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職業資格概念
A. 勞動法中,什麼叫做職業培訓
對職業培訓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建議你用一小時看一下《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你才能知道用人單位到底在那些方面侵犯了你的權益,也才能更全面地維護你的合法權益,會使你一生受益。
如果用人單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注意收集證據。如果將來仲裁或訴訟,這很重要。
「舉證責任倒置」在勞動法領域廣泛存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第三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3條特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工資支付憑證、社保記錄、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考勤記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B. 國家職業資格包括什麼
國家職業資格FAQ 1.什麼是職業資格?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職業)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職業)實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職業)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 2. 什麼是職業資格證書?它有哪些用途? 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 3. 什麼是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國家考試制度。主要內容是指按照國家制定的職業技能標准或任職資格條件,通過政府認定的考核鑒定機構,對勞動者的技能水平或職業資格進行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評價和鑒定,對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政策規定和實施辦法。 4. 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有何不同?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勞動者為適應職業勞動需要而運用特定的知識、技術和技能的能力。與學歷文憑不同,學歷文憑主要反映學生學習的經歷,是文化理論知識水平的證明。職業資格與職業勞動的具體要求密切結合,更直接、更准確地反映了特定職業的實際工作標准和操作規范,以及勞動者從事該職業所達到的實際工作能力水平。 5. 國家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有何意義? 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的一項戰略措施。它對於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力市場的建設以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6. 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勞動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條規定:"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准,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過政府批準的考核鑒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職業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條明確指出:"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同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標准相適應,實行學歷文憑、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這些法律條款確定了國家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開展職業技能鑒定的法律依據。 7. 職業資格證書分幾個等級? 國家職業資格等級分為初級(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技師(二級)、高級技師(一級)共五個等級。 8. 什麼是就業准入制度? 就業准入制度是指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到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並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後,方可就業上崗的制度。 統考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心理咨詢師、項目管理師、職業指導師、企業信息管理師、營銷師、秘書、公關員 部分非統考專業:公共營養師、企業培訓師、理財規劃師、電子商務師、物流師、芳香保健師、網路管理師、形象設計師、職業經理人、房地產經紀人、房地產策劃師、市場營銷師、策劃師、經營師、景觀設計師、園藝師、室內裝飾設計師、平面設計師、美術設計師、廣告設計師、民航乘務員、育嬰師、調酒師、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汽車維修工、汽車經紀人、舊機動車鑒定評估師、按摩師、保健按摩師、中醫康復保健、美容師、美發師、眼鏡驗光師、眼鏡定配工、模具設計與製造、瓦工、木工、植保工、綠化工、花卉園藝工、電工、焊工、鉗工、家電維修等。
C.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勞動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條規定:「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回業技能標准,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答,由經過政府批準的考核鑒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職業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條明確指出:「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同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標准相適應,實行學歷文憑、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這些法規確定了國家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開展職業技能鑒定的法律依據。
D. 什麼是職業資格准入制度
職業資格准入制度是指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後,方可就業上崗。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
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工種)實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
職業資格的級別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規定,國家職業資格分為五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技能、中級技能和初級技能。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國家職業標准制定技術規程》的規定,各等級的具體標准為:
國家職業資格五級(初級技能):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常規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中級技能):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重要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三級(高級技能):能完成較為重要復雜的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師):完成較為非常規性的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一級(高級技師):完成本職業的各個領域完成復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
根據實際情況,有些職業可不設立高等級或低等級。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職業資格
