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瑞達2017行政法mps

瑞達2017行政法mps

發布時間: 2022-03-13 23:39:00

① 瑞達法刑法為什麼沒講另外兩個原則

民事法律遵循這樣一條基本原則:作為公民,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行為即可為之,即法學界通常所說的「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不違法」。附:民法基本原則(一)平等原則〈〈民法通則〉〉第三條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民法平等原則有以下基本含義: 任何民事主體在民法上都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無論他們在行政法或者其他部門法上是否存在隸屬關系、主從關系、一進入民事領域便都具有獨立法律人格的法人或公民,彼此互不隸屬和依從。任何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都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民事主體依法取得民事權益都受同等的法律保護。(二)意思自治原則(自願原則)其基本含義是::是否進行某項民事活動,完全由個人決定;否則該行為無效、可變更或可撤銷;;與什麼人、以何種方式、進行何種活動、由個人決定(至於該活動是否等價有償,也由本人評價抉擇。正基於此,等價有償不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對自己的行為承擔風險和責任。既然是否進行某項民事活動完全由個人決定,那麼該民事活動的後果應由自己承擔。(三)誠實信用原則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它要求:民事主體參加民事活動、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時.應當持有善意.不規避法律;履行義務時還應考慮他方利益、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利益(這也是本文所述的權利不得濫用原則);民事主體所做的意思表示要真實、不欺不詐、講究信義、恪守諾言。(四)公序良俗原則(公共秩序原則)民事法律行為的內容及目的不得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這一原則在現行法上的根據是民法通則第七條: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及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民事行為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無效。須注意的是,我國現行法因受前蘇聯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論的影響,未使用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字樣。(五)公平原則民事法律行為內容的確定,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由當事人一方或第三方確定民事法律行為內容的,其確定只在符合公平原則時,始得對他方當事人發生效力。公平原則在現行法上的根據是民法通則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

② 求行政法學 羅豪才 第四版 電子書

大一上:法理學(復旦大學出版社張光傑)+憲法(人大出版社第三版)大一回下:民法I(法律出版社梁慧星答)+行政法(北大出版社羅豪才)+刑法I(應用刑法學總論陳浩然)大二上:民法II(人大出版社王利明第四版)+行政訴訟法(法律出版社姜明安)+刑法II(應用刑法學分論陳浩然)+中國法制史(復旦大學出版社葉孝信)+國際法(法律出版社王鐵崖+國際公法導讀本人大出版社TIM HILLER) 民法II還有兩本,債法總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楊立新(基本上沒人看,很爛)+合同法教程人大出版社蘇號明(輔助型的)
大二下的必修課有經濟法(沒有指定教材)+國際私法(復旦大學出版社杜濤陳力)+刑事訴訟法(復旦大學出版社謝佑平)+民事訴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江偉)+一些選修課

③ 2018年瑞達行政法為什麼兩個老師

兩個老師可以自主選擇

④ 瑞達法考、上律指南針、厚達法考、方圓眾和、獨角獸,報哪家比較好,老師選誰

瑞達、眾合,獨角獸等,這幾個都是比較有名氣的,聽說的人也比較多,評論更是滿天回飛,畢竟樹答大招風,肯定有人說好也有人說不好,所以這些都是要自己親身去感受的。
首先,每個人的「好」的定義是不同的,其次,即使機構好自身也是要付出努力的,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通過培訓機構去學習不能保證一定能通過考試,但是是絕對能提高學習效率的。
這幾個機構瑞達和眾合主做面授,獨角獸主做網授。在這里大致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吧。
1、對於老師的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個機構都會有專業的老師,有些人喜歡幽默風趣的,有些人喜歡親和力強的,這個無需多說,基本上每個機構都會有公開課或者試聽。
2、學員的售後服務一定要好,前期售課說的天花亂墜都不如後期督導服務,如果服務做得好,那麼口碑一定好,網上的評論不能百分百去相信,但也能看出這個機構的態度。
面授優點是方便同學交流;缺點是不能反復得聽課,容易遺漏知識點,而且價位相對來說比較貴;
網授優點不言而喻,知識點沒有聽懂可以反復聽課,碎片時間利用比較充分,而且價位上也相對比較優惠。

