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比較熱門話題

行政法比較熱門話題

發布時間: 2022-03-10 00:02:45

1. 行政法問題~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的「可以拆除」的強制執行權,歸縣政府還是法院

這是典型的行政強制措施,歸鄉鎮人民政府。

2. 行政法規定的主題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規范行政行為的回實施和答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
中文名
行政法基本原則
提出者
國務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學者論述
應用學科
法學、憲制、行政管理
適用領域范圍
普遍性
適用領域范圍
司法領域

3. 考法律碩士行政法方向

9月2日 19:45 給想要考法律碩士的同學的一點個人經驗

1.適合考法碩的人:
英語基礎不能太差 記憶力好 最好擅長背誦 熱愛法律專業 (還有數 學不好的)
原因 法碩的單科分比較高 去年60今年50-55(北京地區)

2. 選擇的學校
綜合考慮地理位置 熱門程度 報考34所的話 可自主劃線今年有的考生因此 而上了 如清華313 武大305等比國家線還低 還有學費和住宿問題 法碩 的學費是比較貴的
以北京為例 今年北大42000人大39000不提供住宿
中政9000每年 提供住宿750每年
這些問題都要考慮到 不然考上了也要為此頭疼

3.考試科目
英語 屬日積月累的那種, 每天都要學, 建議睡前聽聽聽力,要堅持每天至少半小時,即使聽不太懂也沒關系 , 絕對可以增強語感, 使學到的語法轉化為語感是一個飛躍。
也可以聽聽瘋狂英語或English Walkman等激發一下學英語的興趣。
我用的是朱泰琪的書, 還不錯, 比較細知識點全面,
反正這幾年的真題是一定要看的, 到後來不要做太多題,。
多背幾篇作文就好了。
政治 就是要平時踏踏實實的看,從10月份開始好好看吧,之前可以大概過一遍, 我用的是人大出的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組織編寫的那本復習指導 ,到了後來再買一本時事 及 數套沖刺預測題做做,我用的林代昭的還有北清人的,最後考了75分,還算可以吧 。
碰到主觀題是主要是要歸納出幾點來,寫的時候有條理一點,盡量多寫一些,我考的時候全都寫滿了,最後的時候一定要多看看時事,這些分相對說是好拿的。
專業課 我所看過的書有
《2003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串講》 曾憲義
《2003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輔導指南》
《2003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第三版)》
《2003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聯考考試大綱》
《2003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聯考考試模擬試題及解析(第三版)》
就把這些書看好也就行了
我看指南的時候大概是一天看30頁左右,大概一個月看一遍,到考前看上三遍,看的時候有的地方也不太懂,但要切記不要鑽牛角尖,關鍵是把最基本的概念掌握,因為考試的時候超綱題還是少數,然後做題,考試時有模擬題中的原題,最好把做錯的地方做上標記,到最後要再看一遍。
我沒上過輔導班,聽過和指南配套的串講磁帶,其實也就是聽一些普通話不標準的教授給念念書,還是指南上的內容,不過睡前聽聽也能增加些印象。

4.考試的時候
因為專業課題量大一定要快點寫,因為是按點給分的,考的時候一直不停筆的寫時間才剛好,提醒大家注意速度,以免到最後做不完題,但同時也要注意筆跡工整,分點寫清楚。

5.我的考研經歷和感受
2002年 報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352 復試線 356 / 60
2003年 報考中國政法大學 344 復試線 332 / 53 / 85
要說的一點就是,我這次考比上一次學的要好,就是大家不要以為法碩很好考或者今年分低,其實今年的題比去年要難考的,專業課不容易考出高分的,哪怕你自我感覺良好,分出來以後也不會太高,中政今年綜合課最高大該是123分吧,如果考法碩,兩門基礎課要考到140才比較有把握。
感受就是 每天都要堅持下來,對照大綱系統的掌握,輔導書上對每一章都有圖表可以幫助系統記憶,專業課也要注意理解,02年的題很簡單,03就變難了一點,單靠純記憶已經不行了,比如今年刑法的案例就不像往年那樣簡單,有點迷惑性,這也是以後的發展趨勢。

6.最後一點 法碩這個專業前景如何,目前也是褒貶不一,別把它想得太好了,未來還要自己好好努力才行,如果選擇了考法碩,祝你們一路走好!! ..

http://www.cupl.e.cn/index.php
中國政法大學
電 話:86-10-62229984,62229315
傳 真:86-10-622292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參考文獻:http://exam.studa.com/2003/9-29/200392990644.html

4. 調整人與人關系的行政法領域有哪些

1.主動交往放下戒備心,鼓勵自己, 調整心態,積極主動的和他人交往。創造話題,可以適當學習一些笑話,當人笑的很high的時候,很容易放下自己,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2.調整心態人際交往中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的長處,不要處處計較,把他人當成自己的敵人。要學會調整心態,意識到這世上「尺有所長」。不嫉妒他人,學會為他人鼓掌,這樣,只有當你自己成功時,才會有人為你喝彩。
3.直面問題人際交往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很多人往往選擇逃避,逃避往往解決不了問題,為何不直面這些問題呢?直面問題,找出矛盾所在,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促進人際關系。
4.尊重他人人際交往中,如果有與你意見不符的人,不要急著否定他人,學會尊重他人意見,態度含蓄,情緒平靜,也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5.四個重點傾聽、微笑、肯定、點贊。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對別人報以微笑,更多了一份親密。要彼此肯定。不要隨便的點贊,要有誠意的,讓別人看到你的真誠。

