體育教學部
體育服務與管理(高爾夫運動與管理方向)專業(高職)
本專業立足中國高爾夫發展現狀,以培養從事高爾夫及相關的酒店、旅遊等行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為目的,開設了相關課程,並與北京北辰高爾夫俱樂部合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實習基地。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熟練掌握高爾夫運動技術的運動員、教練員;並能夠從事相關賽事的組織與管理;及能夠從事旅遊、酒店業管理一專多能的創新型復合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原理、高爾夫專業技術與實踐、高爾夫俱樂部管理、體育訓練學、酒店管理、市場營銷學、高爾夫草坪護養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
在中國高爾夫協會等機構、各大高爾夫球場、高爾夫旅遊業等單位或部門從事高爾夫運動的教練、裁判與場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是目前就業率較高的行業之一(目前2007級學生均被安排到北京市各大球場實習)。
外語系
英語專業(本科)
該專業分英語語言文學方向和跨文化商務溝通方向。
培養目標
英語語言文學方向旨在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較好的能力和素質,具有從事外事、翻譯、外語教學、行政辦公等工作的素質和能力。
跨文化商務溝通方向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良好的人文素質,善於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適應經濟全球化,具有較高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女性外語人才。
主要課程
除開設專業必修課,如語音學、綜合英語、英語應用文寫作、聽力等外,還開設了一些專業特色課程,如文學翻譯鑒賞、文學評論、美國文學史、經貿翻譯、跨文化交際、商務英語、涉外商務合同、國際商務與人力開發等20多門選修課。
教師隊伍
外語系擁有一支富有活力和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隊伍,其中專職教師25名,且常年聘請美國外教4名。外語系教學設施齊全先進,其中網路多媒體語言實驗室2間,共112台計算機,有專業的視聽教室等設施。
特色,邁向集女性高等教育、女性理論研究、女性對外交流、女性圖書資料信息為一體的高水平女子大學。
❷ 請論述一下唐律疏議
唐律疏議
《唐律疏議》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
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亦為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三十卷。
唐朝法律制度基本上沿襲隋朝。唐初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制定《武德律》,於武德七年(624)頒行,是為唐律草創時期。貞觀元年(627),唐太宗李世民令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參酌隋律,對《武德律》加以修訂,於貞觀十一年頒行,是為《貞觀律》。《貞觀律》的刑罰有所減輕,律條也比較完備,為《永徽律》所本,是《唐律》的奠基時期。
永徽元年(650)唐高宗李治命長孫無忌、李績、於志寧等修《永徽律》,翌年頒行。《永徽律》凡十二篇五百條(一作五百零二條)。其篇名及主要內容為:①《名例》,闡明唐律基本精神與立法意圖、原則,相當於近代刑事法典的總則。其中規定五刑、十惡、八議、自首、過失、累犯、共犯、時效、並合論罪、責任能力、對外國人犯罪的處理原則以及法律用語的解釋等。②《衛禁》,是有關保衛皇室宮殿、廟、苑和州鎮城戍、關津要塞與邊防安全的法律規定。③《職制》,是關於官吏設置、失職、貪贓枉法、違犯禮制、毀損公物和交通驛傳等方面的規定,類似近代刑法分則與行政法規。④《戶婚》,是有關戶籍、賦稅、田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類似近代民法分則、土地法、婚姻法以至戶籍法、勞動法規。⑤《廄庫》,是有關公私牲畜的養護、倉庫管理、官物的保護和出納之法,相當於近代行政法規和民事的賠償規定。⑥《擅興》,其前半部屬於兵防,後半部屬於工程,是有關軍隊征調、指揮、行軍出征和興建工程等方面的法律,類似近代兵役法、軍事法規和工程建築法規。⑦《賊盜》,類似近代刑法分則。「賊」指賊害,包括反逆、謀叛、殺害人命、掘墓殘屍、造畜蠱毒等;「盜」謂盜劫,概括偷竊、強盜以及略誘、拐賣、贓物等。⑧《斗訟》,分斗與訟兩部分,是關於斗毆、殺傷、保辜、誣告、教唆訴訟、投匿名書、違反訴訟程序等的處刑,相當於近代刑法分則和刑事訴訟法范圍。⑨《詐偽》,規定對詐欺和偽造的懲處,相當於近代刑法分則的范圍。⑩《雜律》,是拾遺補闕,將不能歸納於某一類的犯罪行為,匯成一篇,包括國忌作樂、私鑄錢幣、奸非、失火、賭博、借貸、僱傭契約、商品價格與質量、市場管理、堤防、水運、醫療事故、城市交通、公共危險等項。(11)《捕亡》,是追捕逃亡罪犯及有關事項的法律。(12)《斷獄》,是關於審訊、判決、囚禁、執行方面的法律規定。永徽三年,唐高宗又令長孫無忌等對《永徽律》的精神實質和律文逐條逐句進行疏證解釋,以闡明律條文義,並通過問答形式,剖析內涵,說明疑義,撰成《律疏》三十卷,永徽四年頒行。《律疏》與《律》合為一體,統稱《永徽律疏》(宋元時稱作《故唐律疏議》,明末清初始名為《唐律疏議》)。《律》和《疏》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自是斷獄者皆引疏分析之」。此後《律》文無甚改動,諸帝的增損、編纂多為「令」和「格」、「式」,可謂《唐律》已基本定型。唐朝法典至今只有《唐律疏議》和《唐六典》傳世,余均亡佚。
此後又對500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注釋,並附在律文之後,稱作疏議。律與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稱《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後人又稱之為《唐律疏議》。是中國歷史上保存至今的最具影響力的封建法典。
篇名依次是:第一篇名例,是關於刑罰的種類及其適用的一般原則的規定,相當於現代刑法的總則。第二篇衛禁,主要是警衛宮廷和守衛關津要塞方面的規定。第三篇職制,主要是懲治官吏違法失職的規定。第四篇戶婚,主要是戶籍、田宅、賦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規定。第五篇廄庫,是關於牲畜、庫藏管理方面的規定。第六篇擅興,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及興造方面的規定。第七篇賊盜,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地主階級的政治利益及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第八篇斗訟,是關於斗毆傷人和控告、申訴等方面的規定。第九篇詐偽,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規定。第十篇雜律,不便編入其它各篇的犯罪,皆歸入此篇,包括買賣、借貸、市場管理以及姦情方面的犯罪。第十一篇捕亡,是關於追捕逃犯、捕捉罪人和逃丁的規定。第十二篇斷獄,是關於司法審判和監獄管理方面的規定。
《唐律疏議》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某些政治經濟制度,是研究唐代歷史的重要文獻。
《唐律疏議》總結以往各王朝的立法經驗及其司法實踐,折中損益,使之系統化和周密化,故其立法比較審慎,內容比較周詳,條目比較簡明,解釋比較確當。其立法理論依據儒家學說,並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其法律思想基礎,因此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及其上層建築、調整各方面社會關系的主要工具。為以後歷代刑律的藍本。通過唐朝與周邊各國頻繁通使和文化交流,《唐律疏議》對古代亞洲各國法典亦產生重大影響。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立法,大都摹訪《唐律》。國際法制史學者將《唐律疏議》與歐洲的《羅馬法》相提並論,並視之為古代「中國(華)法系」的代表著作。
現存《唐律疏議》的最古刊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殘卷,北京圖書館藏宋到殘本,以及吳縣滂熹齋藏元刊本,元至正十一年(1351)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刊本等。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中有唐寫本《律疏》殘卷(參見彩圖插頁第49頁)。在日本也藏有文化二年(1805)官版本等多種古寫本、刻本。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劉俊文校點的《唐律疏議》,校點者以涵芬樓影印滂熹齋本為底本,並參校其他版本作了詳細的校勘記。此外,宋刊本不附《律疏》的《唐律》,也已經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發行。
右圖為《唐律疏議》書影(元刻本)
《唐律疏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唐律疏議》30卷,唐代長孫無忌等奉皇帝之命編撰。
它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
《唐律疏議》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即唐律的律文部分及長孫無忌等人對律文的疏釋部分。因為文中疏釋部分以「議曰」二字開頭,所以被人們稱為《唐律疏議》,或者《唐律疏義》。
隋朝統治者的暴政和嚴苛的刑罰導致農民起義的歷史給唐朝的建立者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他們接受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採取多方面的措施,建立和穩定專制統治體系。
立法活動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唐代法典包括律、令、格、式四部分。其中律居首位,律即刑法典,是用於定罪的。「令」就是國家的制度和政令。
「格」就是對文武百官的職責范圍的規定,用作考核官員的依據。「式」是尚書各部和諸寺、監、十六衛的工作章程。
唐高祖時就命裴寂等人在隋朝《開皇律》的基礎上編制了《武德律》。唐太宗貞觀年間,又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對《武德律》加以修改和刪定,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編成了《貞觀律》。唐律自從貞觀年間修改後,就沒有再作過大的變動。唐高宗即位後,除了對律文做過一些個別的調整外,主要是解決律文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解釋無憑的問題。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委派長孫無忌等19人編寫《律疏》,第二年完成,當時叫作《永徽律疏》,於是頒行全國。編寫《唐律疏議》的目的是為了給唐律的條文提供一個權威的解釋,因為唐律在實施過程中,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對於怎樣理解唐律的條文以及用哪條律文更合適都沒有統一的標准,這就影響了唐律的實施效果。《唐律疏議》對解決這一問題是很有好處的。
