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行政訴訟法
A. 全國人大釋義為什麼行政訴訟法要寫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釋義:本條是對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據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的立法根專據是憲法屬。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所有法律都要根據憲法制定,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憲法規定,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行政訴訟法是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行政機關的違法具體行政行為、有權依法取得賠償等問題作出規定,它是對憲法原則加以具體化,以保障憲法的貫徹實施。
B.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自什麼時候起施行
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施行日期:
第一百零三條 本法自1990年10月版1日起施行。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由此誕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並該法在最後一條規定: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C. 我國的行政訴訟法是什麼由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什麼起施行
(抄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襲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正)
D.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什麼時間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專過。
根據2014年11月屬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正。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4)全國人大行政訴訟法擴展閱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E. 行政訴訟法是哪一年正式實施的
《來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4月自4日由七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同日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典分為11章,75條,規定了制定這部基本法律的目的和貫穿適用於整個法典的一些基本原則;什麼樣的行政案件由哪一級法院來管轄;可以告到法院去的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圍;行政訴訟各種參加人和他(它)們在訴訟中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行政訴訟證據的種類及其有關的一些問題;行政案件的起訴程序、受理程序、審理程序、裁判程序和判決、裁定的執行程序 ;制止妨害行政訴訟行為的必要措施 ;由國家(政府)名義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行政賠償制度;有關涉外行政訴訟的一些原則;以及訴訟費用和施行日期等問題。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F. 行政訴訟法是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制定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
行政訴訟法是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制定
根據憲法、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G. 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依法治國決定》僅一周,全國人大就通過了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其特殊背景是什麼
行政訴訟法可不是一周就能修訂的,這裡面不能說有什麼背景。
H. 行政訴訟法修改草案要在全國人大表決通過還是在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大約什麼時間實施
《行政訴訟法》只要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就可以了。
全國人大的職權見《憲法》六十二條。
I. 行政訴訟法有幾次修改
1、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國家主席簽署第1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2、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