5. 考法碩研究生,大家說行政法,刑法,經濟法哪個專業好一些

我給你法碩的資料

最近不大喜歡回答問題,因為每次花好多時間告訴,別人知道答案就取消問題,白忙,有點郁悶,但是法學專業,我確實知道點,就說點吧。

法碩考試科目:政治(100分);英語(100分);專業基礎課(150分)―刑法、民法;專業綜合課(150分);總分500分。 法碩的錄取分數線:04年北大、清華、人大335分;吉大340分;法大330;湖大310分。今年是北大、人大340分;清華325分;吉大310分。(具體可以參見各校研究生招生網)

北京招收法碩的院校,共有七所: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安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05年不招生)。

三、就讀法碩開設的課程:外語、政治、部門法,一般當年九月份入學,最好第二年通過司法考試,第三年做論文、找工作。因為每個時間段應該完成不同的任務。

四、必備復慣用書:一、指南。大綱目前要召開會議,每年有修改,但不會很大。現在大家就看第五版指南,第六版出得晚,而且變動不大。

五、如何備考?在考試前力所能及得通讀N遍。在讀的基礎上理解,書要越讀越厚,越讀越快!通讀後要反思,關上書閉上眼睛想一想書上的內容(概括法);另外一個方法是通過大綱目錄,來細化大綱。

上輔導班是請老師幫自己讀書。自己不能面面俱到,該舍就舍,該留就留,要抓住重點。選擇輔導班:第一、看師資陣容;第二、問自己的師哥師姐哪些老師講得好,哪些學校對學生負責。 刑法和民法著重應用操作。從考試的題型來說,有客觀題主觀化的趨向,選擇題的選項就是一個小案例。書本上只點到皮毛,理論聯系實際要靠老師在上課過程中舉案例,做到舉一反三,出類旁通。通過培訓可以事半功倍,學習的效率會上升。學習過程中,要做相應的配套題進行同步測驗,可以隨時檢測自己的學習狀況。

六、刑法的復習和應試方法

刑法題型:總分75分
1、 單選題 20分(20×1分)用排除法或順推法
2、多選題 10分(5×2 分)用排除法或順推法
3、簡答題 12分(2×6分)總則、分則各一個
4、辨析題 8分(1×8分)判斷正誤的變種
5、法條分析題 10分(1×10分)上課時我會告訴大家答題的步驟
6、案例分析題 15分(1×15分) 一般是總則和分則串起來出題的

要經過培訓班學習,拔高自己的分數。建議大家報一個基礎班和主觀題班。在主觀題班上我會告訴大家答題的步驟,法條分析的10分,大家可以志在必得。刑法是刑法理論和司法實務的結合,不主張大家背法條、法定刑。我一般不說押題,但根據歷年同學反饋的信息,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比如:05年保險詐騙罪是我在課堂上一再強調的。每年出的主觀題我都強調了,有時甚至是原題。

七、目前的復習:即06年重點

1、刑法概述:概念、原則、空間效力、時間效力(重點是溯及力)。

2、犯罪論部分是重點(佔50%分值):構成、概念、原則、要件、客體、對象、客觀方面、危害行為的基本形式(重點是不作為)、主體分類、刑事責任年齡(重點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05年剛考過) 、共同犯罪、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的區別、刑法上的認識錯誤、停止形態等。

3、刑罰論:重點是刑種(死刑是重點、罰金、剝奪自治權利) 、量刑、累犯、自首、數罪並罰、減刑、假釋、緩刑、時效。

4、分則:危害國家安全不是重點、重點是: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依法賄賂罪是重點。

如果大家打定主意考法碩,就不要猶豫!就像坐地鐵,看見人多就不坐,可是下一趟也很滿。比如:政法將成立法碩研究生院,以後有擴大的趨勢。

希望明年能聽到你的好消息

6. 怎樣了解法學論文的熱門的選題

http://fxy.znufe.e.cn/xyjx/bylw.htm
http://student.zsu.e.cn/~lp01xhm/
http://www.lstvu.net.cn/xw/upload/newtxt/200553111135194683.doc
http://hc.zjfc.e.cn/2002jfxzhyshxwzhybylwzhdjsylb.doc
http://202.114.88.183/wenfa/news/shownews.asp?newsid=472
http://cjxy.gxu.e.cn/zixueguanli/banshinan/fllwxt.htm
http://fxy.zwu.e.cn/show.asp?id=58&bigclassname=%BD%CC%D1%A7%B9%DC%C0%ED&SmallClassName=%B1%CF%D2%B5%C2%DB%CE%C4
http://www.gxeea.cn/view/content_752_1287.htm
http://www.gdzk.cn/lj/zdfxlw.htm

