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的機能

刑事訴訟法的機能

發布時間: 2022-03-09 03:44:24

A. 根據刑事訴訟法,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條件有哪些

【我要糾錯】
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負有追究犯罪,保護國家利益,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的職責。為了確保刑法的正確實施,懲治犯罪和提高刑事訴訟的效率以及保證辦案的質量,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各個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的職責分工,要求公、檢、法機關分工負責,並加強互相監督和互相制約。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主要負責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和預審的工作。其中「偵查」是指公安機關對刑事案件行使的偵查權,包括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對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屍體進行勘驗和檢查;對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隱藏罪犯證據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對在勘驗、搜查中發現的可以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物品和文件,進行扣押;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可以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對在逃的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發布通緝令,將其追捕歸案等。「拘留」是指對現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嫌疑分子所採取的一種強制性的措施。「執行逮捕」是指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並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逮捕後,由公安機關將其正式逮捕。「預審」是指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對所搜集、調取到的證據材料予以核實。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的偵查工作都由公安機關負責。但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自訴案件,如需要被害人自己到法院去告狀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比如故意傷害案中沒有造成被害人殘疾的輕傷害案件;重婚案;不養老人和子女的遺棄案;私拆他人信件或者私藏、毀壞他人信件的妨害通信自由案件;無故到別人家中滋擾生事,使別人無法正常生活的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件;生產、出賣偽劣商品案件(不包括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案件);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不包括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案件)。另外刑法第四章規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和第五章規定的侵犯財產的犯罪,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由於這些案件的事實、證據都比較清楚,案情也比較簡單,不需要偵查機關再進行偵查,因此被害人可以直接告到人民法院。法律 教育 網
檢察機關主要是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的工作。為了有效地提高辦案質量和確保刑法的正確實施,對於公安機關需要執行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必須要由檢察機關進行檢察和批准。法律這樣規定,是為了加強司法機關之間的制約機制,也有利於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和有效地懲治犯罪。另外,檢察機關還有權對一部分刑事案件直接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這些案件主要是:國家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實施的犯罪。主要有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演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害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此外,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還可以對個別不屬於檢察機關直接立案偵查管轄范圍內的重大案件,也可以立案偵查,但在程序上有嚴格限制。即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在公安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和檢察機關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材料進行審查後,認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人民法院主要負責案件的審判工作。人民法院對檢察機關提起的公訴案件以及公民根據法律規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審理和作出判決。
人民法院除了審判由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以外,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還應當受理一些公民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刑事訴訟的案件,即稱之為自訴案件。

B. 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機構是哪個修改的依據是什麼依

刑事訴訟法屬於基本法,是全國人大制定的,2012年修訂也是由全國人大修訂的。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二條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二、將第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
刪去第二款。

C.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職權原則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依靠群眾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平等原則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九條 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第十一條 審判公開原則保障辯護原則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第十四條 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原則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第十六條 依法不追訴原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八條 刑事司法協助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

D. 刑事訴訟法——簡答題

1、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有哪些?
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有立案、偵查、起訴、第一審專程序、第二審程序、死刑復屬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

2、刑事訴訟的證據種類和證據分類,各自包括哪些證據?
證據種類: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
證據分類: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言辭證據與實物證據、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3、刑事訴訟國際准則包括哪幾項內容?
刑事訴訟國際標准,是指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為各國刑事訴訟程序所建立的基本權利保障標准。它們一般以「基本原則」、「標准」或「准則」的形式存在於一系列由聯合國通過的有關刑事司法活動的國際法律文書之中。包括:
(一)平等原則。(二)司法補救原則。(三)程序人道性原則。(四)強制措施法定原則。五)司法獨立原則。(六)控審分離原則。(七)公開審判原則。(八)無罪推定原則。(九)有效辯護原則。(十)反對強迫自證其罪特權規則。(十一)有權上訴原則。(十二)未成年人特別程序保障原則。(十三)刑事錯案國家賠償原則。(十四)一事不再理原則。(十五)訴訟及時原則。(十六)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E. 刑事訴訟法的五大程序有什麼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的五大程序分別是:1、立案,如果認為這一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實並應該對犯罪人追究刑事責任,則予以立案,從而啟動了刑事訴訟程序;2、偵查,偵查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找到犯罪人,一是收集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3、審查起訴,檢察院接到偵查機關移送的案件以後,案件進入到審查起訴階段;4、審判階段,法院在收到並審查檢察院移送起訴的案件後,除涉及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一般會公開開庭審理;5、執行,執行的主體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監獄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F. 刑事訴訟法的專門機關及其職能有哪些

專門機關有:公安局,職能是負責對刑事案件的偵查;人民檢察院負責提起公訴;人民法院負責審判。俗稱公、檢、法三專門機關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共同完成刑事訴訟任務。

G. 刑事訴訟法

你好:
1、二審期來間,一審法院提源起審判監督程序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為什麼?
不合法。因為二審受理後,一審判決就不會生效;既然不生效,就不會成為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對象了。

2、一審法院院長能否獨立決定提起審判監督程序?請說明理由。
不能夠。理由:提起再審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在民事訴訟中有權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包括: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和審判委員會,他們共同對本院的審判行審判監督權。

3、二審法院將案卷材料退回一審法院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不正確。於此無法律依據。二審法院應該自己審完。

H. 刑事訴訟法111條的具體適用問題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的是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一種立案監督權,具體內規定如下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熱點內容
依法治國政治論文 發布:2025-08-15 11:14:50 瀏覽:755
公司並購中涉及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8-15 11:13:01 瀏覽:222
民法有哪些原則 發布:2025-08-15 11:07:47 瀏覽:748
殺豬擾民法律 發布:2025-08-15 10:52:08 瀏覽:894
華夏道儒法學 發布:2025-08-15 10:42:07 瀏覽:861
勞動法員工賠償 發布:2025-08-15 10:38:35 瀏覽:592
道德的缺點 發布:2025-08-15 10:29:59 瀏覽:425
伊春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10:22:08 瀏覽:852
下列對勞動法上勞動就業的理解正確的是 發布:2025-08-15 10:20:51 瀏覽:131
交通法規2019交通事故 發布:2025-08-15 10:12:08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