《唐律疏議》按照唐律12篇的順序,對502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了註解,並以問答的形式,辨異析疑。編撰者還根據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至隋以來的封建法律理論,對於律文的內容敘述其源流,對其含義加以發揮,並對不完備的地方加以補充,使唐律的內容更加豐富。因為《唐律疏議》是官方編寫又由皇帝命令頒行全國,所以具有極大的權威性,從此以後唐代官吏審理案件都要以它作為標准。注釋部分實際上與律文部分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因此,《唐律疏議》的實踐結果遠遠超過了原來的編撰目的,它不僅僅是唐律的注釋書,而是成為與律並行的唐代國家法典之一。
《唐律疏議》編定後,歷經高宗、武後、中宗、玄宗等朝,又做過一些修改,但都屬於個別內容的增改和個別文字上的修訂。從唐律的發展和《唐律疏議》的沿革過程看,《唐律疏議》是唐朝的一代之典。
《唐律疏議》作為封建法典,有著濃厚的封建思想意識,體現著封建統治階級的階級意志。它反映了禮制、君主專制、等級制度和宗法制度等內容。《唐律疏議》的法律思想有以下兩個特色:第一,「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倫理道德和法律相結合,前者為主,後者為輔。第二,簡化法律條文,減輕刑罰。如《貞觀律》中的刑罰,與隋律相比,去掉了死刑92條,減流為徒者71條,其餘變重為輕者也很多。
唐律是秦漢以來封建專制時代較為寬簡的法律。《唐律疏議》首篇的《名例律》如同現代法律的總則,表達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 本原則。其餘17篇相當於現代刑法的分則,具體規定了什麼行為構成犯罪以及犯罪後如何處罰的各種條款。
《唐律疏議》規定了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統稱為五刑。十惡被認為是最嚴重的罪行,所以列於首篇。所謂十惡都是指直接侵犯專制皇帝的統治基礎積封建統治秩序的行為,十惡具體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犯十惡罪者皆處以重刑,不享有贖、免等特權,所謂「十惡不赦?就是這個意思。
八議,八議制度起源很早,唐律則規定得更為詳備。八議的對象主要指以下幾種人,親、故、賢、能、功、貴、勤、賓。總之不外乎皇帝的親戚故舊,或者封建王朝的官僚貴族。這些人只要不是犯了十惡罪,其他罪行都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減輕或免於處罰。這種特權制度,反映了等級和階級差別。
唐律《名例律》還規定了一些原則,對如何認定犯罪性質和確定刑罰方面具有指導意義。劃分公罪與私罪,關於自首減免刑罰的規定,關於共同犯罪的處理原則,關於合並論罪的原則,關於累犯加重的規定,關於區分故意與過失,關於類推的一般原則,等等。關於老幼廢疾減刑的規定,關於同居相瞞不為罪的規定,關於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
這些基本原則的規定,充分證明唐朝的法律制度是相當完備和相當細密的。
衛禁律是關於警衛宮室和保衛關津要塞方面的法律。職制律是關於官吏職務及驛傳方面的法律。戶婚律是關於戶籍、土地、賦稅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廄庫律是關於國有牲畜和倉庫管理方面的法律。擅興律是關於發兵和興造方面的法律。賊盜律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及地主階級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法律。斗訟律是關於斗毆和訴訟方面的法律。詐偽律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法律。雜律是關於買賣、借貸、度量衡、商品價格規格、犯奸、國忌作樂、私鑄貨幣、賭博、決失堤防、破壞橋梁、放火失火、醫療事故、阻礙交通等方面的法律。捕亡律是關於追捕罪犯和逃亡士兵及役丁的法律。
唐律是在隋朝《開皇律》基礎上制定的,而隋律則繼承了前代的法律。唐律根據秦漢以來封建立法和司法的經驗,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罪名、刑制及司法原則加以整理,對社會關系各主要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所以它集唐以前我國封建法律之大成,成為宋元明清歷代制定和解釋封建法典的藍本,並對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建立和完善封建法制產生過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被稱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華法系的代表。
宋朝的《宋刑統》,就律文而言,只是唐律的翻版。元朝的《至元新格》的20篇,與唐律的9篇相同,其他八議,十惡、官當制度都沿用唐律。明代《大明律》、清代《大清律例》都受到唐律影響。
日本文武天皇大寶元年(761年)所制定的《大寶律令》,有律6卷,共分12篇,其篇名與次序都與唐律相同,而且律文的內容也很多相似。朝鮮的《高麗律》不僅在篇目體繫上與唐律相同,在內容方面,如刑名種類和對特權階級的優待條款等,也都與唐律極為相似。在越南,歷代刑律也多仿照唐律。
《唐律疏議》不僅完整保存了唐律,還保存了大量唐代的令、格、式的內容。同時記載了大量有關唐代政治、社會經濟的資料,是研究唐代階級關系、等級關系以及官制、兵制、田制、賦役制的重要依據。所以,清代學者王鳴盛稱《唐律疏議》為「稀世之寶」。
新版版本:
《唐律疏議》(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三十卷 唐•長孫無忌等編。中華書局1993.9北京二刷,以上圖藏滂熹齋殘宋本、北圖藏滂熹齋殘元大字本、上圖藏滂熹齋元刻本、北圖藏滂熹齋元至正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刻本、清嘉慶十三年戊辰(1808)孫星衍刊《岱南閣叢書》本、日本文化二年乙丑(1805)官版本為主校本,以北圖藏名抄本、上圖藏清蘭陵孫星衍覆宋抄本、北大藏清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曲阜孔氏鈔本、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曲阜孔氏鈔本、清諸可寶重刻本、江蘇書局本、清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沈家本重校刻本、民國《四部叢刊》本、民國《萬有文庫》本、民國《基本國學叢書》本為參校本,並參考敦煌和吐魯番唐寫本殘卷及相關文獻排印而成,32開本。
❸ 八議列於唐律的哪部律典
唐律疏議
《唐律疏議》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
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亦為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三十卷。
唐朝法律制度基本上沿襲隋朝。唐初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制定《武德律》,於武德七年(624)頒行,是為唐律草創時期。貞觀元年(627),唐太宗李世民令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參酌隋律,對《武德律》加以修訂,於貞觀十一年頒行,是為《貞觀律》。《貞觀律》的刑罰有所減輕,律條也比較完備,為《永徽律》所本,是《唐律》的奠基時期。
永徽元年(650)唐高宗李治命長孫無忌、李績、於志寧等修《永徽律》,翌年頒行。《永徽律》凡十二篇五百條(一作五百零二條)。其篇名及主要內容為:①《名例》,闡明唐律基本精神與立法意圖、原則,相當於近代刑事法典的總則。其中規定五刑、十惡、八議、自首、過失、累犯、共犯、時效、並合論罪、責任能力、對外國人犯罪的處理原則以及法律用語的解釋等。②《衛禁》,是有關保衛皇室宮殿、廟、苑和州鎮城戍、關津要塞與邊防安全的法律規定。③《職制》,是關於官吏設置、失職、貪贓枉法、違犯禮制、毀損公物和交通驛傳等方面的規定,類似近代刑法分則與行政法規。④《戶婚》,是有關戶籍、賦稅、田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類似近代民法分則、土地法、婚姻法以至戶籍法、勞動法規。⑤《廄庫》,是有關公私牲畜的養護、倉庫管理、官物的保護和出納之法,相當於近代行政法規和民事的賠償規定。⑥《擅興》,其前半部屬於兵防,後半部屬於工程,是有關軍隊征調、指揮、行軍出征和興建工程等方面的法律,類似近代兵役法、軍事法規和工程建築法規。⑦《賊盜》,類似近代刑法分則。「賊」指賊害,包括反逆、謀叛、殺害人命、掘墓殘屍、造畜蠱毒等;「盜」謂盜劫,概括偷竊、強盜以及略誘、拐賣、贓物等。⑧《斗訟》,分斗與訟兩部分,是關於斗毆、殺傷、保辜、誣告、教唆訴訟、投匿名書、違反訴訟程序等的處刑,相當於近代刑法分則和刑事訴訟法范圍。⑨《詐偽》,規定對詐欺和偽造的懲處,相當於近代刑法分則的范圍。⑩《雜律》,是拾遺補闕,將不能歸納於某一類的犯罪行為,匯成一篇,包括國忌作樂、私鑄錢幣、奸非、失火、賭博、借貸、僱傭契約、商品價格與質量、市場管理、堤防、水運、醫療事故、城市交通、公共危險等項。(11)《捕亡》,是追捕逃亡罪犯及有關事項的法律。(12)《斷獄》,是關於審訊、判決、囚禁、執行方面的法律規定。永徽三年,唐高宗又令長孫無忌等對《永徽律》的精神實質和律文逐條逐句進行疏證解釋,以闡明律條文義,並通過問答形式,剖析內涵,說明疑義,撰成《律疏》三十卷,永徽四年頒行。《律疏》與《律》合為一體,統稱《永徽律疏》(宋元時稱作《故唐律疏議》,明末清初始名為《唐律疏議》)。《律》和《疏》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自是斷獄者皆引疏分析之」。此後《律》文無甚改動,諸帝的增損、編纂多為「令」和「格」、「式」,可謂《唐律》已基本定型。唐朝法典至今只有《唐律疏議》和《唐六典》傳世,余均亡佚。
此後又對500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注釋,並附在律文之後,稱作疏議。律與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稱《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後人又稱之為《唐律疏議》。是中國歷史上保存至今的最具影響力的封建法典。