可以去各大高校的法學院看看畢業論文選題。

另外還有部分

一,《法學基礎理論》論文選題
論法律解釋的功能
試論法的正義性
有法不依的原因及其對策
試論我國法律監督的機制及其對策
論影響我國司法獨立的因素及其對策
程序法治的價值及其實現
中國固有法文化的特點及其現代化
試論法的規范作用
中國法律現代化及其意義
論法治國家的模式及其實現

二,《憲法》論文選題
簡論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一致性
從我國社會主義憲法的發展看法制的完善
論選舉權
民主政治的價值及其實現
論我國憲法中的司法制度及特色
我國選舉的民主程序

三,《行政法》論文選題
依法行政與市場經濟
論依法行政的實現途徑
論行政相對人
論抽象行政行為的司法監督
論我國行政強制執行制度的模式選擇
論行政處罰的"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論行政處罰中的聽證制度
論行政合同的可訴性
論行政許可制度及其完善
論國家侵權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五,《行政訴訟法》論文選題
論行政訴訟價值及其結構
論行政公訴制度
論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立法完善
抽象行政行為可訴性研究
論我國行政訴訟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對行政訴訟庭審若干問題的探討
論行政機關敗訴原因及其可訴性
論行政訴訟第三人
論行政訴訟的證據規則

六,《刑法》論文選題
試論罪刑法定主義與刑罪罰個別化的關系
論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貫徹問題
論犯罪構成的內部結構
主觀要件在犯罪構成中的意義及認定
論共同犯罪的類型及刑罰規定
論集團犯罪
安樂死的刑法思考
金融犯罪及其刑事對策
環境犯罪及其刑事責任
關於知識產權的幾種犯罪
論家庭暴力犯罪
玩忽職守犯罪之定罪限
合同詐騙罪主觀故意探析

七,《刑訴法》論文選題
論證據的審查判斷
法人犯罪的刑事訴訟初探
論刑事訴訟與人權保護
關於死刑復核程度的思考
論刑事訴訟價值
不起訴制度研究
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淺談
對電子證據的幾點看法
我國設立少年法院若干問題的研究與思考
律師的職業道德
律師制度改革的若干問題研究
論律師的權利
律師法庭辯論技巧探討

八,《民法》論文選題
論精神損害的物質賠償
論誠實信用原則
論失蹤人財產的代替
論抵押權的實現
淺論無效保證合同中民事責任
顯失公平制度的運用及現有規定的弊端
論醫患關系的法律屬性及其處理醫療糾紛的特有原則
論權利質權
論表見代理制度
論取得時效制度
論締約過失責任
論合同的法定解除
論善意取得制度
論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
論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九,《民事訴訟法》論文選題
論處分原則
論管轄異議制度
論合格當事人的確定
論民事訴訟制度
民事復議制度研究

十,《經濟法》,《國際經濟法》等論文選題
論國有獨資公司
涉外債權的法律適用原則
論仲裁決的域外執行
論稅收管轄沖突
論涉外物權的法律適用原則
論涉外婚姻關系的法律適用原則
論股份合作企業的法律性質
論金融鑒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WTO反傾銷規則與中國反傾銷規則的比較
論寄售貨物的所有權及風險轉移
中外獨立董事制度的比較研究
論保險代理人制度
論保險合同的變更

十一,《婚姻法》論文選題
論無效婚姻
論親權
夫妻財產制
論婦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
我國婚姻法的倫理性

十二,《知識產權法》論文選題
簡析侵害商標權的行為及法律特徵
我國計算機軟體保護的立法與展望
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
商業秘密的知識產權保護
網路作品的版權保護

十三,《勞動法》論文選題
論勞動爭議的處理
勞動保護的必要性及措施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意義及對策
其他選題
個人儲蓄存款實名制的法律問題
信用證詐騙及其防範
稅收滯納金探析

