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執法理念
㈠ 我國行政公務人員應樹立依法行政的哪些觀念
行政公務人員應樹立依法行政的以下觀念
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關於法治改革方面的重大戰略舉措,只有以法治思維推進改革、推進全面小康和推進從嚴治黨,才能保證我們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正確的軌道上行進,才能確保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全面依法治國體現在行政體系方面,就是全面依法行政,作為黨的幹部、國家的公務人員和群眾的服務者,只有將依法行政理念入腦入心,並實實在在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才能成其為合格的公務人員。
在法治思維下,樹立依法行政理念,首先公務人員自身要先學好、學深、學透行政法、公務員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這樣在工作中才能合理地行使權力,做到行政有規,做事有矩,執法有度。在學法中自覺強化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改革、助發展、化矛盾、促穩定的能力,全面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讓群眾在法治社會模式下,認可和信任公務人員依法行政、執法,在干群關系密切上再添一把助力。同時,要強化在便民利民和實現公共利益的行政目標上達成一致,必須在合法的范圍內,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公平公正公開地裁量,尊重執行法律程序,堅持以法律為先的裁量原則,追求依法行政執法的成效,既保證行政執法有規矩、有效率,又確保與時俱進能便民、有利民。
其次是在法律框架范圍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執行好公務,這實際上也是公務人員工作的第一基本准則。在法律框架范圍內,第一是明確公務人員本身的職責要求和規范,第二是對公務人員行使權力的一個約束形式,使其真正代表國家行政執法,真正符合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簡單來講就是,國家公務人員工作的方方面面范疇都必須有法律依據,在當前法律不健全情況下,那麼至少也必須有政策依據,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履職盡責,提升效率。
再次就是要自覺將公務人員的公權力曬在陽光下,虛心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一就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公務人員的公僕意識、為民觀念一定不能丟,公權力來源於人民,也必須服務於人民,所以說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只是指黨員幹部,作為每一個國家的公務人員也必須強化這種意識,絲毫不能鬆懈。服務於民關鍵是要真正關心人民,真正深入群眾,真正聯系實際,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做群眾之所盼。自覺接受監督的主旨也就是要將執行公權力的行為實實在在置於群眾監督之下,認真主動的聽取和接受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參與性行政的主要參與者。其實最終目的不外乎就是要達到真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使得改革發展成果為廣大人民所共享。
㈡ 行政執法理念的含義
行政執法的理念要求包括職權法定;處罰和教育相結合;程序正當;權責統一;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尊重和保障人權理念;公正、公開、及時的理念。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三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四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的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第五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第六條
辦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保障其合法權益。
第七條
辦理行政案件,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應當使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詢問。對不通曉當地通用語言文字的當事人,應當為他們提供翻譯。
㈢ 什麼是執法理念
執法理念就是執法依據,是一種符合正常價值觀的執法思想,也是日常執法過程當中的一種憑證,更是法治社會下陽光執法的一種真實體現,例如文明執法、誠信執法、柔性執法、科學執法、依法執法、為民執法、創新執法......等等
㈣ 執法理念有哪些
執法理念有以下幾點:
1、職權法定。依法治國作為我國治國安邦的基本戰略,要求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三者構成了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關鍵環節以及必要保證。因此,對於行政主體而言,其職權必須是法律所賦予的,法外無權。例如,我國明確規定對於違反稅法,如逃漏稅,其執法權為相關的稅務部門。但是,對方對於稅務部門的執法行為,出現了抗稅,拒不繳納,數額巨大,涉及刑事責任的范疇時候,此時,稅務部門將無權進行管理,將轉交給司法部門進行審理,根據規定判處其相關的刑事處罰。由此,可以發現我國對於行政主體的職權的范疇有著清楚明確的規定;
2、行政處罰與教育相結合。行政處罰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某人,其目的在於教育民眾,避免其再犯。比方說,我國針對吸毒者有強制戒毒處罰,對於一般的賣淫行為進行收容教育的行為,其目的不是為了處罰,是為了幫助吸毒成癮者戒毒。由此可以發現,行政執法理念中包含了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兩種;
3、程序正當,行政主體在針對具體的事件進行處理時,需要程序正當。如,當對方眼中違背了治安管理條例,需要進行拘留的行政處罰時,此時公安機關會明確告知,其所違背的條例,以及拘留時間,出示拘留證的同時,告知其可以行使的權利,行政復議以及行政訴訟的權利等等。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利時,程序必須完整且正當;
4、權責統一,權利行使也意味著責任的承擔。對於行政權利的行使,我國現在實行的終身負責制度。比方說,常見的營業執照的注冊,對於其信息的輸入,以及是否的合法進行注冊,我國的法律有著明確的規定,法律授予工商管理部門注冊權利,但是反過來,當出現問題時,也會追究行政主體相關的責任,即所謂的權責統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八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㈤ 在轉變行政執法觀念上有哪些問題
1父母官觀念,權貴觀念 ,認為自己是官,行事方式武斷,不聽從良言,總是以發號施令的方式行事,認為自己是一方父母官,思想里還有一種封建觀念,不管什麼事都喜歡自作主張,把自己放在佛像的位置 2計劃經濟觀念,消極怠工,脾氣大,折騰人,總是以優越感自居 3等級觀念,把人分三六九等,包括做事,工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事執法方式 4潛規則,人情債 5一遇到執法就立即找出漏洞鑽 6和稀泥 7各部門或單位之間互相照顧 8穿在一個繩上的螞蚱 9神通廣大
㈥ 行政執法理念必須實現哪三個轉變
一是改進執法方式注重理念,行政執法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二是規范執法行為注重和諧,行政執法從剛性化到剛柔並濟轉變。
三是創新執法機制注重溝通,行政執法從突擊性執法向長效性執法轉變。
㈦ 根據行政法的相關法律知識,談談如何踐行好執法為民的理念要求
1、堅持執法為民,要加強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執法為民的素質。
2、堅持執法為民,要正確處理好「為民」與「執法」的關系。
3、堅持執法為民,要做好執法理念與服務理念的有機融合。
4、堅持執法為民,要從抓制度、促規范上下功夫。
㈧ 在執法理念和執法執業、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整改措施
通過認真學習教育活動,總結經驗教訓,結合本人工作實際,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整改:
1、樹立法治理念,把法治的理念深深紮根於審判工作的實際。樹立依法治國理念,維護法律權威、嚴格依法辦事,自覺接受監督,深入學習總結,滿腔熱情幫助人民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在執行工作中,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樹立公平正義理念,確立合法合理、及時高效、公開公正的觀念,堅持依法辦事,杜絕「關系案」和「人情案」,認真嚴格執法,但同時能自覺開展說服教育,幫助群眾認識問題,從而和諧干群關系,取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