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催告在哪一章
Ⅰ 強制執行通知書,強制執行決定書,履行行政決定催告書三者的順序怎麼排啊。
依次是:履行行政決定催告書、強制執行決定書、強制執行通知書。
這么排列符合行政程序,先來溫和的,只有溫和的不能起作用,再來強制的。如果動不動就來強制的,那隻會是製造社會不穩定因素。
Ⅱ 行政強制執行強制催告程序
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以書面形式對當事人進行催告,催告書中應當包括履行義務的期限和方式,涉及給付的要明確金額和給付方式。經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的停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三十五條
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履行義務的期限;
(二)履行義務的方式;
(三)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有明確的金額和給付方式。
Ⅲ 行政強製法催告期限有什麼規定
行政強製法中對行政機關的催告期限規定分為二種情況:
1、代履行的催告期為三日。
2、申請法院執行前的催告期為十日。
《行政強製法》
第五十一條代履行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代履行前送達決定書,代履行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據、方式和時間、標的、費用預算以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三日前,催告當事人履行,當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時,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派員到場監督;
(四)代履行完畢,行政機關到場監督的工作人員、代履行人和當事人或者見證人應當在執行文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第五十四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後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對象是不動產的,向不動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Ⅳ 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之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後應該怎麼樣
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之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當事人收到催告書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
《行政強製法》第三十六條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後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記錄、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
第三十七條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
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
(三)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
(四)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五)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決定。
(4)行政法催告在哪一章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
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Ⅳ 請問當事人一直不履行行政處罰,多久後可以發催告書,3個月還是6個月依據哪部法律法規對一個餐飲店
摘要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根據您的描述,在行政處罰決定書生效後,相對人未在三個月內履行該行政處罰決定;即可以發出催告書,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1、行政處罰決定書作出後,要送達當事人,自送達日期算起,當事人應在15日內繳納罰款;15日滿後還沒有繳納罰款的,在當事人沒有提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情況下,執法機關要進行履行行政決定的催告,下達催告通知書,催告通知書送達後,在當事人沒有異議的情況下,10內仍不繳納罰款的,這時行政機關才能作出強制執行的決定,作出決定的這個時間必須在催告通知書送達10日後和不超過三個月內,強制執行決定作出後再向法院提出行政強制執行的申請。 2、法律依據:行政強製法第五十三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Ⅵ 行政處罰案已訴訟,還用催告嗎
《行政強製法》第三十四條規定「 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後,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章規定強制執行。」第三十五條規定「 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據此兩條,可以認定需要催告。
Ⅶ 《行政強製法》中催告與公告的關系
《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比較特殊地規定了「公告」程序,統觀整部《行政強製法》,只有這一處提到了「公告」程序。而上述案例中,在一審法院查明部分,恰恰沒有表述行政機關進行了公告的事實。為什麼法律要明確規定公告程序呢?為什麼行政機關容易忽略此程序?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公告」程序是不是等同於第三十五條規定的「催告」程序呢?
「公告」顧名思義,是廣而告之的意思,雖然生活實踐中對於「公告」一詞的運用比較寬泛,一些啟示、聲明等也被冠之以公告之名。但是在法律上 「公告」內涵相對狹窄,更具公開性和嚴肅性,是向不確定的大多數公眾公開和傳遞信息,以便公眾知曉,也便於公眾監督。例如《國有土地上房屋和徵求補償條例》第十三條、第二十六條等也有關於公告的具體規定。在拆違案件中常用的《北京市禁止違法建設若干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其他城市也有類似規定,如《上海市拆除違法建設若干規定》、《天津市禁止違法建設若干規定》等),「強制拆除違法建設,應當提前5日在現場公告強制拆除決定,告知實施強制拆除的時間、相關依據、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等」,也明確規定了公告的程序。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市禁止違法建設若干規定》中「公告」的內容是強制拆除決定,但是《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中提到的「公告」是在「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之前,結合第三十七條強制執行決定的內容等第四章的其他規定,《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中「公告」的內容應當是限期拆除等基礎行政行為,而非強制拆除行為,這與《北京市禁止違法建設若干規定》中公告內容並不一致。《行政強製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以及第三十八條對催告進行了明確規定,催告發生在當事人沒有履行義務之後。對於行政機關而言,在強制拆除違法建築時,應當將公告與催告相結合,在強制執行前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逾期不拆除的,在實施強制拆除行為之前還應當催告。已經有地方政府規章的地方,讓應當遵守相關具體規定,如北京市行政機關實施強制拆除之前應當催告外,仍應當進行再次公告。這是法律規范對依法行使行政強制權的規定,也有利於進一步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但是,本案中,一審法律文書未表述行政機關公告情況,二審法院認為部分的表述顯得沒有證據支持,值得推敲。
Ⅷ 請問當事人一直不履行行政處罰,多久後可以發催告書,3個月還是6個月依據哪部法律法規
行政處罰在做出決定之後,當事人一直不履行行政處罰,一般在60個工作日之內就可以進行催告。依據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法律分析
首先行政處罰決定書作出後,要送達當事人,自送達日期算起,當事人應在15日內繳納罰款;15日期滿後還沒有繳納罰款的,在當事人沒有提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情況下,執法機關要進行履行行政決定的催告,下達催告通知書,催告通知書送達後,在當事人沒有異議的情況下,10日內仍不繳納罰款的,這時行政機關才能作出強制執行的決定,作出決定的這個時間必須在催告通知書送達10日後和不超過三個月內,強制執行決定作出後再向法院提出行政強制執行的申請。其次是行政機關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還要得到法院的受理後才能實施,法院在受到申請後5日內作出受理與不予受理的決定後,法院受理後要審查是否進行強制執行的裁定,時間為7日內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後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對象是不動產的,向不動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Ⅸ 行政處罰催告一般要多久
行政處罰催告時間為催告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過了十日,當事人仍未履行行政處罰決定書上的內容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後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對象是不動產的,向不動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