還有另外的一個學院是這樣的

1、 系統論在法學研究中的運用。
2、 評析資產階級法的自由、平等原則。
3、 論法律權利和義務
4、 論依法辦事
5、 論綜合治理
6、 論社會主義法律關系
7、 論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監督
8、 論我國的司法原則
9、 法與人權
10、法與自由
11、法與平等
12、法與秩序
13、法律移植初探
14、法與道德
15、立法與正義
16、司法中的正義問題
17、法與利益
18、法與廉政建設
19、法律淵源論
20、論立法體制的完善
21、法學的基本范疇研究
22、論「特權」及其限制
23、法與宗教、法的神聖性問題
24、法律制裁的目的思考
25、違法的根本原因
26、當代中國的治吏問題
27、法治與中國現代化
28、論立法監督體制的完善
29、論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
30、論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
31、論法律至上
32、中西方法理學研究方法之比較
33、論法的時代精神
34、論立法的合憲性原則
35、論立法的民主性原則
36、法律與規律
37、論司法獨立
38、論檢察職能與檢察改革
39、法的定義的比較研究
40、論自由思想的起源和發展
41、中國法治之道路初探
42、人權的司法保障
43、論對執政黨的法律監督
44、論我國法律平等的理論與實踐
45、我國法院錯案追究制度的實施狀況
46、論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為原則
47、論權利與財產的一般關系
48、論刑事法律關系
49、論經濟法律關系
50、論行政法律關系
51、試論法律信仰的培養
52、論對權力的監督
53、法與其它規范的關系
54國際關系與法的發展
55、法律程序的意義
56、法律機制初探
57、法治的路徑
58、法的性質
59、科技革命對法的促進作用
60、法律解釋方法研究
61、法律解釋原理研究
62、論法律原則
63、論法的效力與法的實效
64、論法的制度功能
65、論司法公正與新聞自由
66、制度創新與法制建設
67、判例法在中國的創立與發展研究
68、法的外延研究
69、政黨機構在中國的法律性質及其改革
70、權力與權利關系研究
71、司法改革問題研究
72、中國法制建設的前景與道路
73、中國法制建設的歷史教訓
74、發達國家法治建設經驗研究
75、法的效率價值研究
76、糾紛的解決原理
77、法制運行規律研究
78、論中國農民的法律地位
79、農村法律問題研究
80、論權力
81、論權利行使的原則
82、兩大法系的比較及其中國法治建設的借鑒意義
83、論法與政治文明
84、論法之真善美
85、法與藝術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1.論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試論特別權力關系
3.對行政法淵源的思考
4.論依法行政原則
5.論行政合理性原則
6.論責任行政原則
7.論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則
8.論行政法上的信賴保護原則
9.對我國行政主體理論的反思
10.論行政主體的法律地位
11.論行政職權與行政職責的關系
12.公務員公務行為與個人行為區分標准探討
13.論行政法原則與行政法規則的關系
14.論行政相對人在依法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
15.論公務員救濟制度的完善
16.論對行政相對人權利的保障
17.論行政實體法與行政程序法的關系
18.論行政相對人的程序權利及其保障
19.關於行政法性質的思考
20.論行政法的理論基礎
21.論行政法律關系的不對等性
22.論行政授權
23.論行政委託
24.論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程序控制
25.論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司法控制
26.論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法律控制
27.論行政自由裁量權膨脹條件下的「合理性原則」。
28.試論行政相對人的程序抗辯權
29.試論抽象行政行為的法律責任
30.論對行政立法的控制
31.論行政立法中的法律保留與法律優位原則
32.論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區分標准
33.論行政行為的成立與生效
34.論行政行為的公定力
35.論無效行政行為及其法律後果
36.論無效行政行為與可撤銷行政行為的關系
37.論合法行政行為的認定標准
38.對行政行為概念及其特徵的認識
39.論行政事實行為及其法律控制
40.准行政行為探討
41.論行政處罰的設定權
42.論行政處罰中的「一事不再罰」原則
43.論行政處罰中的「罰繳分離」制度
44.論行政處罰中的「職能分離」制度
45.論行政處罰權的相對集中
46.論行政處罰的聽證程序
47.論行政處分及其法律救濟
48.論行政處分程序的完善
49.論《行政處罰法》對公民權益的保護
50.論行政法上的應急性原則
51.論行政強制執行的模式
52.論行政強制措施及其法律控制
53.論行政強制執行的性質
54.論行政徵收與徵用的關系
55.論行政徵收及其法律控制
56.論徵收、徵用與公民財產權的保護
57.論行政徵用補償制度
58.政府采購中的政府角色分析
59.論當代行政法的發展特點
60.論行政國家與行政權的控制
61.論行政權與公民權利的關系
62.對行政法理論基礎的認知
63.論行政濫用職權及其法律控制
64.論行政越權
65.論行政不作為及其法律控制
66.論行政不作為引起的賠償責任
67.論行政許可的性質
68.論行政許可的基本原則及其適用
69.論《行政許可法》對行政立法的影響
70.論《行政許可法》對建設法治政府的作用
71.論行政許可權的相對集中
72.論行政許可的聽證程序
73.論行政許可的法律責任
74.論行政許可范圍的設定
75.論行政許可中的監督檢查原則
76.論行政合同與民事合同的區分
77.論行政指導及其法律控制
78.論對行政合同的司法審查
79.論行政合同的性質
80.論行政即時強制
81.論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與主要制度
82.論行政程序立法的目標模式定位
83.論行政法治與行政程序
84.論正當行政程序原則
85.論行政相對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參與權
86.論行政公開原則
87.論行政立法中的公民參與
88.論行政執法中的公民參與
89.論行政聽證筆錄的法律效力
90.論行政程序的價值與功能
91.論行政程序違法的法律責任
92.論對行政裁決行為的司法審查
93.論行政給付及其法律救濟
94.論公共行政與國家行政的關系
95.論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關系
96.對行政復議受案范圍的認識
97.論我國行政復議管轄體制的缺陷及其完善
98.論行政復議的性質與功能
99.論行政復議中的舉證責任
100.完善行政復議決定種類的構想
101.行政復議「司法化」探討
102.論行政訴訟中的「合法性審查」原則
103.對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認識
104.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思考
105.論行政訴訟的原告資格
106.論行政訴訟的第三人
107.論行政訴訟的被告
108.論行政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分擔
109.論行政訴訟中被告的舉證責任
110.論行政訴訟中原告的舉證責任
111.對行政訴訟中不停止執行原則的評析
112.論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
113.論行政公益訴訟
114.論行政訴訟判決種類的完善
115.論行政賠償的歸責原則
116.擴大行政賠償范圍的構想
117.論行政賠償標準的完善
118.論行政追償
119.論行政補償制度
120.論國家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121.論電子政務及其法律規制
122.論經濟全球化與政府職能的轉變
123.論網路時代行政法的發展
124.論經濟全球化對行政法的影響
125.論檢察機關對行政訴訟的監督
126.完善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幾點思考
127.論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完善
128.論公務員的懲戒制度

