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勞動教養案例
㈠ 有行政法案例么
離 石 縣 人 民 法 院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五日
原告 任建國,男,29歲,山西省孝義市高陽煤礦司機。
被告 山西省呂梁行政公署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 花德榮,主任。
原告任建國不服山西省呂梁行政公署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作出的對其維持勞動教養一年的復查決定,向山西省離石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原告任建國訴稱:原告與礦長張福保發生糾紛後,被告偏聽偏信,誇大事實,對原告作出勞動教養一年的決定。原告不屬於勞動教養的對象,被告的決定於法無依。為了給人以依法辦案的印象,被告在決定中只是稱「根據國務院勞動教養的有關規定」,沒有引用規定的具體條文。原告依法向被告申請復查後,被告無法正面回答原告提出的問題,僅以「原決定事實清楚,定性准確,處罰適當」的空話搪塞,又依職權作出維持原決定的復查決定。原告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被告的這一具體行政行為。
被告呂梁行政公署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辯稱:原告任建國實施暴力,阻礙礦長張福保執行職務的事實是清楚的,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保護企業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的規定》第八條第(二)項:「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可實行勞動教養。」被告決定對原告實行勞動教養,並依照國務院有關勞動教養的程序規定辦理了勞動教養手續。因此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當維持。
離石縣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1992年7月15日下午,原告任建國到高陽煤礦礦長張福保的辦公室,見張福保正與本礦一幹部談話。任建國讓該幹部先出去一下,他要與張福保談分房一事。張福保對任建國說:你先出去,我們正研究工作。任建國不出去,張福保便上前往外推任建國。這時任建國就拽住張福保的領口來回推拉,並抓其頭發。經他人勸阻,平息了事端。被告根據上述事實,以任建國不聽勸阻,實施暴力推拉礦長,阻礙礦長執行職務,影響了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為由,於1992年8月28日根據國務院勞動教養有關規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保護企業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的規定》第八條第(二)項決定對任建國勞動教養一年。任建國不服,依法於9月9日向被告申請復查。被告於9月28日以原決定事實清楚,定性准確,處罰適當為由,維持原勞動教養決定。任建國對復查決定仍不服,遂提起訴訟。
離石縣人民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能作為審理勞動教養行政案件依據的行政法規有:1957年8月3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1979年11月29日國務院公布的《關於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1982年1月21日經國務院轉發、公安部發布的《勞動教養試行辦法》。這三個法規對勞動教養的適用對象、審批和管理辦法都作了詳盡的規定,但都沒有授權地方人民政府另定執行措施的規定。這三個法規中規定的適用勞動教養的對象很明確,根本沒有《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保護企業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的規定》第八條第(二)項「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可實行勞動教養」的規定。因此對山西省人民政府規章中的這一條只能做這樣的理解:只有法規規定的勞動教養對象兼有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時,才可對其實行勞動教養。否則,不能單獨依規章對其實行勞動教養。
原告任建國不聽勸阻,並以推拉、抓頭發等手段對待張福保,是一種侵犯張福保人身權利的違法行為。但是這種違法行為不屬於我國勞動教養法規調整的對象,對其實行勞動教養不符合法規的規定。被告在決定對任建國勞動教養時,由於無法引用勞動教養法規適用對象的具體規定,因此,籠統地表述為依據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的有關規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保護企業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的規定》第八條第(二)項,並在任建國提起申請復查時,不能有理有據地予以辯駁,即作出「事實清楚,定性准確、處罰適當,維持原決定」的復查決定,不僅適用法律不當,而且無視公民行使正當的申訴權利,是錯誤的。據此,離石縣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於1992年12月5日判決:撤銷被告山西省呂梁行政公署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作出的維持對原告任建國勞動教養一年的復查決定和原對任建國勞動教養一年的決定。訴訟費100元,由被告負擔。
山 西 省 呂 梁 地 區 中 級 人 民 法 院
一九九三年一月六日
第一審宣判後,被告山西省呂梁行署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不服,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參照地方規章」為由,向山省呂梁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山西省呂梁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這里所指的可以參照的規章,是指那些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的規章。對於那些不是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的規章,或者其內容與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章,則不在人民法院參照之列。國務院有關勞動教養的行政法規中,對勞動教養的適用對象已有明確的規定,《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保護企業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的規定》第八條第(二)項,把勞動教養的適用范圍作了擴大的規定。對於這樣的規章,人民法院只在符合行政法規規定的范圍內參照適用,即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動教養適用對象有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廠長、經理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時,可對其實行勞動教養。如果不屬於勞動教養適用對象,則不能僅參照規章對其適用勞動教養。對於法律和行政法規中的實體與程序規定,都應當全面、准確無誤地適用,才是依法辦案。如果僅適用程序而不適用實體規定,或者僅適用實體而不適用程序規定,都不是依法辦案。原審以適用法律錯誤為由,判決撤銷上訴人山西省呂梁行署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對被上訴人任建國作出的勞動教養一年的決定,是正確的。上訴人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參照地方規章」的上訴理由,不予採納。據此,山西省呂梁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於1993年1月6日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第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㈡ 行政法案例分析,懂的進來!!!
