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大一勞動法測試題

大一勞動法測試題

發布時間: 2022-03-13 09:16:14

勞動法試題解析需要答案

勞動法明確規定,如果勞動合同到期,用人方不願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專同,應當支付賠償屬金。如果是隨意解除勞動關系,應當支付雙倍賠償金。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可以要求支付雙倍賠償金。賠償金支付標准為一年工齡補償一月工資,未滿半年補償半月工資,已滿半年按照一月工資進行賠償。

㈡ 勞動法題

  1. 王某與該公司是否存在勞動合同,不存在,理由。存在,理由

    存在勞動關系。


    2.就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王某可否要求雙倍工資,理由。
    3.就要求與該公司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被拒絕,王某可否要求雙倍工資,理由。
    4.該公司加班時間是否違反勞動法的規定,原因。
    5.王某可否要求該公司支付加班費,若不能,理由。若能,依據那些勞動法規來確定加班費數額。
    6.就該公司拒支付加班費,王某可否依據要求支付賠償金理由是什麼?如何計算賠償金。
    7.就該公司2009年6月1日開除王某的事實,王某可否要求經濟補償金,理由。若可要求,依據勞動合同法那些規定來確定支付的具體數額。
    8.請告訴王某,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的情形有那些。
    9.如果雙方未經協商王某既辭職離開公司,公司能否因僱傭期未滿要求王某承擔違約金責任,原因。

㈢ 勞動法題目

應選B。賠償金抄不能超過4500元,不能低於襲2250元。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㈣ 勞動法試題

絕對不劃算
看看 吧 不一定準確
1為了勞動者的健康,每日延長工作時間不能超過三小時,每個月不得超過36小時,延長的工作時間工資的支付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的,按工資的150%支付;休息日延長工作時間又不能補休的 ,按工資的200%支付;法定節假日延長工作時間的,按工資的300%支付。
2,公司無權以抵押金形式收取勞動者錢財;解除勞動合同要雙方進行協商,在合法的情況下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勞動者,並向勞動者支付全額工資和經濟補償金。
3計劃處副處長2名、幹部5名,財務處副處長2名,這些屬於公務員,應當屬於《公務員法》調整的人員范圍。小車班司機3名屬於《勞動法》調整人員的范疇之內。
4。1)《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解除與處在「三期」女職工的勞動合同
2)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二十七條(非過失性辭退和用人單位經濟裁員)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包括:女職工禁忌勞動的范圍、女職工經期的保護、女職工孕期的保護、女職工產期的保護、女職工哺乳期的保護。
5.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必須以貨幣形式支付,不得用實物,或者有價債券頂替。~~~

呀太亂了~~打到現在實在不容易,,趕緊來分!!!

㈤ 勞動法試題目

單選c c c d c c c a b
多選 bcd

㈥ 勞動法相關試題

這題別做了,過時了。看你這最後一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㈦ 勞動法選擇題1

1.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A. 英國
)議會頒布的《學徒健康與道德

》。

2. 19世紀初期頒布的勞動法規是以(C. 工廠立法 )的形式出現的。

3. 國際勞動立法思想開始於( D. 19世紀下半葉
)。

4. 國際上通常將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合稱為(B. 《國際勞工標准》 )。

5. 下列表述中,不屬於勞動法中所指勞動的特徵的是( D.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指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所有有意識、有目的的 )。

6. 從( A. 工人運動 )角度分類,可以將勞動關系分為利益沖突型勞動關系、利益一體型

勞動關系、利益協調型勞動關系。

7. 下列主體中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的是(B. 我國公民在境外設立的獨資企業 )。

8. 勞動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自19世紀初大工業生產後,由於國家對

僱傭關系的干預而從傳統( A. 民法 )中獨立出來的。

9. 與勞動法相鄰近的法律部門最密切的是(D. 社會保障法
)。

10. ( C. 勞動就業權)在各項勞動權力中居於首要地位,是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權利。

㈧ 求大一思修考試試題與答案,急,,,急!!!!!

