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院試行

行政法院試行

發布時間: 2022-03-18 00:44:42

A.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申請再審案件受理審查工作細則(試行)是否適用於行政訴訟申請再審的案件

不適用。這個細則第一句話就是用在民事方面的。

B. 關於行政訴訟的期限

你好!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行政案件公告、鑒定的期間、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中止訴訟(審理)至恢復訴訟(審理)的期間等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將審理案件期限情況作為審判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案件審理期限的管理、監督和檢查。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審理期限屆滿前的催辦制度。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案件審理期限定期通報制度。對違反訴訟法規定,超過審理期限或者違反本規定的情況進行通報。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你看所有的制度和措施、後果都是法院內部的,法院和法官幾乎不需要因超過期限對當事人承擔任何責任。明顯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

C. 行政訴訟向法院提起的條件是什麼

行政訴訟向法院提起的條件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D.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要經過哪些程序

金鑰匙法律咨詢(微信公眾號)為您解答:你所問的實際上是人民法院的非訴強制執行程序。
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可以依據的法律、法規相對較少,僅有《行政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試行)》、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所涉及的行政非訴執行案件的內容較少,而且也不具體,實踐中適用時還存在很多困難。
人民法院的一般做法是由行政審判庭對非訴行政強制執行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符合非訴強制執行條件的通知立案庭予以立案,再轉到行政審判庭或者執行機構(不同地區的法內內部分工可能有所不同)進行執行。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E. 法院開的(行政裁定書)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而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或者是駁回起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

在我國,裁定主要分為民事裁定、刑事裁定以及行政裁定。其中民事裁定主要用於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駁回起訴;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等。刑事裁定主用於解決訴訟過程中的程序問題,也用於減刑、假釋、駁回自訴等實體問題。

行政裁定主要用於解決程序問題,以駁回起訴、准許或不準許撤訴以及其他由裁定解決的事項。裁定書一般以書面形式作出,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5)行政法院試行擴展閱讀:

裁定與判決的區別:

1、適用事項不同。

裁定解決的是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判決解決的是當事人雙方爭執的權利義務問題,即實體法律關系。

2、依據不同。

裁定依據的法律是民事訴訟法或其他法律,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作出;但是判決根據的法律是實體法,例如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法等,判決只能在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作出。

3、形式不同。

裁定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但是判決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4、上訴期限不同。

如行政訴訟中,裁定的上訴期限為10日,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日;刑事訴訟中,裁定的上訴期限為5日,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0日。

F.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法實行以前法律未規定由法院受理的案件應如何處理問題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內)第33條(1991年6月11日)容:
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法實施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當事人在行政訴訟法實施後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受理。

不過這個司法解釋已經被2000年新司法解釋取代了,但是應當還是可以參照適用的。

到現在為止,除了涉及不動產的行政行為之外其他行政行為已經過了訴訟時效了。

G. 急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一條解釋 法行<2000>7號

發文來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文 號:法自行[2000]7號
發布日期:2000-4-19
執行日期:2000-4-19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若干解釋》)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理解和溯及力問題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簡稱《貫徹意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起訴期限,在《若干解釋》實施之日即2000年3月10日之前已經屆滿,其在起訴期限屆滿之後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根據《貫徹意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起訴期限,在《若干解釋》實施之日即2000年3月10日之前尚未屆滿的,其起訴期限適用《若干解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
二000年四月十九日

H. 行政訴訟的制度

1、選擇復議原則
2、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原則
3、具體行政行為不因訴訟而停止執行原則
4、不適用調解原則
5、被告負舉證責任原則
6、司法變更權有限原則 西方國家的行政訴訟制度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以法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在普通法院以外單獨設立與之平行的專職受理行政訴訟的行政法院。法國行政法院屬行政系統。行政訴訟有:①越權訴訟。公民和社會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為損害其權利和利益時,提起行政訴訟。行政法院有權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②損害賠償訴訟,又稱完全管轄范圍內訴訟。行政法院有權判決行政機關對受到損害的公民和社會組織給予賠償。法國的行政法院在判決時所依據的主要是判例。仿效法國行政訴訟模式的國家還有德國、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土耳其、希臘、埃及等。
另一種是以英國為代表的普通法系國家,由普通法院根據受到行政機關不法行為侵害的利益關系人的申請,對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稱為司法審查。審查的主要根據是越權無效原則。在英國,
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一樣,都由普通法院管轄,沒有獨立的行政法院系統。一般訴訟原則和程序也適用於行政訴訟。司法審查通常依據普通法上的各種令狀:提審令、執行令、禁止令和人身保護狀。在同一個程序中,原告可以申請任何一個或幾個令狀。根據1947年的《王權訴訟法》,對行政機關違反契約行為和違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按一般行政責任法的規則賠償。仿效英國採取普通法院制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阿根廷等。 中國行政訴訟制度可追溯到1914年3月31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布的《平政院編制令》和 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訴訟錄例》。這些法令規定採取平行於普通法院的行政法院制。1932年11月17日公布的
《行政訴訟法》與《行政法院組織法》沒有改變此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廢除了上述法統。從1950年開始,有個別法律法規規定,發生行政爭議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沒有形成制度。1982年10月1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3條第2款規定: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適用本法規定。1987年1月1日起生效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治安行政案件可以向法院起訴。1989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進一步使行政訴訟制度化。

I. 行政強制執行是否由人民法院裁決

不是必須的。根據《行政強製法》第五十三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意思是指,如果行政機關有強制執行權,則依法強制執行,如果行政機關對相關的行政行為沒有強制執行權,才需要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由法院作出強制執行的裁定。所以,需要根據具體行政行為分析。

J. 行政訴訟中,法院可以直接追加原告嗎

可以。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

第17條 人民法院在第一審程序中,徵得原告的同意後,可以依職權追加或者變更被告。應當變更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18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但法律、法規對派出機構有授權的除外。

熱點內容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學制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590
會簽名卻只蓋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690
商法的程序 發布:2025-08-11 17:56:15 瀏覽:569
有沒有土方法治灰指甲 發布:2025-08-11 17:48:44 瀏覽:608
甌海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1 17:47:15 瀏覽:243
尋甸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1 17:36:59 瀏覽:12
離婚律師艷艷 發布:2025-08-11 17:36:20 瀏覽:199
個體工商戶的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1 17:35:07 瀏覽:434
上海交大法律碩士2011年分數線 發布:2025-08-11 17:34:54 瀏覽:301
法院和檢察院職權 發布:2025-08-11 17:19:17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