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底薪
Ⅰ 2019年工廠勞動法底薪多少
一、計算方式:
1、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2、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3、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4、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二、《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1)勞動法底薪擴展閱讀:
正常工作時間,是指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所確定的工作時間。正常勞動,是指員工按照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
對於正常工作時間的概念人大、國務院、勞動部及地方政府都頒布了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及規定,主要有人大的《勞動法》(1995年1月1日施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1995年5月1日施行):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問題解答》1997年5月1日以前,企業既可以施行每周40小時的工時制度也可以施行每周44小時的工時制度,並以每周40或44小時為基礎計算加班加點時間。
1997年5月1日以後,一律應以每周40小時為基礎計算;《深圳經濟特區勞務工條例》(2004年6月25日修改):勞務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依據以上法律規定,「正常工作時間」應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為准。
在該標准時間內為用人單位提供了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就是標准工資,標准工資是計算加班工資的基礎,超出標准工作時間之外提供的勞動都屬於加班工資。
標准工資不包括下列各項:
(一)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務提成等;
(二)無確定支付周期的勞動報酬,如一次性的獎金、津貼、補貼等;
Ⅱ 廠里給我們發長假,只發底薪,是不是違反勞動法規定
你好,現在由於特殊原因導致廠里業務下滑,給員工放假只發底薪是合法的。你可以參考以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規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Ⅲ 新勞動法中賠償金中月工資是指底薪還是實發工資
新勞動法中賠償金中月工資是員工離職前12個月的應發工資的平均數。
關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准問題,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
「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而對於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
「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准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於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准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3)勞動法底薪擴展閱讀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不同的補償標准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它對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規定了四種標准補償:
(1)違反《勞動法》和合同約定,剋扣拖欠工資,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支付低於當地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的,用人單位應加發工資報酬和低於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
(2)對因勞動者患病、非工負傷或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對患重病和絕症者,用人單位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3)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換工作崗位後仍不能勝任,由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4)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
Ⅳ 2018深圳勞動法工資底薪為多少
2018深圳最低工資標准為2200元/月,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20.3 元/小時。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第五條 最低工資標准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第十二條 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
(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實行計件工資或提成工資等工資形式的用人單位,在科學合理的勞動定額基礎上,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相應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者由於本人原因造成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未提供正常勞動的,不適用於本條規定。
(4)勞動法底薪擴展閱讀:
《最低工資規定》第八條 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和調整方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同級工會、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研究擬訂, 並將擬訂的方案報送勞動保障部。方案內容包括最低工資確定和調整的依據、適用范圍、擬訂標准和說明。勞動保障部在收到擬訂方案後,應徵求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的意見。
勞動保障部對方案可以提出修訂意見,若在方案收到後14日內未提出修訂意見的,視為同意。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將本地區最低工資標准方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在批准後7日內在當地政府公報上和至少一種全地區性報紙上發布。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在發布後10日內將最低工資標准報勞動保障部。
Ⅳ 現在按勞動法的工資底薪是多少加班費多少
工資底薪跟所在地區有關,
每個省市每個區都不一樣
都是由各地政府部門統一規定的
加班費也是根據底薪來計算的
具體可以到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