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警察行政法實例

警察行政法實例

發布時間: 2022-03-08 01:53:34

行政法案例及案例分析 1500字

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山東日照中院判決韓幫峰與聖公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發布時間:2009-09-25 08:30:48裁判要旨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 ■案情 山東省日照市聖公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聖公公司」)分4次向農行日照市東港區支行借款50萬元,第一筆20萬元期限自1997年1月8日至同年12月8日,第二筆10萬元自1997年2月27至同年12月27日,第三筆10萬元自1997年5月30日至1998年11月30日,第四筆10萬元自1997年9月28日至1999年3月28日。 第一、第二筆借款到期後,雙方協商展期至1998年11月8日。東港支行於1998年12月10日對上述兩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8年11月30日,對第三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9年11月20日,對第四筆借款進行了催收。2001年4月21日、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東港支行三次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公證借款催收通知書。2002年12月,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2005年12月,農行嵐山支行(由東港支行嵐山辦事處變更)與第三人韓幫峰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將50萬元債權轉讓給韓幫峰。2006年2月,嵐山支行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債權轉讓通知。 因聖公公司未還款,債權人韓幫峰起訴至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要求聖公公司償還借款50萬元。聖公公司辯稱,被訴主體已不存在,且原告的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應駁回訴訟請求。 ■裁判 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東港支行與聖公公司簽訂的四份借款合同均合法有效,聖公公司應按借款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嵐山支行將債權轉讓給韓幫峰並履行了通知義務,該轉讓行為有效。在債權轉讓前,原債權人均在兩年內進行了催收,未超過訴訟時效。聖公公司系被吊銷營業執照,仍具備法人資格,應承擔民事責任。遂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借款50萬元。 聖公公司不服,提出上訴,請求駁回韓幫峰的訴訟請求。 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前三筆借款到期後,債權人的催收行為均已超過兩年訴訟時效。第四筆借款於1999年3月28日到期,債權人於1999年11月20日、2001年4月21日進行了催收,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未辦理注銷工商登記手續,此後該公司的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債權人於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向聖公公司送達催收通知書,說明其有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因該公司無人簽收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應當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2006年2月,嵐山支行及韓幫峰將債權轉讓通知送至聖公公司法定代表人,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自此時至韓幫峰起訴,該筆債權未超過訴訟時效。遂判決:撤銷(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民事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第四筆借款10萬元;駁回韓幫峰其他訴訟請求。 ■評析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訴訟時效制度設計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進而加速社會經濟流轉,促進經濟社會生活的便捷、高效;另一目的是保護義務人,考慮歷時很長的請求權所產生的舉證困難的問題,因此賦予義務人以時效抗辯,允許其在法定期間之後可以拒絕履行。 應當看到,後一立法目的的實現是建立在權利人怠於行使自己權利的基礎上,從而以時效制度來促進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本案中,韓幫峰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到聖公公司住所地進行債權催收,足以表明其並未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對債權人2003年4月15日和2004年4月28日送達的催收通知書,因無人簽收該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該公司這一事實,韓幫峰既無過失,也非故意,其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故二審法院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第四筆借款應予償還。 本案案號為:(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2008)日商終字第77號 案例編寫人: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 張寶華 李 紅

❷ 行政法案例與分析

好像是違法的吧

❸ 什麼是行政違法行為(再舉個例子)

行政違法行為是指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受到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的行為,如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
例子: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