篇名依次是:第一篇名例,是關於刑罰的種類及其適用的一般原則的規定,相當於現代刑法的總則。第二篇衛禁,主要是警衛宮廷和守衛關津要塞方面的規定。第三篇職制,主要是懲治官吏違法失職的規定。第四篇戶婚,主要是戶籍、田宅、賦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規定。第五篇廄庫,是關於牲畜、庫藏管理方面的規定。第六篇擅興,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及興造方面的規定。第七篇賊盜,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地主階級的政治利益及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第八篇斗訟,是關於斗毆傷人和控告、申訴等方面的規定。第九篇詐偽,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規定。第十篇雜律,不便編入其它各篇的犯罪,皆歸入此篇,包括買賣、借貸、市場管理以及姦情方面的犯罪。第十一篇捕亡,是關於追捕逃犯、捕捉罪人和逃丁的規定。第十二篇斷獄,是關於司法審判和監獄管理方面的規定。
《唐律疏議》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某些政治經濟制度,是研究唐代歷史的重要文獻。
《唐律疏議》總結以往各王朝的立法經驗及其司法實踐,折中損益,使之系統化和周密化,故其立法比較審慎,內容比較周詳,條目比較簡明,解釋比較確當。其立法理論依據儒家學說,並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其法律思想基礎,因此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及其上層建築、調整各方面社會關系的主要工具。為以後歷代刑律的藍本。通過唐朝與周邊各國頻繁通使和文化交流,《唐律疏議》對古代亞洲各國法典亦產生重大影響。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立法,大都摹訪《唐律》。國際法制史學者將《唐律疏議》與歐洲的《羅馬法》相提並論,並視之為古代「中國(華)法系」的代表著作。
現存《唐律疏議》的最古刊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殘卷,北京圖書館藏宋到殘本,以及吳縣滂熹齋藏元刊本,元至正十一年(1351)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刊本等。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中有唐寫本《律疏》殘卷(參見彩圖插頁第49頁)。在日本也藏有文化二年(1805)官版本等多種古寫本、刻本。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劉俊文校點的《唐律疏議》,校點者以涵芬樓影印滂熹齋本為底本,並參校其他版本作了詳細的校勘記。此外,宋刊本不附《律疏》的《唐律》,也已經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發行。
右圖為《唐律疏議》書影(元刻本)
《唐律疏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唐律疏議》30卷,唐代長孫無忌等奉皇帝之命編撰。
它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
《唐律疏議》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即唐律的律文部分及長孫無忌等人對律文的疏釋部分。因為文中疏釋部分以「議曰」二字開頭,所以被人們稱為《唐律疏議》,或者《唐律疏義》。
隋朝統治者的暴政和嚴苛的刑罰導致農民起義的歷史給唐朝的建立者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他們接受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採取多方面的措施,建立和穩定專制統治體系。
立法活動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唐代法典包括律、令、格、式四部分。其中律居首位,律即刑法典,是用於定罪的。「令」就是國家的制度和政令。
「格」就是對文武百官的職責范圍的規定,用作考核官員的依據。「式」是尚書各部和諸寺、監、十六衛的工作章程。
唐高祖時就命裴寂等人在隋朝《開皇律》的基礎上編制了《武德律》。唐太宗貞觀年間,又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對《武德律》加以修改和刪定,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編成了《貞觀律》。唐律自從貞觀年間修改後,就沒有再作過大的變動。唐高宗即位後,除了對律文做過一些個別的調整外,主要是解決律文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解釋無憑的問題。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委派長孫無忌等19人編寫《律疏》,第二年完成,當時叫作《永徽律疏》,於是頒行全國。編寫《唐律疏議》的目的是為了給唐律的條文提供一個權威的解釋,因為唐律在實施過程中,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對於怎樣理解唐律的條文以及用哪條律文更合適都沒有統一的標准,這就影響了唐律的實施效果。《唐律疏議》對解決這一問題是很有好處的。
《唐律疏議》按照唐律12篇的順序,對502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了註解,並以問答的形式,辨異析疑。編撰者還根據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至隋以來的封建法律理論,對於律文的內容敘述其源流,對其含義加以發揮,並對不完備的地方加以補充,使唐律的內容更加豐富。因為《唐律疏議》是官方編寫又由皇帝命令頒行全國,所以具有極大的權威性,從此以後唐代官吏審理案件都要以它作為標准。注釋部分實際上與律文部分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因此,《唐律疏議》的實踐結果遠遠超過了原來的編撰目的,它不僅僅是唐律的注釋書,而是成為與律並行的唐代國家法典之一。
《唐律疏議》編定後,歷經高宗、武後、中宗、玄宗等朝,又做過一些修改,但都屬於個別內容的增改和個別文字上的修訂。從唐律的發展和《唐律疏議》的沿革過程看,《唐律疏議》是唐朝的一代之典。
《唐律疏議》作為封建法典,有著濃厚的封建思想意識,體現著封建統治階級的階級意志。它反映了禮制、君主專制、等級制度和宗法制度等內容。《唐律疏議》的法律思想有以下兩個特色:第一,「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倫理道德和法律相結合,前者為主,後者為輔。第二,簡化法律條文,減輕刑罰。如《貞觀律》中的刑罰,與隋律相比,去掉了死刑92條,減流為徒者71條,其餘變重為輕者也很多。
唐律是秦漢以來封建專制時代較為寬簡的法律。《唐律疏議》首篇的《名例律》如同現代法律的總則,表達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 本原則。其餘17篇相當於現代刑法的分則,具體規定了什麼行為構成犯罪以及犯罪後如何處罰的各種條款。
《唐律疏議》規定了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統稱為五刑。十惡被認為是最嚴重的罪行,所以列於首篇。所謂十惡都是指直接侵犯專制皇帝的統治基礎積封建統治秩序的行為,十惡具體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犯十惡罪者皆處以重刑,不享有贖、免等特權,所謂「十惡不赦?就是這個意思。
八議,八議制度起源很早,唐律則規定得更為詳備。八議的對象主要指以下幾種人,親、故、賢、能、功、貴、勤、賓。總之不外乎皇帝的親戚故舊,或者封建王朝的官僚貴族。這些人只要不是犯了十惡罪,其他罪行都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減輕或免於處罰。這種特權制度,反映了等級和階級差別。
唐律《名例律》還規定了一些原則,對如何認定犯罪性質和確定刑罰方面具有指導意義。劃分公罪與私罪,關於自首減免刑罰的規定,關於共同犯罪的處理原則,關於合並論罪的原則,關於累犯加重的規定,關於區分故意與過失,關於類推的一般原則,等等。關於老幼廢疾減刑的規定,關於同居相瞞不為罪的規定,關於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
這些基本原則的規定,充分證明唐朝的法律制度是相當完備和相當細密的。
衛禁律是關於警衛宮室和保衛關津要塞方面的法律。職制律是關於官吏職務及驛傳方面的法律。戶婚律是關於戶籍、土地、賦稅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廄庫律是關於國有牲畜和倉庫管理方面的法律。擅興律是關於發兵和興造方面的法律。賊盜律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及地主階級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法律。斗訟律是關於斗毆和訴訟方面的法律。詐偽律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法律。雜律是關於買賣、借貸、度量衡、商品價格規格、犯奸、國忌作樂、私鑄貨幣、賭博、決失堤防、破壞橋梁、放火失火、醫療事故、阻礙交通等方面的法律。捕亡律是關於追捕罪犯和逃亡士兵及役丁的法律。
唐律是在隋朝《開皇律》基礎上制定的,而隋律則繼承了前代的法律。唐律根據秦漢以來封建立法和司法的經驗,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罪名、刑制及司法原則加以整理,對社會關系各主要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所以它集唐以前我國封建法律之大成,成為宋元明清歷代制定和解釋封建法典的藍本,並對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建立和完善封建法制產生過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被稱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華法系的代表。
宋朝的《宋刑統》,就律文而言,只是唐律的翻版。元朝的《至元新格》的20篇,與唐律的9篇相同,其他八議,十惡、官當制度都沿用唐律。明代《大明律》、清代《大清律例》都受到唐律影響。
日本文武天皇大寶元年(761年)所制定的《大寶律令》,有律6卷,共分12篇,其篇名與次序都與唐律相同,而且律文的內容也很多相似。朝鮮的《高麗律》不僅在篇目體繫上與唐律相同,在內容方面,如刑名種類和對特權階級的優待條款等,也都與唐律極為相似。在越南,歷代刑律也多仿照唐律。
《唐律疏議》不僅完整保存了唐律,還保存了大量唐代的令、格、式的內容。同時記載了大量有關唐代政治、社會經濟的資料,是研究唐代階級關系、等級關系以及官制、兵制、田制、賦役制的重要依據。所以,清代學者王鳴盛稱《唐律疏議》為「稀世之寶」。
新版版本:
《唐律疏議》(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三十卷 唐•長孫無忌等編。中華書局1993.9北京二刷,以上圖藏滂熹齋殘宋本、北圖藏滂熹齋殘元大字本、上圖藏滂熹齋元刻本、北圖藏滂熹齋元至正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刻本、清嘉慶十三年戊辰(1808)孫星衍刊《岱南閣叢書》本、日本文化二年乙丑(1805)官版本為主校本,以北圖藏名抄本、上圖藏清蘭陵孫星衍覆宋抄本、北大藏清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曲阜孔氏鈔本、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曲阜孔氏鈔本、清諸可寶重刻本、江蘇書局本、清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沈家本重校刻本、民國《四部叢刊》本、民國《萬有文庫》本、民國《基本國學叢書》本為參校本,並參考敦煌和吐魯番唐寫本殘卷及相關文獻排印而成,32開本。
