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工人工資時效

勞動法工人工資時效

發布時間: 2022-03-08 10:10:40

① 勞動法規定的時效期過了

勞動保障監察追訴時效一般為2年,對用人單位侵害勞動者權益的,如勞專動者2年內不舉報、投訴,屬也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不再查處。其2年期限自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

勞動法規定多長時間工資作廢。急 急

可以。但要搜集你是此公司員工並工作時間的證據。這些證據包括工卡、上下班的記錄等等。可以先和公司協商取回工資,如果公司不肯支付,則現在可以提起勞動仲裁。注意勞動仲裁的時效是一年,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開始計算。

供參考。

③ 勞動法規定工資拖欠的最長期限是多少啊

勞動合同法規定工資必須是貨幣的方式月結,不允許拖欠工資的,所以企業不給工資,第二個月就可以投訴舉報了。

④ 勞動法中對加班費的時效限制規定是多長時間

1.根據勞動部1995年3月25日頒布的《〈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第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企業由於生產經營需要而延長職工工作時間的 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執行。」《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第四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它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突發性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情形。可見,國家不提倡加班加點,但也不是完全禁止。
《勞動法》的確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而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 300%的工資報酬。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在休息日休息是沒有工資的,所以休息日加班工資應該在按月發放的正常工資之外另按日工資標準的200%支付。但是,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期間,用人單位應該向勞動者支付工資,也就是說,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中已經包括了法定節假日的工資,所以,單位在支付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時,只須另外支付日工資標準的200%,加上包含在按月發放的正常工資中的法定節假日工資,就符合了《勞動法》規定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 300%的工資報酬。
原勞動部發布的《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 (勞部發〔1995〕226號)明確規定,凡是安排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補休的,均應該支付給勞動者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或日工資標准150%、200%的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則應該另外向勞動者支付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小時或日工資標准300%的工資。
如果企業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按規定,企業除了應當補足勞動者的加班工資外,還要按不足部分的25%支付補償金。
不過現在小企業基本上不管那麼多了,關鍵在於加班的那句,「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大部分人都選擇默認接受,就怕丟了飯碗。
2.關於不定時工作制:也不是隨便可以制定的,前提勞動局審批企業的申請崗位和勞動者協商同意並給於補償
3.可以先到勞動局的監察大隊請求出面給於協調和幫助,不行的話寫書面的仲裁書到勞動局仲裁委員會仲

⑤ 勞動法的工資追回時效是多久

離職後一年內都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有中斷事由,至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即時提起勞動仲裁有利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⑥ 公司未簽訂勞動合同賠付雙倍工資的時效性是多久,按照勞動法條例

公司未簽訂勞動合同賠付雙倍工資的時效性是多久,按照勞動法條例

回答你的提問: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次日為仲裁時效的起算日

一,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1,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2,用人單位應當在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次日為仲裁時效的起算日。

二,本案中,2010年10月14日起計算你因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仲裁時效,至2011年10月14日止你的仲裁時效終止。

綜上所述,現在你以未簽訂勞動合同為由,因不屬於勞動報酬爭議,提出辭職要求賠償雙倍工資及經濟補償金,不符合法律規定,承擔敗訴的結果。

⑦ 勞動法:申請雙倍工資的時效有多久

最近工傷了,看了勞動法,才知道有這個雙倍工資的概念,所以想理賠工傷賠償同時一起申請這個,只是不知道法律還支不支持?因為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還有這個權利!回答: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是兩部法律。應是勞動合同法有這規定。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限是一年。
如果超過一年,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不受理的。你說「在單位工作了兩年多了」,看來是超過時效了。
「因為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還有這個權利!」不能成為你超時限的抗辯理由。你不會獲得支持。補充: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是兩部法律。應是勞動合同法有這規定。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限是一年。
如果超過一年,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不受理的。你說「在單位工作了兩年多了」,看來是超過時效了。
「因為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還有這個權利!」不能成為你超時限的抗辯理由。你不會獲得支持。補充:
你在申請工傷待遇時也可以提出因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要求雙倍工資的請求,這是你的權利,但是本律師認為,你難以獲得支持。追問:
呵呵呵。這好辦,你到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咨詢一下,你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另外,「止紛定爭」也只是說「把工傷賠償和單位違法應當補償的一起要」,沒有說你一定會得到支持。
本律師再順便告訴你一個法律常識,無論你是通過行政復議、仲裁還是通過訴訟解決糾紛,一定要注意法定時效,超過時效了,你的權利就得不到保護了。

⑧ 根據勞動法規定受雇員工一個月以內工作時間最多為多少個小時

根據勞動法規定受雇員工一個月以內工作時間最多為202.64天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內)-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容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月工作小時:20.83天/月x8小時=166.64小時

每月加班不能超過36小時,所以一個月以內最多的工作時間=166.64小時+36小時=202.64天。

(8)勞動法工人工資時效擴展閱讀:

《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⑨ 中國勞動法拖欠工資最多可以多久

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超過一年,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9)勞動法工人工資時效擴展閱讀

《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用人單位如果存在「剋扣、無故拖欠農民工工資,數額達到認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標準的」和「因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引發群體性事件、極端事件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將被納入拖欠工資「黑名單」。

用人單位被列入「黑名單」,不僅要受到行政處理或行政處罰,還要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准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等方面被予以限制。此外,用人單位在被列入「黑名單」期間,其社會信譽將會受到貶損評價。

用人單位首次被列入拖欠工資「黑名單」的期限為1年,若期間改正違法行為且自列入之日起1年內未再發生拖欠工資情形的,將於期滿後20個工作日內移出「黑名單」。

對納入「黑名單」期間未改正違法行為或者期間再次發生拖欠工資行為的,期滿不予移出並自動續期2年;對於已移出「黑名單」的用人單位再次發生拖欠情形的,將被再次列入「黑名單」,期限為2年。

熱點內容
民法李建偉視頻 發布:2025-08-15 14:04:42 瀏覽:230
陝西勞動法五險一金 發布:2025-08-15 14:02:37 瀏覽:475
華政行政訴訟法專業 發布:2025-08-15 13:45:41 瀏覽:824
代理人承擔的法律責任6 發布:2025-08-15 13:16:33 瀏覽:371
古代人的立法 發布:2025-08-15 13:11:31 瀏覽:163
適航管理條例23部 發布:2025-08-15 13:10:43 瀏覽:392
經濟法民主原則 發布:2025-08-15 13:00:40 瀏覽:159
泰州弘泰律師 發布:2025-08-15 12:48:36 瀏覽:751
軟體公司的法律環境 發布:2025-08-15 12:34:09 瀏覽:228
闡述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2:29:11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