(1)市政府的通告屬於具體行政行為。本案中市政府發布的通告,明確確定只給甲發放定專點標志牌,而該市原僅屬有甲、乙、丙、丁四家定點屠宰場,這就意味著剝奪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場的屠宰資格。可見,該通告是針對定點屠宰這一特定的事和甲、乙、丙、丁這一特定的人作出的,侵害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場的公平競爭權,屬於典型的具體行政行為。(2)頒發定點屠宰標志牌是行政許可行為,具體而言是屬於資格許可行為,即賦予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的資格的許可。既然頒發定點屠宰標志牌的行為是資格許可行為,未獲得該牌的企業就不得從事生豬屠宰的經營活動,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就有權據此吊銷其執照與許可證。但本案中,由於市政府的行為違法,所以,工商局、衛生局就不得據此吊銷乙、丙、丁的執照與許可證。
㈢ 行政法案例分析
問題1:陳、鄧如不服鄉政府辦「學習班」的行為,對其權益受侵犯可否請求行政賠償,為什麼?
問題2:陳、鄧如請求行政賠償,應向哪個機關提出?如拒絕還有何救濟途徑?
問題3:陳、鄧可能獲得哪些賠償?
=====================================
1.陳、鄧若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不能直接單獨提出行政賠償,因為行政行為的被確認違法才能申請國家賠償
2,向縣政府提出行政復議及賠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這個案例是行政機關侵犯了人身自由權,法院會判該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回轉性,所以,能賠償誤工費
㈣ 行政法案例
不當之處:
1.違反了行政處罰需兩名以上執法人員進行的規定:本案只有乙個人作出;
2.違反了不得因當事人陳述、申辯而加重處罰的規定:本案乙因甲申辯而加處了100元罰款;
3.違反了行政處罰的罰繳分離原則:本案在不符合代收代繳的情況下,乙直接收了錢。
有關規定見《行政處罰法》。
㈤ 勞動教養屬於行政法的內容嗎
屬於行政處罰。
勞動教養就是勞動、教育和培養,簡稱勞教。勞動教養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前蘇聯引進,但形成世界上中國獨有的制度。勞動教養並非依據法律條例,從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規定的刑罰,而是依據國務院勞動教養相關法規的一種【行政處罰】,公安機關毋須經法庭審訊定罪,即可對疑犯投入勞教場所實行最高期限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思想教育等措施。
㈥ 請用行政法原則分析勞動教養的廢除
限制人身自由的只能由法律規定,勞動教養制度不是法律
㈦ 行政法案例分析
問題1:一般程序(數額大)問題2:1,一般程序,是兩人執法,處罰決定書,還有筆錄等用來證明事實。行政訴訟是舉證責任倒置,由被告行政機關證明自己行政行為的合法性。2單就本案來看,適用簡易程序是錯誤的,無法反駁。3,3000元不能當場收繳這是違法的,也不能反駁。王某承認賭博的詢問筆錄如果系合法取得應選,這可以證明被告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3你拒絕說明身份和住所而收繳罰款這不會導致收繳罰款。罰款是對你聚眾賭博這個行為做出的行政處罰,且3000元依據治安處罰法是不能被當場收繳的。
㈧ 行政法案例及案例分析 1500字
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山東日照中院判決韓幫峰與聖公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發布時間:2009-09-25 08:30:48裁判要旨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 ■案情 山東省日照市聖公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聖公公司」)分4次向農行日照市東港區支行借款50萬元,第一筆20萬元期限自1997年1月8日至同年12月8日,第二筆10萬元自1997年2月27至同年12月27日,第三筆10萬元自1997年5月30日至1998年11月30日,第四筆10萬元自1997年9月28日至1999年3月28日。 第一、第二筆借款到期後,雙方協商展期至1998年11月8日。東港支行於1998年12月10日對上述兩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8年11月30日,對第三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9年11月20日,對第四筆借款進行了催收。2001年4月21日、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東港支行三次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公證借款催收通知書。