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室外溫度

勞動法室外溫度

發布時間: 2022-03-16 08:21:47

勞動法冬天室外有沒有溫度限制

我國有高溫限制,低溫沒有見到

Ⅱ 勞動法對工作環境溫度的規定

法律分析: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根據下列規定,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確保員工勞逸結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但因行業特點不能停工或者因生產、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的需要必須緊急處理或及時搶修的情況除外。(一)日最高氣溫達到40℃時,當日應停止工作;(二)日最高氣溫達到38℃時,當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Ⅲ 新勞動法規定室外37度可停止室外工作

廣東胡律師

沒有法律條款有明文規定。

Ⅳ 勞動法規定工作環境溫度多高需要安裝空調

《勞動法》沒有規定工作環境溫度多高需要安裝空調。
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
四、落實用人單位責任
(一)用人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認真研究制定高溫中暑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演練,加大對作業人員防暑降溫和中暑急救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好防暑降溫的預防保障工作。
(二)用人單位應在高溫天氣來臨前,對高溫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體檢。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高濕作業的員工,應調離高溫、高濕作業崗位。暫不能調動崗位的,應在高溫、高濕天氣對其加強預防中暑保護措施。
(三)凡工作場所存在高溫、高濕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的用人單位,要認真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GBZ1-2002)、《職業性中暑診斷標准》(GBZ41-2002)等規定的各項防暑降溫措施。
(四)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用人單位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高溫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三級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作業。
(六)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七)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高溫津貼的具體標准由省級政府或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制定。
五、進一步做好防治高溫中暑服務保障工作
(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要加強對用人單位預防高溫中暑的宣傳工作和對高溫作業場所的檢測技術服務。
(二)醫療單位要切實加強醫療救護一線力量配備,改善就診環境和條件,加強對中暑患者的救治,對診治的中暑病例要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三)取得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和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要積極為勞動者進行職業性中暑的診斷、鑒定。
(四)在高溫、高濕場所因工作原因引起中暑,並經取得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診斷為職業病的勞動者,勞動保障部門要做好工傷認定工作,使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Ⅳ 勞動法對工作環境中的氣溫的描述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根據下列規定,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確保員工勞逸結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但因行業特點不能停工或者因生產、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的需要必須緊急處理或及時搶修的情況除外。
(一)日最高氣溫達到40℃時,當日應停止工作;
(二)日最高氣溫達到38℃時,當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三)日最高氣溫達到35℃時,應根據生產工作情況,採取換班輪休等方法,縮短員工連續作業時間;不得安排加班加點;12時—15時應停止露天作業;因行業特點不能停止作業的,12時—15時員工露天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另外,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聯合下發的通知:
1、要求各地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3℃或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3、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還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
4、高溫津貼的具體標准為: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00元。高溫津貼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發放,在企業成本費中列支。其他相關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措施,也按照新政策執行。如用人單位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也需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實際出勤且提供的勞動天數折算發放等。享受高溫津貼的范圍從以前露天作業且工作場所溫度達33℃以上的人群擴大至所有勞動者;發放的時間從過去的7—9月,擴大至6—10月。也就是說,每年6—10月,就算勞動者沒有在室外高溫條件下工作且工作場所溫度低於33℃,這期間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溫津貼。而高溫天氣下,工作場所溫度高於33℃的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則可拿150元/月。

5、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第十條規定,「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因此,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並入個人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Ⅵ 勞動法里在幾度高溫不能室外工作

您問的這個問題,不能一下回答:要付還是不付。
我先說政府的政策規定:
在2007年7月20日,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和上海市總工會發出《關於本市企業高溫季節津貼標準的通知》規定:
企業安排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津貼標准每天不低於10元;對今年在通知發出前已有的高溫日,企業應按本通知規定發放高溫季節津貼。
各企業特別是從事高溫作業和戶外作業的行業,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當氣溫達到35℃及以上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縮短工作時間。
當氣溫達到38℃及以上時,除涉及國計民生、城市運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業外,可視實際情況採取暫停工作和保證休息等措施。
《通知》還明確,企業在發放高溫季節津貼的同時,不能影響高溫崗位工作勞動者的高溫崗位津貼的發放,並繼續做好高溫季節工作現場清涼飲料的供應。
綜上所述,您是否符合了上述的發放高溫津貼的條件?
如果符合了,老闆沒發高溫津貼,老闆違法,您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主張您的權利。
如果沒有符合,那老闆可以不發高溫津貼,不發老闆沒違法。
當然待遇好的單位,沒有達到發放的條件而老闆發了,或多發了(高於10元的標准),那是另外一個方面,是老闆的人性化,是員工的福利。
此回答,不知您是否滿意?

