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施行日期
『壹』 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施行的日期是,自什麼時候起
該條例自2015年6月11日起施行。
2015年6月16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公布《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該《條例》分總則、設立、職責、組織原則、議事決策、責任追究、國家工作部門黨委、附則8章39條,由中央辦公廳商中央組織部解釋,自2015年6月11日起施行。
『貳』 政法工作條例實施時間,哪一天實施
《政法工作條例》自2019年1月13日施行。
《條例》規定的實施時間:
第三十九條本條例自2019年1月13日起施行。此前發布的黨內有關政法工作的規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行。
『叄』 《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正式施行於什麼時間
我國復1993年制定了《國制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建立了公務員制度。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在我國,國家公務員是指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的規定,我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肆』 政法工作條例什麼時間實施
《政法工作條例》自2019年1月13日起施行。為了堅持和加強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做好新時代黨的政法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拓展內容:
《政法工作條例》關於 請示報告的規定
第十七條中央政法委員會、中央政法單位黨組(黨委)在黨中央領導下履行職責、開展工作,對黨中央負責,受黨中央監督,向黨中央和總書記請示報告工作。
中央政法委員會、中央政法單位黨組(黨委)和縣級以上地方黨委、黨委政法委員會、政法單位黨組(黨委)按照黨中央關於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
政法單位黨組(黨委)向同級黨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和匯報重要工作,一般應當同時抄報同級黨委政法委員會。
第十八條中央政法委員會、中央政法單位黨組(黨委)應當及時向黨中央請示以下事項:
(一)政法工作重大方針政策、關系政法工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事項;
(二)維護國家安全特別是以政權安全、制度安全為核心的政治安全重大事項;
(三)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四)政法工作重大體制改革方案、重大立法建議;
(五)擬制定的政法隊伍建設重大政策措施;
(六)政法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中央政法委員會、中央政法單位黨組(黨委)應當及時向黨中央報告以下事項:
(一)黨中央決定、決策部署、指示等重大事項貫徹落實重要進展和結果情況;
(二)對影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憲法法律正確統一實施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報告;
(三)具有全國性影響的重大突發案(事)件重要進展和結果情況;
(四)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重大舉措;
(五)半年和年度工作情況;
(六)黨中央要求報告的其他事項。
政法工作總體情況、中央政法委員會牽頭辦理或者統籌協調的重大事項情況,由中央政法委員會統一報告黨中央,中央政法單位協助做好相關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向黨中央報告工作制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按照有關規定,向黨中央請示報告政法工作重大事項。
第二十條中央政法單位黨組(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法委員會應當向中央政法委員會請示以下事項:
(一)涉及政法工作全局、需要提請中央政法委員會研究決定的重大事項;
(二)有關地區、部門之間存在分歧,經反復協商仍不能達成一致,需要中央政法委員會協調的重大事項;
(三)重大政法改革方案和措施;
(四)出台重要執法司法政策性文件、司法解釋,提出涉及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立法建議;
(五)黨中央交辦的重大事項和需要中央政法委員會統籌研究把握原則、政策的重大事項;
(六)政法工作中涉及國家安全特別是政治安全等重大事項的相關政策措施問題;
(七)擬以中央政法委員會名義召開會議或者印發文件;
(八)應當向中央政法委員會請示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一條中央政法單位黨組(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法委員會應當向中央政法委員會報告以下事項:
(一)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情況;
(二)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情況;
(三)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委員會工作部署、指示和決定情況;
(四)重大工作部署以及推進情況,年度工作情況;
(五)重大政法改革部署以及推進情況;
(六)政法工作中涉及國家安全特別是政治安全的重大事項處理情況;
(七)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政法領域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等情況;
(八)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
(九)應當向中央政法委員會報告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黨委政法委員會、政法單位黨組(黨委)每年應當向同級黨委報告全面工作情況,遇有重要情況及時請示報告。
地方黨委政法委員會參照上一級黨委政法委員會有關規定,確定同級政法單位黨組(黨委)、下級黨委政法委員會請示報告重大事項范圍、內容和程序等。
『伍』 行政法規的行政寫法
行政法規包括標題和正文兩大部分,它們各自的寫法如下:
標題
行政法規的標題通常有以下四種寫法:
(1)是由國家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公報》1991年第1號)。
(2)是由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其中事由多用「關於……的」介詞結構,使之作文種的定語,如《國務院關於鼓勵華僑和香港澳門同胞投資的規定》(《國務院公報》1990年第18號)。
(3)包括適用范圍、事由和文種,如《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國務院公報》1988年第15號)。
(4)只含事由和文種,如《鹽業管理條例》(《國務院公報》1990年第4號)。如果該法規是暫行、試行或補充的,則在法規名稱前註明「暫行」、「試行」、「補充」的字樣。如《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公報》1990年第29號)。
正文
行政法規的正文包括制定目的或根據、適用范圍、主管部門、具體規范、獎懲辦法、施行日期等內容。
制定目的是指制定該法規所達到的結果,用「為」或「為了」介詞領起,往往起筆交代。制定根據是指制定該法規所依照的法律、法令或法規,用「根據」、「依照」等介詞領起,寫在第一條或第二條中。依法規的內容,制定目的和制定根據可只寫一個,也可兩者都寫。
適用范圍是指必須依照執行或應當參照執行該法規的機關、團體、單位或個人。其中,依照執行的對象寫在篇首或篇末,參照執行的對象多寫在篇末。
主管部門是指主要負責該法規的解釋以及制定實施細則的機關,多在篇末寫清。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公報》1989年第13號)的第二十八條規定:「本條例由農業部負責解釋;實施細則由農業部制定。」
具體規范是指該法規所規定的要求執行和遵守的事項,這是正文的核心部分,需要分若干章或若干條逐一表述。
獎懲辦法是指該法規所規定的獎勵和懲罰措施,有的在具體規范中分述,有的單列於具體規范之後條陳。根據法規的內容,可兩者兼寫,也可只取其一。
施行日期是指該法規的生效時間,多在最後一條中註明。有的法規發布之日立即生效,寫明「本條例(規定、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的字樣;有的法規從發布到施行要隔一段時間,如《土地復墾規定》(《國務院公報》1988年第24號)於1988年11月8日發布,施行日期是1989年1月1日;有的法規不規定具體的施行日期,只寫「本條例(規定、辦法)的施行日期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等。一些新法規發布的同時還廢止有關舊法規,也在最後一條中寫出廢止的舊法規名稱、制發機關及發布日期。此外,行政法規如有附件,將其列在正文之後。
『陸』 行政法規是由什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規定的,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相關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
法律依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
第二十六條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或者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行政法規草案時,由國務院法制機構或者起草部門作說明。
第二十七條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務院對行政法規草案的審議意見,對行政法規草案進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報請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施行。簽署公布行政法規的國務院令載明該行政法規的施行日期。
『柒』 《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實施日期是哪一天
1993年8月14日
『捌』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什麼時間起施行
2016年7月8日起實施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17/c_1119232150.htm
『玖』 行政法規由誰簽署公布
法律分析: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總理以國務院令形式簽署公布。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法律依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第二十七條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務院對行政法規草案的審議意見,對行政法規草案進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報請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施行。簽署公布行政法規的國務院令載明該行政法規的施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