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如果用人單位不按勞動法要罰錢嗎

如果用人單位不按勞動法要罰錢嗎

發布時間: 2022-03-13 00:00:37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對員工的罰款的標准,或允許不允許罰款。

1、罰款是一種行政行為,企業沒有行政權力,罰款是違法的。2、違反合同約定也可以罰款,但這是指一般的經濟合同,勞動合同不適用。3、如果勞動合同中有約定,則合同是無效的,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簽訂了服務期協議或保密協議),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4、如果單位以規章制度來罰款,則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由此可見,法律對待企業勞動規章制度的原則有三:一是訂立程序合法,二是內容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三是已經向勞動者公示,只要符合這三項條件,企業的勞動規章制度就具有法律效力,企業與勞動者都應當嚴格遵守。 按照上述規定,如果單位沒有相關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帶有強制性的規定,訂立程序也不一定合法,也就是說沒有經職工代表審議通過。所以規章制度本身就不合法,勞動者就可以不執行。

㈡ 企業罰錢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不得非法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用人單位非法剋扣勞動者的工資屬於違法行為,企業以罰款條數來扣績效工資是不合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月足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不得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㈢ 用人單位倒底可以不罰員工的款勞動法哪一條有一規定嗎

企業對員工是沒有罰款權的,只有行政單位或者行政單位授權的組織才能對人進行罰款,單位所稱的罰款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罰款,只不過是按照勞動合同或者單位規章對其勞動報酬進行的扣減,並不是罰款,如果員工確實違反了單位的規章制度,或者因其行為對單位單位造成了損失,單位只能在其發放勞動報酬的范圍內進行扣減,或者就此向法院起訴,由法院對員工進行處罰。

㈣ 新勞動法有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可以有罰款的權利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動部在1994年12月6日發布的通知,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執行)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4)如果用人單位不按勞動法要罰錢嗎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在工資分配方面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責令支付賠償金,並視情況進行處罰。

(一) 剋扣勞動者工資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補發並支付剋扣工資的100%的賠償金。

(二)拖欠工資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補發所欠工資,並視其欠付工資時間的長短,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欠付一個月以內、三個月以內、三個月以上分別支付所欠工資的20%、50%、100%的賠償金。

(三)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補發,並支付勞動者應得的加班工資100%的賠償金。

(四)違反以上規定逾期未改,以及拒發所欠工資和賠償金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通知企業所在開戶銀行協助,對欠發工資和賠償金予以強制扣除;並區別責任大小,酌情對用人單位或責任者處以500~5000元的罰款。

實踐中,要是因為員工的一些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的,此時單位可以要求員工做出相應的賠償,但這里的賠償並非是承擔違約責任,畢竟法律中規定員工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只有兩種。另外,用人單位也是無權對員工做出罰款等處罰。

㈤ 勞動法對工人罰款是怎麼規定的,不能超過工資的多少

1、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罰款的,如果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專的,可以要求賠屬償的。
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㈥ 勞動法對工人罰款是怎麼規定的,不能超過工資的多少

用人單位無權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無論金額多少。
只有勞動者因為重大過回失或主觀故意給答用人單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部分或全部損失。每月扣除的工資數額不得超過勞動者本人工資的20%,並且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用人單位直接以勞動者違反其規章制度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的行為,屬於剋扣工資行為,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剋扣的工資。
拓展資料: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㈦ 公司罰錢違反勞動法嗎

公司罰錢屬於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行為。
具體原因如下:
1、用人單位應當按月足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不得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無故拖欠工資是不合法的,勞動法中寫明不得剋扣工資,單位沒有任何權利扣員工工資,如果工資被公司剋扣是可以依法申請補償的;
2、罰款是否合法,需要根據公司是否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以及規章制度是否合法進行判斷。如果公司沒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作出處罰是沒有依據的,是違法的。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不得非法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用人單位非法剋扣勞動者的工資屬於違法行為,企業以罰款條數來扣績效工資是不合法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㈧ 工廠里動不動罰錢,扣款,算不算不按勞動法辦事。

工廠里動不動罰錢,扣款,這樣的做法是違法勞動法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相關的法律依據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㈨ 勞動法用人單位可不可亂出規定罰錢合不合法

不可以,罰錢違法。2008.1.15,國務院廢止了原《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從此企業單位不得對勞動者進行罰款、警告、記過、留廠察看、開除等行政處罰,否則違法。

熱點內容
初級經濟法基礎完整筆記全部 發布:2025-08-15 00:27:51 瀏覽:689
經濟法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發布:2025-08-15 00:26:58 瀏覽:612
光谷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5 00:21:17 瀏覽:322
經濟法專業必讀書目 發布:2025-08-15 00:20:18 瀏覽:894
廣東法官員額 發布:2025-08-15 00:14:41 瀏覽:887
法院能否當被告 發布:2025-08-15 00:12:06 瀏覽:628
歐米伽3立法 發布:2025-08-15 00:02:39 瀏覽:844
民法典飼養 發布:2025-08-15 00:00:56 瀏覽:943
行政法的淵源判例 發布:2025-08-14 23:57:40 瀏覽:203
贛江新區條例 發布:2025-08-14 23:52:45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