❹ 行政法案例

【案情】
原告:廣西國營三門江林場。
法定代表人:陳瑞齊,場長。
原告:柳州市郊區柳東鄉牛車坪村公所。
法定代表人:滎運貴,村長。
被告:柳州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劉知炳,市長。
三門江林場與牛車坪村爭議的山林地位於柳州郊區柳東鄉潭沖橋一帶的山嶺的西半坡,面積約550畝左右,該片山地自土改以來未經任何政府部門確定權屬。1953年牛車坪村民在當時的鄉長鍾朝森和村民組長李已林(原名蔣志芳)的帶領下,在該片山嶺地點種了松樹籽,次年補種了樹苗,1955年村民在爭議地種有少量的輪歇地。1955年三門江林場(水沖分場)職工在當時的副場長鄭喜才、技術員廖振廷帶領下,也在該片山嶺地種植了馬尾松樹苗。植樹後,雙方都對該片山嶺地樹苗進行護理。1960年柳州市郊區東方紅公社(即柳東鄉)組織人員對柳東大隊營造山林進行了綜合普查登記,將該片山嶺林木登記在東方紅公社柳東大隊名下(牛車坪屬柳東大隊管轄)。1963年牛車坪生產隊將該片山嶺林木固定給其所屬的4、6、7小隊進行管理。1954年,廣西省農林廳林業局作出了「關於柳州林場場界的指示」,三門江林場分別於1954年、1963年對三門江林場水沖分場作了規劃,又分別於1973年,1984年由區林業勘測設計院幫助繪制了林相圖。七十年代後期,隨著林木的成熟,雙方對潭沖橋一帶山林權屬發生爭議。1977年4月雙方代表在自治區和柳州地區處理土地山林水利糾紛辦公室(以下稱柳地處糾辦)的主持下,在爭議山林地內砍伐九株松樹進行年輪鑒定,其中七株樹木的年輪符合林場1955年所植樹木的年限,據此作了鑒定結論,雙方簽定了確定爭議山林歸屬協議,柳地處糾辦在此協議上作了鑒證,協議附件要求代表簽字和單位蓋章。牛車坪代表簽字後即單方反悔,沒有蓋章,協議附件沒有履行,糾紛仍然存在,雙方多次請求政府盡快解決這一糾紛。柳州市人民政府多次召集雙方代表及有關單位進行調查、調解,均達不成協議,遂於1991年3月16日作出柳政發(1991)32號「處理決定」,決定將譚沖橋地區北面兩個山嶺劃撥給柳東鄉牛車坪村委會、面積264畝,作為集體所有之山林;潭沖橋地區南面的山嶺劃給自治區國營三門江林場,面積259畝,山地林權屬國家所有。
三門江林場和牛車坪村均不服柳州市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分別向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門江林場訴稱:1954年根據廣西農林廳林業局的指示,將潭沖橋一帶荒山列入造林規劃,1955年水沖分場副場長鄭喜才、技術員廖振廷帶人在該山種植馬尾松,並派護林員管理至今。1963年在其主管部門的幫助下,分別製作了規劃圖、林相圖備案。七十年代,木已成林,被牛車坪村民盜伐引起糾紛。1977年4月在廣西自治區和柳州地區兩級處糾辦的主持下,與牛車坪大隊於同年4月6日、4月21日簽訂了兩個協議,協議內容已明確:潭沖橋一帶山林為國家所有,由我場進行管理。被告柳政發(1991)32號處理決定將屬我場(代表國家)所有的264畝山林確定給牛車坪所有是無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的,請求法院公斷。牛車坪村公所訴稱:解放前後我村村民都在此爭議山嶺開荒種植,1953年春鄉長鍾朝森帶領村民點種了松籽,次年補種了樹苗。1960年春柳東公社組織人員對牛車坪大隊種植管理的山林(含現爭議的山林)進行普查登記,上報給有關部門。1963年春,根據中央「六十條」政策,生產大隊將有關山林(含現爭議山林)「四固定」劃分給所屬小隊所有。1977年後,林場無端提出權屬爭議,當時所簽訂的協議違背事實應屬無效。被告柳政發(1991)32號處理決定沒有事實根據,請法院依法撤銷,以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柳州市政府辯稱:三門江林場與牛車坪村公所爭議之土地的權屬自土改以來從未確認過。自五十年代起兩原告先後在該山嶺地植樹、管理。發生爭議後,雙方未能提供確實的權屬依據。從維護安定團結,有利於生產、有利於生活的原則出發,為了防止糾紛延續和惡化,我們根據《森林法》的有關規定作出的處理決定是正確的,請人民法院予以維持。

