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刑事訴訟法
A. 台灣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情況
http://www.wudanhong.com/Article/UploadFiles/200803/jpw.pdf
http://www.sinowfoe.com/index.php/info/arinfo/45186
http://www.34law.com/lawfg/law/3550/3563/law_8917252424.shtml
B. 台灣地區「刑事訴訟法」修改情況
法規名稱---刑
http://www.6law.idv.tw/6law/law/%E5%88%91%E4%BA%8B%E8%A8%B4%E8%A8%9F%E6%B3%95.htm
法源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http://db.lawbank.com.tw/FLAW/FLAWDAT01.asp?lsid=FL001445
土城有個最近又延押兩個月的前總++,現在每天在看這本書
C. 中國台灣的法律體系是大陸法系還是案例法系
自清末沈家本,伍廷芳修律以來,基本仿效大陸法系,尤其是德國法來建立自己的新法體系,中國法律近代化從一開始就打上了很深的德國烙印。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仿效德國和日本建立起自己的六法體系,即憲法,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這是大陸法系最重要的標志,史稱「六法全書」。國民黨戰敗後把六法全書帶到了台灣,並在台灣延續下來了清末以來的變法修律的成果,所以說台灣是法德式的大陸法系,而且還是非常典型的大陸法系。而共產黨斥責《六法全書》為資產階級產物,宣布盡廢六法全書,中國法治近代化遭受重大挫折,自清末以來建立起來的法治成果功虧一簣,至於發生文化大革命,法律虛無主義盛行自不再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仿效蘇聯建立起一套蘇聯式的法律體系,而蘇聯是繼承前沙俄帝國法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故仍屬大陸法系。蘇聯解體後,中國法治不再以蘇聯為師,而是自己的發展道路,即在保持前蘇式法制的基礎上,大量吸收大陸法系的法律制度,並借鑒英美法系成功的判例,將其成文化,所以中國大陸雖然與德法大陸法系有重大區別,但仍屬大陸法系。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相比較,有下列區別:
1,大陸法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淵源,且成文法系統,富有科學性和邏輯性,判例除在特殊情況下,一般不是正式淵源;英美法系雖有成文法,但不是主要淵源,且沒有系統化,法官在適用法律時,寧可適用前人依成文法所作出的判例來斷案,也不直接採用成文法。
2,大陸法系法典講究縝密的邏輯,講究科學性和系統性,講究理性主義和先驗主義,法官適用主要採用「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的演繹推理,這種特性決定法官,律師,檢察官這樣的法律職業人員必須接受長時間的法學理論教育,否則無法正確理解與適用法律;英美法系講究經驗主義,美國大法官霍姆斯說過:「法律的生命從來就不是邏輯,而是經驗。」法官斷案主要依法以前的判例來斷案,而不是成文法。法官應當從社會生活中尋求正義,而不是法律的故紙堆,法官不應當機械的適用法律。這種適用法律的方法不是以演繹法,而是歸納推理法來實現,所以英美法系的法律職業人員必須廣博的知識與深厚的社會生活閱歷,否則他們無法從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尋求公平正義的真締。
3,大陸法系由於講究理性主義,所以審理案件是由專業的法律人員,即法官來斷案,而不是法律的門外漢,陪審團來審理,大陸法系認為,法律是一門精細,縝密,講究邏輯的科學,非受過專業的法律教育,擁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與豐富的法律實踐不得為之。英美法系則講究感性主義,認為「公道自在人心」,陪審團成員雖不懂法,但能以一顆樸素的公平正義的心來判斷是非公道,法官要做只是保證控辯雙方遵守正當程序,不得逾規越矩。
陪審團是英美法系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是英國人,美國人用來保衛自由的武器,當初克倫威爾當政後,想以審判的方式處死前王室成員,但由於有陪審團的存在,克倫威爾無法左右審判,所以大量王室成員躲過一劫;而相反的,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稱帝後,引進了英國式的陪審團制度,用以保衛大革命確立起來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但命運真會捉弄世人,拿破崙利用法國人民對他的狂熱崇拜,以陪審團的形式大肆迫害自己的政敵,在英國成為自由捍衛器的陪審團,在法國卻成為了拿破崙迫害政敵,強奸自由的武器。看來一國實施何種法律制度與他的文化土壤有關,世上沒有最好的法律,只有最適用自己的法律,任何法律移植都必須考慮自己的國情與文化土壤,否則「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轉)首先,你指的刑事訴訟法是虛體法。沒有罪名。此罪應屬刑法范疇。 根據刑法第225條規定,非法經營罪是指自然人或單位,故意從事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故意從事非法經營活動是夠構成非法經營罪的基本構成要件。對於何謂「非法經營活動」,刑法第225條有明確規定,即(1)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2)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3)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在1997年刑法頒布後,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一系列立法解釋或刑法修正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頒布了相關的司法解釋,對刑法第225條進一步補充,對「非法經營活動」作了進一步列舉,主要包括:
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騙購外匯、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在國家規定的交易場所外非法買賣外匯、擾亂市場秩序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對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的行為也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擾亂市場的非法出版物,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葯品等刑事案件具體運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非法生產、銷售鹽酸克羅侖等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葯品,擾亂葯品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涉及港澳台電信業務進行牟利活動,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於偽造、變造、買賣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森林、林木、林地權屬證書,佔用或者徵用林地審核同意書、育林基金等繳費收據以及其他國家機關批準的林業證件構成犯罪的,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定罪處罰;但對於買賣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等經營許可證明,同時構成非法經營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頒發的野生動物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特許獵捕證、狩獵證、馴養繁殖許可證等公文、證件構成犯罪的,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定罪處罰;但是實施上述行為構成犯罪,同時構成非法經營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情節嚴重的傳銷或者變相傳銷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對從事傳銷或變相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9.《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非法經營國際或港澳台地區電信業務行為法律適用問題的批復》,對擅自經營國際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電信業務或涉及港澳台電信業務進行牟利活動,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10.《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經營食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違反國家有關鹽業管理規定,非法生產、儲運、銷售食鹽,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1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運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違反國家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定,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1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未經國家批准擅自發行、銷售彩票,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E. 刑事訴訟法對於台灣地區人員有特殊規定嗎
無特殊規定!
中國的法律是屬地原則與屬人原則相結合的,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陸海空及大陸架)觸犯刑法的,一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進行制裁。(特殊人群除外,如有外交豁免權的駐地使節等)。
F. 《中國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
第八十條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6)台灣地區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是由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貫穿於刑事訴訟的全過程或主要訴訟階段,公、檢、法機關和訴訟參與人進行刑事訴訟活動都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在日本、我國台灣地區刑事訴訟法學中,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往往被稱為「刑事訴訟之主義」。民國時期學者也有類似用法。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體現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規律。這些基本法律准則有著深厚的法律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思想內涵。例如,審判公開原則要求法院的審判活動從形式到內容應當向社會公開,使得審判活動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監督,這是審判程序公正的基本保證,也是司法審判活動的基本要求。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法律約束力。基本原則雖然較為抽象和概括,但各項具體的訴訟制度和程序都必須與之相符合。各項具體制度、程序是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具體化,如果違背了這些制度和程序,就違反了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就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
G. 台灣地區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情況
http://xbxsf.nwupl.cn/net/ShowArticle.asp?ArticleID=97
H. 台灣法律對刑事審查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我國台灣地區「刑事訴訟法」第293條規定,審判非一次期日所能終結者,除有特別情形外,應於次日連續開庭。如因事故間隔至15日以上者,應更新審判程序。
I. 我想知道台灣刑事案件的司法流程
台灣地區現行刑事訴訟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f9a0440100up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