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什麼是勞動法競業限制條款

什麼是勞動法競業限制條款

發布時間: 2022-03-12 21:36:39

① 請熟悉勞動法和競業限制條款的律師幫我看看這些條款!

提前30申請辭職就可以了,不需要額外承擔賠償責任。競業限制協議,如果沒有約定補償,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用人單位不同意給勞動者補償金的,競業限制協議無效。

② 請懂勞動法關於競業限制的幫我解決一下,謝謝

屬於無效條款

③ 勞動法對竟業限制有哪些明確規定

根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網路:http://ke..com/view/15277.htm

④ 新勞動法的競業限制

用人單位可以與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訂立保密協議,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它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保密事項,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進行限制區域、期限、經濟補償和違約金數額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但禁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法釋〔2013〕4號)規定,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且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按月支付經濟補償金。
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三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除競業限制約定並支付3個月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後,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按照約定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

⑤ 與公司簽訂的競業限制都有哪些條款有限制的有效期嗎

很多企業,尤其是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會與接觸過此類商業秘密的員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規定一旦與我公司解除勞動關系,2年內不得從事本行業工作。這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讓我們來看看:事實上,這份競業禁止協議完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用人單位為了防止泄露公司秘密,與負責用人單位保守業務的勞動者簽訂的。協議。離職後2年內不允許從事本行業工作。了解競業禁止條款


但有些地方也有獨立的規定,大多規定離職前補償金額不得低於員工工資的50%,對於違反約定的員工也是如此。很多人擔心過高的薪酬標准會拖垮企業,不利於良好的人才就業環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只有標准高了,用人單位才能慎重考慮哪些員工值得簽訂競業限制,哪些員工不會給企業帶來很大影響。離職後2年內不允許從事本行業工作。了解競業禁止條款

如果簽了競業限制條款,每年的賠償金額只有幾百元,那麼這都是白費,沒有人會太在意這些限制,所以商業秘密的保護只會變得更便宜。因此,賠償事項需要提前約定,包括賠償標准和方式等。競業限制條款一旦生效,用人單位需要自行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用人單位不主動支付的,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用人單位經勞動者請求仍不支付的,勞動者有權自行終止競業限制條款,不再受此約束。離職後2年內不允許從事本行業工作。了解競業禁止條款

事實上,這不僅在工人離職後,而且在他們就業期間都是如此。一旦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為他人從事同類型企業,獲取非法所得,數額巨大的,就觸犯了刑法,一定要慎重。畢竟這個企業的員工對自己企業的運營和技術了如指掌,跳槽後願意從事這個行業或者相關行業。即使不是勞動者主觀上想泄露秘密,也不能不利用自己以前的工作經驗和在新企業的商業秘密。

為了防止此類事件的發生,規定了競業限制協議特別是對於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和崗位。在這方面,西方國家早於國內企業。我們要客觀看待競業限制協議這個問題。畢竟企業也是為了發展。一旦泄露,後果不堪設想。但是作為勞動者,在接受競業限制協議,同時也要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比如期限不能超過2年,賠償問題。

⑥ 關於勞動法競業限制條款的問題,求助各位大大。

1、單位不批準的,可以在遞交辭職書之日起滿30日時自行離職。
2、競業限制義務回要單位支付了經濟補償金才需要答執行的,否則無需執行。單位需要舉證已經支付了補償金的數額,並需事先明確支付的科目是補償金才行,後續才說明在工資里涵蓋補償金是無效的。而且競業限制義務法定不得超過2年。

⑦ 勞動法 競業限制 案例 求解、、、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十二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法律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接觸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未按照約定給予補償的,該約定無效。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單位的高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包括合同約定)。

因此,結合本案,小明離職後有無超過二年,超過二年的,不用擔心。沒有超過兩年,勞動合同中有無約定經濟補償,沒有的,該條款由於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自始無效。

熱點內容
初級經濟法基礎完整筆記全部 發布:2025-08-15 00:27:51 瀏覽:689
經濟法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發布:2025-08-15 00:26:58 瀏覽:612
光谷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5 00:21:17 瀏覽:322
經濟法專業必讀書目 發布:2025-08-15 00:20:18 瀏覽:894
廣東法官員額 發布:2025-08-15 00:14:41 瀏覽:887
法院能否當被告 發布:2025-08-15 00:12:06 瀏覽:628
歐米伽3立法 發布:2025-08-15 00:02:39 瀏覽:844
民法典飼養 發布:2025-08-15 00:00:56 瀏覽:943
行政法的淵源判例 發布:2025-08-14 23:57:40 瀏覽:203
贛江新區條例 發布:2025-08-14 23:52:45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