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問答題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問答題

發布時間: 2022-03-11 07:37:13

❶ 刑訴法第34條是什麼

「刑訴法」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其第三十四條內容為: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1)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問答題擴展閱讀:

修訂: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條 偵查人員執行勘驗、檢查,必須持有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2)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問答題擴展閱讀:

對人身進行檢查是刑事訴訟中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以查明案件事實的偵查活動。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需要通過人身檢查,查看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身體表面有什麼特徵。

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傷害情況,在實踐中主要是對被害人傷害情況的檢查,通過檢查看看被害人傷害的部位、程度、傷勢形狀等;確定生理狀態主要是檢查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有無生理缺陷。

這些檢查,有利於查清案件的性質、犯罪的手段和方法,作案所用的工具及犯罪的情節,這對認定犯罪事實、查明犯罪人,都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保證對人身檢查的順利進行,偵查人員進行人身檢查時,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

偵查人員對拒絕人身檢查的犯罪嫌疑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進行人身檢查。實踐中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進行強制檢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有的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罪責,拒絕偵查人員對其進行人身檢查。

在這種情況下,偵查人員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有效措施,首先向犯罪嫌疑人講明檢查的目的、意義,教育他接受檢查,這樣有利於犯罪嫌疑人配合檢查,以保證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但是如果經過說服教育後,犯罪嫌疑人仍拒絕檢查的,偵查人員可以採取強制的手段進行檢查。另一種情況是犯罪嫌疑人精神失常,不能控制自己的,偵查人員也可以採取強制的手段對其人身進行檢查。對被害人不得強制進行人身檢查。

對婦女的人身檢查,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女醫師進行。這是為了體現對婦女的特殊保護。這樣做,有利於保護被害婦女或者女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權利,同時可防止不必要的誤解,如防止他人誤解檢查人對被檢查人有人身侮辱行為等,以保證偵查活動的順利進行。

因為對人身進行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取得證據,弄清案情。只有將人身檢查的情況用文字固定下來,形成檢查筆錄,才有證據價值,才能用來證明案件事實。檢查筆錄是證據的一種。

❸ 刑事訴訟法第234條是怎麼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

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對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對不宜移送的,應當將其清單、照片或者其他證明文件隨案移送。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以後,有關機關應當根據判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進行處理。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繳國庫。

司法工作人員貪污、挪用或者私自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

(3)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問答題擴展閱讀:

案例:北京晨報:超額退贓怎麼辦

據日前一則新聞報道,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李某涉嫌受賄案時,發現檢方指控其受賄人民幣143萬元、港幣145萬元,不過他此前卻在紀委退贓了人民幣480多萬元、港幣202萬元,李某當庭供認不諱,但其多退了合計人民幣300多萬元。

法官問「那你退了這么多贓款,怎麼處理你有什麼意見」時,李某表示「最好還是別全部收了」。

在司法實踐中,當某一涉賄案件被立案偵查後,偵查機關會不遺餘力地去追贓,對涉案當事人所擁有的財物進行扣押凍結,那是名正言順,但這些當事人自己名下的財物往往有限,達不到偵查機關的追贓要求,於是偵查機關會動員涉案當事人的親友代為退贓。

這是偵查機關的職責所在,當一個大案被拿下又全額退贓,這對偵查人員來說是打了一個漂亮仗,好多人會因此邀功請賞。還有,當事人及其親友配合退贓也能從一定程度上說明,當事人是認罪的,這個手段也可用來鉗制當事人在法庭上翻供。

而一個刑事案件,除了偵查外,還要經過公訴部門的審查起訴,法院審理兩個程序,這相當於對偵查機關的初步結論進行層層把關,防止出錯。

案件經歷審查起訴或法院審理後,往往部分否決了偵查機關確定的涉案數額,導致某些指控不能被認定為犯罪,這樣一來,就存在如前面所提多退贓的現象。

涉案贓款、贓物應製作清單,隨案移送,最後由法院判決認定如何處理,《刑事訴訟法》第234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筆者代理過的原國家葯監局醫療器械司司長郝某受賄案時,二審法院對於辯方提出沒收過多的問題,判決決定「酌予採納」,並認定「一審法院對部分扣押款物予以沒收缺乏法律依據」,「予以糾正」。如此看,前面所提李某案多退的贓款應該判決發還。

❹ 關於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的理解

兩者不一樣.一是材料提交的機關不同.訴訟文書是由偵查機關移交到檢察院的材料,主要是拘留證, 傳喚證,逮捕證,技術性簽定材料就是鑒定材料.本案指控的犯罪事實則是由檢察院提交到法院的材料.二是內容不同.前者是程序性的材料,後者是證明有罪的實體性材料.

