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鑒定誰申請
法律分析:(一)審查鑒定;
(二)查驗送檢材料、客體,審查相關技術資料;
(三)根據技術規范制定鑒定方案;
(四)對鑒定活動進行詳細記錄;
(五)出具鑒定文書。
對存在損耗檢材的鑒定,應當向委託人說明。必要時,應由委託人出具檢材處理授權書。
鑒定所需提供的材料通常為:委託書、身份證、鑒定所需的樣本和檢材等;鑒定委託書;病歷包括傷後所有的門診病歷、入院記錄、手術記錄、出院記錄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二條規定,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
Ⅱ 法醫鑒定由誰申請
公民因受到不法傷害或者由於車禍、工傷事故、傷殘、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索賠等需要進行法醫鑒定時,只要持委託鑒定單位的介紹信,即可到法醫門診直接進行人身傷害的法醫鑒定。進行法醫鑒定,公民應向法醫如實提供與傷害有關的情況、說明鑒定的目的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說明鑒定目的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帶齊有關的病歷資料等。法醫鑒定人根據被鑒定人具體傷害程度實施檢查和有效治療,並依據檢查結果,依法作出相應的鑒定結論。鑒定書可以作刑事、民事、行政訴訟的證據向有關部門提供或出示。同時,被鑒定人如果不服該結論,也可以申請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20條的規定,對作為刑事訴訟證據使用的人身傷害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
對於公民突然意外死亡,死因不明的,向所在縣(市)區公安局提出檢驗鑒定申請。由於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或者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身體健康嚴重損害的,向所在縣(市)區公安局刑偵部門報案提出檢驗鑒定申請。
除以上情況外,公民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直接向所在縣(市)區公安機關刑偵部門報案,提出檢驗鑒定申請:
1.發現突然意外死亡,死因不明的;
2.由於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或者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的;
3.購買、食用了不符合隆重標準的食品或者摻雜了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的食品,造成嚴重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的;
4.購買服用假葯、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的;
5.購買、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致使現嚴重疤痕、毀容或者對於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損害的。
因民事糾紛引發的「案子鑒定」等法醫學鑒定,可由當事人提出申請,人民法院委託,由省公安廳刑科所做出。
Ⅲ 刑事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您好,刑事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包括:
1、《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根據該條的規定,在作出鑒定結論後,比如故意傷害罪中被害人傷情為輕傷,被害人不服,認為應該屬於重傷;或者犯罪嫌疑人不服,認為應當屬於輕微傷,都可以申請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情況決定。
2、《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二條: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包括被害人和被告)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
3、《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二十二條: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被害人和被告都可以)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應當提供證人的姓名、證據的存放地點,說明擬證明的案件事實,要求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理由。法庭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同意,並宣布延期審理;不同意的,應當說明理由並繼續審理。
4、延期審理的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延長審理期限。人民法院同意重新鑒定申請的,應當及時委託鑒定,並將鑒定意見告知人民檢察院、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Ⅳ 刑事訴訟法申請重新鑒定的條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申請重新鑒定的條件如下:(一)鑒定程序違法或者違反相關專業技術要求的;(二)鑒定機構、鑒定人不具備鑒定資質和條件的;(三)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或者違反迴避規定的;(四)鑒定意見依據明顯不足的;(五)檢材虛假或者被損壞的;(六)其他應當重新鑒定的情形。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五十五條 經審查,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應當重新鑒定:
(一)鑒定程序違法或者違反相關專業技術要求的;
(二)鑒定機構、鑒定人不具備鑒定資質和條件的;
(三)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或者違反迴避規定的;
(四)鑒定意見依據明顯不足的;
(五)檢材虛假或者被損壞的;
(六)其他應當重新鑒定的情形。
重新鑒定,應當另行指派或者聘請鑒定人。
經審查,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作出不準予重新鑒定的決定,並在作出決定後三日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Ⅳ 刑事訴訟法中的鑒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中的鑒定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公安司法機關依據職權或者應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申請,指派或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評定的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Ⅵ 新刑事訴訟法中有關於鑒定人 強制出庭的規定嗎
這要看法院的裁決,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年10月26日第三次修正)
第一百九十二條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一百九十三條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第一百九十七條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
(6)刑事訴訟法鑒定誰申請擴展閱讀:
鑒定人和證人的區別:
(一)在資格條件上,鑒定人有嚴格的資格要求,必須具備相關的專門知識和技能;而證人的資格要求只是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正確表達的能力,即使證人有生理缺陷和精神缺陷或者年幼,均可出庭作證。
(二)在可否替代上,證人是就其親身感受的案件事實向法庭作證的人。證人的基本特徵就在於證人的不可替代性,這是由案件事實本身決定的,既不能由法院指派或聘任,亦不能隨意替換;而鑒定人並非由案件事實所決定,其從事鑒定活動是受法院指派或聘請,因此,鑒定人是可以替換的。
(三)在詢問規則上,對證人的詢問應遵循個別和隔離的原則,證人不能了解案情;而鑒定人可以了解案情,對疑難復雜情況,可以由多個鑒定人相互商量形成最終的鑒定結論。
(四)在能否迴避上,證人不得以與案件處理結果之間的利害關系而申請迴避,而鑒定人如果有迴避事由,必須執行迴避的規定。
(五)在發表的意見上,證人只能就其所知悉的案件事實陳述意見,而不能發表自己根據這些事實得出的結論和意見。但是鑒定人作為專家不受此項意見規則的限制。
(六)在出庭義務上,證人出庭作證是一項普遍性的訴訟義務,一般不能拒絕,而鑒定人有正當的理由,可以拒絕接受法庭的指派或聘請,可以不出庭接受質證而只提供書面鑒定意見。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