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請假雙休日算不算
① 勞動法,員工請假如遇節假日算不算請假天數
員工請假如遇法定節假日不算請假天數。法定節假日不屬於請假時間,應依法享有工資待遇。如連續工作一年以上享有帶薪年休假待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1)勞動法請假雙休日算不算擴展閱讀:
既要法定假日,也要帶薪休假
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認為,今後中國假日制度的重點必然要轉向帶薪休假,黃金周應逐漸淡出歷史舞台,通過增加分散的帶薪休假來解決「缺假」問題,建議全國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規則,國家領導人帶頭示範帶薪休假,隨著帶薪休假的落實,將國慶節的法定假日調整為1天。
蔡繼明教授的言論在網路上引發了圍攻,很多網友認為,如果法定假日減少了,黃金周取消了,他們休假的權利更無法得到保障。網友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可以說很符合國情。
在實行計件工資的行業和不少私營企業中,勞動者往往在法定假日中也可能處於工作狀態,既沒有符合規定的加班工資,更談不上帶薪休假。正是因此,他們中的不少人希望能有更多法定節假日,這樣多多少少能放一些假。
擁有更多的節假日沒有錯,重點是如何實現。網友們真的錯怪蔡教授了:蔡教授一方面覺得黃金周應該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一方面還認為,作為中國傳統節日,除夕應該放假,這樣一來,春節假期遇到一個周末就是7天假,遇到兩個周末就是9天假期。
另外,他建議元宵節、重陽節兩個傳統假日也放假。也就是說,法定節假日其實並沒有減少,而是進行了更加合理的分配。與此同時,蔡教授特別還強調,建議全國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規則,要落實帶薪休假。
換句話說,蔡教授其實在為所有的勞動者爭取更多、更靈活的休假權。其實,不少公眾正常休假權和更多的加班工資得不到,不是因為法定節假日太少,而是因為休假權落實、執行不到位。
落實不夠的主因,一方面帶薪休假並非法律強制性規定。雖然1995年,帶薪休假制度就被寫入中國《勞動法》,但目前為止,國務院並沒有頒布帶薪休假實施條例;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看來,帶薪休假會對中國經濟的競爭力、企業的用工成本造成一定影響。
客觀而言,中國的法定休假時間,在國際上不算長,落實休假權不至於對企業競爭力造成多大的傷害。更何況,休假權是一種權利,不該動輒侵犯。
顯然,公眾應批評的不是蔡教授,而是應該和蔡教授的呼籲形成合流,努力促成落實更多的休假權、兌現帶薪休假。
去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國民旅遊休閑綱要》顯示,預期2020年帶薪休假才能基本落實。顯然,這個過程有些漫長,而且是出於旅遊消費目的,這也導致一些公眾的不滿。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全國假日辦」撤銷,其全部職能並入新設機構國務院旅遊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之中,由分管旅遊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擔任召集人。
「假日辦」的職能由更高層級的機構接管,包括此前出台的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帶薪休假日漸得到重視,這是好事。
不管怎樣,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帶薪休假,增加了全民的福利和幸福指數,有利於社會健康穩定。還是那句話,正視中國帶薪休假等休假權落實不夠的事實,並致力於早日改善,這是政府部門的責任。
包括蔡教授在內,公眾和社會關於法定節假日如何放更科學的建議很多,並具可操作性,相關部門應該考慮。同時,也應盡快兌現帶薪休假,不再是選擇性兌現,早日普照所有勞動者。
② 勞動法中請事假是連續請15天要扣除星期六星期天嗎
是請了10天,因為休息日不用請假。
勞動法沒有規定請事假是連續的。
1-15號,15天是合版法,15個工工權作日不合法。
拓展資料: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③ 根據最新勞動法,員工連續請假10,中間的雙休日算假期嗎
病假期間的公休是包括在病假期的,首尾公休除外。比如我星期一到星期五,這樣我就可以請9天假,而病假只有5天。
④ 懂勞動法的!!休息日算在請假天數內嗎
看你請什麼假了。
如果是產假/探親假,算,
如果是病假事假,不算,
如果是婚假,算(上海可能可以不算)。
至於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
及其實施細則。
上海市計劃生育獎勵與補助若干規定
另可查各地的人口法規。
上述法條可以在網上查閱,還有你當地的社保網站。
LZ不說自己是哪裡的,有些就幫不上了。
⑤ 勞動法對請假三天以上,取消周末的規定
你們老闆自己的規定,周六、周日是屬於法定公休日,是可以調休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星期天上班了,但星期一請假,這時候你就可以將你的星期天上的班計算到星期一,法律中規定周六、周日安排加班而又未安排補休或調休的應按200%計算工資。
不過,如果你請假的幾全都有扣工資,而沒有同星期六作為抵銷假期的話,那麼星期六是應當付給你2倍工資的。
⑥ 勞動法規定病假包括雙休日嗎
包括。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1、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2、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病休期間,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包括在內。
(6)勞動法請假雙休日算不算擴展閱讀:
1951年政務院頒布的《勞動保險條例》和1953年原勞動部發布的《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1995年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對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支付問題作了規定。
具體內容有:
(1)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4)《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
(5)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網路—《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網路—病假
⑦ 請事假,周末也算嗎
員工請事假,周末不算在事假內的。
因為事假公司是可以不支付工資的,也就是說請一天假,可以扣一天工資,法定休息日是不包括在事假里的。
事假是沒有工資的。一年內休事假20天以內,且公司不扣除工資的,不能享受當年年休假。
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⑧ 請問一下,勞動法里有跨星期請假會連星期六日算在請假的天數的條例嗎
沒有。一般請假的話,休息日扣除。婚假、探親假和休假、產假的天數,包括休息日。具體規定,忘了。
⑨ 勞動法中關於綜合工作制,星期六,星期天請假算不算事假
摘要 因此,只要辦過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相應手續,有時1個月上幾天,有時1個月全上班,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但應當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
⑩ 勞動法規定節假日可以算事假嗎
節假日不能算事假,事假是指勞動者因為個人原因需要在正常工作時間請的假,節假日包含正常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是國家規定的勞動者可以享有的權利。如果勞動者事假期間在法定節假日的,法定節假日的天數不屬於事假范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