E. 職業資格 的含義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工種)實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通過學歷認定或考試取得。執業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
目錄
1簡介
從業資格
執業資格
2證書
職責分工
職業技能鑒定
職業資格准入分類
國家職業資格等級
等級結構及標准
專業技術資格等級
職業資格的分類
3其他資格
從業資格
執業資格
專業技術資格
4相關規定
從業資格的取得
執業資格的取得
職業資格與學歷的區別
學歷的概念
學力的概念
資格證書
執業資格注冊登記制度
1簡介
職業資格是對個人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1-2]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
從業資格
從業資格是政府規定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某種專業技術性工作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
執業資格
執業資格是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技術工作實行的准入控制,是專業技術人員依法獨立開業或獨立從事某種專業技術工作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
2證書
職責分工
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對申請人專業(工種)學識、技術、能力的認可,是求職、任職、獨立開業和單位錄用的主要依據。
職業技能鑒定
勞動部負責以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鑒定和證書的核發與管理(證書的名稱、種類按現行規定執行)。
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的一項戰略措施。它對於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的建設以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養技能型人才,促進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只要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工作,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就業上崗。
職業資格准入分類
職業資格5個級別的證書樣本圖
職業無貴賤之分,但有難易,社會責任大小之分,因此國家會採取職業資格准入制度。目前職業資格證書簡單可分為注冊類資格(注冊會計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安全員),執業類資格(執業醫師,執業律師,大法官,大檢察官,執業中醫師,執業護士,公務員),許可類資格(教師證,鉗工證,焊工證,證券從業類,保險類)。其他未特別強調的可參照相關行業的職業資格,或無一定的職業資格要求(農民,撿垃圾,掃馬路)[2]。不同類的職業資格准入取得方式不同,有的要求必須通過全國性統一考試,有的無要求。有的甚至要求取得資格證書前必須在相關行業類從內從事相關工作一定的時間(律師,醫師)
國家職業資格等級
初級技能(五級),中級技能(四級),高級技能(三級),技師(二級),高級技師(一級)。
等級結構及標准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規定,國家職業資格分為五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技能、中級技能和初級技能。其框架結構如下: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國家職業標准制定技術規程》的規定,各等級的具體標准為:
國家職業資格五級(初級技能):
能夠運用基本技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常規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中級技能):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常規工作;並在特定情況下,能夠運用專門技能完成較為復雜的工作;能夠與他人進行合作。
國家職業資格三級(高級技能):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和專門技能完成較為復雜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規性工作;能夠獨立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指導他人進行工作或協助培訓一般操作人員。
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師):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和專門技能完成較為復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掌握本職業的關鍵操作技能技術;能夠獨立處理和解決技術或工藝問題;在操作技能技術方面有創新;能組織指導他人進行工作;能培訓一般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國家職業資格一級(高級技師):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職業的各個領域完成復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熟練掌握本職業的關鍵操作技能技術;能夠獨立處理和解決高難度的技術或工藝問題;在技術攻關、工藝革新和技術改革方面有創新;能組織開展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和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具有管理能力。
根據實際情況,有些職業可不設立高等級或低等級。
專業技術資格等級
取得中級技能(中級工)資格,相當於技術員待遇; 取得高級技能(高級工)資格,相當於助理工程師待遇; 取得技師資格,相當於工程師待遇; 取得高級技師資格,相當於高級工程師待遇。
職業資格的分類
(一)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目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確定了實行就業准入的87個職業目錄。分別是:車工、銑工、磨工、鏜工、組合機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鑄造工、鍛造工、焊工、金屬熱處理工、冷作鈑金工、塗裝工、裝配鉗工、工具鉗工、鍋爐設備裝配工、電機裝配工、高低壓電器裝配工、電子儀器儀表裝配工、電工儀器儀表轉配工、機修鉗工、汽車修理工、摩托車維修工、精密儀器儀表維修工、鍋爐設備安裝工、變電設備安裝工、維修電工、計算機維修工、手工木工、精細木工、音響調音員、貴金屬首飾手工製作工、土石方機械操作工、砌築工、混凝土工、鋼筋工、架子工、防水工、裝飾裝修工、電氣設備安裝工、管工、汽車駕駛員、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化學檢驗工、食品檢驗工、紡織纖維檢驗工、貴金屬首飾鑽石珠寶檢驗員、防腐蝕工。
(二)農林牧魚水利業生產人員動物疫病防治員、動物檢疫檢驗員、沼氣生產工
(三)商業、服務業人員營業員、推銷員、出版物發行員、中葯購銷員、鑒定估價師、醫葯商品購銷員、中葯調劑員、冷藏工、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調酒師、營養配餐員、前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保健按摩師、職業指導員、物業管理員、鍋爐操作工、美容師、美發師、攝影師、眼鏡驗光員、眼鏡定配工、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家用電器產品維修工、鍾表維修工、辦公設備維修工、養老護理員
(四)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秘書、公關員、計算機操作員、制圖員、話務員、用戶通信終端維修員、速錄師。
3其他資格
從業資格
從業資格的確認及其證書的頒發工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會同當地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實施,通過學歷認或考試取得。一般來說,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都可以確認其從業資格:
①具備本專業中等專業學校畢業以上的學歷、見習一年期滿,經單位考核合格者。
②已經擔任本專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或通過考試取得初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經單位考核合格者。
③在本專業崗位工作並取得國家或國家授權部門組織的從業資格考試合格者。
執業資格
執業資格的確認及其證書的頒發工作都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綜合管理,必須經考試合格才能取得,報才條件、考試內容、考核標准則因不同的專業而略有差異。