大一思修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學習資料 2009-03-07 20:40:56 閱讀8140 評論11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1.大學生怎樣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
在學習要求,生活環境,社會活動都有變化的大學中首先要認識大學生活的新特點。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學會過集體生活也要獨立: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提高獨立生活能力。 樹立獨立生活的意識。
虛心求教,細心體察。
大膽實踐,不斷積累生活經驗
實力新的學習理念。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樹立全面學習的理念。樹立創新學習的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培養優良的學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樹立遠大的理想。
2.結合實際談談學習「思修」課的意義和方法。
這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實踐性於一體的學科。
意義:(1)有助於當代大學生認識立志,樹德和做人的道理,選擇正確的成才之路。
(2)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掌握豐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識,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養打下知識基礎。
(3)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擺正「德』與「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方法:注重學習科學理論。
注重學習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的基本知識。
注重聯系實際
注重行知統一。
3.談談你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及重要意義的理解?
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解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
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這四個方面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有機統一的整體。
重要意義; 是黨在思想理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
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等社會方面,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思想理論基礎,是激勵全民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維系全民族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要求,適應現階段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
也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
4.什麼是理想什麼是信念?
理想;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信念;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信念是對理想的支持,是人們追求理想目標的強大動力。
5,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才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奮斗目標
提供人生的前進動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引導大學生做什麼人 走什麼路 為什麼學
6.如何認識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7.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如何實現自己的崇高理想?
(1)立志當高遠。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
(2)認清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實現是一個過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備;
要正確對待實現理想過程中的順境和逆境,善於利用順境,勇於正視逆境和戰勝逆境
(3)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思想基礎)
堅定的信念(重要條件)
勇於實踐,艱苦奮斗(根本途徑)
8.什麼是愛國主義?如何理解其科學內涵及優良傳統?
科學內涵:愛國主義體現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
他是調節個人與祖國之間關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優良傳統:熱愛祖國,矢志不渝。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維護統一,反對分裂
同仇敵愾,抵禦外侮。
9.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有那些內容?
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一致性
愛國主義與用戶祖國統一的一致性
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要弘揚愛國主義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愛國主義。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10.什麼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什麼?
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
內涵:愛國主義。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11.什麼是時代精神?內涵是什麼?
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是體現民族特質,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總和。
內涵:改革創新是核心
改革創新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是建設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的迫切要求;
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12.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自覺維護國家利益
就要自覺承擔對國家應盡的義務
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民族區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國家法》
(3)增強國防觀念
(4)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13.什麼是人生觀?什麼是人生價值?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對生活的態度
人生價值:一種特殊價值。是人的生活實踐對於社會和個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
14.人的本質是什麼?如何理解?
本質: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任何人都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他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15人生態度與人生觀是什麼關系?如何端正人生態度?
關系: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
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表現和反映
端正:人生須認真
人生當務實
人生應樂觀
人生要進取
16.對人生價值評價要堅持那幾方面的統一?
能力有大小和貢獻需盡力相統一
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相統一
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
動機與效果相統一
17.人生價值實現的條件是什麼?
(1)社會條件
要從社會客觀條件出發
人生價值目標要與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
(2)個人條件
實現人生價值要從個體自身條件出發
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強實現人生價值的本領
立足於現實,堅守崗位做貢獻
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18.什麼是健康?怎樣協調自我身心關系?
一般說來,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質基礎,心為身的精神機能,二者相互作用,作為有機統一體對人的生活實踐產生影響。一個健康的人,不僅要有健康的生理,還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謂「身心健康」。
協調身心關系以及身心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以保證人自身系統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關鍵環節。一個人自覺地調試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夠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創造良好的自我環境。
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②掌握應對心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③合理調控情緒。
④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人際交往。
19.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應堅持的原則是什麼?
平等原則。平等待人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的前提。
誠信原則。誠信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的保障。
寬容原則。寬容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必不可少的條件。
互助原則。互助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的必然要求。
20.如何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
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關鍵在於把握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
a正確認識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關系。(人的個體性與社會性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
b正確認識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關系。(人的需要的滿足,只能藉助於社會,憑借一定的社會關系,通過一定的社會方式實現,受社會物質和精神文化發展水平的制約;社會需要是個人需要的集中體現,是社會全體成員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
c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關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個人應自覺地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當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自覺服從社會利益)
d正確認識享受個人權利、自由與承擔社會責任、義務的統一關系。(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為社會做貢獻)
21.道德的本質、功能和作用是什麼?
本質: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於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現為,它是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及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統中,主要的功能是認識功能和調節功能。
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
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
作用:道德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就是道德的社會作用。
1) 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
2) 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3) 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
4) 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
5)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
6)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道德發揮作用的性質由道德反映的經濟基礎、代表的階級利益所決定。只有反映先進生產力的要求和進步階級利益的道德,才會對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素質的提高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否則,就不利於甚至阻礙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素質的提高。
22.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公義勝私慾;夙夜在公;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後…;先義後利)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仁者愛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老吾老…)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23.如何理解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
道德建設的核心,即道德建設的靈魂,它決定並體現著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規定並制約著道德領域中的種種道德現象。道德建設的核心問題,實質上是「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
①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
②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
③為人民服務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
④為人民服務體現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一。
(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揚社會主義人道精神,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好事,形成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道德風尚。)

