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關系由什麼要素構成

行政法律關系由什麼要素構成

發布時間: 2022-03-18 11:30:06

① 建設法律關系的含義及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建設法律關系是指建設法律規范所確定和調整的,在建設管理和建設協作過程中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如在具體的建設活動中,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與建設項目的投資人或項目業主、承包人、勘察設計單位以及工程監理單位之間,依據相關建設法規,形成了管理與被管理的建設法律關系,這種關系受建設法律規范的約束和調整。

由於建設活動涉及面廣、內容復雜、法律關系主體廣泛、所依據的法律規范多樣,因此就決定了建設法律關系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協作性等特點。



(1)行政法律關系由什麼要素構成擴展閱讀:

相關屬性

法律關系的屬性是調整性社會關系。如前所述,在法律關系的屬性上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和爭論。我國法學界的爭論主要集中在「法律關系究竟是思想意志關系」還是「思想意志關系與物質社會關系的統一」這一對問題上。

我們認為,首先,以所謂思想關系和物質關系作為社會關系基本分類的看法,盡管有其深刻性,但並不能真正概括現實生活中的社會關系,即其不是社會關系分類的最佳方式,其原因前文已有論述。

只有本源性社會關系和調整性社會關系的分野,才是劃分社會關系的恰當方式。按照這一基本分類,則法律關系的基本屬性是調整性社會關系。調整性既是法律關系的基本屬性,又是法律關系的社會本質。

② 行政法律規范由哪三個要素組成

行政法律規范由假定、指示和法律後果三要素構成。主要依據如下:
行版政法律規范,是指由各種權國家機關所制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律規范都是由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或者是由國家權力機關依照其職權范圍,並按一定的立法與決策程序制定出來的,具體表現為不同法律規范形式的成文性規範文件;或者是雖然未經國家制定,但已經實際存在並為人們所遵守的行為規則,經過特定國家機關予以認可後也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如習慣法、司法判例等。簡而言之,行政法律規范必須是具有相應職權的各種國家機關,經過特定的決策與立法程序予以制定或確認之後,才能形成;沒有國家機關的合法制定或確認,就不能成為行政法律規范。

③ 行政法律關系由什麼要素構成

《行政法》規定法律關系的主體由【主體、客體、內容】三要素構成。

④ 論述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准確的話追加10分

一來、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自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大要素構成:
(一)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因而,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又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行政法主體、行政法律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或行政法制監督主體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構成。作為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
1.物。既可以是物質形式,也可以是貨幣形式;既可以是消費資料,也可以是生產資料。
2.行為。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既可以是行政主體的行為,也可以是行政相對方的行為。
3.精神財富。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從事智力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如學術著作、專利、發明等。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即行政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行政相對方的權利義務,以及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被監督的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利義務。

⑤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經過行政法規范所調整,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政關系。
就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關系來說,凡是涉及權利、義務的行政關系,都應當通過法律加以規范,這是行政法的一個基本要求。當然,行政關系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轉化成行政法律關系。在現代行政管理過程中,因行政指導、行政建議、行政咨詢等形成的行政關系,固然產生於行政活動過程中,但由於其不具有權利、義務內容,故不宜上升為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等要素構成。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又稱行政法主體,指行政法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的承擔者。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構成。行政主體是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並對其後果承擔責任的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行政主體對應的行政相對人可以是我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在我國境內的外國組織、外國人及無國籍人。
(2)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十分廣泛,但可概括為如下三種:①物。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③行為。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如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當然,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還包括引起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和事實等,但核心部分是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

⑥ 行政法律關系由( )、( )和( )三部分組成

行政法律關系主抄體,行政法律關系內容,行政法律關系客體 。

作為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行為,既包括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也包括相對人的行為;既包括組織的行為,也包括個人的行為。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不能僅限於人的行為,因為政府的行為和企業的行為同樣受行政法的調整。

從行為的方式上看,其客體既包括作為的行為,也包括不作為的行為。從行為的主體上看,國家行政機關、其他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公民、駐華的外國組織和在華的外國人的行為都可以成為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6)行政法律關系由什麼要素構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由於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按民法規范確立的法律關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

同時民事法律關系不僅符合國家的意志,更體現著當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當事人依用戶的意思自願設立的。只要當事人依其意思實施的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所設立的法律關系就受法律保護。

⑦ 行政法律關系是由哪三大要素組成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法律關系客體、行政法律關系內容三大要素構成。

⑧ 行政法的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這種關系既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⑨ 行政法律關系構成要素包括那些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構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法律關系內容、行政法律關系客體。

⑩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等要素構成。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又稱行政法主體,指行政法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的承擔者。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構成。行政主體是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並對其後果承擔責任的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行政主體對應的行政相對人可以是我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在我國境內的外國組織、外國人及無國籍人。
(2)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十分廣泛,但可概括為如下三種:①物。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③行為。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如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當然,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還包括引起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和事實等,但核心部分是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
公民在行政法上的主要權利有自由權、平等權、參加國家管理權、了解權、保護隱私權、請求權、建議權、舉報權、控告權、批評權、申訴權等:主要義務則有遵守憲法、法律、法規,服從行政命令,協助行政管理等。

熱點內容
嚴國聯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4:42 瀏覽:438
鶴崗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1:26 瀏覽:301
工程建設法規ppt第一章 發布:2025-08-01 22:20:24 瀏覽:247
催收最新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01 22:20:24 瀏覽:316
法院工作照 發布:2025-08-01 22:19:43 瀏覽:747
村民大會決議法律效力依據 發布:2025-08-01 22:10:22 瀏覽:904
房地產亂收費法規 發布:2025-08-01 21:53:22 瀏覽:823
法院屬於什麼行業 發布:2025-08-01 21:53:04 瀏覽:731
社會與法閨蜜嫁到 發布:2025-08-01 21:52:57 瀏覽:671
法學法碩參考書目 發布:2025-08-01 21:47:46 瀏覽:298