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員工工件報廢
『壹』 勞動法中給廠里做報廢工件要怎麼賠
這要看你們合同的約定,但是你實際發放的工資不能低於當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貳』 勞動法中關於工人工作失誤導致產品報廢怎麼賠償
《工資來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自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叄』 勞動法在生產產品報廢%多少之內不能處罰
勞動法沒有規定,行業標准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行業標准沒有規定的,按照用人版單位的規定辦理權。用人單位規定的標准,應當是絕大多數人都能夠辦到的。
《勞動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1〕14號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肆』 工作失誤造成加工的零件報廢,勞動法規定如何處罰.
摘要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伍』 新員工在上班時因是生手,不熟悉工作而使產品報廢。廠里要賠錢,這種事,在勞動法上是怎麼規定的
先明確責任。主要責任應該不是你,而是班長。你沒有存在主觀上的故意。若賠償,需要出具損失由你賠償的證據。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經驗之談,僅作參考。
『陸』 勞動法規定工件做廢了扣多少
幹活做報廢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精度高,難度大,合格率很低,反之合格專率就高。
美國屬的太空梭升空後還爆炸了呢,查出問題後,是某個員工或某個責任人能賠的起的嗎。
如果事先規定好合格率,而你沒有這個把握。你可以不做這個工件。如果事先沒有規定,那就不是你的責任。除非你是故意的。
『柒』 勞動法中關於報廢產品價值賠償比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版,用人單位可按權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捌』 操作工產品報廢了,勞動法規定最多扣員工的多少錢
勞動者過錯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從其工資中扣除賠償費,但應當提前書面告知扣除原因及數額;未書面告知的不得扣除。扣除賠償費後的月工資余額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玖』 員工把產品做報廢了,勞動合同法裡面應該怎麼賠
如果不是故意行為就不用賠償,扣的應該屬於獎金,不管怎麼扣你的月工資必須是保證在當地最低標准工資以上
『拾』 勞動法工件報廢開除走人能陪錢嗎
勞動者因為工作失職造成用人單位重大損失被解除合同沒有經濟補償,反而會賠償部分損失。
勞動者工作失職出廢品,損失較小的不構成「重大損害」的情形,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合同,否則是違法解除合同,勞動者可以主張繼續履行合同,也可以主張二倍經濟補償金即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兩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勞動者工作失職工件報廢,致使用人單位損失較大的,是造成用人單位重大損害的情形,用人單位可以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三)項規定解除合同。因此解除合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對損害重大的判定,一般以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的額度或者按實際情況以公平原則確定。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勞動者過錯程度,要求勞動者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一部分,一般不超過30%。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