⑤ 瑞達法考的學習包怎麼樣,本人非法學,准備今年考司考,不知道要買哪些資料書

瑞達法考的學習包挺不錯的,挺有用的。買瑞達法考的學習包就可以了。法考的內容如下所示:

卷一考試科目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共九門。

卷二考試科目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共四門。


法考考試需要准備:

1、心態。無論你是有基礎還是零基礎,是參加過法考還是沒參加過法考,都要讓自己有種從零開始的心態。這種心態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沒有良好的心態,在復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不僅學習效果不佳,後期也會出現迷茫容易崩潰。

2、時間。法考的考點內容繁雜,專業性較強。需要充足的時間復習,才能保證通過考試。正常情況下考試的有效備考時間大多在1000小時左右,所以能夠越早復習法考,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越高,考過法考的可能性就越大。

⑥ 2017司考怎麼復習,厚大or瑞達

三校名師2017年司法考試:法理學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自由是法理學的邏輯起點,保障自由是法律的首要功能。
按照康德的看法,我們生活的世界,可以分為感性王國和理性王國,在感性王國,即自然界,受因果律的支配,不存在自由因果律可以不斷的回溯,最終找到第一因,這個第一因是什麼,不可知。康德懸設為上帝。但是在理性王國,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行為的第一因,為了歸責。必須懸設意志自由,在意志自由的情況下,個人沒讓渡了自己部分的自治權,組成了國家和社會。國家的最高限度的功能和最低限度的功能是保障人的自由。個人沒讓渡的屬於私域或者已域,讓渡了的屬於公域。自由人經同意讓權利的契約:憲法。然後以憲法為根據成立國家。憲法是政府的組織法。
2.民法以維護私域中人的自治權為首要功能。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私法自治,自治的前提條件是有行為能力。行為能力的判準是精神的狀況,精神狀況的判準是年齡,當然年齡是目前技術條件上我們能找到最不壞的標准,就像秦代找到最不壞的的標準是身高一樣。如果技術發達到可以精確測度理性的程度,就不必用年齡,用儀器直接測量就好。基於此,民法中就得先探討民事主義。民事主體在私域中享有一系列權利,這些權利從三種基本權利衍生而來:自由、生命、財產、生命的繁衍需要男女結合,人類的成長撫養基於此必須結成穩定的家庭,因而有《婚姻家庭法》。人的生命需要活得有尊嚴,因而必須有《人格權法》。人要生活下去,必須有基本的用物品。基本有用物品的獲取、持有,需要有分配正義,因而有《維權法》,人不可能給自給自足,需要交換,因而有《合同法》。人使用自己的權利,難免產生外部性,外部性有正負,負外部性需要內部化,因而有《侵權責任法》。
3.刑法以限制國家的刑罰權為手段,進而達到保障人權的最終目的。
刑法本質上是一種命令或者禁止,要求人們作為(如遺棄罪)或者不作為(如殺人罪)。刑法要探討的問題是群域(國家公權力)對私域(私人權利)的限制問題。國家權力對私域的限制要具有正當性,在自由主義者看來,能夠征成國家刑罰正當性的原則只有傷害原則和冒犯原則以及受限制的家長主義原則。凡是經得起正當性檢驗的命令或者禁止,必須明確,必須見諸條文,是為罪刑法定。一個理性人如果違背法律損害法益、冒犯他人,必須得到刑罰的強制,這種強制必須與其侵害法益的大小成正比,貫切平等原則,是為罪刑相適應。平等意義上,死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但應該承擔刑事責任。因果關系採用條件說。如果一個理性的人,自願受冒犯,則屬於私域問題,屬於個人自治范疇,刑法不應該干涉。
4.行政法以限制行政權力為手段,以保障人權為目的。
行政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最可能侵犯私域的是行政權。因而規范約束刑偵權對於保障自由而言至關重要,因而有行政法。行政法就是要為行政法的行駛設置規則,使其不得濫用。行政法的目的在於限權遵遁法無授權即禁止原則。但是授權給行政機關的法律有可能是惡法,私域的自由仍然得不到保障。此時,就需要有一種機制,;來保證法律的為良法。此時需要有立法程序,需要有民主原則。但民主原則有可能造成多數人的暴政,因而需要有對法律的和憲性審查機制。
5.訴訟法是解決糾紛的程序規則,是對司法權的限制。
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是一個客觀存在。糾紛可能是發生在民於民之間,也可能發生在民與官之間、還有可能發生在民與法之間,因而需要四種訴訟:民告民的民事訴訟、民告官的行政訴訟、官告民的刑事訴訟,民告法的憲法訴訟。故需要訴訟法。訴訟法是設定程序規則對司法權的限制。訴訟的基本原則為: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事實需要證明,但無法客觀復原,所以證明必須設定證明標准,民事訴訟證明標准為優勢證據規則(中國稱高度蓋然性規則),刑事訴訟證明標准則為排除合理懷疑規則。司法是用一般性的規則對具體糾紛的解決。一般性規則和個案事實之間的空隙,空隙需要縫合,故需要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解釋推理需要規則。