❹ 判決書家裡人怎麼會沒有呢
你好,法院下達判決書後,會向原被告雙方送達的,通常當事人有一份,其他非案件當事人是沒有的,故家裡人當然沒有了,如果原告或者被告本人沒有,則可向法院要求。
❺ 酒駕到法院後擔保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酒駕到法院後擔保人需要承擔的責任如下: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5條規定,保證人應當履行的義務是:監督被保證人遵守《刑事訴訟法》第56條的規定,發現其可能或者已經發生違反該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十二條: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
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債權實現的義務。
第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定的權利:
(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
(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定的權利的。
(5)刑事訴訟法高利擴展閱讀:
酒駕和醉駕處罰新規定:
1、酒後駕駛,暫扣6個月駕駛證,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此前曾因酒駕被處罰,再次酒後駕駛的,處10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吊銷駕駛證。
2、醉酒駕駛,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3、酒後駕駛營運車輛,處15日拘留,並處5000元罰款,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4、醉酒駕駛營運車輛,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重新取得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車輛。
5、酒後或醉酒駕駛,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吊銷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參考資料:網路-擔保法
❻ 刑事拘留 急
第一,故意輕傷害一般公安機關是不立案的,屬於自訴案件,可見可能不是輕傷;
第二,被拘留後,公安機關應當在24小時內進行訊問,對不應當拘留的應當立即釋放。公安機關通知說拘留7天,可見是經過審查認為需要逮捕的,正在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
如果調解不成的,不一定會被判刑,還要經過人民法院的審判。任何人未經人民法院的審判都不得被定罪判刑。
當然,你現在可以請個律師幫忙。
❼ 名詞解釋
唐律疏議
《唐律疏議》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
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亦為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三十卷。
唐朝法律制度基本上沿襲隋朝。唐初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制定《武德律》,於武德七年(624)頒行,是為唐律草創時期。貞觀元年(627),唐太宗李世民令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參酌隋律,對《武德律》加以修訂,於貞觀十一年頒行,是為《貞觀律》。《貞觀律》的刑罰有所減輕,律條也比較完備,為《永徽律》所本,是《唐律》的奠基時期。
永徽元年(650)唐高宗李治命長孫無忌、李績、於志寧等修《永徽律》,翌年頒行。《永徽律》凡十二篇五百條(一作五百零二條)。其篇名及主要內容為:①《名例》,闡明唐律基本精神與立法意圖、原則,相當於近代刑事法典的總則。其中規定五刑、十惡、八議、自首、過失、累犯、共犯、時效、並合論罪、責任能力、對外國人犯罪的處理原則以及法律用語的解釋等。②《衛禁》,是有關保衛皇室宮殿、廟、苑和州鎮城戍、關津要塞與邊防安全的法律規定。③《職制》,是關於官吏設置、失職、貪贓枉法、違犯禮制、毀損公物和交通驛傳等方面的規定,類似近代刑法分則與行政法規。④《戶婚》,是有關戶籍、賦稅、田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類似近代民法分則、土地法、婚姻法以至戶籍法、勞動法規。⑤《廄庫》,是有關公私牲畜的養護、倉庫管理、官物的保護和出納之法,相當於近代行政法規和民事的賠償規定。⑥《擅興》,其前半部屬於兵防,後半部屬於工程,是有關軍隊征調、指揮、行軍出征和興建工程等方面的法律,類似近代兵役法、軍事法規和工程建築法規。⑦《賊盜》,類似近代刑法分則。「賊」指賊害,包括反逆、謀叛、殺害人命、掘墓殘屍、造畜蠱毒等;「盜」謂盜劫,概括偷竊、強盜以及略誘、拐賣、贓物等。⑧《斗訟》,分斗與訟兩部分,是關於斗毆、殺傷、保辜、誣告、教唆訴訟、投匿名書、違反訴訟程序等的處刑,相當於近代刑法分則和刑事訴訟法范圍。⑨《詐偽》,規定對詐欺和偽造的懲處,相當於近代刑法分則的范圍。⑩《雜律》,是拾遺補闕,將不能歸納於某一類的犯罪行為,匯成一篇,包括國忌作樂、私鑄錢幣、奸非、失火、賭博、借貸、僱傭契約、商品價格與質量、市場管理、堤防、水運、醫療事故、城市交通、公共危險等項。(11)《捕亡》,是追捕逃亡罪犯及有關事項的法律。(12)《斷獄》,是關於審訊、判決、囚禁、執行方面的法律規定。永徽三年,唐高宗又令長孫無忌等對《永徽律》的精神實質和律文逐條逐句進行疏證解釋,以闡明律條文義,並通過問答形式,剖析內涵,說明疑義,撰成《律疏》三十卷,永徽四年頒行。《律疏》與《律》合為一體,統稱《永徽律疏》(宋元時稱作《故唐律疏議》,明末清初始名為《唐律疏議》)。《律》和《疏》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自是斷獄者皆引疏分析之」。此後《律》文無甚改動,諸帝的增損、編纂多為「令」和「格」、「式」,可謂《唐律》已基本定型。唐朝法典至今只有《唐律疏議》和《唐六典》傳世,余均亡佚。
此後又對500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注釋,並附在律文之後,稱作疏議。律與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稱《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後人又稱之為《唐律疏議》。是中國歷史上保存至今的最具影響力的封建法典。
篇名依次是:第一篇名例,是關於刑罰的種類及其適用的一般原則的規定,相當於現代刑法的總則。第二篇衛禁,主要是警衛宮廷和守衛關津要塞方面的規定。第三篇職制,主要是懲治官吏違法失職的規定。第四篇戶婚,主要是戶籍、田宅、賦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規定。第五篇廄庫,是關於牲畜、庫藏管理方面的規定。第六篇擅興,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及興造方面的規定。第七篇賊盜,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地主階級的政治利益及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第八篇斗訟,是關於斗毆傷人和控告、申訴等方面的規定。第九篇詐偽,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規定。第十篇雜律,不便編入其它各篇的犯罪,皆歸入此篇,包括買賣、借貸、市場管理以及姦情方面的犯罪。第十一篇捕亡,是關於追捕逃犯、捕捉罪人和逃丁的規定。第十二篇斷獄,是關於司法審判和監獄管理方面的規定。
《唐律疏議》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某些政治經濟制度,是研究唐代歷史的重要文獻。
《唐律疏議》總結以往各王朝的立法經驗及其司法實踐,折中損益,使之系統化和周密化,故其立法比較審慎,內容比較周詳,條目比較簡明,解釋比較確當。其立法理論依據儒家學說,並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其法律思想基礎,因此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及其上層建築、調整各方面社會關系的主要工具。為以後歷代刑律的藍本。通過唐朝與周邊各國頻繁通使和文化交流,《唐律疏議》對古代亞洲各國法典亦產生重大影響。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立法,大都摹訪《唐律》。國際法制史學者將《唐律疏議》與歐洲的《羅馬法》相提並論,並視之為古代「中國(華)法系」的代表著作。
現存《唐律疏議》的最古刊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殘卷,北京圖書館藏宋到殘本,以及吳縣滂熹齋藏元刊本,元至正十一年(1351)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刊本等。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中有唐寫本《律疏》殘卷(參見彩圖插頁第49頁)。在日本也藏有文化二年(1805)官版本等多種古寫本、刻本。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劉俊文校點的《唐律疏議》,校點者以涵芬樓影印滂熹齋本為底本,並參校其他版本作了詳細的校勘記。此外,宋刊本不附《律疏》的《唐律》,也已經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發行。
右圖為《唐律疏議》書影(元刻本)
《唐律疏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唐律疏議》30卷,唐代長孫無忌等奉皇帝之命編撰。
它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
《唐律疏議》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即唐律的律文部分及長孫無忌等人對律文的疏釋部分。因為文中疏釋部分以「議曰」二字開頭,所以被人們稱為《唐律疏議》,或者《唐律疏義》。
隋朝統治者的暴政和嚴苛的刑罰導致農民起義的歷史給唐朝的建立者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他們接受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採取多方面的措施,建立和穩定專制統治體系。
立法活動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唐代法典包括律、令、格、式四部分。其中律居首位,律即刑法典,是用於定罪的。「令」就是國家的制度和政令。