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集體主義原則是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主導性原則,這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
A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
B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矛盾時,必須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個人應以大局為重,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必要時,為集體利益做出犧牲。
C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24.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科學內涵是什麼?
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辱問題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一定社會思想道德原則和規范的體現和表達。榮辱觀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榮辱觀對個人的思想行為具有鮮明的動力、導向和調節作用。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25.談談當代大學生怎樣樹立誠信品質?
①大學生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講誠信,講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誠心做事,誠實做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自覺端正態度,堅守道德規范。
②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信用意識和道德觀念,「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努力培養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奠定立足現代社會的道德基石,成為高素質人才,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③學思並重,省察克治,慎獨自律,積善成德,知行統一
④向道德模範學習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對經濟建設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生產場所與生活領域交叉重合的情況,使公共秩序的狀況對社會生產活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有序的公共生活不僅有利於日常生活的和諧,也會促進經濟建設的順利發展。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健康發展的保障。)
27.社會公德的基本特徵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基本特徵:繼承性、基礎性、廣泛性、簡明性
主要內容:1.文明禮貌
2.助人為樂
3.愛護公物
4.保護環境
5.遵紀守法
28.遵守網路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范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當前網路活動中存在不少問題,已對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產生了極大危害,影響到一些大學生的生活,個別大學生甚至誤入歧途。由此可見,網路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發展的支撐力量。
遵守網路生活中道德要求,有利於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上網習慣;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個人品德的培養;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
29.舉例說明法律規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指導作用
預測作用
評價作用
強製作用
教育作用
30.簡述《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
《治安管理處罰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05年8月28日通過,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該法包括總則、處罰的種類和適用、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和處罰、處罰程序、執法監督、附則,共6章91條。
1.《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立法目的
《治安管理處罰法》是加強新形勢下的社會治安管理、維護公共生活秩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法律保障。
《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立法目的是: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
《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2.《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主要內容
(1)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是指擾亂社會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侵犯公私財產,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章將「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細分為「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妨害社會管理」共4類,110多種行為。
(2)治安管理處罰種類。《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治安管理處罰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外國人適用)等。
(3)治安管理處罰程序。
(4)聽證程序和救濟程序。
(5)治安管理處罰的執法監督。
31.什麼是職業道德?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徵的道德要求和行為准則。
基本要求:1.愛崗敬業
2.誠實守信
3辦事公道
4.服務群眾
5.奉獻社會
32.《勞動法》和《公務員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勞》:1.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兼顧用人單位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2.按勞分配與公平救助相結合原則
3.勞動者平等競爭與特殊勞動保護相結合原則
4.勞動行為自主與勞動標准制約相結合原則
《公》:1.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和法治原則
2.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原則
3.任人唯賢、德才兼備原則
4.分類管理和效能原則
33.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創業觀。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規范是什麼?
尊老愛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儉持家
鄰里團結
35.簡述我國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及關於結婚的相關規定。
a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護婦女、老人和兒童的合法權益e實行計劃生育f夫妻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敬老愛幼,互相幫助
36.簡述法律的一般含義及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
A法律是由國家創制並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
B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C法律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
從法律所體現的意志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
從法律的實質內容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從法律的社會作用來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法律保障。
37.什麼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執行及法律適用?
A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B法律遵守是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依照法律規定行使權力和權利以及履行職責和義務的活動。
C廣義上,法律執行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在國家和公共事務管理中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貫徹和實施法律的活動;狹義上,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的活動,也被稱為行政執法。
D法律適用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適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38.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一)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二)提高黨依法執政的水平
(三)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四)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五)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
(六)培植新型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
39.聯系實際,談談如何理解法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A結構上的相關關系。對立統一。
B總量上的等值關系。1,一個社會的法律權利總量和法律義務總量是相等的2,具體法律關系中,權利和義務互相包含。權力的范圍是義務的界限,反之亦然。
C功能上的互補關系。義務是特有約束機制,幫助建立社會秩序,權力是激勵機制和利益導向,有助於實現人的自由。
40.什麼是法律思維方式?它的特徵是什麼?
法律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規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習慣與取向。
特徵:講法律、講證據、講程序、講法理。(P171-172)
41.大學生應該如何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的權威?
A學習法律知識 b掌握法律方法 c參與法律實踐 d努力樹立法律信仰 e積極宣傳法律知識 f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42.我國憲法的特徵和基本原則是什麼?
特徵:a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諸如國家性質、公民基本權利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職權等。從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根本原則上規范著整個國家的活動。
原則:a黨的領導 b人民主權 c公民權利 d法制原則 e民主集中制原則
43.我國的國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一)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五)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六)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44.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權力: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權|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和取得國家賠償權|社會經濟權|文化教育權|特定主體權利
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其他義務(計劃生育、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贍養扶住父母等)
45.什麼是民法?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原則:平等、自願、公平、誠實信用、禁止權力濫用
46.簡述我國民事權利制度的主要內容。
民事權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的具體權益,可分為財產權和非財產權兩大類。
A物權(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
B債權(債權人得請求相對人為特定行為或不特定行為的權利)
C知識產權(創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業標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的總稱)
D繼承權(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取得或承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E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
47.簡述我國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
合同是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我國合同法對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或轉讓、終止、違約責任以及主要合同種類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合同由當事人約定,內容包括:當事人的名稱或姓名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辦法。
合同的訂立,是當事人各方通過平等協商,依法就合同內容達成意思表示一致的過程。(方式為要約、承諾)
訂立合同時民事法律行為。(P194)
48.什麼是刑法?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階級利益和統治秩序,根據自己的意志,以國家的名義頒布的,規定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原則:一是罪刑法定原則。二是罪刑相當原則。三是適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則。
49.什麼是犯罪?犯罪構成包括哪些要件?
是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並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要件: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
50.什麼是正當防衛?什麼是緊急避險?其成立條件分別是什麼?
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
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的行為,造成損害的。