刑法學

論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或罪刑適應原則或平等原則)
論犯罪概念
論罪與非罪的界線
論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構成
論犯罪構成理論
論犯罪客體的幾個問題
論犯罪結果(或危害結果)
論行為對象
論刑法中的因果關系
論單位犯罪
論刑法中的不作為
論犯罪的故意
試論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理論依據
試論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
論正當防衛
論犯罪預備
論犯罪未遂
論犯罪中止
論共同犯罪
論牽連犯的幾個問題
數罪並罰的幾個問題
論死刑
論罰金刑
論緩刑
論自首
累犯的幾個問題
論罪名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幾個問題
論交通肇事罪
論走私罪
論洗錢罪
論有組織犯罪
論假冒商標犯罪
論重婚罪
論挪用公款罪
論破壞生產經營罪
論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線
論強奸罪
39「婚內強奸」的刑法分析
論誣告陷害罪
論偽證罪
論搶劫罪
關於詐騙罪的幾個問題
貪污罪的幾個問題
論合同詐騙罪
論保險詐騙罪
論受賄罪
論濫用職權罪
論玩忽職守罪
論侵佔罪
論刑法對我國多種經濟成份的保護
市場經濟與刑法的適用
論刑法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
市場經濟與刑法觀念的變更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
論刑事責任能力
論定罪
論刑事責任
論量刑情節
論「死緩」制度
論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
論證券犯罪
論毒品犯罪
論轉化犯
論淫穢物品的犯罪
論刑法的時空效力
持有型犯罪之研究
婚內強奸的刑法分析
環境犯罪研究
論洗錢罪

四、犯罪學

犯罪概念的犯罪學分析
犯罪學實證主義學派的基本觀點評價
我國現階段犯罪現象的規律與特點
犯罪學在我國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點與防治對策
暴力犯罪的特點、原因與防治對策
金融犯罪的原因、特點與預防
貪污犯罪的原因、特點與預防
賄賂犯罪的原因、特點與預防
女性犯罪的原因與防治對策
流動人口犯罪的特點與控制
農村犯罪的特點與控制
城市犯罪的特點與控制
強制性環境對犯罪人人格特徵的影響
智力、氣質與犯罪的關系
情景因素在犯罪行為生成過程中的作用
生物因素與犯罪的關系
需要結構與犯罪的關系
犯罪的犯罪學分類
犯罪人的犯罪學分類
犯罪統計的價值評斷
犯罪數(隱親)存在的原因與對策
社會反應與犯罪的關系
刑罰的預防犯罪價值
預防犯罪的模式探討
刑事政策在犯罪過程中的作用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內容與定義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五、憲法學