2002年12月,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2005年12月,農行嵐山支行(由東港支行嵐山辦事處變更)與第三人韓幫峰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將50萬元債權轉讓給韓幫峰。2006年2月,嵐山支行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債權轉讓通知。 因聖公公司未還款,債權人韓幫峰起訴至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要求聖公公司償還借款50萬元。聖公公司辯稱,被訴主體已不存在,且原告的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應駁回訴訟請求。 ■裁判 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東港支行與聖公公司簽訂的四份借款合同均合法有效,聖公公司應按借款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嵐山支行將債權轉讓給韓幫峰並履行了通知義務,該轉讓行為有效。在債權轉讓前,原債權人均在兩年內進行了催收,未超過訴訟時效。聖公公司系被吊銷營業執照,仍具備法人資格,應承擔民事責任。遂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借款50萬元。 聖公公司不服,提出上訴,請求駁回韓幫峰的訴訟請求。 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前三筆借款到期後,債權人的催收行為均已超過兩年訴訟時效。第四筆借款於1999年3月28日到期,債權人於1999年11月20日、2001年4月21日進行了催收,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未辦理注銷工商登記手續,此後該公司的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債權人於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向聖公公司送達催收通知書,說明其有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因該公司無人簽收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應當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2006年2月,嵐山支行及韓幫峰將債權轉讓通知送至聖公公司法定代表人,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自此時至韓幫峰起訴,該筆債權未超過訴訟時效。遂判決:撤銷(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民事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第四筆借款10萬元;駁回韓幫峰其他訴訟請求。 ■評析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訴訟時效制度設計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進而加速社會經濟流轉,促進經濟社會生活的便捷、高效;另一目的是保護義務人,考慮歷時很長的請求權所產生的舉證困難的問題,因此賦予義務人以時效抗辯,允許其在法定期間之後可以拒絕履行。 應當看到,後一立法目的的實現是建立在權利人怠於行使自己權利的基礎上,從而以時效制度來促進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本案中,韓幫峰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到聖公公司住所地進行債權催收,足以表明其並未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對債權人2003年4月15日和2004年4月28日送達的催收通知書,因無人簽收該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該公司這一事實,韓幫峰既無過失,也非故意,其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故二審法院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第四筆借款應予償還。 本案案號為:(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2008)日商終字第77號 案例編寫人: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 張寶華 李 紅
㈨ 行政法案例分析的目錄
第一章行政法導論1?
一、王某要求省教育委員會撤銷學校行政科給予的「行政處罰」案1?
二、濰坊市交通委員會違法行政案3?
三、劉某訴某縣公安局治安管理處罰不當案4?
四、趙某、段某不服某市酒類專賣檢查大隊行政決定案7?
五、H縣監察局查處王某違法行為案9?
六、戴某不服C市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行政處罰案11?
七、某運輸公司不服某公路檢查站罰款案13?
八、協興鉚焊廠訴石井街道辦事處侵犯經營自主權案14?
九、巴士車主要求確認警車違法並請求賠償案16?
十、富仁鄉果農能否申告鄉政府失職18?
