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對無證安置執行新規

民事訴訟法對無證安置執行新規

發布時間: 2022-03-10 10:33:21

⑴ 人購買別人的安置房,但沒產權證,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嗎

沒有產證的,要調取產權信息。只要是他的財產就可以執行一、看該房產是否設定抵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六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賣、變賣或者抵債。《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設定抵押的房屋的規定》第二條人民法院對已經依法設定抵押的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居住的房屋,在裁定拍賣、變賣或者抵債後,應當給予被執行人六個月的寬限期。在此期限內,被執行人應當主動騰空房屋,人民法院不得強制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遷出該房屋。第三條上述寬限期屆滿後,被執行人仍未遷出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強制遷出裁定,並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的規定執行。強制遷出時,被執行人無法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的,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可以由申請執行人為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提供臨時住房。也就是說,如果房屋之是因普通債權債務關系被查封,且屬於居住之必要房產,那麼法院只查封不拍賣,如果房屋已經設置了抵押權,那麼抵押權人在為被執行人提供短期安置住房後,法院可以拍賣該住房。二、已經查封的房屋對房屋權利作出了限制,這種贈與是無效的。被執行人人在國外,該房屋並不屬於居住之必要房產,因此,我認為是可以查封拍賣的。

刑法有什麼刑法對老賴執行房子的法卻

當法院在執行過程中發現被執行人除唯一住房外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時,很難在實現生效法律文書內容、遵守民訴法執行豁免規定和維護社會穩定和諧三者之間找到平衡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七條規定:「對於超過被執行人及其所撫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在保障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最低生活標准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後,可予以執行。」這為唯一住房的執行提供了法定依據,但並沒有明確限定「生活所必需居住房屋」的具體標准和如何保障「最低生活標準的居住房屋」的操作模式,實踐中做法不一。
一、被執行人住房超過生活所必需的認定
(一)被執行人住房超過生活所必需的認定標准
1. 被執行人享有其他固定的租賃房屋。實踐中經常存在這樣的情況,被執行人名下有一套住房,同時因從事生產經營又從第三人處租賃房屋,並且長期固定在租賃房屋內從事日常生產生活;或者被執行人在城鎮購置了商品房,同時又在農村承包集體土地從事畜牧養殖或經濟作物種植,為了生產便利和生活需要,在承包土地上修建房屋或臨時建築長期居住。《規定》第七條並未規定被執行人對住房享有所有權,因此筆者認為,只要被執行人享有穩定的居住權,即使該第二處住房並未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也可以認定被執行人的住房已經超過了生活所必需的標准。
2.被執行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名下有其他房產。盡管被執行人除唯一住房外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但與被執行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名下有其他房產。如果被執行人長期居住在家庭成員名下的房屋,並將自己名下的房屋出租給第三人用於收益。筆者認為,由於被執行人具有相對穩定的其他住所,符合《規定》第七條規定的條件,因此此種情況下可以認定被執行人的住房已經超過了生活所必需的標准。
3.被執行人的唯一住房面積過大。對於被執行人的房屋面積明顯超過生活所必需的認定標准,可以參照當地建設部門公布的上年度人均最低住房標准建築面積,以及建設部發布的《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規定的第三條第二款,「城鎮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人均住房面積的60%」的規定。
4.被執行人的唯一住房價格過高。考慮到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對於認定被執行人住房是否超過生活所必需的另一標准就是價格判斷原則,法院可以依照被執行人住房在當地的市場價格作為參考標准。因為在經濟發達地區或者大城市,不同地段的房屋價格差異很大,當被執行人的唯一住房因所處的位置、地段、結構或用途等條件使其實際價值較大,評估變現後即使安置被執行人及其所撫養家屬後仍有足額房產變價款實現債權,則法院可以認定被執行人的住房已經超過生活所必需的標准。