Ⅶ 勞動法中關於低溫工作的規定

通常用人單位應當為員工提供適當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如溫度、勞動保護措專施等,如果用人單位未能屬提供該工作條件的,職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並要求用人單位足額發放工資。例如,冬天在廠房內工作不供暖的。
但是,如果你是女職工的,在經期、孕期可以拒絕用人單位安排的低溫工作環境。

Ⅷ 勞動法中有對工作溫度的規定嗎

有對高溫環境下工作的規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2017年全國各地高溫補貼標准發放標准

山東

山東發放時間: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准: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

浙江

浙江高溫作業人員160元/月;非高溫作業工人130元/月;一般工作人員110元/月。發放時間為6月-9月共4個月;

江西

江西發放時間: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准: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高溫津貼由原來的120元調整到240元;室內非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高溫津貼由原來的80元調整到160元。

天津

天津發放時間:每年6月到9月;

發放標准:職工上年日平均工資的12%確定,實行動態調整。

廣東

廣東發放時間:6月至10月期間。發放標准:每人每月150元;如果按照規定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按每人每天6.9元計算。

陝西

陝西每天10元。

北京

北京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90元。

海南

海南發放時間:4月1日到10月31日期間;

發放標准:每人每天10元的標准發放高溫津貼。

河南

河南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業發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溫津貼。

湖北

湖北發放時間:6、7、8、9月;

發放標准:用人單位對在崗職工發放高溫津貼的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天8元,調整為每人每天12元。

福建

福建發放時間:5-9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天按8—10元標准發放。

青島

青島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

四川

四川發放時間:未設定;

發放標准:每人每天6元至10元調整為每人每天8元至12元。

重慶

重慶發放時間:每年5-9月份;

發放標准:一般高溫天氣,按每人每天不低於5元標准發放;中度高溫天氣,按每人每天不低於10元標准發放;強度高溫天氣,按每人每天不低於15元標准發放。

上海

上海發放時間:每年6月至9月;

發放標准:標准為每月200元。

江蘇

江蘇如果企業安排職工在6月、7月、8月、9月這四個月安排職工在33度以上高溫天氣(環境)工作的,要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具體的標准按照江蘇省的規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新疆

新疆發放時間:6-8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天按10至20元標准發放。

貴州

貴州發放時間:6-9月;

發放標准:每人8元/天或168元/月標准發放。

寧夏

寧夏發放時間:每年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准:高溫、露天作業人員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業人員每人每天8元。

安徽

安徽發放時間:每年的6月至8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於10元。

吉林

吉林發放標准:每人每日10元以上。

雲南

雲南發放時間:6月至9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室內工作場所溫度無法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的標准發放。

甘肅

甘肅發放時間:7-9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月45元。

湖南

湖南發放標准:每人每月最低150元;

發放時間:從7月1日起到9月30日止。

河北

河北發放時間:6月-9月份;

發放標准:有三檔(200元/月;160元/月;130元/月)。

廣西

廣西發放時間:每年6月至10月;

發放標准:高溫津貼標准可在每人每月100元-200元之間。

內蒙古

內蒙古發放時間:未設定;

發放標准:高溫崗位津貼為180元/月;高寒崗位津貼為230元/月。

遼寧

遼寧發放時間:6月份至9月份;

發放標准:每天分別為6元、8元、10元、12元,最高每月372元。

山西

山西發放時間:6月份至8月份;

發放標准:每人每月發放高溫津貼240元。

Ⅸ 勞動法關於工作環境的要求就溫度低於多少度算低溫

《勞動法》沒有對工作環境的最低溫度作出規定,僅在第六十條規定:不得內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容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國家技術監督局1994年頒布了《GB/T 14440-1993低溫作業分級國家標准》,具體如下:

此標准規定了低溫作業環境冷強度大小及其對人體機能影響程度的級別,適用於對低溫作業實施勞動保護分級管理,簡單地講就是溫度越低,每日工作時間越長,低溫作業級別越高。不同單位以此為基礎可以制定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

所以您所提出的問題《勞動法》沒有具體答案,不同的低溫作業有不同的分級,單位有責任制定勞動保護措施,也有權確定低溫作業級別補助。如果需要勞動維權幫助,可通過www.nengsifa.com自助申請勞動仲裁,智能獲取法律文書,以及獲得仲裁流程指引、准備材料指導,消除法律專業壁壘,節省聘請律師的費用。

Ⅹ 勞動法怎麼規定低溫室外作業的時間

你好!這個並沒有具體的規定。
按照國家低溫作業分級(GB/T14440)的規定,工作環境平均氣溫等於回或低於5℃的作業,答即屬於低溫作業。例如各類冷凍冷藏作業、寒冷季節野外(戶外)作業等屬於全身性受冷的作業。低溫作業享受勞動保護待遇,但並沒有限制具體時間。

低溫作業分級依據工作地點的溫度和低溫作業時間率,將低溫作業分為一、二、三、四級,級別越高表示冷強度越大。低溫作業時間率是指1個勞動日在低溫環境中凈勞動時間占工作日總時間的百分率。
女職工在月經期間和懷孕期間不得從事低溫作業。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熱點內容
大型美容美發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2 09:51:51 瀏覽:3
法律援助大概花多少錢 發布:2025-08-12 09:47:46 瀏覽:613
法律碩士什麼時候開始找工作 發布:2025-08-12 09:45:30 瀏覽:574
有限空間組業規章制度下載 發布:2025-08-12 09:36:58 瀏覽:822
經濟法的立法意義 發布:2025-08-12 09:36:50 瀏覽:355
道德小故事演講 發布:2025-08-12 09:28:02 瀏覽:518
企業規章制度說明一份 發布:2025-08-12 09:10:02 瀏覽:290
兩個月怎麼學經濟法 發布:2025-08-12 09:01:03 瀏覽:739
合同法法律快車 發布:2025-08-12 08:47:06 瀏覽:802
工會工作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2 08:25:44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