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務派遣轉正降薪勞動法

勞務派遣轉正降薪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3-08 18:55:43

① 勞務派遣工能轉正,有法律依據嗎

勞務派遣工就是合同工,與其它的合同工性質一樣。

② 勞務派遣單位調崗降薪違反勞動法

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調崗降薪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維權:與用人單位協商;向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基層人民調解組織或者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③ 勞動法已明確規定:勞務派遣必須與正式工同工同酬!!轉正與不轉正沒有區別!!

按你說的情況,你說的有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版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權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④ 2013年7月1日新勞動法實行以後對國家電網大量勞務派遣工產生什麼影響會轉正嗎

新法實行以後,國家電網大量勞務派遣工會被解除派遣合同,轉為勞務外包來規避風險。
根據《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四條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
勞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區別:
1.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派遣適用勞動合同法,勞務外包適用合同法。
2.勞務承包單位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實體。(不建議發包給個人,實際中個人外包往往會被判為勞動關系)

勞務派遣單位必須是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五十萬元的法人實體;勞動者完成的工作都是企業的業務或職能活動。

3.勞動者管理的責任主體不同。這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發包企業對勞務承包單位的員工不進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由勞務承包單位自己安排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的員工必須按照用工單位確定的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進行勞動。

4.勞務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確定的勞務單價根據勞務承包單位完成的工作量結算,其合同標的一般是「事」;

勞務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時間和費用標准,根據約定派遣的人數結算費用,其合同標的一般是「人」。

5.違法的後果不同。

勞務發包單位對勞務承擔單位的員工不承擔任何責任。勞務外包適用合同法,違約人除承擔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外,適用民事賠償責任。

勞務派遣中,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按勞動合同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⑤ 關於勞務派遣人員降薪問題

不能隨便降吧,投訴他

⑥ 新勞動法勞務派遣員工滿幾年可以轉正嗎

在法律上沒有規定勞務派遣員工轉正的條例

根據《勞動派遣暫行規定》第四條,用工企業應當嚴格控制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目前勞務派遣員工轉正還是要看用工單位的相關規定執行。

(6)勞務派遣轉正降薪勞動法擴展閱讀

勞務派遣用工是中國企業用工的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為解決勞務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同崗不同權,社保福利待遇低,沒有職業培訓,職業發展受限等問題,打擊違反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的「三性」規定,濫用派遣制度等違法行為問題,作為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的一項重要舉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起草了《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原名為《勞務派遣若干規定》),共7章、29條內容,主要就明確勞務派遣用工比例、輔助性崗位的確定程序、跨地區勞務派遣的社會保險、禁止「假外包真派遣」等重要內容作出規定。同時,《勞務派遣暫行規定》也對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協議的訂立、履行、解除和終止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加以明確。

勞務派遣工與正式職工的待遇差距實際上就是工作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安全事故隱患,從長遠發展來看,不利於用工單位的長治久安。

勞務派遣工無限擴大不利於擴大黨的執政基礎。縮小貧富差距 應先把《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貫徹落實到位,最終實現同工同酬。拒絕區別對待,規范勞務派遣,抵制勞務外包,外委。

⑦ 勞務派遣多長時間可以轉正,法律有時間規定嗎

如果你說的是試用期的話,不管是不是勞務派遣單位,勞動合同法對於試用期的期限是有規定的,具體如下。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⑧ 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原用工單位可否要求試用期

第二十一條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二十二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第二十三條
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第二十四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你的試用期完全超過了勞動法規定,單位必須給你轉正或者辭退,沒有再繼續簽訂試用期了,當然單位辭退你的話,會有補償給你的。
OK,再次看到你補充問題,根據你的情況,屬於正式員工,當然你這屬於勞動法了,是沒試用期了。下面是新勞動法:
第五十七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五十萬元。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第六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第六十三條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第六十四條
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六十五條
被派遣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用工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六十六條
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第六十七條
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⑨ 新勞動法勞務派遣員工滿幾年可以轉正嗎

現在有許多勞動者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勞務派遣工能轉正嗎?首先,被派遣勞務者本身就是正式員工,只不過被派遣勞務者和勞務派遣單位構成勞動關系,而與用工單位(被派遣去工作的單位)並不構成勞動關系。其次,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最後,如果被派遣勞務者想要和用工單位構成勞動關系,簽署勞動合同,這個需要雙方協商,同時被派遣勞務者還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熱點內容
經濟法民主原則 發布:2025-08-15 13:00:40 瀏覽:159
泰州弘泰律師 發布:2025-08-15 12:48:36 瀏覽:751
軟體公司的法律環境 發布:2025-08-15 12:34:09 瀏覽:228
闡述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2:29:11 瀏覽:347
廣元昭化區法院 發布:2025-08-15 12:13:48 瀏覽:89
推進法治國稅建設 發布:2025-08-15 12:12:25 瀏覽:812
治安條立法 發布:2025-08-15 11:58:06 瀏覽:601
西安法律咨詢網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580
刑法教授羅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801
行測行政法題 發布:2025-08-15 11:48:39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