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院行政法庭

行政法院行政法庭

發布時間: 2022-03-18 10:02:38

Ⅰ 你是訴訟和行政訴訟的法庭布局有什麼區別

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區別如下:
1、處理機關不同。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處理機關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機關,後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機關。
2、性質不同。處理機關的不同決定了它們行為性質上的區別:行政復議機關的復議行為屬於行政行為,它是一種行政機關內部的層級監督制度,對相對人來說,這是一種行政救濟的手段;而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活動屬於司法活動,是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的監督活動,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權對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對行政相對人來說這是一種訴訟救濟的手段。前者受行政程序法即行政復議法調整,後者則受訴訟法即行政訴訟法支配。
3、受案范圍不同。行政復議范圍大於行政訴訟范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的,必然屬於行政復議范圍;但屬於行政復議范圍的,未必屬於行政訴訟的范圍。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限於人身權和財產權方面: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除行政行為對人身權、財產權的侵犯外,還包括對受教育權和其他權利的侵犯。
4、審查標准不同。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都以行政行為為審查對象,但其審查標準是不同的。行政復議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進行審查;行政訴訟原則上只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對不適當的行政行為不予審查。此外,行政復議法對復議的申請范圍作了擴大的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更全面的保護。
5、審理方式和審理制度不同。

Ⅱ 英國法院系統的行政法

具有專門法院性質,但由於它們隸屬於各種行政機關,而且只管轄特定種類的行政訴訟,因而並不是嚴格意義的司法機關,故又稱准法院。行政法庭種類很多,如土地法庭、地租法庭、運輸法庭、醫療申訴法庭、工業損害法庭和移民申訴法庭等。
上述為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地區的法院體系。蘇格蘭還另外有其獨特的法院組織,但其最高審級仍為英國上議院。

Ⅲ 行政庭一般是什麼案件

您好,行政案件是指涉及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並且經過行政復議機關及人民法院立案後處理的行政爭議的案件。行政爭議一旦經過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受理後,即會變為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或行政機關在受理行政行為時有一前提提,即行政爭議是客觀存在的並且是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起的。而對於處理行政行為的機關不同,行政案件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 行政機關可以自行處理的行政案件,也就是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該行政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存在具體的行政行為不當或者直接構成違法,於是向該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的行政機關提出相應申訴或控告,同時上述機關對於該案件進行審理並予以解決的行政案件。
(2)行政訴訟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某項具體行政行為對其自身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侵害,便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且人民法院對此依法進行受理的行政案件。對於屬於行政訴訟案件范圍的,且可以由相應行政機關自信處理的行政案件,同樣可以依法交於人民法院對此進行審理判決。
【法律依據】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的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行政訴訟是必須符合以下四點基本規定:
(1)原告必須是受到不法行政行為並且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集體。
(2)被告人必須有明確的對象,不能只是一個籠統的群體或組織。
(3)有相應的事實經過來證明其訴訟請求。
(4)在人民法院的受審范圍之內同時還符合法院的管轄。
這四點條件是人民法院受省案件的基本條件人民法院會對次依法審查,對於符合要求的進行受理,不符合要哭的則不予審理或予以駁回。

Ⅳ 行政協議糾紛由法院的什麼庭審理

行政訴訟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是訴訟的一種有效方法。
行政訴訟法是規范行政訴訟活動和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規定人民法院、訴訟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及其在訴訟活動中形成的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行政訴訟是一種訴訟程序法,主要是確定訴訟參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
從學理上說,行政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特指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具有專門、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訴訟法典,通常被稱為「民告官」。廣義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實質意義的行政訴訟法,是指凡是在內容上屬於規定行政訴訟問題的法律規范,無論其形式如何均屬於行政訴訟法的范圍。
行政訴訟的管轄是指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分工。《若干解釋》第6條第1款規定:「各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和審查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第2款規定:「專門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審理行政案件,也不審查和執行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這些規定都表明行政案件只能由普通人民法院管轄。
(一)行政訴訟管轄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1.便於當事人參加訴訟,特別是便於作為原告的行政管理相對人參加訴訟。
2.有利於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判決和執行。
3.有利於保障行政訴訟的公正、准確。
4.有利於人民法院之間工作量的合理分擔。
(二)級別管轄
級別管轄是指按照法院的組織系統來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行政訴訟法》第13條至第16條對級別管轄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
1.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法》第14條對此作了具體規定:
(1)確認發明專利案件和海關處理案件;
(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這里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根據《若干解釋》第8條的規定,有下列幾種情形:①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基層人民法院不適宜審理的案件;②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③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案件;④其他重大、復雜案件。
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中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三)地域管轄
地域管轄又稱區域管轄,是指同級法院之間在各自轄區內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1.一般地域管轄
在行政訴訟中按照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劃分案件管轄稱作一般地域管轄,有時也稱普遍地域管轄。《行政訴訟法》第17條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特殊地域管轄
行政訴訟的特殊地域管轄,是指法律針對特別案件所列舉規定的特別管轄。《行政訴訟法》規定了兩種具體情形:
(1)《行政訴訟法》第18條規定: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選擇其中之一進行訴訟時,按我國行政訴訟的管轄規定,可以就行政行為造成人身損失和財物損失都在同一法院訴訟,而不是分別提起訴訟。
(2)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3.共同地域管轄
共同地域管轄是指兩個以上人民法院對同一案件都有管轄權的情況下,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法院起訴。共同地域管轄是由一般地域管轄和特殊地域管轄派生的一種補充管轄方式。