論憲法概念
「憲法為根本法」命題之辨析
論憲法與憲政的聯系與區別
論憲法至上與法治
論憲法的基本精神
我國憲法關系初探
論憲法關系的特點
論基本人權原則
權力制約的形態及其比較
論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論憲法解釋的功能
憲法解釋基本問題研究
憲法序言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市場經濟條件下憲法功能的再認識
社會轉型與憲法變遷
試論我國現行憲法的基本原則
試論我國憲法監督體制
我國憲法修改的歷程及評價
憲法修改的公眾參與問題研究
我國憲法修改的模式分析
論憲法信仰
論憲法權威
憲法慣例的生成及特點
論憲法性法律
當代違憲審查制度的特點
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模式選擇
論憲法監督體制
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憲法監督制度完善問題研究
論憲法訴訟制度的價值及功能
論我國憲法訴訟制度的建立
論憲法與公共權力
WTO下的憲政建設
近代中國的憲政文化述評
憲法與國際人權公約關系研究
論憲法的國際化
論人民代表大會制的特徵
論人民代表大會制是實現人民民主的基本形式
選舉權平等性的理論與實踐
論選舉制度的基本功能
論我國選舉制度的完善
公民投票問題研究
憲政語境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完善問題研究
代議制度比較研究
試論專職代表制
論人大代表的身份
論人民代表素質
論人大會議制度的完善
論人大代表的質詢權及其完善
人大會期制度完善問題研究
論選民和選舉單位對人大代表的監督
選舉制度之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意義
試論美國的選舉制度
地方人大黨委會在憲法監督中的作用初探
試論統一戰線在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
試論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
人民政協地位探究
論人民政協的性質
試論民主黨派參政制度
試論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關系
試析我國地方立法中的問題
公民權利與社會安定的關系初探
試論民族區域地方自治機關的建設
論民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效力
論憲法中的權利與權力結構體系
論我國行政區劃的改革及完善
論我國的地方制度
論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質及其優越性
論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的性質
論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法律地位
論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特點
論中央和地方關系
對我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評價與展望
論基層民主自治
試論經濟制度在憲法中的地位
論公民
論公民意識
論公民權與人權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民權利的發展
論遷徒自由
論公民基本權利的立法保障
憲法基本權利效力問題研究
論憲法基本權利的功能
憲法基本權利對第三人效力問題研究
社會轉型與公民基本權利的發展
我國憲法基本權利體系與國際人權公約接軌問題研究
選舉制度與政治文明
比較各國環境權的憲法規定
論知識產權保護的憲法依據
公民財產權研究
論公民的被選舉權
互聯網時代的言論自由
論新聞自由的界限
論我國憲法公民基本權利體系的完善
死刑的存廢與公民生命權的保障
安樂死與公民生命權的保障
「人權」入憲的意義及思考
立法平等與平等權的實現
平等權的保障與差別待遇
論言論自由
試析公民結社自由的立法
勞動教養制度與公民人身自由權的保障
論公民就業平等權的保障
憲法視域中的「三農」問題
論城鄉公民權利的平等保護
試析公民基本權利立法的價值取向
我國公民基本權利限制問題研究
論公民基本義務的性質及功能
論勞動基本權利的構成
論生存權的保障
信息安全立法與公民知情權保障的協調
論我國國家賠償制度的完善
試論我國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
國家求償權初探
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的關系
論社會保障權產生的背景
論公民控告、檢舉、申訴權的制度化保障
我國關於公民出版自由立法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論公民的知情權
論表達自由的特徵
刑事訴訟原則憲法化問題研究
論公民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障
論我國公民權利的救濟制度及其完善
論公民基本權利的沖突與協調
正當法律程序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問題研究
論司法權的性質與配置
論我國的國家元首制度
公民受教育權問題研究
論環境權
論宗教信仰自由
憲法視角的司法改革問題研究
論司法獨立
論人大監督權的理論基礎
「個案監督」的是與非
論人大對政府財政的監督
論地方人大的立法權
論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解釋權
論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民族立法權
我國人民法院的設置及其改革問題研究
論檢察權的性質及功能
緊急狀態的立法研究
論緊急狀態時期的公民權利保護
試論我國行政訴訟的憲法依據
論總理負責制
論公職人員名譽權與公民監督權的沖突與協調
法治政府的標准
公眾參與與民主政治

六、中國法制史

論神判、天罰觀念的社會歷史基礎
中國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徵
論馬錫五審判方式
試論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法制中的中國傳統
試論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法制中的「社會本位」原則
論北洋政府時期法制中的封建性
試論《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的資產階級法治原則
試論《大清民律草案》中對中國傳統的民事規范體系模式的創新
試論《大清民律草案》中對中國傳統民法的繼承
論《大清新刑律》對中國傳統刑律的創新
論外國列強的在華治外法權
論清朝法律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抑制
從唐律的內容看中國法律儒家化的完成(一準乎禮而得古今之乎)
試論太平天國法制的進步性
試論太平天國法制的封建性
論明代法制中的「重典治國」精神
試論宋代司法審判制度的創新
試論元朝法律對唐宋法律的反動
試論《開皇律》在中國法制史上的歷史地位
論漢朝的春秋決獄
論秦代法律制度對西周法制的創新
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刑法在中國古代刑法史上的歷史地位。
論儒家法思想的現代價值
試論漢朝的刑法改革及其歷史意義
試論春秋時期的成文法運動
試比較中國古代監察 制度獄中國當代檢察制度之異同
試比較中國古代官僚制度與近代公務員制度之異同
試比較新民主主義法制與南京國民政府法制的主要區別
論孫中山法律思想中的「中西合璧」特徵
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土地法
從漢朝刑法原則和制度看法律的儒家化
試論中國古代工商經濟法制的主要特徵
論儒家法律思想與現代法治思想的沖突
司法獨立原則與中國法律近代化
論中國古代民法的的基本特徵
論南京國民政府的檢察制度
試論大陸法系對清末和民國法制的影響
試論明代婚姻和繼承製度的變化
試論唐宋到明清三法司職權的變化及其意義
論中國傳統的法律教育

七、外國法律史

西方自然法思想源流論
中西法律起源的比較
希臘、羅馬憲政研究
羅馬私法的精神
中世紀法律思想研究
中世紀教會法研究
中世紀西歐法律二元化的影響
古東方法特點研究
伊斯蘭法律傳統研究
法律移植與法制變遷的歷史實踐與理論
歐陸法律傳統解析
法國民法典與法蘭西民族文化
德國民法典對世界法制的貢獻
法德民法典比較
普通法精神與英吉利民族文化
英國土地法研究
英美判例法研究
英美憲政制度研究
英美司法獨立制度研究
英美陪審制度研究
英美律師制度研究
英美合同法與對價制度研究
英美信託財產制研究
英美侵權制度研究
英美刑罰制度研究
英美法制現代化比較研究
近代西方法制思想研究
盧梭與孟德斯鳩法律思想比較研究
邊沁功利主義法律思想研究
歷史法學派的思想貢獻
刑事古典學派刑法思想研究
刑事人類學派刑法思想研究
刑事社會學派刑法思想研究
兩大法系陪審制比較研究
西方監獄制度比較研究
西方檢察制度比較研究
西方警察制度比較研究
西方法院與法官制度
西方庭審模式研究
新自然法學思想評析
社會學法學思想研究
新分析法學思想研究
經濟分析法學對現代西方法制的貢獻
八、民事訴訟法學