(二)被執行人住房超過生活所必需的認定程序
對於執行超過生活所必需的唯一住房時,法院必須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只有公平、公正、透明地進行認定,合理地保障被執行人的異議權、復議權,才會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實踐操作性。
1.以申請執行人提出申請為前提。目前對被執行人住房超過生活所必需的認定程序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應由法院依職權啟動認定程序,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由申請人提出申請以啟動認定程序。
2. 由被執行人對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當法院收到申請執行人的申請書和材料後,應當嚴格按照上述四項標准,及時地對被執行人住房是否屬於生活所必需進行審查。法院審查後認為被執行人的住房超過生活所必需的范圍,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法對該住房予以查封,但暫不採取拍賣、變賣或者抵債措施。被執行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三條的規定提出執行異議,並提供相應的材料和證據以證明該房屋屬於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被執行人沒有在規定期間提出異議申請的,應視為被執行人放棄了申請異議的權利。
3.組成合議庭舉行聽證會。當被執行人對執行行為提出異議時,法院應當在十日內組成合議庭,通過舉行聽證會的形式進行審查,並通知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參與聽證會。如果被執行人的異議理由成立,法院裁定撤銷或者改正。如果異議理由不成立,法院裁定駁回異議申請,依法對被執行人的房屋進行拍賣、變賣或者抵債。被執行人對駁回異議申請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但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二、對被執行人最低生活標准所必需居住房屋的保障
法院對被執行人超過生活所必需的唯一住房予以強制執行後,如何保障被執行人最低生活標准所必需居住房屋就成為關鍵。
(一)由政府提供公租房、廉租房作為「周轉房」
供房主體應當具有及時提供房源、隨時訂立租賃合同的資格,有人主張由申請執行人來尋找和確定供房主體。但是實踐中申請執行人很少配合,對於申請執行人而言,自己非但沒有實現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權益,還得先行為對方當事人解決問題,這讓申請執行人普遍難以接受。筆者認為最適合的供房主體為政府,由政府長期提供一定數量的公租房、廉租房作為「周轉房」,而公租房、廉租房與商品房相比的最大特點就是價格低廉且穩定,不會出現因房租上漲而預留租金不足的情形。
(二)法院不作為租賃合同的當事人
法院與政府簽訂的只是供房意向書,雙方約定由政府長期提供一定數量的公租房、廉租房給法院,以作為「周轉房」用於安置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當實際發生租賃關系時,並不由法院與政府簽訂房屋租賃合同,而是由政府和被執行人直接簽訂房屋租賃合同,被執行人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是否簽訂租賃合同。
(三)法院從房產變價款中先行扣除20年公租房、廉租房標準的租金
由法院從房產變價款中先行扣除2年公租房、廉租房的租金交給政府,預留18年公租房、廉租房的租金交給被執行人。當2年租賃期滿後,被執行人不願搬出「周轉房」且仍符合公租房、廉租房條件的可申請續簽合同,被執行人自願搬出「周轉房」的則自行安排住房。如果被執行人不願居住公租房、廉租房,未與政府簽訂租賃合同的,法院可以參照公租房、廉租房的租金標准,從房產變價款中先行扣除20年的租金交給被執行人,由被執行人自行解決居住問題。

⑶ 法院可以強制執行老賴的拆遷房嗎

【1】老賴有兩套(包括多套產權房)產權房,沒有其他財產。
法院會給老賴留一套住,另幾套內拍賣。容
【2】老賴還沒有取得產權的拆遷房,法院不會去強制執行,進行拍賣的。
【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⑷ 已經屬於無證的房產能強制執行嗎

對抵押的無證房產,可以強制執行。如果抵押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則債權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抵押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是要為抵押人及其家屬保留必須的生活費用和生活用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五十條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執行員應當將強制執行情況記入筆錄,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