❺ 結合實踐談談你對警察行政法基本原則的認識

第一,逐條列出行政法基本原則
第二,在每條行政法基本原則下談你的認識
第三,談完認識後,舉一個實際執法辦案的例子以驗證你的認識

❻ 行政法案例分析

問題1:一般程序(數額大)問題2:1,一般程序,是兩人執法,處罰決定書,還有筆錄等用來證明事實。行政訴訟是舉證責任倒置,由被告行政機關證明自己行政行為的合法性。2單就本案來看,適用簡易程序是錯誤的,無法反駁。3,3000元不能當場收繳這是違法的,也不能反駁。王某承認賭博的詢問筆錄如果系合法取得應選,這可以證明被告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3你拒絕說明身份和住所而收繳罰款這不會導致收繳罰款。罰款是對你聚眾賭博這個行為做出的行政處罰,且3000元依據治安處罰法是不能被當場收繳的。

❼ 行政法案例分析求助

1.屬於公務行為,因為交警是以工作的身份進行處罰的,是屬於公事行為,不是以私人身份所版進行的活權動!
2.保持沉默的權力.申訴權
3.就是向交警部門提出申訴,如果對交警部門的裁決還不滿,可以向其上級機關或同給人民政府再請求行政復議,最後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又稱訴願,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管理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有復議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受理申請復議的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引起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活動)!(有權受理行政復議的行政機關有:上一級行政機關,包括主管機關,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所屬的同級人民政府,原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或本級人民政府,專門行政機關.
4.法院當然有權變更公安交警管理機關的行政處罰了.只要是行政部門做出了違法的行政行為,法院就能依法處理!從第3點就已以經說得很明白了!
希望上面的回答可以幫到你吧!

❽ 生活中有哪些關於行政法的例子

行政法有六大原則,生活中最常見的應該是理性和合法性,比如開罰單、吊銷許可證、行政拘留等等。

對於行政法,比較普遍的觀點是,行政法可以描述但不可定義。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在我國,行政法僅在學科類別的范疇內使用,前我國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

行政法的含義

行政法淵源是指行政法律規范的產生與存在形式。其應包括實質淵源與形式淵源,就法律的適用而言,通常講行政法淵源是指形式淵源,即行政法律規范的載體。凡載有行政法規范的各種法律文件或其他行政法的形式均為行政法的法源。就整個行政法的法源結構而言,包括成文法源與不成文法源兩大部分。

成文法,也稱制定法,是以成文形式出現的法律規定。一般說來,在成文法主義的大陸法系國家,成文法佔據其法體系的中心地位,特別是在行政法領域,成文法的比重更大。中國行政法的淵源是指各種成文法,全球行政法淵源通常還包括判例、行政慣例和行政法理。



❾ 行政法的案例

可以啊!沒問題啊!而且行政訴訟的證明責任在行政機關一邊啊!

熱點內容
幼兒道德案例 發布:2025-08-15 14:51:54 瀏覽:13
刑法的案例評析 發布:2025-08-15 14:50:29 瀏覽:526
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 發布:2025-08-15 14:46:44 瀏覽:719
法院警車高速 發布:2025-08-15 14:44:58 瀏覽:544
平定法院 發布:2025-08-15 14:34:57 瀏覽:982
美國最高立法機關 發布:2025-08-15 14:27:48 瀏覽:734
機關職業道德 發布:2025-08-15 14:26:46 瀏覽:394
法院退牌 發布:2025-08-15 14:15:37 瀏覽:317
民法李建偉視頻 發布:2025-08-15 14:04:42 瀏覽:230
陝西勞動法五險一金 發布:2025-08-15 14:02:37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