目前,我國已經完全建立了執業資格制度的共有16個專業,其中,7個專業實行注冊制度。注冊是對專業技術人員執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未經注冊者,不得使用相應名稱和從事有關業務。現在實行注冊制度的7個專業為:注冊律師、注冊會計師、注冊建築師、注冊拍賣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資產評估師、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其他9個實行執業資格證書的專業是:教師、醫師、葯師、護師、統計師、會計師、法律顧問、造價工程師、國際商務師。今後,隨著職業資格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必然還會有更多的專業建立起執業資格制度。
執業資格的注冊管理機構為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審核、注冊,並報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備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負責對注冊工作的監督、檢查。
申請執業資格注冊,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①已經取得《執業資格證書》;②遵紀守法,具備職業道德;③經所在單位考核合格;④身體健康,能堅持工作。如果是再次注冊者,還應取得知識更新和參加業務培訓的證明。
專業技術資格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評價和證書的核發與管理。
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稱為專業技術資格。職稱分為初級職稱(員級,助理級)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副高級,正高級)。
4相關規定
從業資格的取得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確認從業資格:
(一)具有本專業中專以上學歷,見習—年期滿,經單位考核合格者
(二)按國家有關規定已擔任本專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或通過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初級資格,經單位考核合格者
(三)在本專業崗位工作,經過國家或國家授權部門組織的從業資格考試合格者
執業資格的取得
執業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參加執業資格考試的報名條件根據不同專業另行規定。
執業資格考試工作由人事部會同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按照客觀、公正、嚴格的原則組織進行。
執業資格考試由國家定期舉行。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統一時間,所取得的執業資格經注冊後,全國范圍有效。
凡符合規定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均可報名參加執業資格考試。
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擬定、培訓教材的編寫和命題工作,並組織考前培訓和對取得執業資格人員的注冊管理工作。培訓要堅持考培分開、自願參加的原則,參與考試管理工作的人員不得參與培訓工作和參加考試。
人事部負責審定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和審定命題;確定合格標准;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執業資格考試的有關工作。各地人事(職改)部門會同當地有關業務部門負責本地區執業資格考試的考務工作。
職業資格與學歷的區別
職業資格與學歷文憑不同,學歷文憑主要反映學生學習的經歷,是文化理論知識水平的證明。職業資格與職業勞動的具體要求密切結合,更直接、更准確地反映了特定職業的實際工作標准和操作規范,以及勞動者從事該職業所達到的實際工作能力水平。
學歷的概念
學歷指一個人的學習經歷。同等學歷指具有與某級教育相同層次的學歷或者獲得同級教育但非同一學科、專業的畢業證書包括相應的學位 。例如,一般認為,我國中等專業學校或者職業高中的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具有同等學歷。同等學歷的概念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具有參考意義。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同等學歷考生跨學科、專業報考碩士生、博士生;在學位工作中出現的非本學科、專業畢業的同等學歷申請者跨學科、專業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等。此外,近年來在職業資格考試的報考條件中也會經常出現同等學歷的概念。
凡不持有國家教育部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的考生,均屬同國家教育部規定: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者經兩年(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或兩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者,可以報考碩士生,招生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具體的業務要求。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兩者應按報考學校的要求出具證明自己同等學力水平的材料,經報考學校審核符合要求發給准考證。經初試通過後,如准許參加復試,都還要加試考試科目。
學力的概念
在職業資格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經常會碰到同等學力與同等學歷的問題,學力是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簡稱,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的能力。同等學力一般是指學習經歷不同,但在知識水平和學力能力方面達到同等程度的人員。同等學力的概念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經常出現,通常指申請學位者或報考研究生的考生,雖然沒有大學本科或者碩士生、博士生學歷 包括獲得相應的學位 ,但通過自學或其它途徑達到了相當於大學本科或碩士生畢業以及博士生申請論文答辯時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也就是說,同等學力是非本科、碩士生畢業者報考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不具備碩士生、博士生學歷的人員申請碩士和博士學位時的必要條件。在我國,同等學力資格須經申請人所在單位證明以及接受其報考或申請單位的審核。
資格證書
經資格考試合格的人員,由國家授予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作用
資格證書是證書持有人專業水平能力的證明。可作為求職、就業的憑證和從事特定專業的法定注冊憑證。
有效范圍
資格證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有效。
分類
資格證書包括《從業資格證書》和《執業資格證書》。證書由人事部統一印製,各地人事(職改)部門具體負責核發工作。
執業資格注冊登記制度
執業資格實行注冊登記制度。注冊是對專業技術人員執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未經注冊者,不得使用相應名稱和從事有關業務。
注冊管理機構
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為執業資格的注冊管理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審核、注冊,並報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備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負責對注冊工作的監督、檢查。
取得《執業資格證書》者,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到指定的注冊管理機構辦理注冊登記手續。逾期不辦者,執業資格證書及考試成績不再有效。
執業資格注冊的條件
申請執業資格注冊,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
(二)取得《執業資格證書》
(三)身體健康,並能堅持在相應的崗位工作
(四)經所在單位考核合格。 再次注冊者,應經單位考核合格並取得知識更新、參加業務培訓的證明。
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確定必須由取得執業資格的人員充任的關鍵崗位及工作規范,並負責檢查監督關鍵崗位的執業人員上崗及執業情況,對違反崗位工作規范者要進行處罰。
對已在須由取得執業資格人員充任的關鍵崗位工作、但尚未取得《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要進行強化培訓,限期達到要求。對經過培訓仍不能取得執業資格者,必須調離關鍵崗位。
F. 職業資格的定義是什麼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國家考試制度。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工種)實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
從業資格