⑸ 拆遷安置房法院能強制執行嗎

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後,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申請強制執行。如果沒有簽訂拆遷補償協議,被拆遷人對拆遷補償決定不起訴又不執行的,拆遷部門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相關法律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八條 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以上知識就是對「拆遷安置房法院能強制執行嗎」這一問題進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關注無訟,私信咨詢。

⑹ 農村房屋無證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嗎

農村戶口,土地不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因為,農民的土地所有權仍然屬於國家,農民只是擁有使用權,所以,無法申請強制執行。包括農民自用的宅基地,也不可用來作為財產強制執行。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則可以用來強制執行,如果當事人只有一套住房,那是屬於個人生活必須品,同樣不能用於強制執行。
如果當事人有購買的土地或商品房,則可以作為財產強制執行。

司法解釋》第三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責令被執行人報告財產情況的,應當向其發出報告財產令。報告財產令中應當寫明報告財產的范圍、報告財產的期間,以及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法律後果等內容」。被執行人應當報告的財產范圍非常寬,《執行解釋》第三十二條做了具體明確的規定:「被執行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應當書面報告下列財產情況:

(一)收入、銀行存款、現金、有價證券;

(二)土地使用權、房屋等不動產;

(三)交通運輸工具、機器設備、產品、原材料等動產;

(四)債權、股權、投資權益、基金、知識產權等財產性權利;

(五)其他應當報告的財產。

被執行人自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當前財產發生變動的,應當對該變動情況進行報告。被執行人在報告財產期間履行全部債務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報告程序。

該條規定應報告的財產既包括現金、動產、不動產,也包括債權、股權、投資權益、基金、知識產權等財產性權利;既包括當前的財產情況,也包括被執行人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當前發生的財產變動情況。《執行解釋》第三十三條則做了具體的補充報告的期限:「被執行人報告財產後,其財產情況發生變動,影響申請執行人債券實現的,應當自財產變動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補充報告。」在第三十四條規定了查詢和保密制度。第三十五條規定了執行法院可以依申請或職權調查核實制度。現實生活中,有一些被執行人有財產,就是故意拖延不執行。在我國執行程序中不僅首次明確規定了財產報告制度,並且解釋做了進一步的具體規定。作為被執行人的一項法定義務,財產報告使法院在調查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方面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可以保證執行工作順利開展。

⑺ 最高法:小產權房、無證房統統能執行

隨著執行力度的加大,各省根據自省的現狀,及依據《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等相關法律紛紛出台相應的解決方案。依江蘇省為例,為解決執行工作中較為突出的疑難問題,統一全省執行尺度,根據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及精神,結合執行工作實際,制定了《關於執行疑難問題的解答蘇高法[2018]86號》的解答,供參考。

在集體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是否可以處置?

(一)在集體土地上未經批准建造的房屋,是否可以處置?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的通知》(法[2012]151號),可以進行「現狀處置」。處置時應在拍賣公告中披露房屋不具備登記條件的現狀及土地性質,買受人或承受人按照房屋現狀取得房屋,後續的產權登記事項及將來可能面臨的拆除、拆遷及補償不能等風險由買受人或承受人自行負責。變價不成的,債權人可以接受該房屋抵債。變價或抵債裁定中應載明上述內容和風險。

(二)在租賃的集體土地上建造的廠房及廠區內的辦公樓、宿舍、倉庫等,是否可以處置?

在不改變租賃合同前提下,可不徵得集體經濟組織同意進行「現狀處置」,但處置前應告知集體經濟組織。處置時應當充分披露租賃合同內容,特別是公告租賃剩餘期限、租金標准及支付等情況。

確定保留價需考慮租金支付情況。成交或抵債後,被執行人作為承租人的權利義務由受讓人繼受。

拍賣前租賃期限已屆滿,租賃合同對於房屋歸屬及補償有約定的,尊重租賃合同的約定。如約定房屋收歸集體組織但給予承租人(被執行人)補償的,執行補償款。沒有約定收歸集體組織的,被執行人繼續使用租賃土地,集體組織沒有提出異議的,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但租賃期限為不定期,執行法院可以對房屋進行處置。租金標准及支付方式由執行法院與集體組織協商確定。不能協商確定的,執行法院可以參照市價標准確定。