北京市天依律師事務所 鮮鵬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30條的處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 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可以對人身進行檢查,可以提取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 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絕檢查,偵查人員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檢查。 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者醫師進行。 【釋義】本條是關於人身檢查的規定。 本條共分三款。第一款是關於人身檢查的規定。2012年修改在本款中增加了在人身檢查過程中可以提取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的規定。 人身檢查,是指偵查人員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依法對其人身進行檢查的一種偵查活動。人身檢查是一種重要的刑事偵查手段,對於發現案件線索,及時提取與案件相關的證據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對人身的檢查,特別是針對人身的強制性檢查,與保護公民人身自由權、隱私權等基本權利存在一定沖突,因此,偵査人員行使此項權力,必須經過法律授權,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在履行職責的同時,充分尊重和保障當事人的各項權利。根據本款規定,對人身檢查的目的是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以查明案件事實。其中,「某些特徵」主要是指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體表特徵,如相貌、皮膚顏色、特殊痕跡、機體有無缺損等;「傷害情況」主要是指傷害的位置、程度、傷勢形態等,實踐中檢查人身傷害情況多是針對被害人進行的;「生理狀態」主要是指有無生理缺陷,如智力發育情況,各種生理機能等。通過人身檢查,確定上述問題,有利於查明案件性質、犯罪手段和方法、犯罪工具及犯罪其他相關情節,這對認定犯罪事實,查明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意義。這次修改刑事訴訟法對提取指紋信息、採集生物樣本作了規定。在人身檢查過程中,必要時提取被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以及其他出自或者附著於人身的生物樣本,是刑事偵查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措施手段。由此獲得的指紋信息和生物樣本,經化驗、鑒定,可以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形成證據鏈,有的甚至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如犯罪嫌疑人的指紋、DNA 等。增加這一規定為在對人身檢查中提取生物樣本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據,更有利於偵查工作的開展。這里只是列舉了幾種常見的生物樣本,實踐中還有唾液、毛發等其他多種生物樣本,在法律中不能一一列舉,因此,規定了「等」。即在偵査活動中,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特徵、傷害情況、生理狀態,對有關生物樣本都可採集。應當注意的是,在採集上述生物樣本時,操作不當會侵犯公民的合法權利......

❻ 刑事訴訟法——簡答題

1、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有哪些?
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有立案、偵查、起訴、第一審專程序、第二審程序、死刑復屬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

2、刑事訴訟的證據種類和證據分類,各自包括哪些證據?
證據種類: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
證據分類: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言辭證據與實物證據、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3、刑事訴訟國際准則包括哪幾項內容?
刑事訴訟國際標准,是指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為各國刑事訴訟程序所建立的基本權利保障標准。它們一般以「基本原則」、「標准」或「准則」的形式存在於一系列由聯合國通過的有關刑事司法活動的國際法律文書之中。包括:
(一)平等原則。(二)司法補救原則。(三)程序人道性原則。(四)強制措施法定原則。五)司法獨立原則。(六)控審分離原則。(七)公開審判原則。(八)無罪推定原則。(九)有效辯護原則。(十)反對強迫自證其罪特權規則。(十一)有權上訴原則。(十二)未成年人特別程序保障原則。(十三)刑事錯案國家賠償原則。(十四)一事不再理原則。(十五)訴訟及時原則。(十六)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是什麼內容

1、 第三十四條 【指定辯護】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版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權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2、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 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4、 條文注釋
本條規定了兩種指定辯護的情況:
一是任意指定辯護,即對於公訴人出庭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選擇是否為其指定辯護人。該規定體現了國家對於經濟困難的人的法律援助。
二是強制指定辯護,即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必須為其指定辯護人。這里的「辯護人」僅指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注意,指定辯護只存在於刑事訴訟的審判階段,由人民法院指定。在審查起訴階段沒有指定辯護問題。

❽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第二款為什麼只對偵查人員做出規定

該款如此規定是偵查工作的性質決定的,因為時過境遷有可能使證據滅失,無法獲取相關證版據,權另外,也防止犯罪嫌疑人利用迴避的權利影響刑事偵查工作的進行。
審判工作和檢察院審查起訴工作因當事人提出迴避而暫時停止對工作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三十九條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搜查的時候,應當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在場。

搜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進行。

(9)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問答題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

第五節搜查

第一百三十六條為了收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人,偵查人員可以對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隱藏罪犯或者犯罪證據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

第一百三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按照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要求,交出可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證據。