「格」就是對文武百官的職責范圍的規定,用作考核官員的依據。「式」是尚書各部和諸寺、監、十六衛的工作章程。
唐高祖時就命裴寂等人在隋朝《開皇律》的基礎上編制了《武德律》。唐太宗貞觀年間,又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對《武德律》加以修改和刪定,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編成了《貞觀律》。唐律自從貞觀年間修改後,就沒有再作過大的變動。唐高宗即位後,除了對律文做過一些個別的調整外,主要是解決律文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解釋無憑的問題。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委派長孫無忌等19人編寫《律疏》,第二年完成,當時叫作《永徽律疏》,於是頒行全國。編寫《唐律疏議》的目的是為了給唐律的條文提供一個權威的解釋,因為唐律在實施過程中,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對於怎樣理解唐律的條文以及用哪條律文更合適都沒有統一的標准,這就影響了唐律的實施效果。《唐律疏議》對解決這一問題是很有好處的。
《唐律疏議》按照唐律12篇的順序,對502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了註解,並以問答的形式,辨異析疑。編撰者還根據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至隋以來的封建法律理論,對於律文的內容敘述其源流,對其含義加以發揮,並對不完備的地方加以補充,使唐律的內容更加豐富。因為《唐律疏議》是官方編寫又由皇帝命令頒行全國,所以具有極大的權威性,從此以後唐代官吏審理案件都要以它作為標准。注釋部分實際上與律文部分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因此,《唐律疏議》的實踐結果遠遠超過了原來的編撰目的,它不僅僅是唐律的注釋書,而是成為與律並行的唐代國家法典之一。
《唐律疏議》編定後,歷經高宗、武後、中宗、玄宗等朝,又做過一些修改,但都屬於個別內容的增改和個別文字上的修訂。從唐律的發展和《唐律疏議》的沿革過程看,《唐律疏議》是唐朝的一代之典。
《唐律疏議》作為封建法典,有著濃厚的封建思想意識,體現著封建統治階級的階級意志。它反映了禮制、君主專制、等級制度和宗法制度等內容。《唐律疏議》的法律思想有以下兩個特色:第一,「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倫理道德和法律相結合,前者為主,後者為輔。第二,簡化法律條文,減輕刑罰。如《貞觀律》中的刑罰,與隋律相比,去掉了死刑92條,減流為徒者71條,其餘變重為輕者也很多。
唐律是秦漢以來封建專制時代較為寬簡的法律。《唐律疏議》首篇的《名例律》如同現代法律的總則,表達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 本原則。其餘17篇相當於現代刑法的分則,具體規定了什麼行為構成犯罪以及犯罪後如何處罰的各種條款。
《唐律疏議》規定了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統稱為五刑。十惡被認為是最嚴重的罪行,所以列於首篇。所謂十惡都是指直接侵犯專制皇帝的統治基礎積封建統治秩序的行為,十惡具體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犯十惡罪者皆處以重刑,不享有贖、免等特權,所謂「十惡不赦?就是這個意思。
八議,八議制度起源很早,唐律則規定得更為詳備。八議的對象主要指以下幾種人,親、故、賢、能、功、貴、勤、賓。總之不外乎皇帝的親戚故舊,或者封建王朝的官僚貴族。這些人只要不是犯了十惡罪,其他罪行都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減輕或免於處罰。這種特權制度,反映了等級和階級差別。
唐律《名例律》還規定了一些原則,對如何認定犯罪性質和確定刑罰方面具有指導意義。劃分公罪與私罪,關於自首減免刑罰的規定,關於共同犯罪的處理原則,關於合並論罪的原則,關於累犯加重的規定,關於區分故意與過失,關於類推的一般原則,等等。關於老幼廢疾減刑的規定,關於同居相瞞不為罪的規定,關於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
這些基本原則的規定,充分證明唐朝的法律制度是相當完備和相當細密的。
衛禁律是關於警衛宮室和保衛關津要塞方面的法律。職制律是關於官吏職務及驛傳方面的法律。戶婚律是關於戶籍、土地、賦稅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廄庫律是關於國有牲畜和倉庫管理方面的法律。擅興律是關於發兵和興造方面的法律。賊盜律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及地主階級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法律。斗訟律是關於斗毆和訴訟方面的法律。詐偽律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法律。雜律是關於買賣、借貸、度量衡、商品價格規格、犯奸、國忌作樂、私鑄貨幣、賭博、決失堤防、破壞橋梁、放火失火、醫療事故、阻礙交通等方面的法律。捕亡律是關於追捕罪犯和逃亡士兵及役丁的法律。
唐律是在隋朝《開皇律》基礎上制定的,而隋律則繼承了前代的法律。唐律根據秦漢以來封建立法和司法的經驗,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罪名、刑制及司法原則加以整理,對社會關系各主要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所以它集唐以前我國封建法律之大成,成為宋元明清歷代制定和解釋封建法典的藍本,並對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建立和完善封建法制產生過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被稱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華法系的代表。
宋朝的《宋刑統》,就律文而言,只是唐律的翻版。元朝的《至元新格》的20篇,與唐律的9篇相同,其他八議,十惡、官當制度都沿用唐律。明代《大明律》、清代《大清律例》都受到唐律影響。
日本文武天皇大寶元年(761年)所制定的《大寶律令》,有律6卷,共分12篇,其篇名與次序都與唐律相同,而且律文的內容也很多相似。朝鮮的《高麗律》不僅在篇目體繫上與唐律相同,在內容方面,如刑名種類和對特權階級的優待條款等,也都與唐律極為相似。在越南,歷代刑律也多仿照唐律。
《唐律疏議》不僅完整保存了唐律,還保存了大量唐代的令、格、式的內容。同時記載了大量有關唐代政治、社會經濟的資料,是研究唐代階級關系、等級關系以及官制、兵制、田制、賦役制的重要依據。所以,清代學者王鳴盛稱《唐律疏議》為「稀世之寶」。
新版版本:
《唐律疏議》(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三十卷 唐•長孫無忌等編。中華書局1993.9北京二刷,以上圖藏滂熹齋殘宋本、北圖藏滂熹齋殘元大字本、上圖藏滂熹齋元刻本、北圖藏滂熹齋元至正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刻本、清嘉慶十三年戊辰(1808)孫星衍刊《岱南閣叢書》本、日本文化二年乙丑(1805)官版本為主校本,以北圖藏名抄本、上圖藏清蘭陵孫星衍覆宋抄本、北大藏清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曲阜孔氏鈔本、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曲阜孔氏鈔本、清諸可寶重刻本、江蘇書局本、清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沈家本重校刻本、民國《四部叢刊》本、民國《萬有文庫》本、民國《基本國學叢書》本為參校本,並參考敦煌和吐魯番唐寫本殘卷及相關文獻排印而成,32開本。
❽ 一般刑事案件在看守所開庭被告家屬能旁聽嗎
如果法院是公開審理就可以。即除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案件的,一般是可以旁聽的。
❾ 中華女子學院好嗎
學校坐落在北京亞運村東,毗鄰奧運村,是一所具有女性特色的現代化花園式高校。學校目前設有七個學院三系二部,即社會與法學院(下設女性學系、社會工作系、法律系)、管理學院(下設人力資源系、經濟管理系)、教育學院(下設學前教育系)、藝術學院(下設藝術系)、高等職業教育學院、中華高麗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外語系、計算機系、金融系,公共教學部、體育教學部。設有18個本科專業,即:女性學、社會工作、學前教育、法學、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金融學、財務管理、英語、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播音與主持藝術、旅遊管理、社會學、審計學、對外漢語、應用心理學和文化產業管理。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學校師資隊伍精良,教學設備先進,圖書資料豐富,校園文化獨特,辦學特色鮮明,婦女理論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中華女子學院學報是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學校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婦女事業發展服務,為婦女國際交流和政府外交服務;堅持「學科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環境美校」的治校方略;堅持培養具有「四自」特質和創新精神、具有實踐能力和公益意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女性人才。學校與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往來,與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
中華女子學院正以自己的優勢和特色,邁向集女性高等教育、女性理論研究、女性對外交流、女性圖書資料信息為一體的高水平女子大學。
院系介紹:
社會與法學院
社會與法學院由法律系、社會工作系、女性學系三個教學單位,以及中國婦女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婦女人權研究中心、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三個掛靠在學院下的研究單位組成。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
目前開設社會學、法學、社會工作、女性學四個本科專業,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兩個高職專業。2008年起,法學、社會工作、女性學三個專業開始與東北師范大學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