⑦ 瑞達行政法7天課好還是內部的課好

內部課更適合考試,他們免費課堂的時間有點太長了,不太適合。
培訓機構的本質是減少人的時間和精力投入。

⑧ 求2017年司法考試民法(李建偉)、行政法(徐金桂或者李佳)、民訴(戴鵬)、刑訴(左寧)科目電子書。

民訴:強烈建議我聽郭翔的

⑨ 行政法要怎麼復習呀

復習《行政法學》之要領
1、通讀教材,把握脈絡
考生拿到教材後,應從頭到尾地通讀一遍,除了比較仔細地閱讀緒言,了解教材的指導思想,結構體系,主要內容以及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外,其餘部分也應循序漸進地認真地從整體上通讀教材。讀完一遍教材後,你就會發現全書可分為緒言和總論兩大部分,緒言主要闡明了行政法學的一般理論,包括行政法學的研究對象,歷史發展,學習行政法學的意義和方法等。總論又分十二章,第一至第三章主要闡明了行政法的一般理論,包括行政法的概念,淵源和作用,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等問題。第四至第五章講行政組織法,包括行政機關組織法,行政機關編製法,公務員法三部分。第六至第十章講行政行為法,包括行政行為的一般原理和程序,具體講了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法行為和行政司法行為三大部分,還講了這些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即法律責任問題。第十一章講的是行政監督法,主要講了行政法制監督。最後第十二章講的是行政訴訟。這些是復習《行政法學》的目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詳細以教材目錄為准。
通讀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把握教材脈絡,另一方面還是為了熟悉教材內容,勾劃出教材的重點難點,使考生能了解教材內容的概貌。通讀教材時一定要認真閱讀理解,並注意前後內容的關聯性。每看完一章節,可看看目錄,看能否聯起教材內容,切忌斷章取義。因為作為一門學科的內容,前後是相互聯貫,自成一體,只有系統全面地通讀一遍教材,才能使學習了的內容脈絡清晰,心中有譜。而且通讀教材時,還忌走馬觀花,只看要點,而忽視對要點的解釋。因為每一要點後面的解釋都是幫助考生對要點的理解,有利於考生牢記要點,即使考試時忘記了要點,考生也可以根據對問題的正確理解以及前後連貫的內容自己概括並提煉出要點來。可以避免死記硬背要點造成相似問題的混淆以及克服一旦考試情緒緊張,容易忘記要點的負面作用。
2、抓住重點、濃縮教材
要真正掌握教材內容,光第一遍的泛讀還不行,還應對教材進行復讀,復讀就是精讀、深讀。只有這樣,才能抓住重點、難點,才能深入淺出,濃縮教材。具體地說就是首先要從理解、熟悉概念人手。掌握概念,並非死記硬背,要抓住決竅,掌握概念的中心詞,並旁推側引。比如行政行為這一概念,應這樣理解記憶:作為某一行為是一定社會主體實施的,就行政行為來說,肯定是行政主體實施的行為,而行政法所講的行政行為是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作出的,並且具有行政法意義的行為,而非行政主體從事的與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職權無關的民事行為,行政主體實施的與法律意義無關的事實行為,也不是行政法所要研究的行為。因此,這個概念的中心詞就是:「行政主體」,「行政職權,行政法律意義」。另外還要根據這個概念夯推側引,注意一對或幾個相通概念的比較,找出其異同點。比如行政行為與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法行為、行政立法行為等等,這些概念是同類概念,這幾個概念往往只是某個中心詞的差異。通過這樣比較,不易混淆同類概念,更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行政法學》中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以下幾組:行政與行政法;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與行政法規、行政規章;行政主體與行政法主體;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行政行為與行政立法、執法、司法等行為;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許可與行政確認;行政仲裁和行政裁決;行政監督與行政檢查;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法制監督與監督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行政責任與行政賠償等。這些概念必須牢固掌握,仔細領會。
