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仲裁製度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

仲裁製度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3-09 02:22:29

①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區別>簡單說,抓重點的講

民事來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自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啦!呵呵
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 1、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作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2、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作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② 仲裁規則與仲裁法之間的關系

一、制定機構不同

仲裁法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而仲裁規則由仲裁機構或其所屬商會制定的專門適用於該機構的規則,或者是國際組織制定的供當事人選擇適用的仲裁程序規則。

二、適用方法和范圍不同

仲裁規則具有契約性,因而是供當事人選擇適用的規則。當事人可以選擇某一特定機構或者國際組織的仲裁規則,也可以選擇適用其他的仲裁規則,包括他們自行約定的規則。換言之,只有當事人約定適用某一特定的仲裁規則,該規則才能約束相關當事人,當事人在選擇適用某一特定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時,也可以對該即將適用的規則通過約定的方法作出這樣或者那樣的修訂。

對於特定常設仲裁機構制定的仲裁規則,僅適用於在該機構仲裁的仲裁案件。而國家仲裁法的適用不同於仲裁規則,它不是由當事人選擇適用的,而是適用於在頒布仲裁法的國家境內進行的一切仲裁活動。例如,在中國內地進行的仲裁活動,應當理所當然地適用中國內地的仲裁法。

三、規范仲裁解決爭議的程度不同

仲裁規則所規范的是仲裁庭、仲裁機構與相關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始於當事人就其爭議提出仲裁,終於仲裁裁決的作出。仲裁法雖然也規定了仲裁程序所涉及的內容,包括仲裁庭的組成、仲裁審理和仲裁裁決的作出。此外,仲裁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通過國家法院對仲裁所實施的司法監督,包括法院對仲裁協議和仲裁庭的管轄權、仲裁程序和仲裁裁決的監督,包括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撤銷仲裁裁決和拒絕承認與執行仲裁裁決的條件和程序。

四、法律效力不同

仲裁規則對相關當事人的效力相當於契約的關系,即當事人選擇適用了某一特定仲裁規則,該仲裁規則才能對他們適用。而國家仲裁法對在該國家進行的仲裁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而無需當事人或者仲裁庭對此作出選擇。如果當事人的約定或者仲裁規則的規定與應當適用的仲裁法律規則發生沖突時,仲裁規則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不能對抗法律規定。

例如,關於仲裁程序中的臨時性保全措施的規定,許多仲裁規則都規定了仲裁庭由做出對爭議標的物採取保全措施的決定,但是根據相關國家的法律,比如我國《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仲裁機構、仲裁庭都沒有此項權利,只有財產所在地法院才有權作出保全措施的決定。

因此,盡管外國仲裁機構或者仲裁庭根據所適用的仲裁規則有權作出此決定,但這樣的規定顯然與我國國內法相抵觸,仲裁庭由此做出的決定很難得到我國法院的承認與執行。在仲裁案件中,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一般案件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屬涉外仲裁案件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的規定,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因此在我國,仲裁機構也無權就臨時性的保全措施發布命令,而只能將當事人申請保全財產或證據的請求,提交對此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聯合國貿法會在對其1985年《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第17條進行修訂的過程中,我國政府在2006年4月26日以商法行政函(2006)26號的方式,對此條文的修改提出了如下意見:目前的草案對《示範法》第17條「仲裁庭命令採取臨時性措施的權力」的規定作出了很大程度的擴充。「臨時措施」與「初步命令」類似於中國法律上的「保全措施」,包括財產保全措施和證據保全措施。

我國《仲裁法》第28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第46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也就是說,中國法律並沒有賦予仲裁庭作出有關保全措施的權力,也未賦予仲裁庭命令採取臨時措施和初步命令的權力,因此現有案文與中國民事訴訟法、仲裁法的相關規定不符,我國法院缺乏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庭作出的臨時措施、初步命令的法律依據。

因此,即便其他一些採用《示範法》的國家承認與執行仲裁庭作出的臨時性保全措施的決定,如果此項決定在我國法院申請執行,根據我國現行法律仲裁庭作出的臨時性保全措施的決定則不能得到我國法院的執行,因為我國法律並沒有賦予仲裁庭對爭議項下的財產作出臨時性保全措施裁定的權力。

③ 仲裁法的基本制度與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制度之間的區別

仲裁是協議制度,無協議不仲裁,而民事訴訟不要求,只是符合起訴條件即可
仲裁是一裁終局,民訴是二審終審,
兩者是或裁或審,管轄相互排斥

④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關系

仲裁是一種傾向於協商的 法律解決手段。更體現了人性和諧的一面。 訴訟是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解決爭議的手段,

⑤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關系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關系如下:
1.民事訴訟是保證仲裁裁決公正性必不可少回的手段答。我國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撤銷仲裁裁決制度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制度是仲裁公正性的保障。
2.仲裁與民事訴訟在法律淵源上具有聯系性。反映了兩種程序的一致性。
3.仲裁裁決通過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執行程序來實現。
4.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措施由法院行使。

⑥ 仲裁和民事訴訟的區別

仲裁和訴訟的本質來目的自是相同的,都是解決當事人糾紛的方式,但是卻有著諸多區別,主要的區別有以下:1、仲裁與訴訟的本質不同。訴訟是國家司法權的體現,法庭居中審判,帶有強制色彩,而仲裁則是私權利處分的體現;2、案件受理范圍不同。仲裁僅受理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范圍要比訴訟范圍狹窄;3、審級不同。仲裁是一裁終局,而訴訟是兩審制終審,還可以申請再審;4、公開程度不同。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仲裁的規定

此種情況來應當屬於仲裁協議無源效(你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不存在,因此可以認為你們的仲裁協議對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如果你們在此種情況下達不成補充協議的可以認定這個仲裁協議無效),你們可以重新議定仲裁協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附《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有關規定供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十八條 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第十六條 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第二十條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⑧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民事訴訟和仲裁製度是訴訟和仲裁的法律程序,兩者所屬部門不同,職責范圍不同。如果當事人雙方已經達成仲裁協議,另一方又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將不會受理。如果雙方協議不成無效時,法院將接受處理,裁定或審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熱點內容
治安條立法 發布:2025-08-15 11:58:06 瀏覽:601
西安法律咨詢網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580
刑法教授羅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801
行測行政法題 發布:2025-08-15 11:48:39 瀏覽:914
勞動法不按時間發工資 發布:2025-08-15 11:47:17 瀏覽:689
新城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5 11:46:33 瀏覽:307
公司駐外地辦事處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1:44:26 瀏覽:705
盤錦興隆台法院 發布:2025-08-15 11:34:34 瀏覽:132
環保法刑法 發布:2025-08-15 11:33:43 瀏覽:604
電大刑法學解釋犯罪 發布:2025-08-15 11:33:34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