社會與法學院以所屬的社會學、法學、社會工作、女性學等專業為支撐,以中國婦女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婦女人權研究中心和社區發展研究中心為主要載體,一直致力於從社會學、法學、女性學等方面開展性別平等與發展問題研究,奠定了相對雄厚的研究基礎,研究成果產生了較大學術影響,目前正在申請北京市性別平等與發展研究基地。
社會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四自」精神和創新意識,具有較寬厚的學科知識基礎,掌握社會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對社會發展和社會問題有較強敏感性,有性別平等意識,並熟練掌握和運用調查研究技術,具有較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運用社會學視野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社會學概論、國外社會學理論、中國社會思想史、中國社會學史、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經濟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社區概論、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心理學。
就業方向
在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社會調查機構、專業社會工作機構、國際組織等部門從事社會調查與研究、市場調查、社會政策分析、需求與服務評估等方面工作。同時,隨著本專業與國際的接軌,部分學生會選擇考研深造或出國留學。
法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寬厚專業知識、較高人文素質、較強適應能力、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社會性別意識和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能力,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的應用型女性高級法律人才。
開設課程
旨在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邏輯、刑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婚姻家庭繼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診所式法律教育、婦女法、國際人權法、社會弱者權利保護等。
就業方向
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民間組織等機構從事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務等工作,部分學生會選擇考研或留學國外。
社會工作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適應我國社會發展需要,從事社會服務管理、社會福利傳遞與社區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人才。通過四年的學習,學生系統地掌握社會工作基本理論、價值觀與技能,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心理咨詢理論與方法理論等,具備從事專業社會工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主要課程
社會學理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工作導論、社會工作實務方法、社會工作行政、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行政管理學、心理學理論與心理咨詢、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女性社會工作、醫療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等。
就業方向
在黨政機關、群團組織、社區、學校、醫院、公司企業、非政府組織等部門從事社會行政管理、社會政策分析、社會服務、心理輔導、社區發展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時,隨著本專業與國際的接軌,部分學生選擇考研深造或出國留學。
女性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寬厚的跨學科知識基礎,具有較強的性別平等意識和熟悉性別分析方法,並具有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能夠在黨政機關和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大、中專院校、社區及國際組織,從事婦女發展、性別與政策分析、性別與傳媒、女性學教學與管理等相關工作的綜合型的專業人才。女性學專業是目前中國高校中唯一的本科層次的女性學專業,師資力量較為雄厚,與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日本女子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主要課程
社會學概論、公共政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法學概論、公共事業管理、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基礎、社會心理學、女性學理論、女性史、女性心理學、女性與健康、女性領導力開發與建設、性別與發展、性別與公共政策、成才女性個案研究等。
就業方向
可從事婦女工作、性別與發展的研究與實際推動、性別與政策分析、性別與文化傳播等方面的工作。同時,隨著本專業與國際的接軌,部分學生會選擇考研深造和出國留學。
物業管理專業(高職)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道德感,掌握社會工作與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從事現代物業管理的高等職業技術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社工導論、社區工作、社會研究方法、行政管理、物業管理、小區物業管理、收益性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建築構造與識圖、房屋修繕管理、房屋設備管理、物業管理政策法規、房地產經濟學、行政管理學。
就業方向
面向物業管理企業,主要從事住宅小區、寫字樓、大廈的物業管理工作,在多家大型物業管理企業就職。每年有多家物業公司主動和我校聯系,引進該專業畢業生進入他們的公司工作。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高職)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道德感,掌握社會工作與工程技術、經濟、管理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有一定的專業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工作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強,從事現代房地產經營、估價與管理的高等職業技術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資產評估、房地產經紀理論與管理、房地產估價理論、房地產估價實務、房地產基本制度與法規、建築工程造價、財務管理、專業英語、城市規劃、西方經濟學、房地產統計、房屋建築學、物業管理、畫法幾何與建築制圖、工程測量、經濟法、會計學基礎、管理學原理等。
就業方向
房地產估價機構、房地產策劃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物業管理公司、房地產開發投資部門、房地產服務咨詢部門、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投資咨詢等行業及國土資源部門、房地產管理機構等從事房地產估價、房地產資產運營管理等業務工作。
管理學院
中華女子學院管理學院下轄人力資源管理系和經濟管理系。這兩個系都是我校最早招收普高本科專業的系。管理學院設有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5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女性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女性創業研究和個人投資理財研究三個研究中心。管理學院組建歷史雖然不長,但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並且正在女大學生創業教育等方面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比較扎實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基礎和從事具體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工作的能力,熟悉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專業的原理性知識,有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能夠熟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和行政辦公管理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組織行為學、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勞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人事檔案管理、統計學、社會保障概論、薪酬與福利管理、生產運營管理、行政管理與行政法、人員素質測評、績效管理、培訓管理、職業生涯管理、領導科學、財務管理、會計學、貨幣銀行學、保險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SPSS統計軟體、市場營銷、管理信息系統、企業文化、辦公自動化、管理溝通等。
專業特色
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成立起來的社會急需專業。目前有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勞動社會保障三個教研室,在師資力量、科研立項、實驗室建設、學生實習、學生就業等方面突顯實力。目前,該專業教師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水平,2005年我院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女性人力資源研討會,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就業方向
