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勞動地址變更
『壹』 勞動法對更換工作崗位,變更工作地點適應不了的該怎麼辦
1、更換工傷崗位、變更工傷地點,屬於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需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如果無法協商一致,公司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合同。
2、如果已經協商一致,並且已經履行變更後的勞動合同,勞動者感覺到不適應,可能是因為新的環境導致的,這都是正常現象,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就會變好的。如果一直不適應,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重新找份工作了。
3、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貳』 同城變更工作地點,更改勞動性質屬於違反勞動法嗎
按相復關法律規定,勞動制合同條款包括工作地點,所以變更工作地點也是屬於勞動合同的變更。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叄』 勞動合同的地點變更
[案例2] 王某於2004年進入北京市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工作,任職銷售員。該公司總部設在市中心,另在郊區有兩個銷售部。 王某進入公司後一直在總部工作。2005年,公司通知王某,由於第一銷售部剛接到某大型小區的房屋銷售任務,急需增補銷售員,決定調王某到該銷售部工作。王某認為自己一直在總部工作,現在調到分部,屬於變更工作崗位,自己有權不同意,向人力資源部門提出了異議。公司則認為,調動王某純屬公司內部合理的人員調動,完全合理合法。 公司和員工誰更有理呢? 王濤:王某對調到分部銷售部工作屬於變更工作崗位的理解是錯誤的。王某的工作崗位就是銷售員,工作崗位並未發生變化;另外,工作地點的變化是否屬於變更勞動合同,要看公司與員工在當時的勞動合同中是如何約定工作地點的。如果明確約定工作地點在北京總部,則公司將王某調到銷售部工作,屬於變更勞動合同,需要與王某協商一致。如果僅約定北京市,我認為這樣的調動屬於公司管理制度的范疇,公司是有此權利的。 張雪: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應該明確工作地點。如果需要變更工作地點,要與員工協商一致。在本案例中,雖然王某的具體工作地點發生了變化,但我認為這樣的調動僅屬於工作地點的變動,而不屬於勞動合同的變更。公司對王某的調動是從市中心調到郊區,仍是限於同一個城市。在一般情況下,我認為這種變動不必徵得王某的同意,除非當時在勞動合同中對此有明確的禁止規定。不過公司將王某調到分部,畢竟或多或少會給王某的生活帶來不便,公司可以考慮提供一些交通、生活補貼,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賈富春:《勞動法》第17條明確了變更勞動合同應協商一致的原則。工作地點變動是否構成勞動合同變更、是否需要協商一致,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勞動合同約定工作地點的,工作地點的變動也屬於勞動合同的變更;如果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工作地點的變更應具有合理性。在本案例中,首先要看王某與公司是如何約定的。正如王濤女士所說的,如果勞動合同約定的僅是北京市,則公司對王某的調動屬於用人單位正常行使法律賦予的用工自主權的正常范圍,不必一定徵得王某同意,除非勞動合同明確規定王某的工作崗位僅限於北京總部等。其次,如果勞動合同就此沒有約定,則要看公司的調動有沒有合理性。比如說不能單方面將員工從北京市調到上海市等,應綜合考慮工作調動的遠近,上班的交通等。
『肆』 勞動合同變更地址
一般公司搬遷到別的城市去,
屬於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公司需要給員工經濟補償金。
一般是做一年賠一個月工資。
——————————————————
《勞動法》第二十六條 解除合同提前通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勞動法》第二十八條 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伍』 公司搬遷,勞動法有什麼樣的詳細規定,勞動合同地址改變,范圍是多大,公司名不變,什麼的情況才有賠償
你好!你的問題比較復雜,應當分成這樣三個層次來看待:
一、勞動法律對於「公司搬遷」這種情形的相關規定
主要有這樣兩條:
《勞動合同法》第35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三)項:「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公司搬遷」從法律上來說可以理解為一種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二、要看你與公司簽的勞動合同是如何約定的
從實務中來看,大多數公司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都會在其中約定「公司有權根據實際工作情況變更勞動者的崗位或者工作地點,勞動者應當服從」。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勞動者簽了這樣的勞動合同,也並不意味著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地調到勞動者的崗位或工作地點;如果這樣的調動不合理,勞動者仍然有權拒絕;若用人單位以此解僱勞動者,則勞動者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要求企業支付賠償金。
三、根據你的情況,可以有這樣的對策
企業要求你變更工作地點,首先企業應當說明其充分的合理性,如不能說明則不能隨意的調到工作地點;
企業要求變更工作地點,也必須履行協商一致的原則,因為這是《勞動合同法》第35條的明文規定;
如果經過協商勞資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那麼企業可以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但需要提前30天通知並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的工資)。
『陸』 煩解答:工作地點更改,違反了勞動法嗎
《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應具備的條款中,並無工作地點的規定。回《勞動合同法》明確要求在勞答動合同中要約定明確的工作地點,看似平常,卻將在實踐中發揮深遠的影響。 總結以往的實踐來看,用人單位根據需要將勞動者隨意派往各地分公司、子公司長期駐扎工作的情況很普遍。有些勞動者不願意背井離鄉,造成公司以不勝任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剝奪了勞動者的協議變更權。《勞動合同法》規定工作地點為合同必備條款,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隨意調動面前具備了說「不」的底氣。如用人單位想調動勞動者,必須與勞動者協商並取得一致,如勞動者不同意,單位無權調動,也無權解除合同。
『柒』 勞動法咨詢_工作地點變更
很簡單哦,你現在的合同是明年才到期,那麼在這期合同中寫明的工作地點是版在權哪?如果是北京的話,你可以在北京做到合同期滿,在你期滿後你不想去天津的話就不要續簽了。
按勞動法規定,期滿後你可以向公司提出每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的提議,也就是工作幾年補償幾個月,標準是你合同到期時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捌』 勞動法中是如何規定企業在市區內搬遷的
主要看合同的約定情況,如果合同沒有明確約定,感覺不合適,因更換廠址需要離職,可以申請經濟補償金,在公司一年按一個月公司給經濟補償金,企業不按政策執行,直接去勞動監察大隊或者勞動仲裁進行投訴或仲裁
『玖』 勞動法工作地點變更的問題
你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回動保護或者答勞動條件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根據該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果對我的解答還算滿意,請採納答案並給好評吧,有什麼法律問題還可以進我的法律工作室找我咨詢,您的肯定是對我的最大鼓勵!
『拾』 提問一個勞動法的問題,工作地點變更。
提問一個勞動法的問題,工作地點變更。
回答你的提問;符合勞動法規定。
一、《勞動合同法回》答第4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並、企業資產轉移等『
二、如果簽過了這個合同,改變主意不想去嘉興了,還能拿到補償金嗎?
不會得到補償的,因為那樣就屬於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了。
以上為勞動法專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