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行政訴訟法
① 工傷行政訴訟要提交哪些材料
當事人對工傷的行政復議不服,或者對不予受理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起訴書及其副本。
提起工傷行政訴訟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訴書。在起訴書中,需要載明下列內容:a.原告是個人的,需要載明個人的基本情況,如姓名、年齡、職業和住所等。原告是企業或其他組織的,需要載明企業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b.被告的名稱、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地姓名、職務;c.訴訟請求以及起訴的主要事實根據和理由。d.提起訴訟的年、月、日。
需要指出的是,在向法院提交起訴書的同時要按被告的人數提交起訴狀副本。(2)行政復議決定書或者不予受理的證明文件。
提起工傷行政訴訟之前應當先經過行政復議,因此,向法院提起工傷行政訴訟的,應當提交行政復議決定書。如果是因為有關機關不受理行政復議申請的,應當提交有關機關作出的不予受理的決定書。(3)相關的證明材料,如勞動關系證明、工傷事故證明、醫療診斷證明或職業病診斷(或者職業病鑒定書)等。
② 工傷行政訴訟時效是多久
工傷行政訴訟的時效期間是六個月,從職工及其近親屬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起算;如果職工及其近親屬先申請復議再起訴的,可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③ 工傷認定後的單位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對工傷認定結果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④ 人民法院可以對工傷行政訴訟做出哪些處理
現實困惑
小李在工作時間受了傷,經醫療部門鑒定為五級傷殘。於是他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但是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卻給出了不認定為工傷的決定。於是,小李便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決定。請問,法院會對工傷行政訴訟做出哪些處理結果?律師點評
職工或其近親屬、用人單位提起工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可以作出以下判決: (1)工傷認定決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2)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在作出工傷認定的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職權的;濫用職權的。(3)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的期限內履行。結合本案而言,小李可能得到法院維持或者撤銷該工傷認定決定的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九條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七十條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一)主要證據不足的;(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三)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超越職權的;(五)濫用職權的;(六)明顯不當的。
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第七十七條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益。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且訴訟請求相反的除外。
特別提醒
當事人提起工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判決。行政行為正確的,予以維持;行政行為錯誤或者顯失公正的,判決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⑤ 工傷的行政訴訟時效是多久
工傷行政訴訟拖時間的訴訟:可以在工傷行為發生後的6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先提起復議,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⑥ 工傷認定可以申請復議並提起行政訴訟嗎
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的工傷認定決定,是國家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既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又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當事人認為工傷認定決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工傷認定決定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⑦ 工傷《行政訴訟法》院忘記了一部分材料可以補充嗎
工傷行政訴訟法院忘記了一部分材料可以補充的。
⑧ 對於工傷認定行政訴訟結果不滿意怎麼處理
對於與工傷認定的行政訴訟結果不滿意,員工及其親屬可以向法院進行再次申訴。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被訴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五條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⑨ 工傷認定 不服可以直接提出行政訴訟嗎
《工傷保險條例》第53條第1項規定:「有下列情開形之一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一) 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工傷認定辦法》第19條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毒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這兩者之間是否有沖突?如果有沖突,應當優先適用哪一方的規定?對於《工傷保險條例》的上述規定,應當從立法本義上去理解,而不能斷章取義、牽強附會,因工傷認定是行政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作出決策需要掌握大量的政策,當事人對工商認定結論不服,將行政復議前置,有利於加強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監督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利於解決問題。在《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前,工傷認定行政復議不是提行政訴訟必經的前置程序。從立法本義上看《工傷保險條例》第53條應當是將行政復議作為工傷認定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傷認定辦法》第19條的規定與《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不一致的,但為部門規章,其效力低於作為行政法規的《工傷保險條例》。兩者沖突時,,應當優先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因此,在當事人不服工傷認定結論的情況下,應當首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⑩ 工傷行政訴訟時限為多少
工傷行政訴訟時限的規定是:權利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自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可以復議後再訴訟,自收到復議決定書或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