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很難拿分嗎
① 這行政法怎麼學呀
行政法簡單來說就是明確行政機關職責,以及行政機關的管轄權,
首先明確了這兩點,主線就出來了,
剩下的概念、行為明確涵義後做點題就容易理解了
行政法是國家重要的部門法之一,是調整行政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或者說是調整行政主體行使其職權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行政法指的是一個法律部門,是規范和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的總稱;行政法規是指一種法的淵源,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行政法的內容包括大量的行政管理法規,但是它不限於行政法規,其他法的淵源中關於規范和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也屬於行政法部門。例如,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地方國家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規章中關於行政關系的,就屬於行政法,兩者是一種交叉關系。
② 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之分,屬於一般行政法的是
A、行政組織法、B、民政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指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內律容規范的總稱。(行政組織法、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程序法等。
行政組織法是規范行政主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由有關行政機關的設置、任務、地位、組成、職權、職責、活動程序和方法、編制,以及有關行政工作人員( 公務員)的錄用、培訓、考核、獎懲、晉升、調動及其職務上的權利義務等方面的規范所組成。
(2)行政法很難拿分嗎擴展閱讀:
組織可以劃分為自然組織和社會組織兩大類。但就社會組織而言,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分類方式。一些西方國家基本上把社會組織分為三類:即政府及其他權力制衡機構、企業公司和社會團體。而在中國,一般把社會組織分為四類:即黨政機關、企業公司、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近年來,還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組織類別-民辦非企業單位(民辦事業單位)。
由於各國國情不同,社會組織的構成也不同。西方國家一般沒有中國稱之為「事業單位」的概念,而是將類似於中國事業單位的組織歸於政府機構或半政府機構;有的西方國家將政黨組織也納入社會團體的范疇,但在中國,一般不將政黨組織視為社會團體。
③ 行政法該如何學習
(一) 首先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在這裡麵包含的重要知識點有:
1、行政主體,區分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行政法主體、公務員的概念,分清派出機關與派出機構的區別,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的區別。
2、行政行為,了解行政行為的幾種分類,自由裁量行政行為與羈束行政行為,應申請的行政行為與依職權的行政行為,要式行政行為與不要式行政行為,單方行政行為與雙方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及特殊行政行為中的行政終局裁決行為、國家行為,其中,最主要的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的區別,在抽象行政行為中涉及到行政立法,了解行政立法的幾種分類,掌握區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及規章各自的制定范圍許可權、效力等級,在具體行政行為中涉及到行政處理行為和行政處罰及行政合同,其中行政處理行為具體包含行政許可、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裁決,在行政處罰中著重理解一事不再罰的原則,重點掌握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處罰程序、處罰的適用、管轄。
(二)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對行政行為不服的救濟措施:
1、行政復議,應掌握復議的適用范圍及排除范圍,管轄,主體,重點掌握特殊管轄及復議中被申請人的確定,申請復議的期限,復議的審理及審理的特殊規則,在審理中可以審查的3種規定及相對人要求附帶解決行政機關的侵權事宜,另外應掌握復議過程中的不停止執行規則及證據規則,最後了解復議的決定,如:維持、撤銷、履行、變更、確認,
2、行政訴訟,訴訟的適用范圍,重點記憶幾中排除適用的行為,如:國家行為、刑事司法行為、行政終局裁決行為等;管轄,重點掌握特殊管轄如:經復議的管轄、不動產的管轄、限制人身自由的管轄等;訴訟參加人的規定,針對原告的確定應參照《行政訴訟解釋的若干規定》,對於被告的確定應掌握幾種特殊的規定,如:行政機關組建機構的被告的確定、內設機構和派出機構被告的確定等,在訴訟程序中應結合民訴進行比較記憶,找出其特殊的規定,在執行程序中應區分訴訟的執行和非訴訟的執行。
(三) 相對人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權的賠償問題即國家賠償,包含三部分:
1、行政賠償,2、刑事賠償,3、訴訟損害賠償,掌握其賠償的范圍及賠償主體的確定,區分行政賠償與刑事賠償的程序,如:行政賠償中的先行處理程序、刑事賠償的處理前置程序等。了解賠償的方式和標准。
從以上要點來看,其實行政法並不難學,只要我們從中理出頭緒,了解行政法的框架,然後將知識點進行系統化的填充, 從而做到胸有成竹。
④ 為什麼覺得行政法難學
1.因為生活中使用較少,一般學習結合實踐是很容易理解的,而行政法結合實踐一般都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接觸較多。
2.行政法主要是規范行政權力的,相對更加理論,理論知識一般都比較難。
⑤ 在司法考試中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一般都佔多少分左右
每年的司法考試,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佔分是:
2010年62分;2009年57分; 2008年57分; 2007年63分; 2006年65分; 2005年48分。
一、行政法分值多、體系獨特
行政法在每年的司法考試中的分值比例一般為8-10%,其中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集中了絕大部分考題。尤其是行政訴訟法號稱是行政法考試的「半壁江山」,佔一半左右的分值。
行政法的命題有幾個特點:
(1)綜合性。考單一法律、單一法條的題目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題目涉及幾個法律的幾個法條。
(2)理論性。行政法和憲法、法理學的關系非常密切,必須熟悉法條背後所隱含的理論。近年來的考試加強了對行政法理論的考察,比如要求用行政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原則分析一個案例。
二、對學習行政法的建議
(一)弄清體系。
從總體上說,行政法可以分為五個部分: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與國家賠償。行政主體、行政行為可以稱為行政法的總論,它們不是考試的重點,往往被忽略。但這恰恰是考生最大的誤區。作為理論基礎,必須牢牢掌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可以稱為行政法的分論,屬於行政救濟法,是考試的重點。要弄清楚它們之間的共性。比如,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在當事人、受案范圍、證據、決定(判決)等方面是一致的,而國家賠償也有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相同或不同的部分,比較一下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對比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也能提高學習的效果。
(二)抓大放小
准備司法考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在全面基礎上抓重點,「全面撒網,重點撈魚」。從歷年真題中可以看出,行政法中的重點法律是《立法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國家賠償法》及其解釋,要重點突破。至於《公務員法》、《政府采購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等,是非重點法律,一般了解即可。然而,對於重點或非重點的法律,都要進一步找出重點內容,重點掌握。我一貫反對「重點法條」的提法,它誤導考生只學習必考法條,其他的可以不管,這個思想看似功利實用,實則害人不淺。
⑥ 關於行政法的一些問題200分
有些題目你說的有些不全,所以無法完整回答,請諒解。
簡答第二題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 行政規章是由國務院各部委審計署和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
⑦ 行政法好難啊,你們怎麼學習的
首先,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⑧ 有誰考過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嗎多少分
我考過了,73分。涉及面很廣幾乎都考到了。不過大多都是每章的那些重點概念如: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補償和賠償等。個人認為不用看得過細只要把每章的重點記記,其它的理解知道一下就行不用死記硬背!
⑨ 行政法分為什麼
一般抄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內容的法襲律法規:規定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方針、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和職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考核、獎懲;有關行政體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等等。
特別行政法:指規范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如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財政、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
⑩ 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之分,屬於一般行政法的是
1.憲法
2.法律:國家最高權利機關。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內會制定的規定容性文件。
3.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
4.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屬於以上范疇就為一般行政法。
1.法律解釋
2.國際條約、慣例
屬於以上范疇為特殊行政法
這個應該是廣義的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的區分。你按照這個來理解。就能把狹義的具體的行政法是一般的還是特殊的搞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