十一、慶興商行不服星崗街道辦事處停業整頓決定案20?
十二、B縣個協不服B縣鄉鎮企業局收費案23?
第二章行政許可25?
一、孫東訴某市南長區衛生局拒絕頒發個體行醫執照案25?
二、陳建訴某市公安局外國人管理、出入境管理處不履行法定職責案26?
三、程群訴某市計劃生育委員會要求核發終身無子女審核證明書案29?
四、吳錫請求某市民政局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及撫恤金案31?
五、某村民委員會不服某市公路局罰款案33?
第三章行政處罰36?
一、吳某、何某不服某市公安局治安處罰案36?
二、林某訴某市城建局拆除違章建築案38?
三、某市北郊服務公司訴某市稅務局行政處罰案40?
四、張某不服某縣城建局拆除違章建築案41?
五、李某不服某市中心區工商局行政處罰案42?
六、某縣農資公司訴某地區技術監督局行政處罰案43?
七、張某不服某縣防疫站行政處罰案45?
八、趙某訴某超級商場罰款案46?
九、於某不服某公安派出所警告處罰案47?
十、吳某不服某縣煙草專賣局罰款案48?
十一、江某不服某縣公安局沒收處罰案50?
十二、某餐廳不服某衛生防疫站責令停業處罰案51?
十三、張某不服某市工商局吊銷營業執照案52?
十四、胡某不服某區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案54?
十五、李某不服某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案55?
十六、李某不服某區衛生局行政處罰案57?
十七、李某不服某市南區公安分局行政處罰案59?
十八、張某不服某縣人民銀行取締案61?
十九、周某不服某市殯管所罰款案62?
二十、魏某不服某工商所限制人身自由案63?
二十一、陳某、何某不服某縣漁政管理站行政處罰案64?
二十二、李某不服某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客運管理處罰案66?
二十三、李某不服某區林業局沒收處罰案68?
二十四、李某不服某縣土地管理局行政處罰案70?
二十五、甲市供銷社不服乙市煙草專賣局港口分局罰款案71?
二十六、鄭某等不服某縣綠化委員會行政處罰案73?
二十七、友誼葯材商場等14家企業不服某市工商局行政處罰案74?
二十八、某縣糧食局服務部不服某縣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辦公室行政處罰案75?
二十九、某飲食業聯合店不服某市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罰款處罰案77?
三十、趙某不服某省林業局護林防火辦公室行政處罰案78?
三十一、楊某不服某公安派出所行政拘留案79?
三十二、浙江省蒼南縣某葯行不服江蘇省某市衛生局葯品衛生管理處罰案80?
三十三、帥某不服某市公安局行政處罰案82?
三十四、某制葯有限公司不服乙市衛生局行政處罰案83?
三十五、李某不服某區公安分局行政處罰案84?
三十六、林某不服某縣公安局行政處罰案85?
三十七、張某打壞路燈泡免予處罰案87?
三十八、史某違法行為免責案88?
三十九、付某從輕處罰案89?
四十、張某不予處罰案90?
四十一、劉某不服區公安分局行政處罰案91?
四十二、方某超過處罰期限不予處罰案93?
四十三、王某任意停車被罰款案94?
四十四、吳某等因賭博被罰款案95?
第四章行政強制98?
一、胡某不服某公安機關濫用槍支案98?
二、王某不服某公安機關限制其人身自由案99?
三、陳某不服某公安消防隊侵犯財產權案100?
四、趙某、楊某不服某鄉人民政府越權強制執行案102?
五、魏某、金某不服某公安交警隊非法扣押財產、限制其人身自由案106?
六、劉某不服某縣稅務局強制劃撥案110?
第五章其他行政行為112?
一、高某等不服某區房產管理局城市房屋拆遷裁決案112?
二、王某等不服某技工學校責令退學注銷學籍案114?
三、吳某要求某市公安局更正戶籍年齡案115?
四、劉某不服某區衛生局醫療事故處理決定案117?
五、某縣建築公司不服縣農機局任免決定案119?
六、包某不服某區勞動局拒絕給予享受待業保險待遇案120?
