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是不是勞動法主體
『壹』 關於勞動法和個體戶
可以咨詢律師,先協商解決,不行就走法律程序,希望能幫到你。
『貳』 個體戶有營業執照算不算用人單位
個體戶是用人單位。
個體戶,全稱是個體工商戶。根據《國務院公報回1987年第20號(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答行條例)》第四條規定:
「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個人經營的,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家庭經營的,以家庭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個體工商戶可以根據經營情況請一、二個幫手,有技術的個體工商戶可以帶三、五個學徒。」
個體戶有營業執照,如果僱用勞動者,適用勞動合同法,可以簽訂勞動合同。也可以以單位形式出具介紹信,證明等材料。
(2)個體戶是不是勞動法主體擴展閱讀:
《國務院公報1987年第20號(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
第十六條
個體工商戶可以憑營業執照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按有關規定,開立帳戶,申請貸款。
第十七條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是國家授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合法憑證,除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可以扣繳或者吊銷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繳或者吊銷。
第十八條
除法律、法規和省級人民政府另有規定者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個體工商戶收取費用。對擅自向個體工商戶收取費用的,個體工商戶有權拒付,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予以制止。
國務院_《國務院公報1987年第20號(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
『叄』 個體工商戶和員工是什麼關系
一、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勞動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部發(2005)12號)文件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同時具備以下三種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個體戶是否具備用工主體資格
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什麼是個體經濟組織?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明確為「勞動法第二條中的「個體經濟組織」是指一般僱工在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因此,經過合法注冊,具有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是合法的用工主體。
三、個體工商戶與員工之間屬於勞動關系
個體工商戶是合法的用人單位,招收的員工也是按照其安排從事工作,接收其管理,受其規章制度約束,按勞取酬,符合勞動部規定的勞動關系成立條件,因此屬於勞動關系。
『肆』 個體工商戶就是個體經濟組織嗎那是不是也是勞動合同法的主體呢
我國個體工商戶屬於標準的個體經濟組織,具備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
個體工商版戶與其使用的勞權動者之間就勞動權利和義務簽訂的協議就是勞動合同。個體工商戶業主在經營范圍以外以個人名義與其他勞動者訂立的協議才有可能是勞務合同。
個體工商戶,是指有經營能力並依照《個體工商戶條例》的規定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公民。《個體工商戶條例》第2條第1款規定:「有經營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條例規定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
『伍』 個體戶適用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
個體工商戶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個體工商戶是指公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法經核准登記,從事商業活動的個體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可以僱工經營,但最多不得超過八人。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個體工商戶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並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陸』 個體工商戶與其僱傭的勞動者之間形成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嗎
個體工商戶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個體工商戶是指公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法經核准登記,從事商業活動的個體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可以僱工經營,但最多不得超過八人。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個體工商戶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並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
『柒』 新勞動法的規定也針對個體戶嗎
包括個體戶,新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很明確。
『捌』 勞動法對個體工商戶用工有何規定
個體工商戶屬於個體經濟組織范疇,所以所有勞動法規定的用工條例版都適合於個權體工商戶與之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一章總則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玖』 辦了營業執照的個體經營者算不算勞動法裡面說的用人單位,
個體經營者是勞動法中規定的用人單位。
一、《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二、以上第一款規定了三種為用人單位:
1、境內的企業、2、個體經濟組織、3、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
(9)個體戶是不是勞動法主體擴展閱讀
為了保護個體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扶持個體經濟的發展,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特布告 如下:
一、凡屬國家政策和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城鄉個體工商業、以及個體經營的其他行業,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其合法權益和利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二、個體經營者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和政策,依法納稅交費,遵守物價紀律和職業道德,保證產品質量,提高服務質量,維護消費者利益。
三、個體經營者個人所有的財產及合法收入,依法享有佔有、使用、處置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平調或無償佔有。經過批准使用的廠房、店鋪、場地以及其他經營設施,除按城鎮建設規劃必須拆遷的,應按有 關規定辦理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侵佔、拆遷和破壞。
四、個體經營者按國家政策規定,經過登記核準的經營范圍、經營方式,以及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等,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干涉和限制。
五、個體經營者所需要的原材料、貨源,凡市場已經放開的,主要通過市場調節解決;屬於計劃供應的部分,當地商業、物資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統籌兼顧的原則、合理分配、積極安排。
六、個體經營者除按國家和省人民政府規定應交納的稅金和費用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擴大征稅范圍和提高稅率,不準擅立收費項目和提高收費標准。
七、個體經營者享有合法的自主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對其進行敲詐勒索;除國家規定者外,不得強行派工、派款、派物;不準強行安插人員、強行入股或入空頭股分紅。
八、經批准個體經營者可以起字型大小、刻圖章、申請商標注冊,在銀行或信用社開立帳戶,並享有專用權;個體經營者領取的營業憑證,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國家規定有權變更、扣留或吊銷外,其他單位和個人無權扣留、毀壞和沒收。
九、個體經營者在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受到侵犯時,有權抵制、有權向當地或上級人民政府控告,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