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管轄法院
『壹』 民事訴訟法的法定管轄是指什麼
民事訴訟法法定管轄是指法律規定案件歸某一級某一地區法院管轄,分為按照一定標准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的級別管轄和按照人民法院的轄區和民事案件的隸屬關系所劃分的地域管轄。除協議管轄外,其他均屬於法定管轄。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貳』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管轄權問題
第二十三條 債權人申請支付令,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由債務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就是欠錢的那個人他的住所地基層法院管轄,就是顯級人民法院或市級
『叄』 民事訴訟法一般地域管轄中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的訴訟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肆』 民事訴訟法侵權管轄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信息網路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
因產品、服務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製造地、產品銷售地、服務提供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伍』 民事訴訟法專屬管轄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專屬管轄的規定是: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繼承糾紛案件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糾紛,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百六十六條
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管轄。
『陸』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什麼人民法院管轄
經濟合同發生糾紛時,需要起訴的
1、合同中詳細約定了發生糾紛的解決方案的,去合同內約定的法院提起訴訟
2、沒有約定訴訟法院的,依據屬地原則,可以在合同內容發生或執行所在地起訴
3、無法明確合同執行區域或非實物標的合同,但註明了合同簽約地址的,可以在合同簽約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訴訟
4、上面三個都無法確認的,按照原告就被告原則,由原告去被告所登記注冊的地址提起訴訟。
5、被告是自然人的,可以去被告戶籍所在地或常駐地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