七、某村村民委員會不服某縣人民政府徵用土地補償費批復案121?
八、李某不服某市司法局不予撤銷遺囑公證書的決定案123?
九、喬某訴某縣公安局怠於履行職務案125?
十、吳某不服某鄉政府濫用計劃生育管理權力案129?
十一、某建築公司訴某公共工程管理部門建築承包合同案133?
十二、某村村民集體訴村委會單方解除承包協議案135?
十三、辛某訴某行政機關侵犯其選擇職業自由案137?
十四、某廠商訴某市政府不履行公害防止協議案139?
第六章行政程序141?
一、賈某不服某市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案141?
二、遲某不服某地區公安處行政處罰案143?
三、胡某違反禁令通行被罰款案144?
四、麗源商場不服區職工物價監督站罰款處罰案145?
五、某市煤氣總公司不服某省工商局行政處罰案146?
六、馬某不服某縣稅務局罰款處罰案148?
七、魏某訴某檢疫局行政處罰案150?
八、劉某不服某省司法廳取消律師資格決定案151?
九、林某不服某鎮人民政府行政行為案152?
十、精製大米廠不服某縣工商局行政處罰案154?
十一、王某不服青龍橋街道辦事處行政處罰案155?
十二、魏某不服某鄉政府罰款案157?
十三、某縣勞動就業管理局不服某縣地方稅務局罰款處罰案159?
十四、某美食娛樂中心有限公司就環保局擬給予巨額罰款行政處罰申請聽證案
161
十五、周某不服某縣農業局行政處罰案165?
第七章行政訴訟167?
一、楊錦、陳雪不服某市公安局認定屍體無主案167?
二、程宏不服某縣公安局收容審查決定案169?
三、楊明訴上海市公安局某分局不履行法定職責案173?
四、張珠、陳恭訴某鄉人民政府不予辦理結婚登記案175?
五、中美天津史克制葯有限公司不服天津市新聞出版管理局罰款案176?
六、朱某不服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拘留處罰案178?
七、王平等43戶居民不服上海市某區規劃土地局批照案181?
八、童仁不服某縣環境保護局罰款案183?
九、謝俊不服某鄉人民政府拆除違章建築處罰案184?
十、劉貴不服某縣公安局扣押財物移交他人收購案186?
十一、盧劍不服某地區公安處黃金投機倒把沒收處罰案187?
十二、某養殖場訴某縣公安局罰款案189?
十三、章易不服某縣公路運輸管理所行政處罰案192?
十四、游某不服某市政府徵兵辦公室罰款案194?
十五、陳國不服某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勞動教養案195?
十六、諶某不服某市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沒收案197?
十七、劉萍不服某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罰款案198?
第八章行政賠償200?
一、劉某訴某區公安分局違法行政拘留附帶行政賠償案200?
二、某石油液化氣公司不服環保處罰並要求行政賠償案203?
三、王某訴某市城市建設委員會行政賠償案207?
四、某進出口公司不服某市進出口商品檢驗局結論並要求行政賠償案210?
五、李某訴某游覽區管理處行政賠償案216?
六、王某訴某市稅務局行政賠償案217?
七、陳某不服內部行政處分決定並要求行政賠償案218?
八、趙某不服行政強制措施並要求行政賠償案220?
九、夏志強訴某市公安機關行政賠償案222?
十、某圖書公司訴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賠償案223?
十一、薛某訴某市市容聯合檢查組行政賠償案224?
十二、高某訴某鄉政府行政賠償案225?