關於民事訴訟法學若干基本問題的探討
關於民事訴訟若干基本問題研究
關於網上名聲訴訟方式的可能性探討
論民事訴訟的基本模式及其理論基礎
論我國民事審判制度的變革
論我國市場經濟下的民事訴訟
關於我國民事訴訟立法若干問題的探討
我國海峽兩岸民事訴訟程序比較
一國兩制下的民事訴訟特點
論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論民事訴訟上的法律事實
論訴權
論訴
訴訟標的及其識別標准研究
論訴的成立要件
論反訴制度
論處分原則
論當事人雙方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論辯論原則
論法院調解原則
論檢察機關對民事審判的法律監督
合議制度研究
迴避制度研究
公開審判制度探討
我國民事案件審級制度研究
民事訴訟案件主管問題研究
民事訴訟管轄制度研究
論民事訴訟當事人的若干問題
共同訴訟研究
論第三人
論代表人訴訟制度
論訴訟代理制度
論證據
論我國民事訴訟證據制度
論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免除問題研究
證據的理論劃分標准研究
證據保全問題探討
關於強制措施若干問題探討
論民事訴訟中的送達制度
論財產保全
論先予執行制度
訴訟費用問題研究
若干不同類型案件審判程序問題研究
第一審程序研究
普通程序研究
簡易程序研究
論起訴
第二審程序若干問題探討
論上訴
關於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研究
論特別程序
督促程序研究(或完善)
公示催告程序研究(或完善)
論破產程序
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研究
執行難及其對象之我見
論民事訴訟中的國際司法協助
論民事訴訟中的區際司法協助
論民事糾紛的地域特點
論民事糾紛的時代特點
論民事糾紛的人群特點
論促裁製度的若干問題
論人民調解
國際民事訴訟的基本原理探討
公證在民事訴訟中的意義及作用問題研究

九、刑事訴訟法學

論刑事訴訟主體
試論刑事訴訟中的價值目的構造等若干基本理論
論無罪推定
論刑事辯護制度的完善
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的權利及其保障措施及其保障
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試論檢察機關對刑事案件的法律監督
試論刑事被害人在訴訟中的地位
刑事強制措施的適用及完善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若干理論問題探討
刑事證據制度若干理論問題探討
試論刑事訴訟中的證明諸責任
論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論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
試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
試論被害人陳述
論證人證言
間接證據及其運用
海峽兩岸刑事訴訟程序比較研究
論刑事審判方式的改革及完善
論刑事自訴案件
論上訴不加刑原則
試論涉外刑事訴訟的特點
死刑復核程序的改革與完善
試檢察機關的抗訴
論刑事申訴制度
論刑事代理制度
關於刑事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研究
關於刑事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研究
論刑事證據的法律性
論我國公訴制度的完善
論我國證據立法模式的選擇
論審判公開原則
刑事二審程序的若干問題
我國審前程序的立法完善

十、國際法

論國際法與國際關系
論國際法與國際政治
國際法方法論
國際法價值論
國際法認識論
6.論國際法的效力
7.論國際法由弱變強的趨勢
8.論國際法的法律基礎與社會基礎
9.論國際法的法律性
10.論國際法的淵源
11.論《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
12.論國際習慣和條約的動靜態關系
13.評國際法與國內法關系的理論與實踐
14.論條約與中國國內法的關系
15.論國際法與國家主權的保障

7. 教育法律關系中兩個最重要的主題是什麼

教師和學生。

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教育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或當事人,是在教育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人。

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可分為三類:

(1)自然人,即個人主體。公民是自然人中最基本、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主體。如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其他公民等。

(2)集體主體,包括兩類,一類是國家機關,包括權利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等,他們在職權范圍內的活動,能夠成為憲法關系、行政法關系、訴訟法關系等多種法律關系的主體;另一類是社會組織,如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

(3)國家。國家作為一個整體,是某些重要的教育法律關系參加者,既可以作為國家所有權關系、刑法關系的主體,又可以成為國際法關系的主體。

(7)行政法比較熱門話題擴展閱讀:

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

一般包括物質財富、非物質財富、行為三個大的方面。教育領域中存在的法律糾紛,往往都是因之而引起的。

(1)物質財富。簡稱物,它既可以表現為自然物,如森林、土地、自然資源等,也可以表現為人的勞動創造物,如建築、機器、各種產品等;既可以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也可以是公民個人的財產。

(2)非物質財富。包括創作活動的產品和其他與人身相聯系的非財產性的財富。前者也被稱作智力成果,在教育領域中主要指包括各種教材、著作在內的成果。其他與人身相聯系的非物質財富包括公民(如教師、學生和其他個人主體)或組織(如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和其他組織)的姓名或名稱,公民的肖像、名譽、身體健康、生命等。

