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被害人幾天通知

刑事訴訟法被害人幾天通知

發布時間: 2022-03-12 06:14:14

① 法庭如何通知被害人家屬出庭

1、被害人家屬如果不是證人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那就不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中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范疇,法院不需要通知被害人家屬出庭或參加宣判。
2、被害人家屬如果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那就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中的當事人范疇,法院應以傳票傳喚的形式通知被害人家屬出庭。
被害人家屬以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的身份出庭,享有民事訴訟原告一樣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是在法庭上陳述意見、提供證據、參加法庭辯論。
3、刑事案件的罪犯被抓捕後,要經過偵查、起訴、審判三個階段。一般案件要經過五、六個月左右開庭審判,具體時間視案件情況定。
(一)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偵查時限一般是兩個月,但是如果案情復雜難以偵查完結的,可以延長一個月。如果是復雜的團伙犯罪、流串作案等等的,可以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延長2個月;再不能偵查完結的,如果所犯之罪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可以申請延長2個月。也就是說如果是大案要案的話最多的偵查時間為7個月。
(二)起訴階段:公安機關偵結後向檢察院報送起訴意見書及案卷材料,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時限為1個月,案情復雜可以延長半個月。如果認為偵查機關的移送審查證據不夠的,可以要求補充偵查,補充偵查一次1個月為最長,可以補充偵查2次。
(三)審判階段: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後,法院一審時限為一個月,最長不得超過一個半月。疑難復雜的案件可以申請省高級人民法院延長一個月。如果是按簡易程序審理時限是20天。
4、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告知被害人家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注意不是「應當」。實踐中法院一般會通知被害人家屬到法院進行詢問,包括告知被害人家屬是否要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四條:「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後,可以告知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放棄訴訟權利的,應當准許,並記錄在案。」
5、被告人賠償與否是量刑的酌定情節,對罪犯的量刑有影響。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被告人已經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② 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收到人民檢察院的(審查起訴階段)通知書後。要多久法院才會開庭審理案件

您好,這個時間是不能確定的,審查起訴最長一個月,如果補充偵查的話,每次延長一個月。案件到法院後,在一個月之內開庭。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幾條通知你接受詢問

第二章 偵 查
第二節 訊問犯罪嫌疑人
第一百一十六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負責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
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後,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
第一百一十七條 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第一百一十八條 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首先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為,讓他陳述有罪的情節或者無罪的辯解,然後向他提出問題。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可以從寬處理的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 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
第一百二十條 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偵查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犯罪嫌疑人請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應當准許。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親筆書寫供詞。
第一百二十一條 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於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
錄音或者錄像應當全程進行,保持完整性。
第三節 詢問證人
第一百二十二條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在現場進行,也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在現場詢問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
第一百二十三條 詢問證人,應當告知他應當如實地提供證據、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
第一百二十四條 本法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也適用於詢問證人。
第一百二十五條 詢問被害人,適用本節各條規定。

④ 檢察院不起訴幾天通知公安局

【法律分析】
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應當將不起訴的決定公開宣布,並且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不起訴人和他的所在單位。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如果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條 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⑤ 拘留犯罪嫌疑人後多久才會通知被害人

1、行政拘留依法及時通知 ,所謂的及時應該在24小時內。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七條 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並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二日內送達被處罰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

2、刑事拘留應當必須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⑥ 檢察院不起訴多久通知

法律分析:一般做出決定就會通知當事人。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應當將不起訴的決定公開宣布,並且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不起訴人和他的所在單位。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如果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

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七十六條

不起訴的決定,由人民檢察院公開宣布。公開宣布不起訴決定的活動應當記錄在案。

不起訴決定書自公開宣布之日起生效。

被不起訴人在押的,應當立即釋放;被採取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解除。

第三百七十七條

不起訴決定書應當送達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及其訴訟代理人、被不起訴人及其辯護人以及被不起訴人所在單位。送達時,應當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及其訴訟代理人,如果對不起訴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應當告知被不起訴人,如果對不起訴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

⑦ 在看守所12天因證據不足釋放,通知被害人嗎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通知被害人的。
對於刑事案件的偵查,應由偵查機關依職權行使,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被刑事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可決定採取取保候審措施;如果在偵查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並將犯罪嫌疑人釋放。
而是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或將犯罪嫌疑人釋放,都屬於偵查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在法律上並無規定要通知被害人。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偵查機關是不會通知被害人的。
《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一百六十一條 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並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熱點內容
360由於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15 02:18:51 瀏覽:413
盛澤律師 發布:2025-08-15 02:18:50 瀏覽:409
拘留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5-08-15 02:09:54 瀏覽:852
勞動法發布是哪年 發布:2025-08-15 01:49:46 瀏覽:247
往來郵件公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01:48:31 瀏覽:671
司法公務員待遇 發布:2025-08-15 01:40:51 瀏覽:258
嫁律師 發布:2025-08-15 01:35:54 瀏覽:818
勞動法如果公司搬遷賠錢嗎 發布:2025-08-15 01:30:11 瀏覽:155
江寧司法 發布:2025-08-15 01:28:02 瀏覽:910
關於道德的英語小故事 發布:2025-08-15 01:21:56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