參考書目228
㈩ 行政法案例
【案情】
原告:廣西國營三門江林場。
法定代表人:陳瑞齊,場長。
原告:柳州市郊區柳東鄉牛車坪村公所。
法定代表人:滎運貴,村長。
被告:柳州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劉知炳,市長。
三門江林場與牛車坪村爭議的山林地位於柳州郊區柳東鄉潭沖橋一帶的山嶺的西半坡,面積約550畝左右,該片山地自土改以來未經任何政府部門確定權屬。1953年牛車坪村民在當時的鄉長鍾朝森和村民組長李已林(原名蔣志芳)的帶領下,在該片山嶺地點種了松樹籽,次年補種了樹苗,1955年村民在爭議地種有少量的輪歇地。1955年三門江林場(水沖分場)職工在當時的副場長鄭喜才、技術員廖振廷帶領下,也在該片山嶺地種植了馬尾松樹苗。植樹後,雙方都對該片山嶺地樹苗進行護理。1960年柳州市郊區東方紅公社(即柳東鄉)組織人員對柳東大隊營造山林進行了綜合普查登記,將該片山嶺林木登記在東方紅公社柳東大隊名下(牛車坪屬柳東大隊管轄)。1963年牛車坪生產隊將該片山嶺林木固定給其所屬的4、6、7小隊進行管理。1954年,廣西省農林廳林業局作出了「關於柳州林場場界的指示」,三門江林場分別於1954年、1963年對三門江林場水沖分場作了規劃,又分別於1973年,1984年由區林業勘測設計院幫助繪制了林相圖。七十年代後期,隨著林木的成熟,雙方對潭沖橋一帶山林權屬發生爭議。1977年4月雙方代表在自治區和柳州地區處理土地山林水利糾紛辦公室(以下稱柳地處糾辦)的主持下,在爭議山林地內砍伐九株松樹進行年輪鑒定,其中七株樹木的年輪符合林場1955年所植樹木的年限,據此作了鑒定結論,雙方簽定了確定爭議山林歸屬協議,柳地處糾辦在此協議上作了鑒證,協議附件要求代表簽字和單位蓋章。牛車坪代表簽字後即單方反悔,沒有蓋章,協議附件沒有履行,糾紛仍然存在,雙方多次請求政府盡快解決這一糾紛。柳州市人民政府多次召集雙方代表及有關單位進行調查、調解,均達不成協議,遂於1991年3月16日作出柳政發(1991)32號「處理決定」,決定將譚沖橋地區北面兩個山嶺劃撥給柳東鄉牛車坪村委會、面積264畝,作為集體所有之山林;潭沖橋地區南面的山嶺劃給自治區國營三門江林場,面積259畝,山地林權屬國家所有。
三門江林場和牛車坪村均不服柳州市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分別向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門江林場訴稱:1954年根據廣西農林廳林業局的指示,將潭沖橋一帶荒山列入造林規劃,1955年水沖分場副場長鄭喜才、技術員廖振廷帶人在該山種植馬尾松,並派護林員管理至今。1963年在其主管部門的幫助下,分別製作了規劃圖、林相圖備案。七十年代,木已成林,被牛車坪村民盜伐引起糾紛。1977年4月在廣西自治區和柳州地區兩級處糾辦的主持下,與牛車坪大隊於同年4月6日、4月21日簽訂了兩個協議,協議內容已明確:潭沖橋一帶山林為國家所有,由我場進行管理。被告柳政發(1991)32號處理決定將屬我場(代表國家)所有的264畝山林確定給牛車坪所有是無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的,請求法院公斷。牛車坪村公所訴稱:解放前後我村村民都在此爭議山嶺開荒種植,1953年春鄉長鍾朝森帶領村民點種了松籽,次年補種了樹苗。1960年春柳東公社組織人員對牛車坪大隊種植管理的山林(含現爭議的山林)進行普查登記,上報給有關部門。1963年春,根據中央「六十條」政策,生產大隊將有關山林(含現爭議山林)「四固定」劃分給所屬小隊所有。1977年後,林場無端提出權屬爭議,當時所簽訂的協議違背事實應屬無效。被告柳政發(1991)32號處理決定沒有事實根據,請法院依法撤銷,以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柳州市政府辯稱:三門江林場與牛車坪村公所爭議之土地的權屬自土改以來從未確認過。自五十年代起兩原告先後在該山嶺地植樹、管理。發生爭議後,雙方未能提供確實的權屬依據。從維護安定團結,有利於生產、有利於生活的原則出發,為了防止糾紛延續和惡化,我們根據《森林法》的有關規定作出的處理決定是正確的,請人民法院予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