Ⅳ 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是幹嘛的

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賠償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職責
1、審判第一、二審行政案件(即民告官的案件);
2、審查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案件;
3、執行經審查合法的非訴行政執行案件;
4、負責辦理應由本院賠償委員會受理的國家賠償案件;
5、審查處理申請人認為基層法院及本院司法行為違法的確認案件;
6、辦理賠償委員會的日常事務;
7、執行賠償委員會決定的事項;
8、監督、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

Ⅵ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一致如何適用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與法律和行政內法規不一

致的應當容執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的復函
1993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閩法行其〔1991〕017號請示收悉。經研究並徵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和國務院法制局的意見,答復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第三十條規定:「未按本法規定取得捕撈許可證擅自進行捕撈的,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性節嚴重的,並可以沒收漁具。」這一條未規定可以沒收漁船。《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未取得捕撈許可證擅自進行捕撈或者偽造捕撈許可證進行捕撈,情節嚴重的,可以沒收漁船。這是與漁業法的規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與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執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

Ⅶ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如何適用《工傷

您好,您所問的是否是: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如何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有關問題的答復,具體內容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如何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5]行他字第19號)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報送的《關於如何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審查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和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單位繳費費率決定、認定簽訂服務協議的醫院等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決定、工傷保險待遇決定四種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未經過行政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予受理決定等其他有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直接提起行政訴訟並符合其他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2005年8月15日

附: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如何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有關問題的請示
最高人民法院:
最近,我院接到省內部分地方中級法院和行政機關的書面請示,詢問有關如何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的問題,即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是否前置程序?《工傷保險條例》(行政法規、2004年1月1日施行)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但是《工傷認定辦法》(部委規章、2004年1月1日施行)第十九條和《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地方政府規章、2004年1月1日施行)第四十五條卻規定,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我們認為,《工傷認定辦法》和《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的規定與《工傷保險條例》不一致,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服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但是,由於規章作出上述規定,導致實踐中產生認識上的分歧,請最高人民法院商國務院法制局及有關部委協商解決。
2005年6月20日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Ⅷ 法院行政庭主要負責什麼工作

法院行政庭的主要工作包括:

1、負責編制本院各項經費的預、決算,財務報表等工作;

2、負責本院的財務和各項經費的監督、管理工作;

3、負責本院辦公設備、設施的采購、建設和保管、維修工作;

4、負責車輛、計算機網路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

5、負責公務、會務具體生活安排工作;

6、負責幹警食堂的管理工作;

7、負責法院物業管理、衛生管理。

8、開展調查研究,研究日常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總結工作經驗,提高工作水平,做好司法行政科的信息、宣傳、調研工作;

9、完成本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10、依法審理本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訴訟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11、依法審查、受理和執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負責接受行政案件的法律咨詢,積極宣傳法律、法規,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8)行政法院行政法庭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二)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

一是當事人陳述。

二是出示證據和質證。

1、當事人陳述 首先由原告口頭陳述其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然後由被告陳述案件事實及其所持的不同意見。被告提出反訴的,應陳述反訴的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有訴訟第三人的,先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陳述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再由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針對原、被告的陳述提出承認或者否認的答辯意見。當事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由訴訟代理人陳述或答辯,也可以在當事人陳述或答辯完後,再由訴訟代理人補充。

2、出示證據和質證 當事人陳述結束後,必須將案件的有關證據在法庭上展示,並由當事人進行質證。但是,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並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不必在法庭上質證。 質證是我國民事訴訟證據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民事訴訟開庭審理階段的重要環節。

民事訴訟的主要特性:

1、公權性:與調解、仲裁這些訴訟外的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相比,民事訴訟有如下特徵:民事訴訟是以司法方式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糾紛,是由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解決民事爭議。

它既不同於群眾自治組織性質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也不同於由民間性質的仲裁委員會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2、強制性:強制性是公權力的重要屬性。民事訴訟的強制性既表現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執行上。

調解、仲裁均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只要有一方不願意選擇上述方式解決爭議,調解、仲裁就無從進行,民事訴訟則不同,只要原告起訴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無論被告是否願意,訴訟均會發生。

3、程序性: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常常會引起一定的法律後果。

4、特定性:民事訴訟的對象具有特定性。它解決的爭議是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不是民事主體之間民事權益發生爭議,不能納入民事訴訟程序處理,如倫理上的沖突、政治上爭議、宗教上的爭議或者科學上的爭議等不能成為民事訴訟調整的對象。

5、自由性:民事訴訟反應民事主體權益之爭,民事主體不論在實體上還是在程序上,都有依法處分其權利的自由。民事訴訟中的原告有權依法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被告也有權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審判庭

Ⅸ 法院的行政庭是干什麼的

法院的行政庭是負責行政訴訟案件的審判工作。

熱點內容
嚴國聯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4:42 瀏覽:438
鶴崗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1:26 瀏覽:301
工程建設法規ppt第一章 發布:2025-08-01 22:20:24 瀏覽:247
催收最新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01 22:20:24 瀏覽:316
法院工作照 發布:2025-08-01 22:19:43 瀏覽:747
村民大會決議法律效力依據 發布:2025-08-01 22:10:22 瀏覽:904
房地產亂收費法規 發布:2025-08-01 21:53:22 瀏覽:823
法院屬於什麼行業 發布:2025-08-01 21:53:04 瀏覽:731
社會與法閨蜜嫁到 發布:2025-08-01 21:52:57 瀏覽:671
法學法碩參考書目 發布:2025-08-01 21:47:46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