第一百三十八條進行搜查,必須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

在執行逮捕、拘留的時候,遇有緊急情況,不另用搜查證也可以進行搜查。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搜查的時候,應當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在場。

搜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進行。

第一百四十條搜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偵查人員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在逃或者拒絕簽名、蓋章,應當在筆錄上註明。

第六節查封、扣押物證、書證

第一百四十一條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當查封、扣押;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調換或者損毀。

第一百四十二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查封、扣押財物、文件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

第一百四十三條偵查人員認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報的時候,經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

不需要繼續扣押的時候,應即通知郵電機關。

第一百四十四條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第一百四十五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❿ 刑事訴訟法相關問題

1,解析:

錯誤一:法院同志認為這是公安機關管轄的條件,告訴群眾應將其扭送到公安局。

扭送是指公民將具有法定情形的人強行送交公、檢、法機關處理的行為,也就是說公檢法都有義務接收被扭送的違法犯罪行為人。法院的說法是錯誤的,做法違反刑訴法第63條的規定。

第六十三條 對於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

錯誤二:後公安局於5月16日向檢察機關提請批准逮捕,但未獲批准。

行為人於5月7日晚被扭送至公安局,公安局對其實施拘留,直至5月16日才向檢察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根據刑訴法第69條第一款的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也就是說公安機關最遲必須在5月14日之前向檢察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本案中公安機關5月16日才向檢察機關提請批准逮捕,顯然違反了刑訴法的規定。

¥¥¥¥¥¥¥¥

錯誤三:公安局認為這一決定是錯誤的,於是向檢察機關提出復議,但仍未被接受,遂向上一級檢察機關申請復核:同時認為崔某態度惡劣,隨時可能逃跑,而且刑事訴訟法規定拘留最長期限為37天,因此盡管崔某多次提出應當釋放,一直未予批准。

錯誤四:直至6月22日,上級檢察機關做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才為崔某辦理了取保候審將其釋放。

根據刑訴法第七十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顯然,人民檢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而公安機關繼續拘留崔某的行為違反了刑訴法的規定。同時,上級檢察機關直至6月22日才做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也違反了刑訴法第70條的「應當立即復核」的規定。

¥¥¥¥¥¥¥¥¥¥¥¥¥

錯誤五:該案於8月20日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區人民法院受理後認為,應對崔某實施逮捕,於是派法警將其逮捕。

根據刑訴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因此,不能由法院派遣法警將其逮捕。

¥¥¥¥¥¥¥¥¥¥

錯誤六:法庭經審理認為崔某構搶奪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判決生效後,法院將其交給其所在單位負責人執行。

依據刑訴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對於被判處徒刑緩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交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法院不能直接將其交給其所在單位負責人執行。

¥¥¥¥¥¥¥¥

錯誤七:

但區人民檢察院認為該案判決有誤,崔某應定搶劫罪,遂按審判監督程序向區人民法院提起抗訴。

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應當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發現確有錯誤,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同級檢察院不能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

¥¥¥¥¥¥¥¥¥¥¥¥¥

錯誤八:法院為了更好地審理該案,指派原合議庭庭長和另外兩名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該案,最後維持原判。

根據刑訴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法院的做法不符合刑訴法的規定。

###################################################

2,解析:

本案中李某的行為屬於特別自首。特別自首又稱餘罪自首,是指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行為。

首先,法院應依據刑訴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依據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七十八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中發現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的,應當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檢察院不同意的,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依照本解釋第一百七十六條的有關規定依法作出裁判。

¥¥¥¥¥¥¥¥¥¥¥

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具有下列情形的案件,應當分別作出裁判:
(一)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三)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布被告人無罪;
(四)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五)案件事實部分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依法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認定;
(六)被告人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八)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並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九)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對於根據已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第一百七十八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中發現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的,應當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檢察院不同意的,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依照本解釋第一百七十六條的有關規定依法作出裁判。

熱點內容
法官背上 發布:2025-08-15 05:05:53 瀏覽:41
搭乘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05:04:38 瀏覽:700
福建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05:04:38 瀏覽:92
經濟法基礎行政處罰 發布:2025-08-15 04:51:38 瀏覽:631
新沂市律師 發布:2025-08-15 04:47:12 瀏覽:176
書法院職責 發布:2025-08-15 04:47:12 瀏覽:397
新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 發布:2025-08-15 04:41:26 瀏覽:215
王志律師 發布:2025-08-15 04:41:15 瀏覽:250
重慶市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5 04:27:30 瀏覽:737
法官演繹推理 發布:2025-08-15 04:22:53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