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及研究方面的工作
旅遊管理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適應我國建設新世紀現代化強國以及改革開放需要的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心理素質,氣質風度和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既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掌握現代旅遊管理理論和技術方法的應用型旅遊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
旅遊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管理溝通、旅遊會計學、旅遊財務管理、旅遊人力資源管理、旅遊市場營銷、經濟法、飯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法規、旅遊人力資源管理、飯店餐飲管理、飯店客房管理、旅遊心理學、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民俗學、旅遊業實用禮儀、商務溝通與客戶服務、旅遊景區管理與開發、旅遊英語口語、導游業務規程與技巧、旅遊文化學、旅遊企業戰略管理、飯店公共關系、酒水知識與酒吧經營、會展經營與管理、娛樂業經營管理、世界文化遺產等。
專業特色
將掌握旅遊管理以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聯系實和基本原理;了解與旅遊管理領域相關的政策、法規、制度、准則和國際慣例;具有熟練應用飯店信息管理系統的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組織協調、信息獲取能力,能夠熟練的使用旅遊飯店業常用英語會話的能力。
就業方向
賓館、飯店、旅行社、旅遊景區、會展企業、各種旅遊機構和會所、涉外飯店和機構、以及相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以及科研機構等單位的旅遊、飯店管理工作。
會計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寬厚的經濟管理理論功底和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從事會計實務工作的能力,熟悉有關會計法律法規,能夠熟練從事會計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經濟數學、經濟學、管理學、初級會計學、財務管理、統計學、市場營銷、貨幣銀行學、研究方法、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信息技術與管理、電算化會計、審計學、財務分析、非營利組織會計、會計實驗、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會計、資產評估、證券投資、金融企業會計、財政學、稅法、會計英語、會計理論、經濟法等
專業特色
在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在實踐教學方面,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研究,手工實驗與電算化實驗並重、課程實驗與綜合實驗並重、實驗與實習並重、校內教師與校外會計實務工作者相結合等,使學生不僅了解會計工作流程、掌握會計專業知識、領會會計的反映、監督職能,而且對會計內部控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較快地適應工作需要。
就業方向
企業、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相關工作。
財務管理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經濟、管理、法律、金融、會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知識,具有理財觀念和理財技能,富有創造性和適應性,能夠熟練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經濟數學、經濟學、管理學、初級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市場營銷、貨幣銀行學、資產評估、研究方法、高級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學、證券投資學、計算機財務管理、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跨國公司財務、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專業英語、金融工程、國際企業管理、稅務籌劃、財務專題、投資項目管理與評估、審計學、經濟法、社會心理學等
專業特色
以市場需求作為專業建設的參照坐標,立足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在強化應用型課程的同時,力求突出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實習環節,由教師主動聯系企業,為同學提供更好實踐機會,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就業方向
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工作
審計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較寬厚的經濟管理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審計、會計等專業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市場營銷、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經濟法、稅法、研究方法、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財務管理、資產評估、管理信息系統、財政學、審計學原理、財務審計、政府審計、內部審計、績效審計、信息系統審計、管理咨詢、審計理論等。
專業特色
目前比較新興的專業,立足培養應用型高級審計專業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力。
就業方向
企業、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審計與鑒證及相關服務工作
文秘專業(高職)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和道德感,掌握現代企業工作與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技能,從事現代企業管理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現代管理學、女子禮儀、社會調查與研究、微機原理與操作系統、商務信息與情報、歷代名著選讀、中國文化史、商務公關原理與實務、應用寫作、商務秘書學、基礎寫作、計算機速記、文書與檔案管理、辦公室應用技術、行政管理學、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商務秘書實用英語、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法律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商務經濟等。
專業特色
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先進。實踐性教學形成體系,專業的軟硬體建設均具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完成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向專業崗位能力遷移為目標,力求在兩年時間內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就業方向
大中城市的各種企業、公司、事業單位和各種機構的辦公室和行政管理部門。
旅遊管理專業(高職)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旅遊事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旅遊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較強的外語水平及信息管理操作技能,能勝任導游及旅行社管理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
旅遊學導論、旅遊法學、旅遊經濟學、管理學、旅遊資源學、旅遊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學、旅遊心理學、旅遊市場調查與預測、飯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管理、旅遊電子商務、導游概論、旅遊英語口語、旅遊文化等。
專業特色
以基礎型學科為支撐,應用型學科為牽引,學科交融,知識互通。強化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接軌,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結合,知識創新與技能操作並重,努力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寬知識、強能力、高素質、多層次的旅遊管理型人才。
就業方向
在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以及在各級旅遊景區、旅遊服務部門從事導游、旅遊管理、策劃、設計和組織運行等工作。
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的前身為學前教育系,成立於1985年,面向全國招收學前教育專業和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普高本科、普高高職兩種學歷層次。
教育學院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近三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均在95%以上,目前在校生近600人。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幼兒教師和從事學前教育相關領域工作的專業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學生將成為既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又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應用型學前教育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普通教育學、普通心理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學前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幼兒園教育研究方法、家庭教育學、聲樂、繪畫、鋼琴、舞蹈、幼兒園環境設計與製作等。