在國有建設用地上建造的無證房屋,是否可以處置?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的通知》(法[2012]151號),對於國有建設用地上建造的無證房屋可以處置。執行法院應就該房屋是否可轉化為有證房屋徵求行政機關意見,並作為確定無證房屋價值的參考。

處置未辦理初始登記的房屋,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執行法院處置後應當向房屋登記機構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暫時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執行法院處置後應當向房屋登記機構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並載明待房屋買受人或承受人完善相關手續具備初始登記條件後,由房屋登記機構按照《協助執行通知書》予以登記;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原則上進行「現狀處置」,即處置前披露房屋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現狀,買受人或承受人按照房屋的權利現狀取得房屋,後續的產權登記事項由買受人或承受人自行負責。

被執行人購買的預售商品房,如何執行?

被執行人已將房款全部支付給開放商(被執行人自付一部分,銀行貸款一部分),銀行辦理了抵押預告登記(預抵押登記),開發商在預售房產辦理抵押權登記之前對銀行貸款承擔階段性連帶擔保責任的商品房預售情形下,預售的商品房被法院預查封後,開發商或被執行人以仲裁或訴訟方式解除合同的,不得對抗人民法院的執行,人民法院可以繼續執行預售房產。

人民法院在辦理預售商品房預查封時,除向房產登記部門送達預查封有關法律文書之外,還應及時向開發商送達預查封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告知預售商品房已被法院預查封,擅自向被執行人退款承擔法律責任

在人民法院辦理預售商品房預查封後向開發商送達預查封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前,開發商已退還給被執行人的款項,在變價款中預先扣除支付給開發商。向開發商送達預查封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後,開發商擅自退還給被執行人的款項,由開發商自行追索。

對於開發商已退還銀行的相應款項,在變價款中預先扣除支付給開發商。開發商尚未退還銀行相應款項的,在變價款中預先扣除銀行貸款相應款項支付給銀行,並通知開發商。

對於被執行人與案外人(含配偶)共有的財產以及未成年子女名下財產,如何執行?

生效法律文書僅載明被執行人個人為債務人,對於下列財產,執行法院可以執行。

(一)被執行人配偶名下的存款、股權(股份)、金融理財產品等,婚後登記在被執行人配偶單方名下的房產、車輛以及婚後登記在被執行人和其配偶雙方名下的房產、車輛等財產;

(二)登記在被執行人及其他人名下的共有財產以及登記在案外人名下但案外人承認屬於被執行人財產或同意作為被執行人財產接受強制執行的財產;

(三)對於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與其收入明顯不相稱的較大數額存款,登記在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單方名下的房產、車輛或者登記在被執行人和其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產等,執行法院可以執行。

對於共有財產,應當先行實物分割後執行,但不能實物分割或分割會導致財產價值明顯減損的,執行法院可以整體處置。

對於處置後變價款的執行,以被執行人在共有財產中所佔份額為限。被執行人在共有財產中所佔份額,以登記公示為准;沒有登記公示的,按照出資額確定;不能確定出資額的,視為等額享有。但對於被執行人配偶單方名下以及被執行人與其配偶雙方名下的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以1/2份額為限執行。

在人民法院整體處置前,共有人願意支付被執行人應有份額部分對應的價款申請排除執行,債權人和債務人對此予以認可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處置時鼓勵共有人積極參與競買,共有人競買成交後僅需支付被執行人應有份額部分對應的價款即可。

共有人及未成年人子女基於實體權利提出異議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27條審查處理。

附: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的通知

法〔2012〕1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現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建法函〔2012〕102號)轉發你們,請參照執行,並在執行中注意如下問題:

