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合同受勞動法保護嗎
① 僱傭關系受勞動法保護嗎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參考資料),只要符合這內三個條件,就成容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你和用人單位之間明顯構成勞動關系,如果仲裁結果下來了,如果對你不利,要在法定期限內起訴。
② 外國人在中國工作,有合同糾紛受勞動法保護嗎
外國人在中國工作,受中國法律的管轄,勞動合同法當然適用於外國人,無理終止勞動合同即屬於違法解除,員工可以要求經濟賠償金。
③ 於用人單位簽訂代理合同受勞動法保護
你與用人單位不以簽訂某種合同而確定某種關系,如果你們的實際關系屬於勞動關系,則受勞動法保護(簽訂代理合同不影響),但如果你們的關系不具備勞動關系的要素,則不構成勞動關系。而你和用人單位簽訂了代理合同,則有民法調整,而不受勞動法的調整。
④ 出國勞務合同受中國勞動法保護嗎
勞務合同是不抄受勞動合同法襲保護的。
《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⑤ 勞務合同能否與勞動合同同樣受勞動法保護嗎
勞務合同是不受勞動合同法保護的。
《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內》【勞社部發容〔2005〕12號】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⑥ 勞務合同是否受勞動合同法保護
本人親身經歷,也是與用人企業簽訂的是《勞務合同》,後來單位與我解版除勞務合同關系沒給權賠償。後來去法院起訴了,結果被法院通知叫我撤案了!原因就是在於我簽訂的是《勞務合同》!這個不受勞動法保護!你要是受到侵害只能提起民事訴訟!除非你跟企業簽訂的這份合同里有明確企業解除勞務關系給予賠償的話,否則就是沒有的!你去起訴也沒用!
所以如果企業要求與你簽訂勞務合同一定要慎重!喜歡簽這類合同的企業通常都是些外派公司和勞務派遣公司之類的。比如物業服務公司、保安服務公司、IT服務公司等待,這類企業通常都是外派人員到甲方企業駐場,從事服務類工作。而甲方通常喜歡每5年左右換一家服務供應商。一旦甲方要換乙方服務公司,肯定就要面臨乙方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和賠償事宜。所以這類企業為了節省用人成本,通常喜歡忽悠勞動者與其簽署《勞務合同》!這就非常坑了!
另外就算你簽署的是勞動合同,如果企業不給你賠償並且要求你在解除勞動合同確認書上簽字的話,也是沒賠償的!所以企業不給賠償,一定不要亂簽什麼確認書之類的東西。否則你都沒法維權!
⑦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就不受《勞動法》保護嗎
雖然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但仍形成事實勞動版關系,同權樣受《勞動法》合《勞動合同法》的調整和保護。
搜集和掌握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或證明,可參閱《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如下規定: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⑧ 聘用協議受勞動法保護么
勞動合同法第復二條規定製: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所以說:事業單位不適用勞動法,是合同法和民法所調整,勞動合同法是調解糾紛的參考和補充.
⑨ 派遣者被派遣到市委辦公室上班,受不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保護。
勞務派遣,被派遣到市委辦公室工作,受勞動法調整。
勞務派遣,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我國勞動用工的補充形式,適用於勞動法規。勞動者無論是被派遣到什麼單位,都受勞動法規的調整,受勞動法保護。
《勞動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六十六條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