專業方向
為適應幼兒園雙語教育的需要,本專業下設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方向,主要培養具有較強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有較高英語水平的應用型學前教育人才。該方向學生需要指定選修視聽說、英語語音、英語口語、幼兒英語教學法、兒童語言發展、專業英語等課程。
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從事心理咨詢與指導、心理與教育產品開發及相關領域工作的專業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學生將成為掌握心理學基本理論與相關知識,並掌握較豐富的心理咨詢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夠勝任相關領域的實踐性和研究性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英語、計算機基礎和應用、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心理與教育統計學、spss軟體應用、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團體輔導等。
計 算 機 系
計算機系本科教育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合格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該專業設置兩個專業方向:「網路與電子商務」、「網路與多媒體」。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具有「四自」精神和創新意識、公益精神和團隊意識、較高的英語水平和實踐能力,適應高新技術發展和人才市場需求,掌握計算機技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計算機導論、程序設計基礎與C語言、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及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軟體工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計算機網路原理、網站設計與管理、區域網構建與管理、信息系統安全、電子商務概論、市場營銷與網路營銷、國際貿易與商務、供應鏈管理與ERP、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多媒體技術原理與應用、美術設計基礎、計算機圖形學、交互媒體程序設計、圖形圖像處理、計算機動畫製作、視頻信息處理、廣告創意與視覺藝術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專業方向
「網路與電子商務」專業方向側重於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熟悉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現代商務管理與策劃,能夠使用計算機技術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具備開發與管理電子商務系統能力。
「網路與多媒體」專業方向側重於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與網路技術、多媒體開發技術,同時具備美術設計基礎,具備從事媒體策劃、多媒體產品設計開發、網站設計開發與管理的能力。
計算機系的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與企業在共同培養學生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同時計算機系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公司Cisco Systems Inc.正式授牌的「思科網路技術學院」,通過學習網路建設和管理領域的最新技術,幫助學生獲得Cisco職業認證。為就業和擇業提供良好的條件。
金融系
金融學專業(本科)
成立於2004年1月,金融系現設有金融學本科專業,是中華女子學院轉制為普通本科院校後新成立的一個系。設立金融系體現了學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為婦女發展服務的辦學定位。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具有比較扎實的經濟、金融理論基礎和從事具體金融業務工作能力,熟悉相關專業原理性知識,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能在銀行、證券、保險、投資及其他經濟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女性人才。
專業特色
以培養學生扎實的金融經濟理論基礎,掌握銀行、保險和證券實務操作技能為辦學特色。為實現培養目標,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金融系規范教學管理,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完善課程設置,圍繞教材、教法改革創新,重視開展雙語教學。金融系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研究,重視教學條件的改善,先後建立了以設施齊備的金融模擬實驗室為中心的實驗教學基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以致用,及時了解金融政策和業務,金融系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銀河證券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建立了業務聯系,定期聘請專家開展專業講座。
主要課程
經濟學、金融學、中央銀行學、投資學、公司理財學、個人理財、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金融工程、財政學、會計學、保險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金融風險管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管理信息系統、證券投資分析、金融英語、金融法規等。
就業方向
適合在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及典當、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及相關企事業單位、非盈利組織、政府部門工作。
對外漢語系
對外漢語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文科類基礎應用型專業,立足於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學」和海外的「漢語國際推廣」等領域的發展要求,注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注重英漢雙語教學,培養具有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的了解,具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對外漢語專門人才;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機構、文化管理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實踐型語言學及語言教學領域的復合型對外漢語女性人才。
主要課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國女性文學、中國文化概論、跨文化交際、西方文化與禮儀、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英語聽力與口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英漢互譯、第二外語、對外外語教學概論等。
體育教學部
體育服務與管理(高爾夫運動與管理方向)專業(高職)
本專業立足中國高爾夫發展現狀,以培養從事高爾夫及相關的酒店、旅遊等行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為目的,開設了相關課程,並與北京北辰高爾夫俱樂部合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實習基地。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熟練掌握高爾夫運動技術的運動員、教練員;並能夠從事相關賽事的組織與管理;及能夠從事旅遊、酒店業管理一專多能的創新型復合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原理、高爾夫專業技術與實踐、高爾夫俱樂部管理、體育訓練學、酒店管理、市場營銷學、高爾夫草坪護養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
在中國高爾夫協會等機構、各大高爾夫球場、高爾夫旅遊業等單位或部門從事高爾夫運動的教練、裁判與場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是目前就業率較高的行業之一(目前2007級學生均被安排到北京市各大球場實習)。
外語系
英語專業(本科)
該專業分英語語言文學方向和跨文化商務溝通方向。
培養目標
英語語言文學方向旨在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較好的能力和素質,具有從事外事、翻譯、外語教學、行政辦公等工作的素質和能力。
跨文化商務溝通方向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良好的人文素質,善於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適應經濟全球化,具有較高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女性外語人才。
主要課程
除開設專業必修課,如語音學、綜合英語、英語應用文寫作、聽力等外,還開設了一些專業特色課程,如文學翻譯鑒賞、文學評論、美國文學史、經貿翻譯、跨文化交際、商務英語、涉外商務合同、國際商務與人力開發等20多門選修課。
教師隊伍
外語系擁有一支富有活力和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隊伍,其中專職教師25名,且常年聘請美國外教4名。外語系教學設施齊全先進,其中網路多媒體語言實驗室2間,共112台計算機,有專業的視聽教室等設施。
特色,邁向集女性高等教育、女性理論研究、女性對外交流、女性圖書資料信息為一體的高水平女子大學。
❿ 進看守所半個月後還能擔保出來嗎
因為交通事故進看守所,後來被人擔保出來,如果處理不好,還會進看守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