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治的地位是什麼
❶ 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依法行政,是指國家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據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許可權,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項社會事務,依法進行有效管理活動。它要求一切國家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充分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行政職能,作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行政的范圍,包括行政立法、行政執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進行,其核心是行政執法。因為行政執法,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權,對管理相對人採取直接影響其權利義務的行為,或者對管理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的行使和履行情況直接進行監督檢查並作出處理結果的行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所以,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執法。
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依法治國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監督等內容組成。在這些內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重點。因為一個國家的整個管理活動,不是靠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而主要是靠各級人民政府進行的。如果各級行政機關都能依法行使職權,依法進行管理,那麼,依法治國就有了基本保證。堅持依法治國的方略,又為依法行政創造了大環境和前提條件。如果沒有依法治國的方略和大環境,就根本談不上依法行政。但沒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國就會落空。因此,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國家裡政府行使行政權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則,也是實現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❷ 行政程序在行政法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包括哪些
眾所周知,國家行政機關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組織、指揮、監督、協調和引導者的角色,因此,要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全社會的法治化,就必須將國家行政機關的管理活動置於法律的控制和約束之下,大力倡導和切實實行以政府平等守法及承擔法律責任為核心內容的法治行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以來,黨和國家在依法行政的口號下為推動我國行政管理活動的法治化做了大量工作,在國家行政活動的立法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基本上改變了行政活動無法可依的狀況,尤其是《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
❸ 什麼是行政法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行政法治的地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行政法基本含義:
包括兩個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第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是行政關系的客體和行政關系的監督,而不是其他社會關系。
一般行政法:指規定國家行政基本原則、原則和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職責、國家機關的任免、考核、獎懲的法律法規。工作人員、行政體制改革和行政機關工作效率的提高等。
特別行政法:是指規范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金融、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各種專門行政部門的行政活動的法律、法規。
❹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什麼決定的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由什麼決定的?是由政府的執行力以及政府的威信力國家的法律效應來決定的
❺ 依法行政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首要地位,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首要准則,只有依法行政,行政才有了保障和依據。
依法行政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來自於以下重要意義:
第一,實行依法行政能夠在行政管理中維護憲法權威。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要求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都必須以憲法作為根本的行為准則。由於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權是根據憲法的規定而來的,所以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權力時必須以憲法為依據體現憲法精神,符合憲法的規定,否則就是對國家憲法的破壞,就是對憲法權威的踐踏。
第二,實行依法行政能夠有效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國家行政機關是人民組建起來為人民服務的。為了保證國家 行政機關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人民通過憲法授予了國家 行政機關行政權。也就是說行政機關的行政權是從人民權利 中轉化而來的。因此,行政權力必須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 但相對於國家的行政權力而言,公民權利處於弱勢地位,隨 時都有可能受到行政權力的損害。而要防止國家的行政權力 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必須將行政權力置於法律的監督和控 制之下,實行依法行政。
第三,實行依法行政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依法行政要 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政務公開的前提下按照法定的 職權和程序管理行政事務,並且在管理行政事務時必須接受 各種監督主體依法對其開展的監督,這樣就能夠有效防止行政權力被濫用,或在行使權力過程中暗箱操作或以權謀私。
第四、依法行政能實現我國加 WTO 的請求。WTO 是以規 則為基礎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WTO 規則主要是規范和約束 成員的政府行為的,目的在於消除或者限制各成員政府對跨 國貿易的干預。我們必須全面接受 WTO 規則,接受其對政府 行為的規范、約束和評價。堅持依法管理、依法辦事,比以 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更為緊迫。只有作到這一點, 才能更好地參與競爭,使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融為一體,實現新的歷史跨越。
依法行政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表現之一, 也是國家行政管理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我國行政機關在觀念、組織、人 員、職能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從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全面轉變。
❻ 初三政治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分別是什麼
根本目的: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依法治國的本質: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❼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什麼決定的
行政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行政管理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決定的.
❽ 什麼是法治行政
法治行政是指政府的一切權力來源於法律,法律優於行政,行政受制於法律版,政府受法律權支配,並嚴格按照法的規定以及法的宗旨和原則行事。
法治不等於「用法來治」(Rule by law)。
「用法來治」是把法單純作為工具和手段,政府運用這種工具和手段來治理國家、管理公民。
法治首先是依法治權、治官,依法規范政府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為;而不是首先、更不是僅僅依法治民、治事,只用法律規范和約束行政相對人的行為。
法治行政的核心是用法律控制政府,防止政府越位、錯位與缺位,避免行政機關失職、越權和濫用職權,從權力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控制行政權的惟我獨尊,切斷行政權的無處不在,限制行政權的無事不管,轉化行政權的無所不能。
❾ 依法行政的意義和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國中的地位
【依法行政的意義】一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依法治國基本版方針的實行具有重要意義;權二是依法行政有利於保證行政管理的統一性、連續性和穩定性;三是依法行政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四是依法行政有利於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依法治國與依法行政在主體、內容等方面不同,但兩者關系密切。依法治國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不實行依法治國,就不可能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國要求國家權力機關加強立法,為行政執法提供科學依據,並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督;需要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並對行政行為進行監督;需要人民群眾有較好的法律素養等等。
另一方面,依法行政對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行政機關所佔比例最大,人數最多;第二,行政管理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第三,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政執法將成為政府機關的主要任務。從實際情況看,憲法、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許多是依靠行政機關去執行的。因此,「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對依法治國基本方針的實行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❿ 行政法治的意義與作用是什麼
行政法治就是政府的行為應當與法有據,應當依法執政。只有按照法律規定,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辦事,並且政策公開透明,政府才能有資格代表公民行使權力,才能避免人治行政,行政法治才能實現。對行政法治的理解,關鍵在於對行政「權力」的理解。行政「權力」實質是「職責」,是一種依法執政的法定責任,因此,其權力來源於法律,而不是領導的主觀言行。這樣一來,行政法治的實現意味著政府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無法律,無職責,即無權力。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公民的行為只要合理、合法,就無需當心受政府權力欺壓,社會才會安全,因為法律對事不對人。
「權力濫用」這個提法是不準確的。權力法定,無法律則無權力。「權力濫用」是超越了權力的法定范圍行使權力,而這時應稱為「無權力」,就像「自由權濫用」稱謂一樣。譬如,你有說話自由,濫用這種自由權一般是指不顧別人的感受亂說話,傷及別人時還大聲辯護說:「我有說話的自由,你不能不讓我說話。」這是自由權嗎?顯然不是,這只能是一種侵權行為。同樣「權力濫用」是政府的侵權行為,談不上「權力」。因此衡量「權力」的存在與否,要看法律的規定。如果行政機關的官員們在執政時,多想一想其是否「有權」,公民權利遭受侵害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而惟有行政法治才能勝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