一、各級人民法院在執行程序中,既要依法履行強制執行職責,又要尊重房屋登記機構依法享有的行政權力:既要保證執行工作的順利開展,也要防止「違法建築」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房屋通過協助執行行為合法化。

二、執行程序中處置未辦理初始登記的房屋時,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執行法院處置後可以依法向房屋登記機構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暫時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執行法院處置後可以向房屋登記機構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並載明待房屋買受人或承受人完善相關手續具備初始登記條件後,由房屋登記機構按照《協助執行通知書》予以登記;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原則上進行「現狀處置」,即處置前披露房屋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現狀,買受人或承受人按照房屋的權利現狀取得房屋。後續的產權登記事項由買受人或承受人自行負責。

三、執行法院向房屋登記機構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房屋登記機構認為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並作出書面說明的,執行法院應在30日內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參照行政規章,對其說明理由進行審查。理由成立的,撤銷或變更《協助執行通知書》並書面通知房屋登記機構:理由不成立的,書面通知房屋登記機構限期按《協助執行通知書》辦理。

特此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2012年6月15日

附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

建法函[2012]102號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關於無證房產可否依據協助執行文書直接辦理產權登記的請示》(浙建房[2011]72號)收悉。經商最高人民法院,函復如下:

一、對已辦理初始登記的房屋,房屋登記機構應當按照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的要求予以辦理。

二、對未辦理初始登記的房屋,在完善相關手續後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房屋登記機構應當按照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予以登記;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房屋登記機構應當向人民法院書面說明情況,在人民法院按照法律和有關規定作出處理前,房屋登記機構暫停辦理登記。

三、房屋登記機構依據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予以登記的,應當在房屋登記簿上記載基於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予以登記的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二0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附:江蘇高院的詳細操作指引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關於執行疑難問題的解答

蘇高法[2018]86號

為解決執行工作中較為突出的疑難問題,統一全省執行尺度,根據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及精神,結合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解答。

一、在集體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是否可以處置?

(一)在集體土地上未經批准建造的房屋,是否可以處置?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的通知》(法[2012]151號),可以進行「現狀處置」。處置時應在拍賣公告中披露房屋不具備登記條件的現狀及土地性質,買受人或承受人按照房屋現狀取得房屋,後續的產權登記事項及將來可能面臨的拆除、拆遷及補償不能等風險由買受人或承受人自行負責。變價不成的,債權人可以接受該房屋抵債。變價或抵債裁定中應載明上述內容和風險。

(二)在租賃的集體土地上建造的廠房及廠區內的辦公樓、宿舍、倉庫等,是否可以處置?

在不改變租賃合同前提下,可不徵得集體經濟組織同意進行「現狀處置」,但處置前應告知集體經濟組織。處置時應當充分披露租賃合同內容,特別是公告租賃剩餘期限、租金標准及支付等情況。

確定保留價需考慮租金支付情況。成交或抵債後,被執行人作為承租人的權利義務由受讓人繼受。

拍賣前租賃期限已屆滿,租賃合同對於房屋歸屬及補償有約定的,尊重租賃合同的約定。如約定房屋收歸集體組織但給予承租人(被執行人)補償的,執行補償款。沒有約定收歸集體組織的,被執行人繼續使用租賃土地,集體組織沒有提出異議的,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但租賃期限為不定期,執行法院可以對房屋進行處置。租金標准及支付方式由執行法院與集體組織協商確定。不能協商確定的,執行法院可以參照市價標准確定。

二、在國有建設用地上建造的無證房屋,是否可以處置?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的通知》(法[2012]151號),對於國有建設用地上建造的無證房屋可以處置。執行法院應就該房屋是否可轉化為有證房屋徵求行政機關意見,並作為確定無證房屋價值的參考。

處置未辦理初始登記的房屋,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執行法院處置後應當向房屋登記機構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暫時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執行法院處置後應當向房屋登記機構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並載明待房屋買受人或承受人完善相關手續具備初始登記條件後,由房屋登記機構按照《協助執行通知書》予以登記;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原則上進行「現狀處置」,即處置前披露房屋不具備初始登記條件的現狀,買受人或承受人按照房屋的權利現狀取得房屋,後續的產權登記事項由買受人或承受人自行負責。

三、被執行人購買的預售商品房,如何執行?