(3)行為。行為是指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實現權利義務的作為與不作為。一定的行為可以滿足權利人的利益和需要,可以成為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在教育領域中,教育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學校的管理行為和教育教學行為都是教育法律關系賴以存在的最基本的行為。

8. 有什麼行政方面的書,推薦一本好的撒

《行政法學》
作者: 陳愷玲編著
出版日期: 2006年05月第1版
主題詞: 行政法學
分類:政治、法律圖書館>法律>法學各部門>行政法
圖書簡介:本書作者系統闡述了行政法學的發展趨勢及現實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行政執法理論與實務》
作者: 張猛主編
出版日期: 2005年09月第1版
主題詞: 行政執法-基本知識-中國
分類:政治、法律圖書館>法律>中國法律>行政法>行政管理法令
圖書簡介:本書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為促進依法治國,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而組織資深專家學者撰寫的,共13章。以行政執法的基本原理和各種法律制度為基礎,結合典型案例進行闡述。

《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史》
作者: 李孔懷著
出版日期: 2006年02月第1版
主題詞: 行政管理-政治制度-歷史-中國-古代
分類:政治、法律圖書館>中國政治>政治制度史>清、清以前政治>總論
圖書簡介:本書闡述了我國從奴隸社會至清末的國家組織及政治與行政管理制度。

《現代企業管理流程圖:人力資源·行政辦公卷》
作者: 王道華編著
出版日期: 2006年01月第1版
主題詞: 企業管理-勞動力資源-資源管理 企業管理-行政管理
分類:經濟圖書館>經濟計劃與管理>企業經濟>企業經濟理論和方法>企業經濟與其他科學的關系

《中國傳統行政文化》
作者: 田兆陽著
出版日期: 1999年06月第1版
主題詞: 行政管理-文化-專題研究-中國
分類:文化、科學、教育、體育圖書館>世界各國文化與文化事業>中國

《行政管理學》
作者: 崔守航
出版日期: 2005年08月第1版
主題詞: 行政管理-管理學-高等學校-教材
分類:政治、法律圖書館>政治理論>國家理論>國家行政管理
圖書簡介:本書是為了滿足行政管理學教學的需求而編寫的教材。本書從行政學史、行政原理、行政領導、行政組織、行政決策、行政法制、人事行政、機關行政、財務行政、行政方法、行政心理、行政信息等18個方面闡述了各級行政機構普遍遇到的問題。供大專院校作教材用,也可供各級各類

《公共行政學》
作者: 應松年
出版日期: 2004年01月第1版
主題詞: 行政學-教材
分類:政治、法律圖書館>政治理論>國家理論>國家行政管理

《實用行政管理學》
作者: 程家謨
出版日期: 1990年11月第1版
分類:政治、法律圖書館>政治理論>國家理論>國家行政管理

《行政論:現代行政學導引》
作者: 陳兆鋼
出版日期: 1988年05月第1版
分類:政治、法律圖書館>政治理論>總論

9. 考研;憲法與行政法 還是 民商法

那個,應該這樣說;
上海財經因為是地域關系,進入可能比較困難,可是如果你專想畢業屬以後找工作能夠在大城市呢,上海財經也是可以選擇的,可是,在法律專業方面,上海財經肯定不如廈大的,這個要靠你選擇了。如果是上海財經,也許民商法能夠進去也說不定呢。
廈大呢,法學最強的分支是國際法方向,民商和行政法比較好的是西政,不過廈大的話應該行政法好考一點。可是廈大的法學毫無疑問的肯定比上海財經強,如果你是想讀書,真正學到東西,也許廈大的學術氛圍以及人文環境更適合。
上海太浮躁,廈門比較適合人居,因為廈門外來人口比較多,本身的廈門人也不會像上海人一樣排外,個人覺得廈門比較舒服,廈大的專業也比較好。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0. 2016行政法有哪些新變化可以寫畢業論文

我幫你寫好了。沒問題。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論文提綱也可以用最簡單的格式和分類,簡單明了地說明論文的目的、依據和意義,甚至是兩句話。這種提綱往往是用於科學論文,而且在對於各種概念有相互聯系而不是孤立的出來討論的情況下。如果總要分出1、2、3......點來寫的話,往往會變成「八股文」的模式,這樣的論文往往是應付式的論文,其真正的科學價值會大打折扣。

熱點內容
河北省司法廳冀東分局 發布:2025-08-15 08:44:03 瀏覽:35
體現民事訴訟法的案例 發布:2025-08-15 08:43:11 瀏覽:341
在職法律碩士騙子 發布:2025-08-15 08:41:46 瀏覽:757
法律援助精準扶貧會議信息 發布:2025-08-15 08:41:36 瀏覽:960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知識測試問卷 發布:2025-08-15 08:36:36 瀏覽:691
雲南省高速公路條例 發布:2025-08-15 08:34:57 瀏覽:166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99條 發布:2025-08-15 08:24:23 瀏覽:328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 發布:2025-08-15 08:10:08 瀏覽:866
在經濟法的定義中 發布:2025-08-15 07:58:58 瀏覽:145
合同法第5258條 發布:2025-08-15 07:58:56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