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13薪規定
A. 十三薪是勞動法規定必須給的嗎
不是的,勞動法對此沒有規定,不給是不犯法的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實行最低工資保護,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還要為勞動者提供各項社會福利,依法繳納社會保險金,其中工傷、生育險由公司全額繳納。對於十三薪並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具體的分配方式和工資,是根據單位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生產經營特點自主確定的。
拓展資料
十三薪:即雙薪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他單位在實行「雙薪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單位為其雇員多發放一個月的工資)後,個人因此而取得的「雙薪」,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雙薪制」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他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其雇員多發放一個月工資的形式。雙薪制是一種獎勵員工的形式,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12+1的方法,即到年底企業多發給員工一個月的工資。這種是以時間為衡量指標的,只要你做滿了一年,就可以拿到雙薪。還有一種方法是12+2。即當員工為公司服務了一整年,有多發2個月的薪水作為獎勵。這種是非常靈活的做法,它一般有公司營業指標、客戶指標和個人指標三方面來衡量。
B. 新勞動法對年底雙薪,有明確規定嗎
勞動法對年底雙薪,沒有明確規定。年底雙薪屬於用人單位的福利待遇,各個公司一般根據自己的內部規定來發放。
正常來說,只要勞動者符合相關發放條件,用人單位應當按約定發放,否則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C. 2014勞動法有沒有13薪
勞動法中沒有13薪一說,企業中的13薪,意思為發放相當於13個月的工資,其中一個月的工資為年終獎。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既然工資是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一年只有12個月,那麼所謂的13薪,其實不是法律稱呼,就是獎金。
D. 干滿1年了,公司規定13薪3月發,但是如果我1月離職了, 公司也不給13薪, 這種規定合理嗎
這個是公司想留住人才的一種手段,這些是公司的福利來的,法律上沒有要求說公司一定要給獎金的。我們公司也是這樣給員工發第十三個月工資的,把他全年的工資加起來,然後除以12就是第是三個月的工資了。
E. 關於十三薪的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法中並沒有針對十三薪的相關規定,企業中的十三薪, 是為發放相當於 13 個月的工資,其中一個月的工資為年終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F. 入職時公司口頭承諾13薪實際卻沒有發,算不算違反勞動法
口頭承諾是沒有法律效力的,要在合同上體現出來,這樣才有依據,你現在只能問公司當初承諾的,能不能請公司兌現
G. 13薪是國家規定的嗎
十三薪作為時下各企業十分盛行的「福利」,其實並不是國家規定必須支付的法定福利,十三薪的支付遵循的是「有約定從約定」的原則。因此,公司在十三薪的支付上可以有兩個選擇:約定或不約定(這里指的約定都是「書面約定」);不約定的話,那麼十三薪水的支付就不是企業的約定義務,是否發放可以完全由企業自主決定;若約定了十三薪,那麼,支付十三薪就是企業的約定義務。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十三薪究竟是「工資」還是「獎金」也取決於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約定。如果該比費用的性質約定為「第十三個月的工資」,也就是說員工每年的年薪是由「十三個月的月工資」組成的,因此,員工年中入職或離職的,公司也應根據員工當年度的工作月份按比例折算並支付這筆費用。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H. 十三薪勞動法里有規定嗎
這個沒有規定的。老闆願意的話,可以發14薪、15薪甚至更多
I. 十三薪是不是勞動法里的一部分,公司只發十三薪的半薪合理嗎
勞動法並沒有硬性規定企業應當發放十三薪,最主要看你們公司和你簽訂的合同內是怎麼約定的,如果約定發放的,只發半薪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