從業資格是政府規定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某種專業技術性工作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
執業資格
執業資格是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技術工作實行的准入控制,是專業技術人員依法獨立開業或獨立從事某種專業技術工作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
職責分工
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對申請人專業(工種)學識、技術、能力的認可,是求職、任職、獨立開業和單位錄用的主要依據。
職業技能鑒定
勞動部負責以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鑒定和證書的核發與管理(證書的名稱、種類按現行規定執行)。
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的一項戰略措施。它對於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的建設以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養技能型人才,促進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只要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工作,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就業上崗。
職業資格准入分類
職業無貴賤之分,但有難易,社會責任大小之分,因此國家會採取職業資格准入制度。職業資格證書簡單可分為注冊類資格(注冊會計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安全員),執業類資格(執業醫師,執業律師,大法官,大檢察官,執業中醫師,執業護士,公務員),許可類資格(教師證,鉗工證,焊工證,證券從業類,保險類)。其他未特別強調的可參照相關行業的職業資格,或無一定的職業資格要求(農民,撿垃圾,掃馬路)。不同類的職業資格准入取得方式不同,有的要求必須通過全國性統一考試,有的無要求。有的甚至要求取得資格證書前必須在相關行業類從內從事相關工作一定的時間(律師,醫師)。
國家職業資格等級
初級技能(五級),中級技能(四級),高級技能(三級),技師(二級),高級技師(一級)。
資格取消
截至2013年底,各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共有560項,還有地方自行設置的職業資格575項。
國務院部門設置實施的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准入類資格,如果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並不密切,或者自身不宜採取職業資格方式進行管理的,建議按程序提請修改法律法規後,也予以取消。
國務院行業部門、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學會自行設置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原則上予以取消,確實需要保留的,經過批准後,納入國家統一的職業資格制度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各有關部門自行設立的職業資格,一律由地方取消。
G. 職業資格的名詞解釋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工種)實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通過學歷認定或考試取得。執業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
H. 勞動法規定什麼職業要持證上崗
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只要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工作,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就業上崗。
2017年9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制定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共計140項職業資格。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59項,含准入類36項,水平評價類23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81項,含准入類5項,水平評價類76項。
這些職業資格基本涵蓋了經濟、教育、衛生、司法、環保、建設、交通等國家重要的行業領域,符合國家職業資格設置的條件和要求。
准入類職業資格關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均有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決定作為依據;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社會通用性,技術技能要求較高,行業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確實需要。
(8)勞動法職業資格概念擴展閱讀: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稱為特種設備作業人員。
特別注意,」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與「特種作業操作證「是兩種不同的證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頒發。兩者沒有共同點,不通用,證書全國有效。
I.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含義是什麼
什麼是職業資格?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職業)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職業)實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職業)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什麼是職業資格證書?它有哪些用途?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健身教練、健美操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是從事健身知道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由國家統一印製,各行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核發,它是求職、任職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人員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涉外勞動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正的有效證件。簡而言之,獲取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就獲得了國家頒發的從事這貢職業的「執照」。
J.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基本定義
我國的職業技能鑒定體系是從50年代開始形成的傳統的八級技術等級制度基礎上,經過多年的演變發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種分類目錄和技術等級標準的基礎上確立的。從94年起,我國就開始試行新的職業技能鑒定製度,並通過立法在《勞動法》(95年)、《職業教育法》、《職業資格證書規定》、《職業技能鑒定規定》等法律法規上確定了職業技能鑒定的基本法律地位和政策保障。
現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是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6號《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從2000年7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是由原技術等級證書和技師合格證書合並構成。
為什麼要實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從世界各國的情況看,絕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職業資格證書是國際上唯一通用的從業資格證明。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國的國際化進程逐漸加快,隨著2001十一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外資企業將大量進入中國,對我國勞動力的素質將有更高的要求。我國實行自己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是為了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者就業和增強就業管理,適應外資企業對我國勞動力素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