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職業病防治法屬於行政法嗎

職業病防治法屬於行政法嗎

發布時間: 2022-03-08 21:08:22

⑴ 職業病防治法有哪些內容

為了從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等建設項目的「源頭」實施管理,《職業病防治法》確定了預評價制度:可行性論證階段。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職業危害預評價,需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

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工程驗收前,建設單位做好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工作。

預評價制度主要是為避免新建項目再走「先危害,後治理」的老路,從源頭抓起,從根本上控制職業危害。

⑵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用人單位的主體責任有哪些

主體責任包括以下7個:

1、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2、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落實職業病預防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3、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負責。

4、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

5、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落實職業病預防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6、用人單位應當採取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7、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2)職業病防治法屬於行政法嗎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應當採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⑶ 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方針和原則是什麼

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是分類管理、綜合治理。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三條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建立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行業自律、職工參與和社會監督的機制,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第十五條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三)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3)職業病防治法屬於行政法嗎擴展閱讀

職業病預防需要有綜合性的措施。

1、首先,企業需要做好崗前培訓,告知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環境,以及存在發生職業病的危害,增強工人的預防意識,並從源頭上做好防護措施,如安裝隔音防震、吸聲設備等,為工人提供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品。

2、其次,由於每種職業病的早期症狀不同,工人要熟悉相關的職業病知識,如工作環境中含有鉛,需要了解鉛中毒的早期症狀等。

3、最後,企業需為員工提供定期的職業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職業病並採取治療措施,減少職業病帶來的影響。

⑷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四條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工會組織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組織的意見。

第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4)職業病防治法屬於行政法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落實職業病預防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第十五條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

(二)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三)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四)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孕婦休息間等衛生設施;

(五)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關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⑸ 《職業病防治法》所指的職業病指的是什麼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如下:

第三條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建立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行業自律、職工參與和社會監督的機制,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第四條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工會組織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組織的意見。

第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第六條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負責。

第七條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工傷社會保險的監督管理,確保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待遇。

(5)職業病防治法屬於行政法嗎擴展閱讀

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

(二)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三)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四)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孕婦休息間等衛生設施;

(五)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關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⑹ 職業病防治的法定責任者是誰

第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在《職業病防治法》中,有78處提到了「用人單位」)

⑺ 職業病防治法第145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第145條,因為一共只有88條

⑻ 職業病防治法是一部維權法,勞動者有哪些權益

經過鑒定後按照工傷相應標准享受相關待遇。

⑼ 職業病防治法對用人單位提出的三項總體要求是什麼

《職業病防治法》創立了一整套職業病防治的法律制度:
1、用人單位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2、用人單位應當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落實職業危害治理和職業病防治經費,明確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
3、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制度,依法參加工傷勞動保險。
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不履行法定義務,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違法的性質、情節輕重、造成的危害後果等不同,《職業病防治法》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泰州弘泰律師 發布:2025-08-15 12:48:36 瀏覽:751
軟體公司的法律環境 發布:2025-08-15 12:34:09 瀏覽:228
闡述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2:29:11 瀏覽:347
廣元昭化區法院 發布:2025-08-15 12:13:48 瀏覽:89
推進法治國稅建設 發布:2025-08-15 12:12:25 瀏覽:812
治安條立法 發布:2025-08-15 11:58:06 瀏覽:601
西安法律咨詢網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580
刑法教授羅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801
行測行政法題 發布:2025-08-15 11:48:39 瀏覽:914
勞動法不按時間發工資 發布:2025-08-15 11:47:17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