被執行人已將房款全部支付給開放商(被執行人自付一部分,銀行貸款一部分),銀行辦理了抵押預告登記(預抵押登記),開發商在預售房產辦理抵押權登記之前對銀行貸款承擔階段性連帶擔保責任的商品房預售情形下,預售的商品房被法院預查封後,開發商或被執行人以仲裁或訴訟方式解除合同的,不得對抗人民法院的執行,人民法院可以繼續執行預售房產。

人民法院在辦理預售商品房預查封時,除向房產登記部門送達預查封有關法律文書之外,還應及時向開發商送達預查封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告知預售商品房已被法院預查封,擅自向被執行人退款承擔法律責任。

在人民法院辦理預售商品房預查封後向開發商送達預查封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前,開發商已退還給被執行人的款項,在變價款中預先扣除支付給開發商。向開發商送達預查封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後,開發商擅自退還給被執行人的款項,由開發商自行追索。

對於開發商已退還銀行的相應款項,在變價款中預先扣除支付給開發商。開發商尚未退還銀行相應款項的,在變價款中預先扣除銀行貸款相應款項支付給銀行,並通知開發商。

四、對於被執行人與案外人(含配偶)共有的財產以及未成年子女名下財產,如何執行?

生效法律文書僅載明被執行人個人為債務人,對於下列財產,執行法院可以執行。

(一)被執行人配偶名下的存款、股權(股份)、金融理財產品等,婚後登記在被執行人配偶單方名下的房產、車輛以及婚後登記在被執行人和其配偶雙方名下的房產、車輛等財產;

(二)登記在被執行人及其他人名下的共有財產以及登記在案外人名下但案外人承認屬於被執行人財產或同意作為被執行人財產接受強制執行的財產;

(三)對於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與其收入明顯不相稱的較大數額存款,登記在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單方名下的房產、車輛或者登記在被執行人和其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產等,執行法院可以執行。

對於共有財產,應當先行實物分割後執行,但不能實物分割或分割會導致財產價值明顯減損的,執行法院可以整體處置。

對於處置後變價款的執行,以被執行人在共有財產中所佔份額為限。被執行人在共有財產中所佔份額,以登記公示為准;沒有登記公示的,按照出資額確定;不能確定出資額的,視為等額享有。但對於被執行人配偶單方名下以及被執行人與其配偶雙方名下的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以1/2份額為限執行。

在人民法院整體處置前,共有人願意支付被執行人應有份額部分對應的價款申請排除執行,債權人和債務人對此予以認可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處置時鼓勵共有人積極參與競買,共有人競買成交後僅需支付被執行人應有份額部分對應的價款即可。

共有人及未成年人子女基於實體權利提出異議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27條審查處理。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200條第一項 發布:2025-08-15 07:33:33 瀏覽:560
勞動法工人罰款標准2015 發布:2025-08-15 07:28:35 瀏覽:741
行政法規不執行 發布:2025-08-15 07:27:59 瀏覽:267
打賞主播的經濟法 發布:2025-08-15 07:14:52 瀏覽:367
首誠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8-15 07:14:46 瀏覽:797
公司法解釋四生效 發布:2025-08-15 07:08:25 瀏覽:161
深圳市勞動法對癌症病人 發布:2025-08-15 06:59:53 瀏覽:616
中國制定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8-15 06:59:19 瀏覽:977
寧夏司法廳李振國 發布:2025-08-15 06:59:06 瀏覽:91
民事訴訟法第250條釋義 發布:2025-08-15 06:58:26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