其次,要抓住各章重點,領會各章精髓。每章都有各自的核心問題,考生在全面復習時要善於抓住這一核心問題,前後延伸展開。尤其是在精讀教材後,要能合上書本將各章節的主要內容聯想回憶,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點。較好的方法是平時看書時自己能盡量地多找出每一章節可能擬出的論述題和簡答題,同時還要注意有時一個論述題又可以分解為幾個簡答題,要注意題型之間的相互轉化。比如教材第六至八章主要是圍繞行政行為展開的,其中涉及到幾個重要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行政執法行為中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執行、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檢查、行政合同等行為;行政立法行為中的行政調解、行政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行為。行政立法行為又是圍繞抽象行政行為展開的,涉及到行政立法體制、行政立法的原則和程序、行政立法的技術和效力等。
3、勤奮練習,功夫在書外
考生要在無硝煙的考場上做到臨陣不亂、胸有成竹、運籌帷幄,還要多做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檢查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練習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輔導資料上的同步練習,一類是考生自己在閱讀教材過程中自己根據往年考試中的題型及自己的需要自編的練習,還有一類就是模擬試題和往年的考題。這三類練習,一般是先做前兩類,同步練習一般蓋著了每章的知識點,考試八九不離十;自編練習往往是考生自己認為的重點、難點以及自己容易疏忽忘記的知識點,雖有個體差異但針對考生自己有幫助。通過這兩類練習,可總結出自己的錯誤,並將錯誤牢記心中,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直至練習到最後能熟練地做模擬試題和往年的考試題。
另外,考生在做練習過程中,會發現有許多題型如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案例題很多是針對法律條文出題的。「功夫在書外」就是要求考生不僅要掌握教材內容,還應注意我國行政立法的發展動態,熟悉那些沒有附在教 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公務員暫行條例入《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還應熟悉一些相關的行政管理法規,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土地管理法》、《海關法》、《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等等。掌握這些法律法規不僅對考生進一步了解行政法很有幫助,而且可以使考生答題時心中有數,游刃有餘。

⑩ 2017屆行政法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政法的我有幾份,可以給你參考一下。
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熱點內容
經濟法稅收優先權 發布:2025-08-14 20:11:34 瀏覽:701
刑法上的打擊 發布:2025-08-14 20:05:15 瀏覽:573
經濟法各稅收稅率 發布:2025-08-14 19:59:12 瀏覽:290
公務員道德精神是 發布:2025-08-14 19:52:14 瀏覽:34
撥針療法治頸椎骨質增生 發布:2025-08-14 19:50:46 瀏覽:472
合同法中80 發布:2025-08-14 19:32:22 瀏覽:939
合同法規定合同有效期 發布:2025-08-14 19:30:53 瀏覽:8
2014經濟法試卷山東師范大學 發布:2025-08-14 19:11:29 瀏覽:985
大律師請溫柔 發布:2025-08-14 19:10:50 瀏覽:633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 發布:2025-08-14 19:04:19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