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孕期不合法
1. 因為懷孕公司讓離職,公司合不合法剛入職不到一個月就懷孕了,現在公司勸我離職,而且還沒有任何的說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8
2. 強制孕婦加班違法嗎
要求孕婦加班不合法,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法》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3. 勞動法中關於孕婦調離崗位的問題
你現在的工作崗位對孕婦有影響嗎?
不管如何,你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單位都不能與你解除勞動合同。
4. 勞動法關於懷孕期間員工工資
嚴重違法。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不得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否則就是違法。你可以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合同。孕期正常出勤上班的必須按照正常工資發放。產假期間必須按照不低於基本工資的標准發放產假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5. 懷孕期間請病假,用人單位不批,合法嗎
只要有醫院開據的醫病單和診斷證明,就是不合法,不然只能是不合理。
6. 懷孕期被辭退或降薪是否違反勞動法他們說我上班經常遲到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據此,無論什麼原因,女職工在懷孕期被辭退都是違反勞動法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 當事人可以向勞動部門投訴。
7. 勞動法 如何定義婦女懷孕期解聘
按勞動法的規定,這種情形用人單位不得解聘。
8. 孕婦勞動法2021新規定
摘要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第七條女職工在懷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勞動時間;對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
9. 勞動合同法孕婦相關規定
摘要 1、建議等公司發放了被降職降薪後的第1個月的工資,掌握了降薪的證據,然後以公司違反《勞動合同法》關於「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由,書面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予以補償。
10. 勞動法規定孕婦懷孕一個月辭工,沒提前申請用人單位可否扣工資
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辭職)分三種情況:一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個人原因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試用期3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用單位批准。但用人單位不承擔經濟補償;二是,依據第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合法),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馬走人。而且,用人單位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三是,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不辭而別),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單位可以用扣工資的方法作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