㈨ 大一勞動法

應根據公司及李某甲乙雙方的具體情況,協商調換崗位工種!以保障孕婦權益為主線!

㈩ 勞動法試題,幫忙解答,要詳細!

1、三班倒屬於綜合計算工時制,應當經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公司應當按照實際加專班時長計算屬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應當按照三倍工資標准計算工資;
2、法律規定企業應當給予職工帶薪年休假待遇,工作滿一年不滿十年,帶薪休假5天,十年以上不滿二十年,帶薪休假10天,二十年以上15天。如果沒有給予帶薪休假待遇,應當按照三倍工資標准支付帶薪休假工資;
3、正常來說,加班證據通常需要勞動者舉證,帶薪休假超過兩年的部分,也需要勞動者舉證。
以上答案供參考。

熱點內容
東莞公司法務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14 22:35:35 瀏覽:34
財務為啥要學經濟法 發布:2025-08-14 22:35:32 瀏覽:257
民法典堅持法治原則 發布:2025-08-14 22:19:05 瀏覽:588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後感 發布:2025-08-14 22:18:05 瀏覽:308
法律知識50問調查 發布:2025-08-14 22:15:39 瀏覽:380
天津老年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4 22:15:38 瀏覽:681
杭州市司法局法律服務調研 發布:2025-08-14 22:04:01 瀏覽:425
高校職業道德試題 發布:2025-08-14 22:03:50 瀏覽:305
法官在線網 發布:2025-08-14 22:03:07 瀏覽:285
新鄉市道德模範2016 發布:2025-08-14 22:03:07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